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发现的内容、意义,指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病,提出了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的设想,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敢于发现、乐于发现、善于发现。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列举了教材中的实例,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教材、权威质疑。
【关键词】发现 质疑 创新
《现代汉语词典》对“发现”一词是这样解释的;经过研讨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能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还有发觉的意思。教学上的“发现”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发现文中一些的理解上有困难的问题;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实现这一目的呢?
一、敢于发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已经受到教育界语文同仁的摒弃,越来越多的老师更加重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但是,由于受害之深,学生常常不敢去发现问题,生怕说错了被人笑话。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要加以鼓励。首先,破防线。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求提出1~3个问题。其次,扶一把。阅读课文时,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一两个大问题,令其提出相关的小问题,如教学《祝福》,分析祥林嫂悲剧形象时,提出祥林嫂为什么会在除夕之夜死去?引导学生从祥林嫂、鲁镇的环境及当时社会背景等方面去思考,并提出疑问。第三,逼上轿。学生有了老师引导,质疑的是胆子也就渐渐地大起来了,这时,扩大质疑范围,提出具体的要求,当堂阅读一段文章,让他们提出1~3个问题,学生就会学会如何提出问题了。
二、乐于发现
教学中,我发现,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而主动“发现”则往往其乐无穷。教学要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内驱力。教学《一碗阳春面》,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体现母子三人艰苦境况的细节,讲述自己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因贫穷几次面临失学的人生经历。学生在心理上经历了两次震动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散尽后,能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3)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在二吃桌上摆动“预约席”的牌子?
(4)母子三人早已离开了札幌,为什么时隔十年还要专程起来吃阳春面?
三、善于发现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的责任不仅在引导学生发现什么,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发现,发现什么呢?这这里引一例来说明,执教《祝福》,一个学生提出:“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我瘳计要走了’这句话”?我让学生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引导他们从三个方面讨论、解释。第一,“我”与四爷的谈话,投机不投机?第二,“我”与祥林嫂的谈话,觉得安不安?第三,鲁镇的环境好不好?学生边阅读边参与讨论,渐渐认清了“我”的形象,并对作品的主题有了深刻的了解。
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总是从疑难发端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向课本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阅读课文不能深入理解的时候,往往是老师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便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在打开思路去研究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对课文获得深入的理解。只有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独立地学习,独立地吸取知识,教师应把质疑的方法交给学生。
1.从平淡无奇中入手
教学《药》,引导学生以“药”为突破口,提出编务部。下面是学生提出的疑点:
①“华大妈在枕头底下陶了半天”,为何掏了半天?
②“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中的“一点一点”改为“一点点”行不行?为什么?
③屋外冷得很,老栓为何倒觉爽快?
④“老栓不敢去接他的东西”,“他”指谁?那“东西”是什么?
⑤为什么不敢接?这跟“药”有关系吗?
⑥华大妈是否知道小栓吃的人血馒头是蘸的夏四奶奶儿子的血?作者为什么不点一下?
⑦“亲戚本家早不来了”,为什么?
2.从不同寻常处入手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三个完整的小故事质疑,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①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完璧归赵)
②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渑池之余)
③廉颇到底有没有罪?(负荆请罪)
3.从相互矛盾间入手
利用矛盾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是一种有效的质疑方法。因为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有了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矛盾有两类,一类是阅读教材本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大多数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精警之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质疑:“一根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亮那么温暖吗?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一类是学生阅读教材时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困惑不解的问题。如教学《荷花淀》,可以让学生这样质疑:“作品在战斗前夕和水战激烈进行的背景下,怎样让读者仍能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二)向老师质疑
教学《变色龙》,一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小说开头为什么进行环境描写?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法律”?小说结尾那群人笑什么?教学《故乡》,一个女生问我:“杨二嫂豆腐店究竟开不开?”教学朱自清先生的《绿》,不少学生认为这篇文章让人费解。学生能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这已是一大进步,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这种敢于质疑的积极性。
(三)向权威、答案质疑
语文教材,多是名家之作,其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课本上的注释与其他选文中的注释不同,或与学生的感受出入较大,不利于学生接受。另外,名家作品中,也出现一些读起来拗口、不合语法习惯的句子和一些含义深刻而又易于产生歧义的句子。教师应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指出课文可能存在的不足,破除学生头脑中惟书是从的迷信思想。
★作者简介:邰雨春,江苏省宝应县中学特级教师。
【关键词】发现 质疑 创新
《现代汉语词典》对“发现”一词是这样解释的;经过研讨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能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还有发觉的意思。教学上的“发现”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发现文中一些的理解上有困难的问题;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实现这一目的呢?
