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由课堂主导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论文立足当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现状,了解新时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分析在教师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探索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或途经,希望为广大一线教师者以启迪。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突出,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提升其自学能力。只有学会了学习,他们在脱离教师和学校环境后才能高效习得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借助情境教学法,引入新课探究情景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能否在开课前几分钟就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对上好一堂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谈话若能根据课的类型,学生的年龄,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的语言去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前导语,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灵感,开拓学生思维。爱因斯坦把兴趣称为“最好的老师”。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带领学生读课文、默写字词等,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很多人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特点使用情景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自觉积极探索知识、产生情感体验。如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去了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意思,对教学内容整体的认识感知。对于课文中的具体部分,学生们因为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可能无法产生感性的认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带领学生立即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了解更多未知的信息,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产生对学习热爱之情,主动进入课堂学习。
二、布置好预习作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他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鼓励学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语文相关技能。
语文学科不同于一般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更需要去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探究中不同学的思想自由驰骋,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教授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的预习作业:鼓励学生们课下去朗读古诗,做到读通、读顺古诗,对于其中不明白的字词借助词典进行查找学习,尽可能地去理解古诗的整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去课前自学,可以帮助他们剔除生字、掌握朗诵的关键和技巧,也进一步积累了他们诗歌朗读和鉴赏的经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是学生追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
三、课堂设疑激思,引发学生参与探究
提问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素。小学生阶段,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如何促进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发展,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设疑激思”能力,通过提问启迪学生的智力发展。但是,在语文课堂中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問题的设置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具备启迪性,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具体学习古诗时,在和学生们交流诗句意思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疑激思,通过点拨重点词句来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古诗理解中,教师通过着重抓住关键词,层层点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了解,也为随后理解古诗特点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有所增强。这样,学生就能在有趣的气氛中跟着老师的思路步步深入。因此,如果每堂课都能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导语,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起来,思维也将更为活跃,教学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而开放的教学就是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撷取丰富的写作资源,既能满足学生兴趣,又试图解决了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脱节问题。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鼓励他们开展创造性地学习、运用知识,积极对已知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转换”,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语文知识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也是语文学科的最终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在新课程体系下,立足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来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丰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成果;开展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探寻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方法,改进当下的教学模式,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相关理论成果,进而为义务教育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桑亚楠.让小学语文课堂洋溢情感——以六(上)《爬天都峰》一课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7(24):72-73.
[2]陈珊珊.“美”,流淌在小学语文课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71-72.
[3]王剑萍.突出实践取向,共育实践智慧——淄博师专《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与实践[J].淄博师专学报,2017(04):19-22.
[4]李刚.承音乐之“澜” 行语文之“舟”——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音乐的运用举隅[J].名师在线,2016(12):75-76.
[5]罗燕.试论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与梦想教育的关联[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6):82-85.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突出,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提升其自学能力。只有学会了学习,他们在脱离教师和学校环境后才能高效习得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借助情境教学法,引入新课探究情景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能否在开课前几分钟就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对上好一堂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谈话若能根据课的类型,学生的年龄,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的语言去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前导语,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灵感,开拓学生思维。爱因斯坦把兴趣称为“最好的老师”。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带领学生读课文、默写字词等,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很多人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特点使用情景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自觉积极探索知识、产生情感体验。如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去了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意思,对教学内容整体的认识感知。对于课文中的具体部分,学生们因为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可能无法产生感性的认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带领学生立即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了解更多未知的信息,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产生对学习热爱之情,主动进入课堂学习。
二、布置好预习作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他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鼓励学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语文相关技能。
语文学科不同于一般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更需要去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探究中不同学的思想自由驰骋,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教授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的预习作业:鼓励学生们课下去朗读古诗,做到读通、读顺古诗,对于其中不明白的字词借助词典进行查找学习,尽可能地去理解古诗的整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去课前自学,可以帮助他们剔除生字、掌握朗诵的关键和技巧,也进一步积累了他们诗歌朗读和鉴赏的经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是学生追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
三、课堂设疑激思,引发学生参与探究
提问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素。小学生阶段,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如何促进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发展,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设疑激思”能力,通过提问启迪学生的智力发展。但是,在语文课堂中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問题的设置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具备启迪性,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具体学习古诗时,在和学生们交流诗句意思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疑激思,通过点拨重点词句来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古诗理解中,教师通过着重抓住关键词,层层点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了解,也为随后理解古诗特点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有所增强。这样,学生就能在有趣的气氛中跟着老师的思路步步深入。因此,如果每堂课都能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导语,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起来,思维也将更为活跃,教学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而开放的教学就是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撷取丰富的写作资源,既能满足学生兴趣,又试图解决了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脱节问题。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鼓励他们开展创造性地学习、运用知识,积极对已知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转换”,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语文知识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也是语文学科的最终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在新课程体系下,立足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来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丰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成果;开展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探寻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方法,改进当下的教学模式,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相关理论成果,进而为义务教育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桑亚楠.让小学语文课堂洋溢情感——以六(上)《爬天都峰》一课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7(24):72-73.
[2]陈珊珊.“美”,流淌在小学语文课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71-72.
[3]王剑萍.突出实践取向,共育实践智慧——淄博师专《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与实践[J].淄博师专学报,2017(04):19-22.
[4]李刚.承音乐之“澜” 行语文之“舟”——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音乐的运用举隅[J].名师在线,2016(12):75-76.
[5]罗燕.试论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与梦想教育的关联[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