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那些有造诣的画家,都会非常重视生活和写生,他们通过写生从自然中获得最初的创作灵感,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真实而生动的素材,从而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观。
山水画家通过写生来深入生活,这对其学习及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山水写生最重要的是运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和捕捉自然界的美,从而创造引起欣赏者审美共鸣的艺术作品。具体写生时的审美感受是作者的心灵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的交流,运用自己的审美从自然界的山川、树石、花草中寻找有机的组合美,从绚丽斑斓的色彩中寻找和谐美,从连绵高耸的山峦中寻找雄伟浩瀚美,从依山临溪的古民居中寻找人文美,这些美好的意境和形式,给画家以灵感,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追求,进而创造出不同俗道的藝术形象。写生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先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积累素材。山水画的写生,往往有慢写、快写、临写、意写等形式,慢写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本方法,是搜集创作素材的主要途径;快写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临写可以借鉴一些古今艺术家的方式方法;而意写则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画家通过对自然物象深入观察、理性分析,将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主观精神融合成意象表达出来,生里求熟,熟后求生,从而完成了从写生到写意的升华。
中国画强调意象造型,注重笔墨语言,即使对景写生也是追求似与不似之间,自然的山水中是没有笔墨的,而写生则需要把物象造型用笔墨语言表达出来。画好一幅山水画,用笔用墨是重要关键,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到“骨法用笔”,唐代张彦远“论画六法”中说“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用笔,讲究气、力、韵,运笔要一气贯注从始至终,讲究运用全身之力通过手指达于笔端,追求用笔的书写性,而不是描,讲究格调意境,用笔之妙在于气韵。墨是中国国画最常用的颜料,古今优秀的画家多善于用墨,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干、湿、浓、淡、焦”,是指落墨后的效果。张彦远在“论画体工用榻写”中写道:“草木敷荣,不待丹碌而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也就是说,墨具五色,可代替色彩描绘各种物象。用墨有积墨,泼墨,破墨,宿墨等多种方法,山水画常用积墨法,实际用墨往往各种墨色互用,例如黄宾虹先生用墨,就经常在一幅画中将三种以上的墨法并用,从而达到苍郁而又华滋的效果。在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中,笔墨必须谐调,用笔轻重缓急和用墨的干湿浓淡相互配合,笔墨灵活多变,层次丰富,才能创作出高艺术水平的满意作品。
所以在学习创作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为,把握好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对自然形象的认识,加以缜密的组织,概括,提炼,形成画面时,必须赖以用传统的笔墨塑造形象,表达神态,从而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高度。从传统画论以及西方画家作品中吸取营养,借鉴其它画种的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使作品从生活中来,既有传统,又具时代感。
艺术以美打动人,艺术家以表现生活中的善良、纯真与美好为崇高责任,这就需要对生活有着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古人云:“造化入画,画夺造化”,其中“夺”最难做到。创作中以自然为师,写胸中沟壑。在“师造化”基础上,我们还需“得心源”。此外,山水画还应该能够体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蓝天绿荫,青山秀水,新建的民居,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气息,一种抒情气氛,一种时代的进步。朴实依旧的民风、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激发鲜活的创作热情,也让人如同置身于画中,寻幽探胜,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