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发生转变,真正做到“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深入理解有效教学理念,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学生参与,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方法指导,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注重情境创设,更要注重联系实际,进一步完善教与学的结合,有效地履行素质教育。
关键字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92-02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较之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较大区别在于教学目标的不同,传统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是以传授地理的系统知识为主,而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体现的,是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去获取学习地理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掌握地理知识;是让学生运用高中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且使自己终身受益。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只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怎样让“演员”在课堂中真正的展现其表演的“天赋”,教师这个“导演”将肩负重大的责任。
1创设情景,启发地理认知
首先,联系生活,加深理解。“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等,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加工、再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组织学生归纳学习各种降雨(包括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的成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气流上升凝云致雨的原理,就让学生回想在家里烧开水时,一提起锅盖,看见有什么现象?学生悟出: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就好像烧开水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水滴掉下来那样形成降雨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兼作主动开发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发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地理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利用多媒体,促进感知。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制作PPT课件、浏览互联网网页、建设专题学习网站、观看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素材,使教学更手段富有实效。 在阅读“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和“锋面雨形成示意图”时,如果让学生看这些静态的地图,学生很难掌握雨带移动的规律和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但用Flash 软件把它们设置为动态,即在不同的时间显示雨带移动的地区,动态显示冷暖气流相遇交锋的过程,即使教师不再说明,学生也可以明白图的意思,并且在其头脑中留下雨带移动和锋面雨形成的情境。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从而有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2培养兴趣,开发地理思维
首先,应用语言艺术,巧记地理知识。兴趣是智力开发、思维发展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事例、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地理课程“学习之门”,实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地理兴趣的情感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情感很关键,语言生动风趣、情感激越,则能做到事半功倍。地理教材中,人文地理有些内容虽然比较枯燥,但这些知识是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师的语言应该诙谐幽默、生动风趣,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这往往比枯燥的说教更见效。其次,鏈接其它学科,发展横向思维。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有机地链接其他学科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横向思维,有效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 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优秀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平时注意收集并编辑成地理诗词综合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所教内容把适用的题目拿来考考学生,既活跃课堂的气氛,又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内蒙古高原的景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3采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首先,注重体验和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学评价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体验等。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将特别注意发挥评价对学生心理的调节作用,注重通过评价,发现闪光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其次,重视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教学中力求将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起来。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为主要特征的评价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将会成为取代以往以外部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学生参与对自己和他人学习成果的评价将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影响学习活动的进程、效果、效率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逐项细读、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总之,新课程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条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力求在创意的新课导人,活学活用教材,情趣横生的课堂教学以及巧妙的课堂收尾的教学设计中,努力营造一个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激情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同时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感、满足感及地理学的美感,从而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地理;人人都获得必需的地理;不同的人在地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字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92-02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较之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较大区别在于教学目标的不同,传统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是以传授地理的系统知识为主,而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体现的,是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去获取学习地理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掌握地理知识;是让学生运用高中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且使自己终身受益。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只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怎样让“演员”在课堂中真正的展现其表演的“天赋”,教师这个“导演”将肩负重大的责任。
1创设情景,启发地理认知
首先,联系生活,加深理解。“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等,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加工、再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组织学生归纳学习各种降雨(包括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的成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气流上升凝云致雨的原理,就让学生回想在家里烧开水时,一提起锅盖,看见有什么现象?学生悟出: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就好像烧开水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水滴掉下来那样形成降雨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兼作主动开发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发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地理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利用多媒体,促进感知。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制作PPT课件、浏览互联网网页、建设专题学习网站、观看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素材,使教学更手段富有实效。 在阅读“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和“锋面雨形成示意图”时,如果让学生看这些静态的地图,学生很难掌握雨带移动的规律和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但用Flash 软件把它们设置为动态,即在不同的时间显示雨带移动的地区,动态显示冷暖气流相遇交锋的过程,即使教师不再说明,学生也可以明白图的意思,并且在其头脑中留下雨带移动和锋面雨形成的情境。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从而有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2培养兴趣,开发地理思维
首先,应用语言艺术,巧记地理知识。兴趣是智力开发、思维发展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事例、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地理课程“学习之门”,实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地理兴趣的情感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情感很关键,语言生动风趣、情感激越,则能做到事半功倍。地理教材中,人文地理有些内容虽然比较枯燥,但这些知识是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师的语言应该诙谐幽默、生动风趣,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这往往比枯燥的说教更见效。其次,鏈接其它学科,发展横向思维。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有机地链接其他学科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横向思维,有效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 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优秀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平时注意收集并编辑成地理诗词综合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所教内容把适用的题目拿来考考学生,既活跃课堂的气氛,又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内蒙古高原的景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3采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首先,注重体验和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学评价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体验等。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将特别注意发挥评价对学生心理的调节作用,注重通过评价,发现闪光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其次,重视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教学中力求将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起来。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为主要特征的评价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将会成为取代以往以外部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学生参与对自己和他人学习成果的评价将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影响学习活动的进程、效果、效率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逐项细读、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总之,新课程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条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力求在创意的新课导人,活学活用教材,情趣横生的课堂教学以及巧妙的课堂收尾的教学设计中,努力营造一个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激情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同时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感、满足感及地理学的美感,从而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地理;人人都获得必需的地理;不同的人在地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