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近几年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践,浅谈政治课堂如何提高情感交流技能,即平等交流,培养情感;激发兴趣,调节情感;合作互动,增進情感;创设情境,丰富情感。
【关键词】政治课提高情感交流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59-01
课堂教学既是门科学,也是种艺术,它需要很多技能,例如:板书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情感交流技能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那么,作为政治课教师,应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位政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情感教育这一媒介的平台,以情感人,积极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
本人认为提高政治课的情感交流技能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平等交流,培养情感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师生情感的基础,也是学生敢于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扮演学生“良师益友”的角色,在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达到情感双赢的佳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平等待人,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尤其是对待那些所谓的“后进生”,“问题生”,决不能戴“有色眼镜”,瞧不起他们或用极其冷淡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只会使他们更加叛逆,更加自暴自弃。相反,教师如果对这些学生加以欣赏并适当表扬,必定会让他们感受到您的关爱和鼓舞,也会让他们看到成功和希望,同时对老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也会随之油然而生。
2.激发兴趣,调节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通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需求感。
(1)欲擒故纵,激发求知欲。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越是不知道的越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教学过程中也一样有这个特点,教师不必一股脑儿地把知识“灌”给学生,这样他们不一定会全部接受;相反,教师在授课时适时地设置一些悬念,更能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实例示范,感同身受。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学生身边的事实更具说服力,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下册《自立自强》一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把培养自强精神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不举名人成功的例子,而是举了我校前一届刚刚毕业的××女同学,她在家里算是“童养媳”,其家庭条件不是很富有,而且其养父养母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在她读完小学时就想让她辍学打工,以便几年之后与其儿子结婚。尽管该女生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到了读书的权利,但其养父养母为此设置了重重障碍,提出了种种苛刻的条件。她凭着坚强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后来她考上了莆田一中,而且顺利进入了奥赛班。通过这个身边实实在在的例子,学生启示颇深,很快明白了应如何把自身实际情况与培养自强精神相结合。这样,既调节了学生的情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互动,增进情感
(1) 质疑解疑,自主学习。我在讲解八年级上册“助人是快乐的”内容时,有的学生认为助人是一种付出,不觉得快乐。对此,我不做理论的分析,也不进行现场解答,而是让他们自己解疑:即周末回去每人至少做(或回忆曾经做过的)一件好事,并用心感受、体会并写出来。下星期上课时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交流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他们或回忆说,曾经请人写春联要看别人脸色,很不爽,而今自己帮别人写春联,体验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而且受人尊重,很快乐。或回忆说,邻居家的电路出了问题,把学过的物理知识拿去应用,使得纸上谈兵上升为实践应用,并修理好,特有成就感,心理特别愉快。……最后,他们都能认识到:爱的情感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因此助人是快乐的。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这种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并共同探讨寻找答案的过程,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共同分享了他人的情感体验,增进了情感。
(2)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传统的课堂多以教师唱“独角戏”为主,学生只是“听众”,在上课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走神或打瞌睡,课堂气氛也是死气沉沉。然而,教师若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多向合作中交流自己的情感,为学习营造一种既宽松、愉快又严谨、紧张的气氛。如我在讲解九年级“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内容时,不是简单的说课,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其观点为“学习压力大对学习有利还是有弊”。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们除了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合作外,还在辩论过程中与全班其它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多向交流和争辩,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
4.创设情境,丰富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让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中都有艺术般享受的感觉,而不再觉得课堂是一种负担。
(1)感性语言,激活学生。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情感丰富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听课效率,所以我特别注重语言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如我在讲解九年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框内容时,我以深沉凝重的语调讲述了清王朝后期夜郎自大,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从此衰败的历史;同时以高昂激烈的语调怒斥林彪与“四人帮”集团的兴风作浪,使我们再一次错过了发展的机遇。我顺势点明了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道理。随之,我轻松愉快地与学生谈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使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的现实情况。学生们感同身受,都为自己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欢呼呐喊。
(2)经典故事,启示学生。经典故事往往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更能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我在讲解“挫折的影响”一框内容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天,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农夫没办法将驴子救出,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一开始,驴子悲哀地鸣叫着,但很快就没有了声音。农夫过去一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驴子都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驴子便跑出了枯井。通过这一故事:挫折带来的不同后果,完全取决于面对挫折时的不同态度。学生们能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一些挫折可能令人致命,却也可能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总之,情感交流技能是课堂教学技能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必须用真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和渗透情感教育,提高情感交流技能,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克勇主编《情感教育论》,200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锦涛主编《成功素质教育全集》,2001年9月,新华出版社。
