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意象,构意境,悟意蕴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诗歌盛产地,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到唐诗宋词的辉煌,奠定了我国诗歌在文学中的地位。诗歌之所以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与其丰富的意象、深远的意境,厚重的意蕴等分不开,成为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不少诗歌教学还沿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般思路,诗歌教学停留在串讲阶段,没有充分根据诗歌创作的一般特点,采取适宜诗歌文例特点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停留在语言理解的浅层次上,意象解读支离破碎,不能对诗歌意象进行有机的整合,缺乏意境建构意识,诗歌丰富的意蕴难以得到挖掘,削弱了诗歌对学生的教育效应,本文拟以《赠刘景文》一诗为例,简要阐释诗歌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赠刘景文》之意象、意境、意蕴与审美价值取向
  1.《赠刘景文》一詩的意象、意境、意蕴
  《赠刘景文》一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赠诗,诗歌的写作思路和一般的诗歌相似,先写景,后围绕景物抒情、议论。在诗歌的一、二两句,诗人抓住初冬的景致“荷”与“菊”,表现初冬萧瑟之景。然而,诗人却一摆萧瑟之气,用“荷”衬“菊”,描绘菊花在初冬傲霜斗寒的动人景象,从而赋予菊花以丰富的含义,不再是自然之菊,而是赋予菊花以诗人之心意,暗含对刘景文品格、节操赞美之意,生成丰富的意象;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又在三、四句议论中引入虚拟之“象”橙橘,代表最好风光;综合诗歌中橘树之形象,与松柏同类,从而建构起一个美好之境,为诗歌意蕴生成进行充分的铺垫,并赋予诗歌无穷韵味,耐人寻味。
  2.《赠刘景文》一诗的审美价值取向
  《赠刘景文》一诗的选取,是因为诗歌意象符合学生认知,既简单,但是又富有层次感,给人以丰富的意象之美;同时,意象营造的意境,又将学生带入一个品格的磁场,使学生受到美好品格的熏陶;最后,诗歌生成的意蕴,又向学生传达交友之道,共勉之情意切切,让学生受到启发,引领学生成长。
  二、诗歌教学路径建构:品意象,构意境,悟意蕴
  1.品意象,捕捉灵动之“意”
  意象是诗人历经情感活动、对客观物象进行艺术创造而形成的艺术形象,是由客观的“象”和主观之“意”两个基本要素构成。“意”是诗人情感作用的结果,“象”则是意的具体承载体,也是引发诗人情感与创造的触点。因此,学生要领悟诗歌独特的魅力,必须要历经意象生成的过程,透过具体之“象”,捕捉诗歌灵动之“意”,从而走进诗人的主观世界,感受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盈的意象之美。
  如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全诗出现的意象主要有“荷”“菊”“橙橘”等。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全诗28个字,每一个字词都经过诗歌精心推敲,每一个意象的出现都凝聚着诗人“匠心”。诗中着意表现荷之“尽”,菊之“残”,橙为黄,橘为绿。品味意象我们不难发现诗中所出现的景物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荷尽”“菊残”写尽秋末冬初季节的萧瑟,然而“荷尽”与“菊残”表现的视角不同,“荷尽”用“已无擎雨盖”与“菊残”之“犹有傲霜枝”又构成对比,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充分揭示出来。文面似乎是写景,细细品一品,为什么要抓住秋末冬初之季。分析写作背景,我们不难发现诗中季节也预示着诗人的一生,人生青春已然逝,尽管如此,诗人并没有消沉,诗人之意正是借助“犹有傲霜枝”之“残菊”传达出来的,颇有和朋友共勉之意。
  可见,诗歌中每一种景物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诗人“意”之使然,只有深入品味诗歌之象,才能引领学生透过语言之“象”,捕捉诗歌灵动之“意”,走进诗歌,感受意象多重含义。
  2.构意境,渐入幽深之“境”
  意境是由意象聚合而成,诗歌的艺术魅力需要我们对意象进行有机的整合,将意象聚合起来,基于语篇的视角构建意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出对诗歌支离破碎的解读现状,渐入诗歌幽深之“境”,触摸诗人真情意,从而与诗歌产生思想、情感等共鸣,受到精神、情感、心灵的触动。
  《赠刘景文》一诗,一、二句写景,笔墨集中在“荷”“菊”两个意象上,三、四句议论,又引入“橙黄橘绿”,透视我国古诗词关于橙和橘的文化,将橙、橘并重,借助“橘”之文化内涵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在屈原的《橘颂》中,作者极尽赞颂之词,独立不迁,秉德无私,“行比伯夷,写实之“荷”“菊”与引入之“橙橘”,构成幽深的意境,诗人之意也在意境生成中得以清晰,“菊”“橙橘”营造的意境,暗含着对刘景文品格与节操的称颂之意。
  通过意象的整合,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将写景、咏物与赞人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描绘客观景物,表现景物高洁的品性;诗人对景物品性的情感又折射出诗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根据赠诗的特点,我们认识到景物成为“意”之载体,咏物是为赞人。透过构建意境,学生渐渐明白为什么“荷尽”和“残菊”中我们看不到前人悲秋之意,整首诗透出勃勃生机,让人进入一种昂扬之境,正是诗人“意”之所向。
  意境的构建,不仅需要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整合,还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调动想象,将诗歌看似单薄的意象借助想象力进行还原,在想象力的帮助下透过语言创造的幽深通道,渐入佳境。
  3.悟意蕴,生发无穷之“韵”
  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之意,需要我们引领学生潜入诗歌,沉入其中,透过多样化的感悟学习,才能从得“意一”向无穷之意升级。在悟意蕴思维活动中,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全面整合信息,除了对诗歌内容进行整合之外,还要实现对诗歌横向和纵向的延展,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了解诗人的水平,了解所赠对象刘景文以及他和诗人的关系,以及诗歌中所写之景的“文化底蕴”,这样我们才能还原诗歌生成的背景,了解诗歌产生的情感“触发点”,将意蕴生成的文本生态具体还原。
  《赠刘景文》一诗,还原写作背景,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我们不难揣摩本诗作为“赠诗”所体现出来的用意是共勉。“共”体现在高洁的物象之中,诗人和刘景文都是品格高洁之人,才具备以文会友创作动机,才具备共鸣点,因此诗歌第一重意图为赞颂刘景文之高洁的品格,也折射诗人的人格魅力;诗人在三、四句议论中提出的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又暗含着诗人希望刘景文能够不负时光,保持高洁的情操,努力的姿态,实现人生之“橙黄橘绿”。
