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昆曲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昆曲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今这门美轮美奂的戏曲艺术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瑰宝,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传承,本论题正是出于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珍爱,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及历史沿革予以探讨,希其能让读者更深刻了解昆曲这一艺术界的国宝,让美传承下去,以致千秋万代。
关键词 昆曲传播 昆曲产生 历史变迁 艺术性
一、昆曲传播
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的大型昆曲《十五贯》进京演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此,《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一篇关于《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说起》的社论,充分肯定昆曲的艺术价值,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毛泽东等也特别关注。此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一大批表演艺术家重又回到昆曲表演舞台,昆曲重新得到人们的认识。
2000年,在文化部直接领导下,江苏省昆山市等单位成功举办了“中国昆剧艺术节”。期间,各地昆剧院,团纷纷组织艺人“回娘家”交流演出。百位老艺术家和昆曲爱好者共度百年盛事,昆曲艺术进一步得到重视。
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1年,在古镇周庄兴建昆曲博物馆和古戏台,用来展现昆曲漫长六百年历史,如今的周庄每天安排为过往游人免费表演昆曲,使其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002年10月,昆山举行纪念昆曲入选文化遗产周年活动,爱川纪子发言说;“昆山创建了昆曲博物馆,并在古镇周庄每天为成千游人安排昆曲演出,对昆曲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后,由江苏省苏州市政府投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与江苏电视总台专题部联合制作,历时近两年,成功摄制讲述中国昆曲历史与艺术成就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共八集)在央视播出,对昆曲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起到很好推动作用。
2004年11月,北京保利剧院全本《长生殿》公演,经过大胆改革后的戏装一时成为人们的焦点。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携手两岸三地艺术家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2006年进演美国加州,连演十二场,场场爆满,昆曲艺术开始走向世界。白先生曾说:“昆曲就像一个精美飞瓷器,放在角落,时间长了,落满了灰尘,没有人知道它的美。把它擦拭干净,放在灯光下,它的透明的光泽会让你惊叹。”这个瓷器正在历史的尘埃中脱颖而出,绽放耀眼光彩。
2006年3月,南京紫金剧场上演全本《1699·桃花扇》十分成功。
此后,白先勇携《牡丹亭》走进了北大、北师大、北京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几十所有名大学,所到之处掀起了昆曲热。
2007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文化访谈录”节目中,人们看到连续七天播出的《于丹·游园驚梦》。很快,根据于丹昆曲系列讲座为基础修改润色而成的新书《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出版,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欣然为此书做序。
白先生自己也撰书,演讲,参与排练昆曲等等,为昆曲的传播积极奔走。
走进学术界,关于昆曲的著作也已是数量颇丰,朱栋霖,吴新雷《中国昆曲艺术》、纽骠《中国昆曲艺术》、周秦《苏州昆曲》、张允和《昆曲日记》、余秋雨《笛声何处》、白先勇《姹紫嫣红牡丹亭》《我的昆曲之旅》《白先勇说昆曲》《牡丹还魂》、刘静《幽兰飘香——昆曲之美》等等,给昆曲的研究和传播注入强大的力量。
社会的大环境对昆曲的重视,作为一名爱好者,有必要对其一些知识进行探讨和梳理,希其能对目前关于它的研究有少许的添补。
二、昆曲的产生及历史变迁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提出一个观点:有一种“精神的” 气候,就是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习俗”。昆曲的故乡——昆山,这里自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艺事丰富多彩,是它孕育世界文化遗产的戏剧幽兰——昆曲。
