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童年牧歌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ks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一个原始人,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雷”,什么是“电”,什么是“雨”,当你看到风雨雷电这些大自然的景象时,你会怎么想呢?我们聪明而又极富想象力的祖先面对种种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创造出了许多情节离奇,内容生动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雨 田)
  
  【文体概说】
  
  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代。它是远古时代的人们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他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大都形式朴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作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神话,开启了古代文明的先河。中国神话大多以开天辟地、为民造福、除暴安良、追求光明等为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气概和坚韧的精神。中国神话大多记载在《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著作中,其中的一些神话如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在中国流传极广,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语言等都有深远影响。
  
  【推荐文本】
  
  山海经
  长久以来,被认为保存中国古代神话最丰富也最具有淳朴面貌的著作是《山海经》,相传它是大禹和他的助手伯益合力之作,记载了大禹为了治水周游列国所遇到的种种光怪陆离、不可思议的见闻。但据学者考证,《山海经》绝不可能是一人之作,甚至不可能是同一时代之作。不管如何,《山海经》仍然是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典,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童话”这一文体的开山鼻祖。
  《山海经》记录了一些异国人的奇异相貌、习性和风俗,如贯胸国、羽民国、长臂国、不死国、大人国、小人国等等。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而在三千多年前,黄河流域除了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以外,还分布着很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从《山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害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心。为了顺利地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做不懈的努力。比如在女娲、后羿和大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经典撷英】
  
  大荒东经·东海夔牛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注释:①橛,敲,击打。②雷兽:就是上文所说的雷神。③闻:传。
  译文:东海里有一座流波山,位居在入海七千里的地方。山上有一种兽,形状像牛,青苍色的身子,头上不长角,长有一只脚,进出海水定会伴随着大风大雨,它身上发出的光辉像太阳和月亮,它叫喊的声音像打雷,它的名字叫夔。黄帝得到了它,便拿它的皮来蒙鼓,再拿雷兽就是雷神的骨头做鼓槌来敲打这鼓,发出的响声,使五百里以内的人都能听见,黄帝便用它来威慑天下。
  
  海外北经·钟山之神烛阴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译文: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他神通广大,睁开眼睛便是白天,闭上眼睛就成黑夜,一吹气便是寒冬,一呼气就是盛夏。不喝,不吃,不呼吸,一呼吸就成为风,他的身子有一千里长。他居住在无国的东边。他的形状是,人的脸,蛇的身子,全身呈红色,居住在钟山脚下。
  
  海外北经·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同太阳赛跑,走进了太阳炎热的光圈里。他口中干渴,想要喝水,便去喝黄河和渭水的水,于是两条河中的水都被他一口气喝干了,还不能解口渴。他又想去北方喝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在半路渴死了。临死的时候,他扔掉手杖,变成了桃林。
  
  北山经·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柘木:柘树,是桑树的一种,叶子可以喂养蚕,果实可以吃,树根树皮可作用药用。②炎帝:号称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③堙:堵塞。
  译文:再向北二百里的地方,叫做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木林。山中有一种鸟,它的形体同乌鸦很相像,头部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足是红色的,这种鸟名叫精卫,它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精卫鸟是炎帝最小的女儿女娃,到东海游泳,被淹死在海中,没有返回,所以化成了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的碎木、碎石,去填东海。漳水发源于此山,向东流走,注入黄河。
  
  【相关链接】
  
  读书人语“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已升华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用自己的笔来演绎这个流传千古的神话。
  
