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226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发现的内容、意义,指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病,提出了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的设想,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敢于发现、乐于发现、善于发现。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列举了教材中的实例,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教材、权威质疑。
  【关键词】发现 质疑 创新
  
  《现代汉语词典》对“发现”一词是这样解释的;经过研讨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能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还有发觉的意思。教学上的“发现”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发现文中一些的理解上有困难的问题;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实现这一目的呢?
  
  一、敢于发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已经受到教育界语文同仁的摒弃,越来越多的老师更加重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但是,由于受害之深,学生常常不敢去发现问题,生怕说错了被人笑话。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要加以鼓励。首先,破防线。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求提出1~3个问题。其次,扶一把。阅读课文时,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一两个大问题,令其提出相关的小问题,如教学《祝福》,分析祥林嫂悲剧形象时,提出祥林嫂为什么会在除夕之夜死去?引导学生从祥林嫂、鲁镇的环境及当时社会背景等方面去思考,并提出疑问。第三,逼上轿。学生有了老师引导,质疑的是胆子也就渐渐地大起来了,这时,扩大质疑范围,提出具体的要求,当堂阅读一段文章,让他们提出1~3个问题,学生就会学会如何提出问题了。
  
  二、乐于发现
  
  教学中,我发现,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而主动“发现”则往往其乐无穷。教学要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内驱力。教学《一碗阳春面》,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体现母子三人艰苦境况的细节,讲述自己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因贫穷几次面临失学的人生经历。学生在心理上经历了两次震动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散尽后,能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3)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在二吃桌上摆动“预约席”的牌子?
  (4)母子三人早已离开了札幌,为什么时隔十年还要专程起来吃阳春面?
  
  三、善于发现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的责任不仅在引导学生发现什么,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发现,发现什么呢?这这里引一例来说明,执教《祝福》,一个学生提出:“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我瘳计要走了’这句话”?我让学生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引导他们从三个方面讨论、解释。第一,“我”与四爷的谈话,投机不投机?第二,“我”与祥林嫂的谈话,觉得安不安?第三,鲁镇的环境好不好?学生边阅读边参与讨论,渐渐认清了“我”的形象,并对作品的主题有了深刻的了解。
  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总是从疑难发端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向课本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阅读课文不能深入理解的时候,往往是老师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便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在打开思路去研究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对课文获得深入的理解。只有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独立地学习,独立地吸取知识,教师应把质疑的方法交给学生。
  1.从平淡无奇中入手
  教学《药》,引导学生以“药”为突破口,提出编务部。下面是学生提出的疑点:
  ①“华大妈在枕头底下陶了半天”,为何掏了半天?
  ②“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中的“一点一点”改为“一点点”行不行?为什么?
  ③屋外冷得很,老栓为何倒觉爽快?
  ④“老栓不敢去接他的东西”,“他”指谁?那“东西”是什么?
  ⑤为什么不敢接?这跟“药”有关系吗?
  ⑥华大妈是否知道小栓吃的人血馒头是蘸的夏四奶奶儿子的血?作者为什么不点一下?
  ⑦“亲戚本家早不来了”,为什么?
  2.从不同寻常处入手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三个完整的小故事质疑,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①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完璧归赵)
  ②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渑池之余)
  ③廉颇到底有没有罪?(负荆请罪)
  3.从相互矛盾间入手
  利用矛盾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是一种有效的质疑方法。因为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有了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矛盾有两类,一类是阅读教材本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大多数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精警之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质疑:“一根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亮那么温暖吗?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一类是学生阅读教材时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困惑不解的问题。如教学《荷花淀》,可以让学生这样质疑:“作品在战斗前夕和水战激烈进行的背景下,怎样让读者仍能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二)向老师质疑
  教学《变色龙》,一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小说开头为什么进行环境描写?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法律”?小说结尾那群人笑什么?教学《故乡》,一个女生问我:“杨二嫂豆腐店究竟开不开?”教学朱自清先生的《绿》,不少学生认为这篇文章让人费解。学生能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这已是一大进步,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这种敢于质疑的积极性。
  (三)向权威、答案质疑
  语文教材,多是名家之作,其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课本上的注释与其他选文中的注释不同,或与学生的感受出入较大,不利于学生接受。另外,名家作品中,也出现一些读起来拗口、不合语法习惯的句子和一些含义深刻而又易于产生歧义的句子。教师应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指出课文可能存在的不足,破除学生头脑中惟书是从的迷信思想。
  ★作者简介:邰雨春,江苏省宝应县中学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妨碍信用,通常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破坏、毁损、背弃诚实信用,具有欺诈性的行为.我国刑法对妨碍信用犯罪规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妨碍信用
【摘 要】科技文阅读考查侧重的是语文能力,而非重点考查科技知识修养和人文知识素养。其考查的是考生对文本中词或句子的确认能力,对某一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依据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考生在考试时,应调整心态,不畏那些生疏的科学知识,做到静心、细心,从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应对试题。  【关键词】科技文阅读 设题特点 答题技巧 语文能力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科技文阅读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题量、分值固定。由于它主
艺术俗化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从技术这一因素来看,艺术俗化集中体现为技术理性与艺术之间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不仅表现为技术理性的确定性、效率性与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要求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  一、作文教学现状及原因  学生的写作能力着实让人揪心,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在整套教材中,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有序而有机的作文教学内容  作文教学内容包括“说真话,抒真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等,依次安排在七上
情事变更原则实际上赋予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否定合同效力的自由裁量权,司法实践中对该原则存在误解.充分全面认识情事变更原则必须从情事变更的事实和道义分析理论着手,从价值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的情怀。  [教学方法] 讲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君”却遭奸佞毁谤,被楚王疏远、流放。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借美人香草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抒发“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愤之情。历史是何其相似。唐代散文
一、案例主题    作文评改在作文教学中有着历史的惯性,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传统的作文评改,往往全由教师包办。这样的评改模式,一直成为很多语文教师最无奈、最痛苦的心病:不改,职业道德受到拷问,还担心学生考试时作文成绩上不去;改吧,时间、精力耗费惊人,而实际教学效益却很模糊。进入新课程,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教师评改的要求在逐渐淡化,学生自我修改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
【摘 要】从考场写作的角度而言,考生应具备十种意识:准确审题的意识、深刻立意的意识、巧妙构思的意识、文体鲜明的意识、新颖拟题的意识、精心选材的意识、美化语言的意识、精彩开头的意识、响亮结尾的意识、工整书写的意识。  【关键词】考场作文 写作技巧 写作意识    一、准确审题的意识  高考作文要“符合题意”,首先要过审题关。考生要弄清命题形式,弄清题目本身的意思,弄清与作文题目有关的命题要求,力求做
臧克家新诗文体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含蓄精炼的抒情范式;锤字炼意的苦吟精神;善于运用比喻经营意象.
城市化是一个涉及到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现象,国内外各学科的学者对其研究颇多.城市化的作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城市人口的扩张、过度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