元代初期,昆山地区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市井茶楼酒肆民间艺人卖场的场所,南词曲调得到流行并流传。元后期,昆曲始祖顾坚“精于南词,善作古赋”,与当时文人顾阿瑛,杨维祯等人来往甚密,经常一起咏唱,把流传在昆山一带的南词曲调进行加工,改进,整理成只有清唱的腔调,取名“昆山腔”。“昆山腔”一词从此成为昆曲另一代名词。
明代曲家魏良辅曾“足迹不下楼者十年”专心研究戏剧音乐,将弋阳腔,海盐腔的音乐融入昆山腔,向北曲名家张野塘学习,并将自己的唯一女儿许配了他。使昆腔兼具有南曲的委婉清丽和北曲的深沉浑厚,再将昆腔语言改为上层社会通行的“中州韵”,并用江南丝竹,吹管和打击乐伴奏,建立起“水磨调”的昆腔体系,使昆山腔在众艺中迅速突出,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
嘉靖末年,曲家梁辰鱼,经过多年磨练,一部大型传奇《浣纱记》横空出世,将昆曲推向舞台,完成昆曲发展的最后形式。剧中讲述西施和范蠡的故事,成功塑造两个典型形象。梁辰鱼在编词度曲中基本遵循“水磨调”字正腔圆的原则,同时根据自己“转喉发响,声若金石”的优势,对唱腔进行曲折和精细。另外,创用“套曲”,南北套都用,大大丰富了昆曲的唱腔和组腔方式。一时间昆剧独领风骚,各地纷纷传唱,遂成“剧坛新盟主”。
明末,昆曲入京,以宫廷演出,家班演出,职业戏班演出三种形式存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经济文化发达,昆曲呈现繁荣景象,产生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和经典剧目,如:“临川派”代表人物汤显祖,创作“临川四梦”,沈璟精通音律,制定戏剧音律规则,“南洪北孔”的洪昇和孔尚任,分别创作名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被并题为明清传奇压卷之作。另外,高明《琵琶记》,《玉簪记》,《十五贯》,《红梅记》,《清忠谱》,《西厢记》等都为昆曲的上乘之作。至此,昆曲逐渐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
明末元初,地方戏兴起,尤其是京剧进京,“阳春白雪”的昆曲被地方戏排挤和取代。至此昆曲开始衰落,沉寂达近百年。 民国初年,国家动荡,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昆曲发展举步为艰,面临生存危机,吴中一批有识之士自己出资和集资创办“昆曲传习所”艰难维系着昆曲延续的一脉香火。
直至新中国成立,政府大力扶持戏剧事业,昆曲发展才出现重大命运转机,如今昆曲从“传”字辈,“世”字辈,“盛”字辈,“秀”字辈,“万”字辈一直延续到今天。
可谓经历六百年沧桑,被称作“百戏之祖”的昆曲能依然坚强存在着,自有它不变的魅力和不朽的精神。
三、昆曲艺术性
物质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需要在提高,昆曲这门中国古老而优雅艺术开始它新的发展征程。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昆曲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公演,引起全世界的轰动,昆曲已俨然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如今,昆曲的舞台重现昔日的热闹场面。而本文也正是在阅读前人作品,观赏昆曲艺术的同时补充点关于昆曲的文化知识。告之读者,昆曲从元末产生到现在,已踉踉跄跄走过六百年漫长征程。在这期间,兴盛也好,衰落也罢都在无意间为昆曲增加历史厚度和质感。它的审美特点也在岁月的积淀中出落出独特魅力,
戏词因才华出众的剧作家加盟,中国几千年文学发展积淀,经典而优美,“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经典唱词层出不穷,传唱至今,每个爱好昆曲的人都会哼上几句。
音乐因唱腔的改革,伴奏的改进尽显委婉动听,悠扬典雅,这种“水磨腔”被漫长岁月打磨的越发圆润,浑厚婉转。
舞姿因婉转飘逸而诞生出这门艺术唯一的枝干艺术——昆舞,也现正活跃在各大舞台。
表演程式经过若干年探索和总结,形成严格而正规的定式,让每个懂戏的人看到其中门道,也让学戏的人有门道可循。
意境更是在中国文化这种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出神入化,化入“幻境”,让听戏者久久驻足,不可从凑泊中分离。尤其是意境美,值得以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四、小结
当今的昆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不已。也已开始走进大学的课堂,成为大学生的选修课,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苏州大学甚至开设昆曲研究的硕士点,纷纷为昆曲传播和传承努力。相信这门古老艺术会因我们的努力将展现更加非凡的魅力,保持它高雅的气质走下去。让每一个遇上她的人能永远记得她美丽舞姿,婉转歌喉,梦幻意境,悠远的音调。
參考文献:
[1]刘冀.江南幽兰,人间雅韵——昆曲漫谈[J].江苏地方志, 2003(2).
[2]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3]朱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J].黄河之声, 2012(1).
[4]记者常景.一个人的600年昆曲情节[J].人物, 2008,11(258).
[5]杨瑞安.解读昆曲[J].民族音乐,2007(4).
