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决数学问题要求教师紧密联系知识和实际,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本上的内容。
  关键词: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解决数学问题要求教师把现实中的问题和课本中的知识要点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提出问题,并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自身的探索加上老师的点拨,很快解决问题,并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情境的创新设置
  创造情境需要在学生和知识两者之间形成不协调的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和问题紧密关联的情境当中。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的探索研究以及深刻地思考,从一开始发现问题发展为后来的解决出现的问题。授课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每个章节知识要点的难易程度,还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创设问题的时候,当然要注意问题的相关联性和逻辑推理,以及各个层次的知识点的链接。问题主要分为:把基础知识作为铺垫的问题组;各个知识点有着深层次逻辑联系的问题组;数学各个知识点的实际的应用。这三组的问题一定要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够组成一个新的问题。
  教师这样创建新的奇妙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去研究性地学习,会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更应该认识到学生这一个主体的特征,为学生主动地创造学习的氛围和足够的学习空间。如何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呢?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继续发扬下去,鼓励他们大胆推测,寻找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个角度多种方法地考虑问题,才能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
  学生如果心里有疑问,就要鼓励他们说出心中所想,不要害怕錯误。教师也要多观察多研究,认真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去了解他们喜欢去解决的哪一种问题,并且运用什么样的方式,鼓励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另外方法。
  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时,教师针对他们的问题,归纳并设问,学生喜欢解决哪一类型的问题,并让他们针对自己喜欢的类型进行解答。还能不能想到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
  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会做题,更要让孩子们掌握数学的思维技巧,养成敏捷和独特、灵活和缜密的良好思维品质。把思维过程展现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能够从曲折中追求思维敏捷,从知识的运用中变得头脑灵活,在疏忽遗漏中学会缜密,从思考中学会思考。把整个思维的过程展现出来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时常进行自我反思
  问题教学的目的在于从解决一个个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成长,来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问题。从而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进行反思评价。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不同方法以及不一样的结果,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主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解决问题之后,教师还要多多引导学生做一项重要事情,就是把多种答案比较,从中选出一种最优的方法。在教学当中,笔者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分析自己的解题思路,看看是否最简单或者推理是否很严谨。
  在评价以及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精心地指导,帮助学生如何能够迅速反思,从这几方面进行反思(自己或者别人的想法、做法和如何使用已经知道的条件),评价是否合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等等,这些具体的指导策略包含着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并把这些进行加工和提炼并归纳起来,从而得到更广泛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
  五、拓展并变化,强化应用的意识
  解决问题首先存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重要的表现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新的学习的课题;其次存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表现为把过去的学过的数学知识和原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让学生的思维往更高层次发展。演绎拓展变化是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并且要迁移发散、进一步地升华理性的过程。这是一个把上一个过程经过反思和归纳后,形成的数学思想具体到实际应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巩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降伟岩.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