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不是让教育部门满意、让官员满意,而是要让人民满意。教育部门要把政绩思想改为服务思想。
近日,湘西女教师李田田发文质疑频繁迎检遭“深夜约谈”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我们一行三人兴高采烈地到清华大学第五教室,聆听了彭凯平教授关于《品德与幸福教育的意义》的讲座,他渊博的学识、风趣幽默的语言,使近两个小时的课堂笑声飞扬。下课了,学员们还意犹未尽,围着彭教授交流、讨论。在学习交流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幸福的含义。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却似一道心灵鸡汤,荡涤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积极心理学的魅力。”这是“幸福园丁——中国教师幸福教育公益项目”第一期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感受。而这一项目的总策划人、总设计师,就是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
他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任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2008年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
彭凯平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是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多个公益组织的发起人、顾问和理事。2013年以来,通过开展“幸福园丁——中国教师幸福教育公益项目”,他和幸福科技实验室团队一起致力于提升我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10月19日,“幸福园丁——中国教师幸福教育公益项目第二十期全国校长班”正式开班,来自中国12个省、直辖市的98位中小学校长和心理老师齐聚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探索积极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提高自身幸福感。
记者:我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水平如何?
彭凯平:整体来说,我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高,主要原因有——
其一,工作压力太大。教师的工作时长其实不是8小时,而是24小时,因为教师的工作不仅在教室里,还包括课外。其二,来自社会的压力。现在很多家长对学校、教师存在一些不合情理的要求,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学校就要全权负责。特别是有些人极度自我中心,自己的孩子不好就否定教师的功绩。其三,教育部门的一些考核指标、竞争指标、管理方法,也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国教育指明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教育不是让教育部门满意、让官员满意,而是要让人民满意。教育部门一定要转变思想,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考核教师、学科评估上,在国外这都是商业机构做的事情。教育部门要做的是资格审核,把问题堵住。一句话,要把政绩思想改为服务思想。
其实,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是很优秀的。我们的“幸福园丁”公益项目,虽然教育部没有给过表彰,但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愿意参加。2017中国教育明德论坛,有近四千名教育官员、中小学校长、文化人士、一线教育工作者参加。我作为大会的主席,从积极心理学出发,解读了“幸福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架构未来的“幸福技巧”。由此可见,中国教育工作者是有这样的境界和认识的。
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有党中央的指示,有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推动,我相信中国教育会变得越来越好,能够让教师们幸福起来,让下一代幸福起来。
记者:据一些报道,教师患有抑郁症的比例似乎不低。从教师本身来说,该如何释放消极情绪、建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彭凯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抑郁症发病率前十的职业,教师排在第六。我经常提五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第一,要把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分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白:教育是我们的职责,但不是我们的生命。以前太强调教育就是教师的生命,这实际上是缺乏职业精神的。现在仍有很多老师把工作带到生活中,某些教育部门还对此进行表彰,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们不应宣传因工作耽误生活和牺牲身体健康。越是优秀的人才越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就越应该珍爱健康和生命。
第二,要学会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比如学会微笑、学会开心、学会享受生活,学一些科学的幸福心理学知识。一本好看的书,一部好看的电影,与爱人和孩子的凝视、拥抱,看似都是小事,但产生的是幸福的激素。
第三,要学会制造沉浸感。我在《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中讲道,幸福的极致体验,就是心无旁骛、天人合一。我们一定要尽力为自己找到一件事情,能够沉浸其中、物我两忘,比如读书、运动等。
第四,要建立一些亲密的人际关系。生活中最好有一个心灵伴侣,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闺蜜、同事。你们之间可以毫无限制、没有主题地谈心、闲聊。還要学会积极地表达,多说“我爱你”“我好喜欢你”“感谢你”等。大多中国人觉得“谢谢”是一种虚伪的表达,我们总强调行大于言,其实应该言行并重、知行合一。语言产生的是身心灵的反应,一句特别懂你的话,会让你通身温暖。
第五,要赋予工作和生活一些意义感。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一些积极的信念。古今中外,唯一没有中断的职业就是教师,这是值得自豪的职业。另外,看见孩子的成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意义感如果能通过某种方式呈现出来,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以上五种方法我称之为“五施”,即自己要对自己进行这五种“施舍”,在“施舍”的过程中获得想要的东西。
记者:要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做些什么?
