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沉默的形成原因,辩证地分析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沉默和沉闷,明确学生沉默的原因,理性分析沉默的利与弊,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消除高中数学课堂中消极沉默的现象,打造理性、高效、个性的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和思索的习惯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消极沉默;积极沉默;高中数学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沉默现象可以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所体现出来的没有形成有效配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高中数学课堂沉默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消极因素的沉默和积极因素的沉默。
第一,消极因素的沉默。通过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状况,消极沉默又分为两种:一是由于学生基础不太好,导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课堂提问时总是沉默不语,课后的习题不能独立有效地完成;二是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只是个别学生参与,没有形成整体互动,也看不到教师期望的预期效果,最终的现象就是个别学生活跃发言,其他学生参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消极的沉默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极大地妨碍了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直接会形成课堂教学冷场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教学环节也变得形同虚设,并且会激发师生间的心理对抗。
第二,积极因素的沉默。积极的沉默是学生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腦海中进行二次消化的过程。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的有效思考,二是学生在听完教师教授后对已获得内容进行认真思考的过程。
大多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沉默现象是不赞成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课堂的沉默意味着教学的不成功。学生如果对教学提问环节表现出不主动,教师总会使用不同的教学环节打破这种现象。但是教学中一味地热闹现象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情况盲目提问,会导致课堂氛围不愉快。如果只是追求华而不实的教学气氛,对学生而言不但不会促进其发展,还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比如一节数学课上,学生正在屏气凝神地思考一个数学问题,教师觉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默而在一旁不停地提醒他们,不仅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打乱了学生的有效思考。学生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呢?声音洪亮地齐声回答那些不经思考就可以答对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便根本不再去思考。相反,只有在沉默中学生才能有自己的思考。学生的沉默有时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时候大脑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思考过程和知识的有效衔接过程,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学生会陷入思考的过程,这是自然而然的现象。此时的沉默并代表教学的停滞不前,也不是学生思考的哽塞,而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
其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各种各样,有的代表着紧张的学习气氛,有的透露着不满的个人情绪,有的表达了茫然的状态,有的恰恰是思考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活跃的教学气氛只是一种表象,如果不是建立在学生完全熟悉的情况下是不完美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接受知识到完成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沉默,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无从谈起,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也会缺乏切实有效的方式。所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有效的沉默是教学根本。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育机智去品味沉默的意味,让沉默发挥其有效作用,理智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况,赋予课堂沉默更深远的意义。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的沉默的现象,教师要用发展的远光去看待。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传统的教学不同,现代教育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参与者。所以,现代教学给每个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思维碰撞,这时课堂中表现出的沉默现象,就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所必需的,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所以,沉默的课堂未必不精彩。
参考文献:
[1]刘立丹.沉默及课堂沉默研究[J].高教研究,2013(12):250.
[2]刘丹.从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看学生课堂沉默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2016,37(8):254-255.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沉默的现象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870。
关键词:消极沉默;积极沉默;高中数学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沉默现象可以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所体现出来的没有形成有效配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高中数学课堂沉默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消极因素的沉默和积极因素的沉默。
第一,消极因素的沉默。通过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状况,消极沉默又分为两种:一是由于学生基础不太好,导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课堂提问时总是沉默不语,课后的习题不能独立有效地完成;二是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只是个别学生参与,没有形成整体互动,也看不到教师期望的预期效果,最终的现象就是个别学生活跃发言,其他学生参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消极的沉默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极大地妨碍了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直接会形成课堂教学冷场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教学环节也变得形同虚设,并且会激发师生间的心理对抗。
第二,积极因素的沉默。积极的沉默是学生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腦海中进行二次消化的过程。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的有效思考,二是学生在听完教师教授后对已获得内容进行认真思考的过程。
大多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沉默现象是不赞成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课堂的沉默意味着教学的不成功。学生如果对教学提问环节表现出不主动,教师总会使用不同的教学环节打破这种现象。但是教学中一味地热闹现象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情况盲目提问,会导致课堂氛围不愉快。如果只是追求华而不实的教学气氛,对学生而言不但不会促进其发展,还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比如一节数学课上,学生正在屏气凝神地思考一个数学问题,教师觉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默而在一旁不停地提醒他们,不仅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打乱了学生的有效思考。学生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呢?声音洪亮地齐声回答那些不经思考就可以答对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便根本不再去思考。相反,只有在沉默中学生才能有自己的思考。学生的沉默有时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时候大脑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思考过程和知识的有效衔接过程,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学生会陷入思考的过程,这是自然而然的现象。此时的沉默并代表教学的停滞不前,也不是学生思考的哽塞,而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
其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各种各样,有的代表着紧张的学习气氛,有的透露着不满的个人情绪,有的表达了茫然的状态,有的恰恰是思考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活跃的教学气氛只是一种表象,如果不是建立在学生完全熟悉的情况下是不完美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接受知识到完成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沉默,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无从谈起,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也会缺乏切实有效的方式。所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有效的沉默是教学根本。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育机智去品味沉默的意味,让沉默发挥其有效作用,理智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况,赋予课堂沉默更深远的意义。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的沉默的现象,教师要用发展的远光去看待。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传统的教学不同,现代教育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参与者。所以,现代教学给每个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思维碰撞,这时课堂中表现出的沉默现象,就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所必需的,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所以,沉默的课堂未必不精彩。
参考文献:
[1]刘立丹.沉默及课堂沉默研究[J].高教研究,2013(12):250.
[2]刘丹.从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看学生课堂沉默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2016,37(8):254-255.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沉默的现象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