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沈阳市政污泥为研究对象,开展污泥混合煤矸石和页岩材料制烧结砖的操作过程和产品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原材料测试评价和正交试验优化混配材料比例来确定最佳烧结制度,在此基础上,评估污泥添加量对砖性能的影响和样砖的环境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材料混配制砖的最佳烧结制度,污泥添加量为5%,烧结温度为1 050 ℃,烧结时间为9 h,烧结砖样品检测指标达到了或优于GB 5101—2003《烧结普通砖》;混配材
【机 构】
: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00,41171399);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6-4-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沈阳市政污泥为研究对象,开展污泥混合煤矸石和页岩材料制烧结砖的操作过程和产品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原材料测试评价和正交试验优化混配材料比例来确定最佳烧结制度,在此基础上,评估污泥添加量对砖性能的影响和样砖的环境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材料混配制砖的最佳烧结制度,污泥添加量为5%,烧结温度为1 050 ℃,烧结时间为9 h,烧结砖样品检测指标达到了或优于GB 5101—2003《烧结普通砖》;混配材料试验中污泥添加量为0%~15%的烧结砖,其抗压强度均能达到出厂标准;污泥添加量为0%~20%,烧结温度为1 050 ℃,烧结时间为9 h时,制得的烧结砖对环境是安全无害的
其他文献
城市人工湖底泥具有生物多样性,内部的微生物作用使有机物质分解发浑发微臭,同时与泥沙等无机成分粘附在一起,景观鱼的繁殖,游客的过量投放饵料等等问题,这就形成了水体营养化问题,解决办法是进行兰湖底泥清淤,消除内源污染。淤泥脱水固化按照“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指导思想,脱水固化后的泥饼利用既能修复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又能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了优化人居环境,我国很多城市都进行了河湖疏浚,在河湖疏浚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河湖淤泥。本文以某河湖淤泥生态治理项目为基础,分析研究资源化利用的河湖淤泥生态治理技术,以供参考。
超疏水材料是灵感来源于荷叶表面不粘水特性的仿生材料。当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在150°以上,滚动角在10°以下时,即可称为超疏水材料。该材料在汽车,船舶,建筑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稳定性影响了其应用。微纳结构是该材料具有自清洁性,减阻性,防冰性的主要原因,然而此结构在一定的外力,如雨水冲刷,摩擦等作用下会轻易遭到破坏导致失去超疏水性。因此,本试验选用了泡沫铜作为基体,该材料的微孔可以作为超疏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以雏鸭痉挛、角弓反张和肝脏肿胀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自1963年我国首次报道了鸭病毒性肝炎之后,在浙江、福建、北京、山东等地均有该病的流行,患病雏鸭精神沉郁、垂头缩颈、行动呆滞,发病后短时间内迅速死亡,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95%~100%。该病
<正>清代,一些宗室王公效仿文人雅士取堂名或斋号,并在瓷器上也有所体现。这类书有堂名或斋号的定烧瓷器,一般统称为堂名款瓷器。它们标示宗室王公的品格志向与审美情趣,并渐成风气,形成风格独具的瓷器类型,更成为历史的见证物。
富察氏家族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军事家族。清前期在东北边疆任职或肩负东北边疆治理的出身富察氏家族的官员,《满汉大臣列传》《清史列传》《钦定八旗通志》《清史稿》等纪传体史籍中,撰有专门传记的,至少有11人。他们治理东北边疆的主要举措包括:抗击沙俄入侵,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建城驻兵,训练军队,严肃军纪,强化边境管理;垦辟土地,赈济旗丁,设立学校,妥善安置罪犯;整顿吉林参务等等。在清朝前期东北边疆治理中发挥了重
<正>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占地面积6.112公顷。乾隆四十五年(1780),大学士和奉旨建此府,咸丰元年(1851)清廷赐封此宅邸于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王府主人是清代的权贵群体,其政治地位和身份在规格上高于文武大臣。恭亲王奕是洋务运动期间清廷中枢的首脑人
市政污泥含水率高、水分脱除难度大等特性不仅限制市政污泥的转移运输处理,而且给市政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此,提出了采用机械—化学改性结合的方法对市政污泥进行团粒化改性处理,对团粒化改性过程中固化剂的掺入量以及污泥团粒化改性的基本机理进行了研究。经团粒化改性后的球状污泥能够实现快速出厂,初步解决市政污泥预处理困难的问题。微观试验表明:污泥颗粒与水化产物之间的胶结作用,改善了污泥疏松多孔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