彭凯平:首先,要尊重教师。大学教授之所以寿命较长、幸福感较高,主要是因为大学非常尊重教授,给头衔、给办公室,经常强调教授治校,这让教授们在心理上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其次,要改变校园的教师管理文化,加强风险控制和服务管理意识,摒弃评比意识。不要再强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要以过度的、空虚的道德要求来“绑架”教师。选择当教师的人,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有爱心、有责任感、愿意为下一代服务的。因此,教育部门应该给教师足够的关怀,比如降低工作量、减少考核评比等。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的是,把不合格的阻挡在外,把有问题的清理出教师队伍,让好教师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同时,帮助还不是太好的教师成长起来。
最后,要尽量减少教师的痛苦因素。其实,这也是基于一个心理学概念,叫价值方程不对称现象,即同样的投入产生的回报其实是不对称的,损失同样量的东西要大于得到同样量的东西。比如,丢了10块钱你会别扭好一阵子,捡了10块钱不一会儿就忘了。对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来说也同样,最重要的是减少给教师带来痛苦的因素,要依靠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近日,湘西女教师李田田发文质疑频繁迎检遭“深夜约谈”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我们一行三人兴高采烈地到清华大学第五教室,聆听了彭凯平教授关于《品德与幸福教育的意义》的讲座,他渊博的学识、风趣幽默的语言,使近两个小时的课堂笑声飞扬。下课了,学员们还意犹未尽,围着彭教授交流、讨论。在学习交流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幸福的含义。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却似一道心灵鸡汤,荡涤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积极心理学的魅力。”这是“幸福园丁——中国教师幸福教育公益项目”第一期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感受。而这一项目的总策划人、总设计师,就是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
他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任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2008年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
彭凯平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是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多个公益组织的发起人、顾问和理事。2013年以来,通过开展“幸福园丁——中国教师幸福教育公益项目”,他和幸福科技实验室团队一起致力于提升我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10月19日,“幸福园丁——中国教师幸福教育公益项目第二十期全国校长班”正式开班,来自中国12个省、直辖市的98位中小学校长和心理老师齐聚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探索积极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提高自身幸福感。
记者:我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水平如何?
彭凯平:整体来说,我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高,主要原因有——
其一,工作压力太大。教师的工作时长其实不是8小时,而是24小时,因为教师的工作不仅在教室里,还包括课外。其二,来自社会的压力。现在很多家长对学校、教师存在一些不合情理的要求,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学校就要全权负责。特别是有些人极度自我中心,自己的孩子不好就否定教师的功绩。其三,教育部门的一些考核指标、竞争指标、管理方法,也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国教育指明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教育不是让教育部门满意、让官员满意,而是要让人民满意。教育部门一定要转变思想,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考核教师、学科评估上,在国外这都是商业机构做的事情。教育部门要做的是资格审核,把问题堵住。一句话,要把政绩思想改为服务思想。
其实,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是很优秀的。我们的“幸福园丁”公益项目,虽然教育部没有给过表彰,但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愿意参加。2017中国教育明德论坛,有近四千名教育官员、中小学校长、文化人士、一线教育工作者参加。我作为大会的主席,从积极心理学出发,解读了“幸福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架构未来的“幸福技巧”。由此可见,中国教育工作者是有这样的境界和认识的。
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有党中央的指示,有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推动,我相信中国教育会变得越来越好,能够让教师们幸福起来,让下一代幸福起来。
记者:据一些报道,教师患有抑郁症的比例似乎不低。从教师本身来说,该如何释放消极情绪、建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彭凯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抑郁症发病率前十的职业,教师排在第六。我经常提五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第一,要把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分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白:教育是我们的职责,但不是我们的生命。以前太强调教育就是教师的生命,这实际上是缺乏职业精神的。现在仍有很多老师把工作带到生活中,某些教育部门还对此进行表彰,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们不应宣传因工作耽误生活和牺牲身体健康。越是优秀的人才越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就越应该珍爱健康和生命。
第二,要学会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比如学会微笑、学会开心、学会享受生活,学一些科学的幸福心理学知识。一本好看的书,一部好看的电影,与爱人和孩子的凝视、拥抱,看似都是小事,但产生的是幸福的激素。
第三,要学会制造沉浸感。我在《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中讲道,幸福的极致体验,就是心无旁骛、天人合一。我们一定要尽力为自己找到一件事情,能够沉浸其中、物我两忘,比如读书、运动等。
第四,要建立一些亲密的人际关系。生活中最好有一个心灵伴侣,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闺蜜、同事。你们之间可以毫无限制、没有主题地谈心、闲聊。還要学会积极地表达,多说“我爱你”“我好喜欢你”“感谢你”等。大多中国人觉得“谢谢”是一种虚伪的表达,我们总强调行大于言,其实应该言行并重、知行合一。语言产生的是身心灵的反应,一句特别懂你的话,会让你通身温暖。
第五,要赋予工作和生活一些意义感。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一些积极的信念。古今中外,唯一没有中断的职业就是教师,这是值得自豪的职业。另外,看见孩子的成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意义感如果能通过某种方式呈现出来,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以上五种方法我称之为“五施”,即自己要对自己进行这五种“施舍”,在“施舍”的过程中获得想要的东西。
记者:要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做些什么?
彭凯平:首先,要尊重教师。大学教授之所以寿命较长、幸福感较高,主要是因为大学非常尊重教授,给头衔、给办公室,经常强调教授治校,这让教授们在心理上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其次,要改变校园的教师管理文化,加强风险控制和服务管理意识,摒弃评比意识。不要再强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要以过度的、空虚的道德要求来“绑架”教师。选择当教师的人,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有爱心、有责任感、愿意为下一代服务的。因此,教育部门应该给教师足够的关怀,比如降低工作量、减少考核评比等。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的是,把不合格的阻挡在外,把有问题的清理出教师队伍,让好教师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同时,帮助还不是太好的教师成长起来。
最后,要尽量减少教师的痛苦因素。其实,这也是基于一个心理学概念,叫价值方程不对称现象,即同样的投入产生的回报其实是不对称的,损失同样量的东西要大于得到同样量的东西。比如,丢了10块钱你会别扭好一阵子,捡了10块钱不一会儿就忘了。对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来说也同样,最重要的是减少给教师带来痛苦的因素,要依靠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