一、敢于发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已经受到教育界语文同仁的摒弃,越来越多的老师更加重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但是,由于受害之深,学生常常不敢去发现问题,生怕说错了被人笑话。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要加以鼓励。首先,破防线。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求提出1~3个问题。其次,扶一把。阅读课文时,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一两个大问题,令其提出相关的小问题,如教学《祝福》,分析祥林嫂悲剧形象时,提出祥林嫂为什么会在除夕之夜死去?引导学生从祥林嫂、鲁镇的环境及当时社会背景等方面去思考,并提出疑问。第三,逼上轿。学生有了老师引导,质疑的是胆子也就渐渐地大起来了,这时,扩大质疑范围,提出具体的要求,当堂阅读一段文章,让他们提出1~3个问题,学生就会学会如何提出问题了。
二、乐于发现
教学中,我发现,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而主动“发现”则往往其乐无穷。教学要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内驱力。教学《一碗阳春面》,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体现母子三人艰苦境况的细节,讲述自己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因贫穷几次面临失学的人生经历。学生在心理上经历了两次震动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散尽后,能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3)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在二吃桌上摆动“预约席”的牌子?
(4)母子三人早已离开了札幌,为什么时隔十年还要专程起来吃阳春面?
三、善于发现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的责任不仅在引导学生发现什么,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发现,发现什么呢?这这里引一例来说明,执教《祝福》,一个学生提出:“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我瘳计要走了’这句话”?我让学生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引导他们从三个方面讨论、解释。第一,“我”与四爷的谈话,投机不投机?第二,“我”与祥林嫂的谈话,觉得安不安?第三,鲁镇的环境好不好?学生边阅读边参与讨论,渐渐认清了“我”的形象,并对作品的主题有了深刻的了解。
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总是从疑难发端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向课本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阅读课文不能深入理解的时候,往往是老师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便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在打开思路去研究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对课文获得深入的理解。只有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独立地学习,独立地吸取知识,教师应把质疑的方法交给学生。
1.从平淡无奇中入手
教学《药》,引导学生以“药”为突破口,提出编务部。下面是学生提出的疑点:
①“华大妈在枕头底下陶了半天”,为何掏了半天?
②“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中的“一点一点”改为“一点点”行不行?为什么?
③屋外冷得很,老栓为何倒觉爽快?
④“老栓不敢去接他的东西”,“他”指谁?那“东西”是什么?
⑤为什么不敢接?这跟“药”有关系吗?
⑥华大妈是否知道小栓吃的人血馒头是蘸的夏四奶奶儿子的血?作者为什么不点一下?
⑦“亲戚本家早不来了”,为什么?
2.从不同寻常处入手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三个完整的小故事质疑,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①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完璧归赵)
②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渑池之余)
③廉颇到底有没有罪?(负荆请罪)
3.从相互矛盾间入手
利用矛盾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是一种有效的质疑方法。因为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有了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矛盾有两类,一类是阅读教材本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大多数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精警之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质疑:“一根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亮那么温暖吗?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一类是学生阅读教材时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困惑不解的问题。如教学《荷花淀》,可以让学生这样质疑:“作品在战斗前夕和水战激烈进行的背景下,怎样让读者仍能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二)向老师质疑
教学《变色龙》,一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小说开头为什么进行环境描写?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法律”?小说结尾那群人笑什么?教学《故乡》,一个女生问我:“杨二嫂豆腐店究竟开不开?”教学朱自清先生的《绿》,不少学生认为这篇文章让人费解。学生能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这已是一大进步,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这种敢于质疑的积极性。
(三)向权威、答案质疑
语文教材,多是名家之作,其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课本上的注释与其他选文中的注释不同,或与学生的感受出入较大,不利于学生接受。另外,名家作品中,也出现一些读起来拗口、不合语法习惯的句子和一些含义深刻而又易于产生歧义的句子。教师应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指出课文可能存在的不足,破除学生头脑中惟书是从的迷信思想。
★作者简介:邰雨春,江苏省宝应县中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