[6]郭串.探讨现代昆曲之美及重要地位[J].黄河之声,2013(4).
[7]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昆曲传播 昆曲产生 历史变迁 艺术性
一、昆曲传播
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的大型昆曲《十五贯》进京演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此,《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一篇关于《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说起》的社论,充分肯定昆曲的艺术价值,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毛泽东等也特别关注。此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一大批表演艺术家重又回到昆曲表演舞台,昆曲重新得到人们的认识。
2000年,在文化部直接领导下,江苏省昆山市等单位成功举办了“中国昆剧艺术节”。期间,各地昆剧院,团纷纷组织艺人“回娘家”交流演出。百位老艺术家和昆曲爱好者共度百年盛事,昆曲艺术进一步得到重视。
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1年,在古镇周庄兴建昆曲博物馆和古戏台,用来展现昆曲漫长六百年历史,如今的周庄每天安排为过往游人免费表演昆曲,使其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002年10月,昆山举行纪念昆曲入选文化遗产周年活动,爱川纪子发言说;“昆山创建了昆曲博物馆,并在古镇周庄每天为成千游人安排昆曲演出,对昆曲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后,由江苏省苏州市政府投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与江苏电视总台专题部联合制作,历时近两年,成功摄制讲述中国昆曲历史与艺术成就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共八集)在央视播出,对昆曲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起到很好推动作用。
2004年11月,北京保利剧院全本《长生殿》公演,经过大胆改革后的戏装一时成为人们的焦点。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携手两岸三地艺术家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2006年进演美国加州,连演十二场,场场爆满,昆曲艺术开始走向世界。白先生曾说:“昆曲就像一个精美飞瓷器,放在角落,时间长了,落满了灰尘,没有人知道它的美。把它擦拭干净,放在灯光下,它的透明的光泽会让你惊叹。”这个瓷器正在历史的尘埃中脱颖而出,绽放耀眼光彩。
2006年3月,南京紫金剧场上演全本《1699·桃花扇》十分成功。
此后,白先勇携《牡丹亭》走进了北大、北师大、北京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几十所有名大学,所到之处掀起了昆曲热。
2007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文化访谈录”节目中,人们看到连续七天播出的《于丹·游园驚梦》。很快,根据于丹昆曲系列讲座为基础修改润色而成的新书《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出版,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欣然为此书做序。
白先生自己也撰书,演讲,参与排练昆曲等等,为昆曲的传播积极奔走。
走进学术界,关于昆曲的著作也已是数量颇丰,朱栋霖,吴新雷《中国昆曲艺术》、纽骠《中国昆曲艺术》、周秦《苏州昆曲》、张允和《昆曲日记》、余秋雨《笛声何处》、白先勇《姹紫嫣红牡丹亭》《我的昆曲之旅》《白先勇说昆曲》《牡丹还魂》、刘静《幽兰飘香——昆曲之美》等等,给昆曲的研究和传播注入强大的力量。
社会的大环境对昆曲的重视,作为一名爱好者,有必要对其一些知识进行探讨和梳理,希其能对目前关于它的研究有少许的添补。
二、昆曲的产生及历史变迁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提出一个观点:有一种“精神的” 气候,就是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习俗”。昆曲的故乡——昆山,这里自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艺事丰富多彩,是它孕育世界文化遗产的戏剧幽兰——昆曲。
元代初期,昆山地区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市井茶楼酒肆民间艺人卖场的场所,南词曲调得到流行并流传。元后期,昆曲始祖顾坚“精于南词,善作古赋”,与当时文人顾阿瑛,杨维祯等人来往甚密,经常一起咏唱,把流传在昆山一带的南词曲调进行加工,改进,整理成只有清唱的腔调,取名“昆山腔”。“昆山腔”一词从此成为昆曲另一代名词。