  诗歌是一门慢艺术,需要我们放慢教学节奏,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诗歌意象,以象捕意,并改变意象割裂的教学现状,对诗歌意象进行有机整合,生成深远的意境,调动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并链接学生生活,领悟诗歌无穷意蕴,渐渐走进诗人,触摸诗歌的心跳,与诗人进行思想情感的共鸣,于慢行诗歌中听见学生生长的声音。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221200)
其他文献
统编语文教材主要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安排单元结构;语文要素主要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习惯等,这些语文要素大都以课文“泡泡”提示语或者课后习题的形式贯穿于各单元的语文教材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课后习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青蛙写诗》是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小诗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一学段(低年级1—2年级)的识字要求为:“1600字左右”,写字量为“800字左右。”低年级阶段要注重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笔者本着识字写字育人的指导思想,基于字理、阅读、复习例谈识字教学,以激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与热爱,为学生走进深度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基于字理,追根溯源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音、形、义”的有机统一。从造字法来看,包括象形
期刊
语言是符号系统,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形式承载着思想内容,思想内容通过适宜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教师立足文本言语形式,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巧妙地选择教学点,引导学生读懂言语形式承载的思想内容,并围绕言语形式的特征细读文本,探寻文本表达的奥秘,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关注关键词语,探寻文本奥秘  一个内涵丰富、表现力强的句子往往是由关键的词语凸显出来的。这些词语是作者灵感的触发点、情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节课中涉及的语文知识内容过多,如果教师面面俱到,那对于每个教学环节来说也不过是蜻蜓点水,学生也很难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对于短短的一节课来说,教师究竟要教给学生哪些有用的知识呢?下面主要以《明天要远足》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借助语气词,让学生实现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落实一课一得,引领学生高效学习语文。  一、借助语气词引领学生朗读的理论依据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常
期刊
鲁迅先生曾经对书籍的插图有过精辟的论述: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宣传画。部编语文教材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配有不同风格的插图,这些色彩鲜丽、画面唯美的插图不但能较快地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还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思维,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助力作用。下面笔者就插图在识字写字、阅读等方面的作用做简要阐
期刊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它不论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我们牙牙学语时便开始接触古诗词,此后古诗词要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词的最大特点就是意境美和意象美,寓情于景的美好情感借助情境教学法可以展现的更加生动、形象、丰富、饱满。下面,笔者以《江雪》的教学为例,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解
期刊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重视主体性作用,交给学生主动权  学生是有差异的。如果经常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
期刊
“研读”是一种高效化的阅读形式,“研读”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永不满足的精神。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研究性学习相联,以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在“研读”模式下,学生能够与文本之间展开深入的对话,从而全面把握文本内容,促进阅读素养的不断提升。接下来,以《海洋——
期刊
重点句的学习运用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尤其进入中高年级后,几乎每课都会涉及重点句的学习与运用。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重点关注,力求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活动中,进而把握文本语言表达的秘妙。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大量出现的情形是:教师对重点句教学往往是理解其表现形式后再组织仿写,教学总是在句式上“打转转”,训练多了,反而会让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产生钝感,最终丧
期刊
课本剧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小学生直观思维强,通过对课本剧的编排展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课本剧将平淡的课堂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进行学习,教学效果显著。  一、精选课本剧演绎素材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往往不放过任何细节,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效果不好。教师不妨采用课本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