  不屈的英灵精卫
  章行
  女娃是炎帝最宠爱的小女儿,模样长得纤秀,性格却很倔强。姐妹们都喜欢打扮,唯独她酷爱体育,尤其水上运动,游泳划船,跳水冲浪,无一样不爱,无一样不精。某日清晨,风和日丽,正是出游的好时光。女娃驾一叶扁舟,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上遨游。海风微微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带着小舟往大洋深处漂去。
  年轻单纯的女孩,哪知道世道险恶,仍陶醉在蓝色的温柔里。霎时间,平静的大海变脸了,微笑的太阳不见了,轻轻海风变得比刀刃还锐利,软软海浪变得比铁锤还刚硬。女娃凭着高超技艺,劈波斩浪,左避右挡,与大海周旋。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大海的浪涛越来越高,女娃的力气越来越弱。夜幕降临了,天地间一片黑暗,大概星星们闭上了眼睛,不忍目睹惨剧的发生:小舟被巨浪碾成了碎片,女娃被旋涡吸入了深渊,喧嚣的涛声盖住了女孩求救的呼叫,她永远也不能回去见她慈祥的父亲了。
  几天过后,一只小鸟在女娃沉溺的水域破浪而出,花头颅、白嘴壳、红脚爪,样子有点儿像乌鸦,它的名字叫精卫,是女娃不屈的冤魂所化就。
  精卫栖身于布满柘木的发鸠山上,它天天从发鸠山衔了小石子,或者小树枝,展翅高飞,直至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雨雪霏霏,不死鸟精卫飞翔在波涛汹涌、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颗颗碎石、根根断枝。它不间断地叫着“精卫、精卫”,以激励自已的斗志,它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东海填平。
  东海恼怒了,咆哮了,浪涛喧哗,白沫四溅:“你为什么要把我填平?你为什么恨我这么深?”
  天空中传来精卫鸟仇恨的啼鸣:“因为你夺走了我年轻的生命,因为你还将夺走千千万万的年轻的生命。”
  “算了吧,小鸟儿!你就是填一千年,一万年,也填不平我呀!”东海用轰隆隆的大笑声来掩饰自己的窘态。
  “我要填的!我要填的!我要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地填下去,哪怕填到世界末日,宇宙终结。”不死鸟精卫悲啸着,飞翔着,从发鸠山至东海,循环往复,衔木投石,永无休止。
  (摘自《山海经-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其他文献
亲爱的读者朋友,写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很多同学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对写作文总是“敬而远之”。怎么才能“才思泉涌,妙笔生花”呢?本期“好看书坊”向你推荐《语文世界·作文教程》,相信过不了多久,“未来小作家”里就会出现你的身影。  (林 林)  主编:王 晨   出版:南京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开本:16   装帧:平装  编委权威:由国内数十位著名教育专家、作家、学者、教授、特级教
期刊
山东邹平黛溪中学尖尖角文学社    黛溪潺潺,小荷尖尖。我校尖尖角文学社成立于2000年初,自成立之日起,她就以抒写个性、追求创新为宗旨,给所有热爱文学、热爱生活与美的学生提供了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文学社先后组织了“我与四季有个约会”“走近成功人物”等大型文学活动,出版社刊《尖尖角》11期,在“全国首届创新作文大赛”“首届迎奥运作文大赛”中初露锋芒,有五百多人次获奖,其中有两人获得特等奖,在全国各
期刊
《我们的美国同胞》已经开演了,三个小孩只有最后一个机会了,他们会抓住这个机会从布斯的枪下救出总统吗?  (雨 田)  夜晚又冷又潮,约纳森穿着很薄的衣服,冻得发抖,他很羡慕街上那些穿着真正大衣的行人。不过一种担心焦虑爬上他的心头,他应该尽快到剧院找到迈特和艾密丽。除了华盛顿纪念碑,剧院应该是他们最有可能的会面地方。除非迈特和艾密丽的行动完全成功,否则他们还需要在一起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  约纳森
期刊
内容梗概    幸运女神忽然降临在孤儿乔若莎·阿伯特(她后来给自己改名为茱蒂)身上。因为看到她写的一篇文章,孤儿院的一位董事愿意匿名资助她上大学,并培养她成为作家。作为要求,理事让茱蒂每个月都要给他写信汇报生活的点滴,并声明不会回信。茱蒂在不经意间瞥见那人被车灯拉长的身影,从此,就称这位好心人为“长腿叔叔”。她开始以幽默逗趣而又真情流露的笔调,写信给心目中的“长腿叔叔”,汇报自己的生活、诉说自己的
期刊
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精华;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绿树繁阴的夏日
期刊
骈文的历史源远流长,曾流行于中国文坛一千八百余年。它产生于魏晋时期,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唐宋,中兴于清朝,五四以后才渐渐销声匿迹了。骈文异常华丽精致,曾有“丽辞”之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步入这座华美的文学圣殿,体会艳丽的文字之美。  (编 者)    【文体概说】  骈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是两匹马并驾一车的意思,“俪”是夫妻成双成对的意思,“骈俪”引伸过来就是对偶的意
期刊
秋夜思南郑军中  陆 游    五丈原头刁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  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  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  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  陆游81岁时念及壮年从军南郑时的生活,写作此诗,表达其期望北伐的心情与无法报国的忧愤。诗以《秋夜思南郑军中》为题,其中的“思”字不仅是联系“秋夜”同“南郑军中”的纽带,而且是贯彻全诗的灵魂。因而只要抓住这个“思”字,就不难探
期刊
  
期刊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纳  人只有在无知的时候才是无忧的,随着知识的增长,疑惑也在不断加深。  ——歌德  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在想象中存在的东西。  ——布莱克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期刊
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但是三个勇敢的小家伙正义的举动还是值得我们为他们喝彩的,不是吗?  (编 者)    “让我过去!”他们身后人群里的一个男人说,“我是一个大夫,让我过去给总统看看。”  人群让开一条缝让大夫进去。约纳森想留在这儿,看大夫能讲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也许,仅仅是也许,可能是好的消息。但是迈特拉起他朝另外一个门走去:“快!”   下了楼梯,两个少年发现他们来到了一个酒店,一小群男人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