明代曲家魏良辅曾“足迹不下楼者十年”专心研究戏剧音乐,将弋阳腔,海盐腔的音乐融入昆山腔,向北曲名家张野塘学习,并将自己的唯一女儿许配了他。使昆腔兼具有南曲的委婉清丽和北曲的深沉浑厚,再将昆腔语言改为上层社会通行的“中州韵”,并用江南丝竹,吹管和打击乐伴奏,建立起“水磨调”的昆腔体系,使昆山腔在众艺中迅速突出,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
嘉靖末年,曲家梁辰鱼,经过多年磨练,一部大型传奇《浣纱记》横空出世,将昆曲推向舞台,完成昆曲发展的最后形式。剧中讲述西施和范蠡的故事,成功塑造两个典型形象。梁辰鱼在编词度曲中基本遵循“水磨调”字正腔圆的原则,同时根据自己“转喉发响,声若金石”的优势,对唱腔进行曲折和精细。另外,创用“套曲”,南北套都用,大大丰富了昆曲的唱腔和组腔方式。一时间昆剧独领风骚,各地纷纷传唱,遂成“剧坛新盟主”。
明末,昆曲入京,以宫廷演出,家班演出,职业戏班演出三种形式存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经济文化发达,昆曲呈现繁荣景象,产生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和经典剧目,如:“临川派”代表人物汤显祖,创作“临川四梦”,沈璟精通音律,制定戏剧音律规则,“南洪北孔”的洪昇和孔尚任,分别创作名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被并题为明清传奇压卷之作。另外,高明《琵琶记》,《玉簪记》,《十五贯》,《红梅记》,《清忠谱》,《西厢记》等都为昆曲的上乘之作。至此,昆曲逐渐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
明末元初,地方戏兴起,尤其是京剧进京,“阳春白雪”的昆曲被地方戏排挤和取代。至此昆曲开始衰落,沉寂达近百年。 民国初年,国家动荡,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昆曲发展举步为艰,面临生存危机,吴中一批有识之士自己出资和集资创办“昆曲传习所”艰难维系着昆曲延续的一脉香火。
直至新中国成立,政府大力扶持戏剧事业,昆曲发展才出现重大命运转机,如今昆曲从“传”字辈,“世”字辈,“盛”字辈,“秀”字辈,“万”字辈一直延续到今天。
可谓经历六百年沧桑,被称作“百戏之祖”的昆曲能依然坚强存在着,自有它不变的魅力和不朽的精神。
三、昆曲艺术性
物质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需要在提高,昆曲这门中国古老而优雅艺术开始它新的发展征程。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昆曲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公演,引起全世界的轰动,昆曲已俨然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如今,昆曲的舞台重现昔日的热闹场面。而本文也正是在阅读前人作品,观赏昆曲艺术的同时补充点关于昆曲的文化知识。告之读者,昆曲从元末产生到现在,已踉踉跄跄走过六百年漫长征程。在这期间,兴盛也好,衰落也罢都在无意间为昆曲增加历史厚度和质感。它的审美特点也在岁月的积淀中出落出独特魅力,
戏词因才华出众的剧作家加盟,中国几千年文学发展积淀,经典而优美,“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经典唱词层出不穷,传唱至今,每个爱好昆曲的人都会哼上几句。
音乐因唱腔的改革,伴奏的改进尽显委婉动听,悠扬典雅,这种“水磨腔”被漫长岁月打磨的越发圆润,浑厚婉转。
舞姿因婉转飘逸而诞生出这门艺术唯一的枝干艺术——昆舞,也现正活跃在各大舞台。
表演程式经过若干年探索和总结,形成严格而正规的定式,让每个懂戏的人看到其中门道,也让学戏的人有门道可循。
意境更是在中国文化这种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出神入化,化入“幻境”,让听戏者久久驻足,不可从凑泊中分离。尤其是意境美,值得以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四、小结
当今的昆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不已。也已开始走进大学的课堂,成为大学生的选修课,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苏州大学甚至开设昆曲研究的硕士点,纷纷为昆曲传播和传承努力。相信这门古老艺术会因我们的努力将展现更加非凡的魅力,保持它高雅的气质走下去。让每一个遇上她的人能永远记得她美丽舞姿,婉转歌喉,梦幻意境,悠远的音调。
參考文献:
[1]刘冀.江南幽兰,人间雅韵——昆曲漫谈[J].江苏地方志, 2003(2).
[2]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3]朱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J].黄河之声, 2012(1).
[4]记者常景.一个人的600年昆曲情节[J].人物, 2008,11(258).
[5]杨瑞安.解读昆曲[J].民族音乐,2007(4).
[6]郭串.探讨现代昆曲之美及重要地位[J].黄河之声,2013(4).
[7]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