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露易丝·蒂利是美国当代著名女性主义社会史家.20世纪70年代,她与琼·斯科特一道开展欧洲家庭史研究,挑战社会史学派的男性视角,开创了以“家庭策略”分析为特色的家庭史研究路径.其研究成果围绕着欧洲妇女在工业革命前后的经济角色转变来展开,揭示了妇女在家庭经济与社会经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当时的社会史研究增添了女性主义视角.此后,斯科特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性别史研究,蒂利则继续深耕和完善家庭史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蒂利越来越频繁地扮演社会史的“守护者”角色,批判历史学界新兴的认识论激进化倾向,努力捍
【机 构】
:
广西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541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易丝·蒂利是美国当代著名女性主义社会史家.20世纪70年代,她与琼·斯科特一道开展欧洲家庭史研究,挑战社会史学派的男性视角,开创了以“家庭策略”分析为特色的家庭史研究路径.其研究成果围绕着欧洲妇女在工业革命前后的经济角色转变来展开,揭示了妇女在家庭经济与社会经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当时的社会史研究增添了女性主义视角.此后,斯科特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性别史研究,蒂利则继续深耕和完善家庭史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蒂利越来越频繁地扮演社会史的“守护者”角色,批判历史学界新兴的认识论激进化倾向,努力捍卫历史学的实证根基.
其他文献
在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地方学研究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学研究实际,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政治意义、历史意义阐述了构建内蒙古学的重要性;从对内蒙古进行深刻认识的需要、系统总结的需要、综合研究的需要、长远规划的需要阐述了构建内蒙古学的必要性;从全国地方学的启迪、相关学科的支撑、研究队伍的集聚、研究成果的积累、社会各界的支持阐述了构建内蒙古学的可能性,显示出内蒙古学的构建不仅有价值、有必要,而且有基础.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治理边疆的思想既继承了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大一统”的治边思想,又出现“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等新理念.在此基础上,边疆治理的机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阐述1912-1919年我国边疆治理的主要思想和机构、分析其特点与得失,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叙事中,历史事实与历史故事看起来泾渭分明,其实经常会发生认识上的混淆以及实际上的交合或冲突.近年来,史学界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仍然不甚明晰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口述史研究中也存在类似现象.本文以口述史为例,探求历史事实与历史故事时而交汇一体、时而相互冲突的成因,认为历史事实与历史故事各有其功能和底线,二者并行不悖.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受到记忆研究、叙事理论、交际研究、女性主义理论、情感研究与空间理论等各种学术思潮与理论转向的冲击与影响,一些更具理论导向的西方口述历史学家呼吁重新思考口述历史的实践与解释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一系列深具理论意识与跨学科特征的新问题与新视角脱颖而出,即:当代西方口述史学开始出现所谓的理论转向,其中主要包括“记忆转向”“叙事转向”“关系转向”“女性主义转向”“情感转向”与“空间转向”.
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史学界对既有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现代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进行反思;与此同时,把东亚作为一个地区单位思考的学术倾向明显抬头,由此开始了构建东亚史的努力.有关东亚史的内容和方法的讨论一直持续至今,这启发韩国史学界转换历史理解的方式和观点.因此,通过概括东亚史的形成脉络和韩国学界近三十年来的相关讨论,我们可以一窥韩国史学界的整体变化方向.2007年,东亚史正式进入韩国国民教育体系,成为一个独立的历史课程.以韩国为出发点梳理这一史学史过程,特别是其中与中日史学的对比和关联,并进一步思考东
新的学科概念蕴含新的研究理路和研究范式,是区分新旧学者的依据之一,也是评判学者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中国“敦煌学”概念的首创,体现了清晰而成熟的现代学术思维.陈寅恪在西方接受现代学术体制下的分科训练,形成了现代学术分科的研究意识和学术概念的创造意识,适时提出“敦煌学”概念,努力把中国的敦煌研究纳入到“预流”之中,试图与世界范围内的东方学、汉学和东洋学接轨.但是,他对假说采取保守甚至排斥的态度,否定假说与材料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是一种学术认知上的缺失.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口述史学科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可观成绩.将口述史建成独立学科,是很多学人的共同想法.要实现这一共同想法,就要对以下问题进行再思考:口述史应该是怎样一门学科,口述史应采取什么模式,口述史的类型该如何划分,它最大的服务人群是哪些?rn一、口述历史是历史的音像再现rn目前的口述史研究往往被视为文献史学,提及口述史,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整理成稿、公开出版的口述史作品,这是一大误区.笔者认为,应该跳出文献史学思维,回归录音、录像本位来思考口述史.事实上,口述史的第一形态是声音文本,其它均属延伸加
“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是对侯外庐治史路径的高度概括.侯外庐通过翻译和研究《资本论》,接受并掌握了唯物史观,奠定了历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中,他创造性地提出治史路径的多条原则:从经典原著出发掌握唯物史观,以社会史研究为前提解释思想史,结合史料使古代社会普遍规律的理论中国化,探究中国历史的特殊规律,防止理论运用的教条化等.从原著出发掌握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史料、现实的双重统一,重视中国历史的实际和特殊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批判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仍是值得继承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遗
近现代希腊拜占庭研究的孕育、兴起和发展,见证了希腊自1821年独立以来民族历史书写范式的探索和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19世纪上半叶,新兴的希腊国家为了构建民族认同,采用“复兴”古希腊的民族历史书写范式,丑化拜占庭帝国形象,这一范式虽然孕育了希腊拜占庭研究的萌芽,但叙事逻辑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并未得到大众的接纳.19世纪下半叶,拜占庭研究的兴起,解决了“复兴”范式下希腊历史书写的断裂问题,拜占庭时期成为希腊民族历史的中古阶段,由此确立了“延续”的历史书写范式.20世纪前30年,希腊学者对拜占庭时期进行更为深入的
1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的举旗者之一rn郭来喜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培养的地理学著名学者.1952年他以第一志愿第一学校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该系是中国现代地理学创始院系.1955年人文地理学在他求学时被斥为“伪科学”,专门为“帝国主义侵略者扩张服务”的工具.当时,他反复审视流行的《人文地理学批判》一文,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极“左”思潮抄袭苏联20世纪30年代某些派别之争的谬论.然而,这些谬论在中国一直流毒至20世纪8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