[3]张晖主编《新课程改革的教学》,2004年5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家楣主编《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5]谢绍熺主编《思想品德课》教材,2005年7月,广东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政治课提高情感交流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59-01
课堂教学既是门科学,也是种艺术,它需要很多技能,例如:板书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情感交流技能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那么,作为政治课教师,应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位政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情感教育这一媒介的平台,以情感人,积极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
本人认为提高政治课的情感交流技能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平等交流,培养情感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师生情感的基础,也是学生敢于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扮演学生“良师益友”的角色,在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达到情感双赢的佳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平等待人,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尤其是对待那些所谓的“后进生”,“问题生”,决不能戴“有色眼镜”,瞧不起他们或用极其冷淡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只会使他们更加叛逆,更加自暴自弃。相反,教师如果对这些学生加以欣赏并适当表扬,必定会让他们感受到您的关爱和鼓舞,也会让他们看到成功和希望,同时对老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也会随之油然而生。
2.激发兴趣,调节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通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需求感。
(1)欲擒故纵,激发求知欲。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越是不知道的越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教学过程中也一样有这个特点,教师不必一股脑儿地把知识“灌”给学生,这样他们不一定会全部接受;相反,教师在授课时适时地设置一些悬念,更能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实例示范,感同身受。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学生身边的事实更具说服力,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下册《自立自强》一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把培养自强精神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不举名人成功的例子,而是举了我校前一届刚刚毕业的××女同学,她在家里算是“童养媳”,其家庭条件不是很富有,而且其养父养母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在她读完小学时就想让她辍学打工,以便几年之后与其儿子结婚。尽管该女生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到了读书的权利,但其养父养母为此设置了重重障碍,提出了种种苛刻的条件。她凭着坚强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后来她考上了莆田一中,而且顺利进入了奥赛班。通过这个身边实实在在的例子,学生启示颇深,很快明白了应如何把自身实际情况与培养自强精神相结合。这样,既调节了学生的情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互动,增进情感
(1) 质疑解疑,自主学习。我在讲解八年级上册“助人是快乐的”内容时,有的学生认为助人是一种付出,不觉得快乐。对此,我不做理论的分析,也不进行现场解答,而是让他们自己解疑:即周末回去每人至少做(或回忆曾经做过的)一件好事,并用心感受、体会并写出来。下星期上课时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交流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他们或回忆说,曾经请人写春联要看别人脸色,很不爽,而今自己帮别人写春联,体验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而且受人尊重,很快乐。或回忆说,邻居家的电路出了问题,把学过的物理知识拿去应用,使得纸上谈兵上升为实践应用,并修理好,特有成就感,心理特别愉快。……最后,他们都能认识到:爱的情感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因此助人是快乐的。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这种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并共同探讨寻找答案的过程,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共同分享了他人的情感体验,增进了情感。
(2)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传统的课堂多以教师唱“独角戏”为主,学生只是“听众”,在上课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走神或打瞌睡,课堂气氛也是死气沉沉。然而,教师若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多向合作中交流自己的情感,为学习营造一种既宽松、愉快又严谨、紧张的气氛。如我在讲解九年级“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内容时,不是简单的说课,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其观点为“学习压力大对学习有利还是有弊”。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们除了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合作外,还在辩论过程中与全班其它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多向交流和争辩,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
4.创设情境,丰富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让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中都有艺术般享受的感觉,而不再觉得课堂是一种负担。
(1)感性语言,激活学生。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情感丰富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听课效率,所以我特别注重语言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如我在讲解九年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框内容时,我以深沉凝重的语调讲述了清王朝后期夜郎自大,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从此衰败的历史;同时以高昂激烈的语调怒斥林彪与“四人帮”集团的兴风作浪,使我们再一次错过了发展的机遇。我顺势点明了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道理。随之,我轻松愉快地与学生谈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使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的现实情况。学生们感同身受,都为自己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欢呼呐喊。
(2)经典故事,启示学生。经典故事往往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更能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我在讲解“挫折的影响”一框内容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天,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农夫没办法将驴子救出,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一开始,驴子悲哀地鸣叫着,但很快就没有了声音。农夫过去一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驴子都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驴子便跑出了枯井。通过这一故事:挫折带来的不同后果,完全取决于面对挫折时的不同态度。学生们能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一些挫折可能令人致命,却也可能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总之,情感交流技能是课堂教学技能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必须用真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和渗透情感教育,提高情感交流技能,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克勇主编《情感教育论》,200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锦涛主编《成功素质教育全集》,2001年9月,新华出版社。
[3]张晖主编《新课程改革的教学》,2004年5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家楣主编《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5]谢绍熺主编《思想品德课》教材,2005年7月,广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