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记录不凡人生、彰显伟大精神的的人物传记类文章做到了文道结合、文质兼美,饱含德育因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类资源,培养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让他们在类文阅读中拓展视野、感悟生命的内涵,并在随堂练笔中实践德育渗透的效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由点及面,挖掘人物品质
传记类文本是高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类型,通过记述一个人物生平事迹,探寻其思想轨迹,解读其功败之因,由点及面,可以看到不同境遇的人生,可以感悟到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可以欣赏到人物身上的品质,感悟时代的精神,并取长补短,启迪自己的人生。
在《李清照传》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抓住了“气节”这个关键词来解读该文。李清照的《绝句》写的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而这何尝又不是作者所思所想呢?活着,要硬气;死了,也要慷慨。李清照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坚持和立场,进而也讽刺了南宋朝廷的苟且和无能。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把握这个要点,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中国士大夫历来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却能巾帼不让须眉,她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还有的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抱病赴任, 正是李清照所说的“国 之长城”,而在丈夫去世后,她饱尝了世态炎凉,体会了家国不幸的痛苦时,她没有退缩,也没有屈节,而是坚持有尊严地活着。在这样的品读和表达中,学生读出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的不凡和伟大。
关注特定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了解其人其事,还要品读其精神品质。教师的适时点拨、语言渲染、疏通引导,可以让学生透过细节看到传主的思想世界,在熏陶浸染中,把握精髓。
二、类文链接,体悟人生真谛
在所选的人物类传记文本中,从传主选择上看,多是在某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文学家等,这些名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特点和精神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正是人生的真谛。如困难中的磨练、艰辛面前的坚持、生活中的幽默等都是人生的营养剂。在教学中,我通过类文链接的方式,让学生读到与该人物有关或相似的故事,让学生看到一个真实的传主,体悟人生的真谛。
在《传奇女子——林徽因》这篇人物传记阅读中,起初,学生对于林徽因的故事并不知晓,毕竟遥隔时空。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大家对于林徽因的故事倍感兴趣。在作者看来,张爱玲的传奇远不如林徽因的传奇来得深刻、生动和丰富。林徽因才华横溢,经历丰富,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参与了《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撰写,具有中国女性的坚毅和勇敢,也有知识分子的至真至纯和如痴如醉,至今,她的光彩不减,她的传奇还在被后人演绎。
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我将《梁思成野外考察》《梁思成与林徽因》(节选)发给他们,让他们真正体会何谓“传奇”,明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奋斗终身是何种人生境界。接下来阅读的《我所认识的梁漱溟》也属于同类型的作品。这样的类文链接,让人物传记教学内容更为充实。不少学生开始阅读《林徽因传》,想真正认识这个人物。
举一反三,是大语文教学的惯常做法。在人物传记类阅读中,我们不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类文或者续文,让他们更进一步体味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真谛。
三、随堂练笔,升华生命意识
言由心生,此话不假。学生的心灵如果受到震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敬佩、仰慕和学习传主。每个学生对其喜欢、崇拜对象的事迹都会记得更牢固,并有深层的理解。从这一角度而言,传主事迹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通过随堂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对传主的事迹、精神等做个性化的解读,让他们有感而发,写真情实感和佳句美篇,升华生命意识。
《黄宾虹传》记述了黄宾虹一生的经历,重点叙写了他隐居时期在绘画上的大突破,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列出如下理由:第一,隐居后,他不再忙于应酬,能专心研究绘画;第二,隐居后,他每天坚持写生,湖光山色给了他更多启发;第三,隐居后,他眼明心静,悟出了绘画道理。黄宾虹身上安贫乐道、甘于淡泊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我要求学生在随堂练笔中,写出自己心中的黄宾虹,要有自己的观点,力求新颖、深刻。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今天读了黄宾虹作画的故事后,我更加认定了这个道理——于平静淡泊中,追寻艺术的真谛,保持做人的本色,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写作是生活的训练,也是做人的训练。在随堂练笔中,学生也进行了一场心灵顿悟之旅,他们写下的一词一句,都是其思想观念的折射。
