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肥胖及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的全球性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日益增高,NAFLD和(或)NASH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并逐渐成为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NAFLD和(或)NASH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遗传、代谢、免疫和肠道菌群等因素可能与NAFLD和(或)NASH的炎症、肝损伤和纤维化及其随后发展为肝细胞癌密切相关。本文以与NAFLD和(或)NASH相关肝细胞癌发生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为重点,就近年来NAFLD和(或)NASH相关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大部分食管良性狭窄可通过球囊扩张治疗获得缓解,但仍有部分狭窄多次扩张治疗无效或短期内复发,即所谓的难治性良性食管狭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以反复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目前的内镜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评价特殊肠化生型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特殊肠化生型BE,并分别行内镜下射频消融术(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ERFA)、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的56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术后出血、进食梗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残留或复发等。结果:ERFA组(n n=43)与EMR组(n
目的:评价橡皮圈腔内牵拉法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因直肠内分泌瘤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49例患者,其中2016年1月—2018年5月行常规ESD的患者32例(非牵拉组),2018年6月—2019年12月行橡皮圈腔内牵拉ESD的患者17例(牵拉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信息、ESD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牵拉组和非牵拉组在年龄、性别及病变大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
目的: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随机、非劣效性对照研究,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由3个临床研究中心参与,纳入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便携式内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n n=44),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应用的奥林巴斯胃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n n=46)。以后者作为参照,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操作性能、操作总体满意度、活检成功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ITLPD-GI)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单克隆T淋巴细胞增殖性病变,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正式列为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之一。由于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ITLPD-GI常被误诊或漏诊,导致过度或延误治疗。现报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例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等,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
目的:评价双隧道与单隧道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POEM治疗的3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隧道POEM组(行传统POEM治疗)和双隧道POEM组(在传统POEM基础上,在第一隧道对侧建立第二隧道并对食管前壁行肌切开术),每组各15例。记录术中手术情况并对患者定期随访,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
目的:评价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追加治疗(放化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9年4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食管鳞状细胞癌ESD治疗,病理证实肿瘤浸润至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97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ESD术后是否追加治疗分成追加治疗组(57例)和未追加治疗组(40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分析2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差异(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追加治疗组中,
肥胖症是中国的一大公共健康问题。最新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表明,中国50%以上的成年人被诊断为超重或肥胖症。肥胖症是许多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随着肥胖症患者增多,这类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内镜下减重治疗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减重治疗手段,具有疗效较佳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本文对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治疗肥胖症的疗效评价与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帮助。
目的:评估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下B2型血管预测表浅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并探索预测过度及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20年4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内镜中心完成NBI-ME评估食管肿瘤浸润深度,NBI-ME下发现B2型血管,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表浅食管鳞状细胞癌的86例病例合计86处癌灶纳入病例对照研究。按术后病理结果分成预测正确组(n n=25)和预测错误组(n n=61),
目的:评价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在胃镜检查中的质量控制作用。方法:将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14例内镜医师按随机数字法分配到质控组和对照组。在质控前阶段(2019年4月20日—2019年5月31日),回顾性收集入组内镜医师的胃镜检查资料信息。在质控培训阶段(2019年6月1—30日),质控组内镜医师培训质控相关知识和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的使用说明;对照组内镜医师仅培训质控相关知识。在质控后阶段(2019年7月1日—2019年8月20日),通过审查和反馈模式,由智能消化内镜质控系统统计质控组内镜医师胃镜检查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