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海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着力改善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保持经济稳中有进、进中趋优的良好态势,改革成效初步显现,亮点纷呈。
一、经济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强化政策落地实施,健全协调服务机构,成立了“五重”工作统筹协调服务委员会,合力攻关重点任务。成立了海西州工业经济运行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个指挥部,成立了州招商促进服务委员会,建立了州管委会、市县工行委融合一体的大招商服务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引导,从鼓励扩大生产、促进企业融资、降低制度成本、支持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激励和引导,并设立1亿元保运行稳增长扶持资金和10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加快发展设施农牧业,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有机畜牧业和农区循环畜牧业,大力开展耕地连片整理、加速确权流转,大力推进柴达木枸杞、福牛、藜麦和果蔬种植等特色生物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种植枸杞达42.2万亩、果蔬2.8万亩、藜麦6977亩。巩固提升传统基础产业,加快盐湖钾肥挖潜扩能改造、五矿一里坪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金属镁一体化、恒信融2万吨碳酸锂等17个已建成或基本建成项目投试。加快青海煤业煤制烯烃、爱能森储热熔盐等续建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年内新增新能源容量260万千瓦。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互联网+”突飞猛进,建成柴达木电商绿洲平台、柴达木云数据中心和大宗产品交易中心,网络销售、网络购物等已成为新型业态。
三、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加快实施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制定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重点实施新型功能材料开发技术、锂的精深加工技术、光热发电关键技术、镁合金新产品开发、低品位钾矿溶采开发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加快国家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柴达木枸杞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开展筹建青海省锂产业创新研究院前期工作。与青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青海大学海西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制定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优惠政策,对引进不同类型人才给予30-100万元特殊支持。建立“专家+项目+基地(站)”服务模式,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在产业园区和企业设立实训基地,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四、企业减负成果快速显现
积极开展企业减负降成本增效益专项行动,完善水资源质量管理体系,启动园区水价改革,将重点用水企业水费由每立方2.1元下调至1.6元,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推行用电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落实降低企业成本以及结构性减税清费等政策,停征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和价格调节基金,取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免收今年以前欠交的社会保险费滞纳金,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允许缓交社会保险费,并对承兑汇票按一定额度给予3%的贴现补助。协调增加企业信贷规模,并给予20%-30%的贷款贴息补助。强化要素保障,对企业运费、用电、用气、用水等给予相应补助,鼓励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五、政府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加快政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精减审批事项,在去年州本级行政审批减少40项的基础上,今年再减少行政审批事项40项,取消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条件18项,取消停征降低收费项目40个。大力推广网上并联审批新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落实工商制度改革,实现“一个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审核、信息互认、三证合一”,政府服务效能、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一、经济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强化政策落地实施,健全协调服务机构,成立了“五重”工作统筹协调服务委员会,合力攻关重点任务。成立了海西州工业经济运行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个指挥部,成立了州招商促进服务委员会,建立了州管委会、市县工行委融合一体的大招商服务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引导,从鼓励扩大生产、促进企业融资、降低制度成本、支持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激励和引导,并设立1亿元保运行稳增长扶持资金和10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加快发展设施农牧业,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有机畜牧业和农区循环畜牧业,大力开展耕地连片整理、加速确权流转,大力推进柴达木枸杞、福牛、藜麦和果蔬种植等特色生物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种植枸杞达42.2万亩、果蔬2.8万亩、藜麦6977亩。巩固提升传统基础产业,加快盐湖钾肥挖潜扩能改造、五矿一里坪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金属镁一体化、恒信融2万吨碳酸锂等17个已建成或基本建成项目投试。加快青海煤业煤制烯烃、爱能森储热熔盐等续建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年内新增新能源容量260万千瓦。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互联网+”突飞猛进,建成柴达木电商绿洲平台、柴达木云数据中心和大宗产品交易中心,网络销售、网络购物等已成为新型业态。
三、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加快实施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制定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重点实施新型功能材料开发技术、锂的精深加工技术、光热发电关键技术、镁合金新产品开发、低品位钾矿溶采开发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加快国家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柴达木枸杞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开展筹建青海省锂产业创新研究院前期工作。与青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青海大学海西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制定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优惠政策,对引进不同类型人才给予30-100万元特殊支持。建立“专家+项目+基地(站)”服务模式,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在产业园区和企业设立实训基地,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四、企业减负成果快速显现
积极开展企业减负降成本增效益专项行动,完善水资源质量管理体系,启动园区水价改革,将重点用水企业水费由每立方2.1元下调至1.6元,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推行用电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落实降低企业成本以及结构性减税清费等政策,停征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和价格调节基金,取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免收今年以前欠交的社会保险费滞纳金,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允许缓交社会保险费,并对承兑汇票按一定额度给予3%的贴现补助。协调增加企业信贷规模,并给予20%-30%的贷款贴息补助。强化要素保障,对企业运费、用电、用气、用水等给予相应补助,鼓励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五、政府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加快政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精减审批事项,在去年州本级行政审批减少40项的基础上,今年再减少行政审批事项40项,取消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条件18项,取消停征降低收费项目40个。大力推广网上并联审批新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落实工商制度改革,实现“一个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审核、信息互认、三证合一”,政府服务效能、审批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