总之,我们不要忘记文学“文以载道”的属性。只要方式恰当,人物类传记阅读就可以叩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让高中语文课堂绽放奕奕光彩,让德育悄无声息地渗透,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由点及面,挖掘人物品质
传记类文本是高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类型,通过记述一个人物生平事迹,探寻其思想轨迹,解读其功败之因,由点及面,可以看到不同境遇的人生,可以感悟到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可以欣赏到人物身上的品质,感悟时代的精神,并取长补短,启迪自己的人生。
在《李清照传》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抓住了“气节”这个关键词来解读该文。李清照的《绝句》写的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而这何尝又不是作者所思所想呢?活着,要硬气;死了,也要慷慨。李清照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坚持和立场,进而也讽刺了南宋朝廷的苟且和无能。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把握这个要点,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中国士大夫历来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却能巾帼不让须眉,她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还有的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抱病赴任, 正是李清照所说的“国 之长城”,而在丈夫去世后,她饱尝了世态炎凉,体会了家国不幸的痛苦时,她没有退缩,也没有屈节,而是坚持有尊严地活着。在这样的品读和表达中,学生读出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的不凡和伟大。
关注特定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了解其人其事,还要品读其精神品质。教师的适时点拨、语言渲染、疏通引导,可以让学生透过细节看到传主的思想世界,在熏陶浸染中,把握精髓。
二、类文链接,体悟人生真谛
在所选的人物类传记文本中,从传主选择上看,多是在某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文学家等,这些名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特点和精神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正是人生的真谛。如困难中的磨练、艰辛面前的坚持、生活中的幽默等都是人生的营养剂。在教学中,我通过类文链接的方式,让学生读到与该人物有关或相似的故事,让学生看到一个真实的传主,体悟人生的真谛。
在《传奇女子——林徽因》这篇人物传记阅读中,起初,学生对于林徽因的故事并不知晓,毕竟遥隔时空。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大家对于林徽因的故事倍感兴趣。在作者看来,张爱玲的传奇远不如林徽因的传奇来得深刻、生动和丰富。林徽因才华横溢,经历丰富,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参与了《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撰写,具有中国女性的坚毅和勇敢,也有知识分子的至真至纯和如痴如醉,至今,她的光彩不减,她的传奇还在被后人演绎。
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我将《梁思成野外考察》《梁思成与林徽因》(节选)发给他们,让他们真正体会何谓“传奇”,明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奋斗终身是何种人生境界。接下来阅读的《我所认识的梁漱溟》也属于同类型的作品。这样的类文链接,让人物传记教学内容更为充实。不少学生开始阅读《林徽因传》,想真正认识这个人物。
举一反三,是大语文教学的惯常做法。在人物传记类阅读中,我们不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类文或者续文,让他们更进一步体味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真谛。
三、随堂练笔,升华生命意识
言由心生,此话不假。学生的心灵如果受到震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敬佩、仰慕和学习传主。每个学生对其喜欢、崇拜对象的事迹都会记得更牢固,并有深层的理解。从这一角度而言,传主事迹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通过随堂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对传主的事迹、精神等做个性化的解读,让他们有感而发,写真情实感和佳句美篇,升华生命意识。
《黄宾虹传》记述了黄宾虹一生的经历,重点叙写了他隐居时期在绘画上的大突破,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列出如下理由:第一,隐居后,他不再忙于应酬,能专心研究绘画;第二,隐居后,他每天坚持写生,湖光山色给了他更多启发;第三,隐居后,他眼明心静,悟出了绘画道理。黄宾虹身上安贫乐道、甘于淡泊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我要求学生在随堂练笔中,写出自己心中的黄宾虹,要有自己的观点,力求新颖、深刻。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今天读了黄宾虹作画的故事后,我更加认定了这个道理——于平静淡泊中,追寻艺术的真谛,保持做人的本色,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写作是生活的训练,也是做人的训练。在随堂练笔中,学生也进行了一场心灵顿悟之旅,他们写下的一词一句,都是其思想观念的折射。
总之,我们不要忘记文学“文以载道”的属性。只要方式恰当,人物类传记阅读就可以叩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让高中语文课堂绽放奕奕光彩,让德育悄无声息地渗透,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