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文理兼收学生工厂供电教学过程中的特点,采取基础理论、理实一体化和专业设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将专业课程分为若干横向独立环节,再通过采用半任务驱动方法,将课程内容纵向联系在一起。分层次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提升了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理兼收;半任务驱动式;理实一体化;应用软件仿真
作者简介:张顺发(1978-),男,新疆奇台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助教;张建(1976-),男,四川龙马潭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讲师。(四川 泸州 646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CHY-12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90-02
本文结合电气类部分专业课的教学实践情况,并根据文理兼收学生实际教学情况,介绍了“半任务驱动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并对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及此教学法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学生的反馈以及教学实践中收到的良好效果表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文理兼收专业课程群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岗位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值得采纳和推广。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生源的减少,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文理兼收政策,这一做法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文理两类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别较大,文科学生不能适应理工科的教法、理念及实验实训方式,尤其是实践动手环节。传统教学导致教学或者项目进展中出现理科主导文科参与现象。其次,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强,知识涵盖较广较细,概念性、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与实践难以结合且课时相对较少。文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很难与理科学生一起形成共同进度。最后,传统教学方法和近年来提倡的“项目式教学”都存在不足,无论侧重理论还是侧重实践,都无法兼顾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即便采取项目式教学,理论和实践也无法有效地结合为一体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这与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级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初衷不相符合。目前来看文科类学生改学理工科,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强化实践环节和课程理论紧密程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职业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降低专业课程学习的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岗位能力。本方法采取分层次、分过程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各个环节横向独立的内容又能纵向联系整体串联起来,使得学生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的整体概念,适应工作,适应职业岗位。
笔者总结的“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要求出发,突出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纵横向拓展、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融合、教与学的深度互动等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能够满足不同教学环境下一线教学的多种实际需求。
二、教学改革的方法
依据工厂供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课特点及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采取基础理论、理实一体化、专业设计软件的应用仿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整个专业课程划分为几个环节,再通过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分层次教学,从而做到有别于传统教法或者项目式教法的“半任务驱动型”教法。图1展示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阐述课程实施方案在电气类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基本理论、理实一体化项目和课程仿真设计环节及半任务启动形式安排的内容组成。
1.基础理论环节
针对理论性、概念性较强的知识,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念传授,但方式不拘泥于教室传统的课堂教学,如:电力系统的概念、主接线、负荷计算的教学。
2.理论实践一体化部分
对教学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的环节,采取在实训室或者见习场所教学的方式,采取边认识边授课边掌握的方法。这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其安排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为主线,主要对应于学生的工作岗位对接、职业对接、职业能力的培养。表1所示为本环节的课程内容设置与课堂教学目的。学生参与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以工作对象为背景开展学习,从而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3.工具设计软件仿真部分内容安排
设计仿真工具部分主要是讲述基于电气软件的设计软件的应用。安排这一环节内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基本理论中涉及到的推算、计算、选择、比较等部分任务,使得设计当中部分内容简单易懂。这样就降低专业知识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项目设计环节的正确性,加快了设计过程。此外电气设计软件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手段,在课程中应始终围绕案列中的项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实践来自主选择某方面的深入学习。
其内容安排如下: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无功补偿、电压损耗校验、导线截面积选取、照度计算,同时利用电气设计软件的绘图功能。总之,应用设计软件和仿真工具都始终围绕设计案列中间的实际构成环节来安排,通过实际设计方案的处理来加强学生对课程整体的认识和掌握。通过任务的驱动,将理论和知识构建成一个立体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学习。表2所示为本环节的课程内容设置与课堂教学目的。分配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实际动手两种教学方式的关系,学生可以主动进行单元任务的完善,为接下来的仿真设计做准备,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专业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
4.过程仿真校验环节
在每个子任务结束后,必须将子项目相关要求与案列结论进行对比,如果方案得到合理解决就进入总的设计任务环节进行设计。实施后期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体系进行立体整合,选择设计案列中的关键解决点进行处理,随着案例的逐步深入,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设计方法,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通过开展“半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建立文理兼收类课程教育改革方法,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及项目驱动式的特点在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和总结适合文科转理工科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体系,为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及能力素养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教学效果
1.课堂和实验课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和解决相关知识涉及的问题,对以后要从事的岗位及专业有浓厚兴趣,能够依据已学的内容对岗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应对;能够依据已学的内容对设计案列中的环节、过程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主动查阅相关课外资源进行方案完善。在最后设计任务环节上,多数同学能够自发独立主动地完成案列设计中方案的确定,部分优异同学则更为深入、广泛参考类似相关案列,与教师探讨提出思路,改进方法,优质完成设计任务。
2.教学效果
通过对同专业不同级两个文理兼收班级的期末课程考试成绩做比较分析(见图2),其中一班为11级电气自动化,实施了“半任务驱动式”的教学,二班为10级电气班级实施传统教学方法。两个班考试卷面成绩显示:开展“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的一班学生75分以上的比率明显较高,全班30人,75分以上12人,85~95分4人;而未开展“半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二班全班28人,75分以上8人,85分以上1人。
四、结论
本课程的“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适合文理兼收的教法,符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属于高职文理兼收教学课程的一次探索,是传统教学理念和新式教学理论的结合。虽然在课程项目化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问题,但只要坚持项目的实施过程且始终以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为目标,将项目贯穿整个课程,通过完成各类项目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就能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就能获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这种方法,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此类方法是文理兼收专业课程群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岗位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钰铧,张艳艳,曾金明.文理兼收专业《电路基础》的分层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报,2012,(1).
[2]吉敬华,赵文祥,刘贤兴,等.“电气工程工具软件”课程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1).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注:曾安平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关键词:文理兼收;半任务驱动式;理实一体化;应用软件仿真
作者简介:张顺发(1978-),男,新疆奇台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助教;张建(1976-),男,四川龙马潭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讲师。(四川 泸州 646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CHY-12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90-02
本文结合电气类部分专业课的教学实践情况,并根据文理兼收学生实际教学情况,介绍了“半任务驱动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并对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及此教学法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学生的反馈以及教学实践中收到的良好效果表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文理兼收专业课程群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岗位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值得采纳和推广。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生源的减少,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文理兼收政策,这一做法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文理两类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别较大,文科学生不能适应理工科的教法、理念及实验实训方式,尤其是实践动手环节。传统教学导致教学或者项目进展中出现理科主导文科参与现象。其次,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强,知识涵盖较广较细,概念性、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与实践难以结合且课时相对较少。文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很难与理科学生一起形成共同进度。最后,传统教学方法和近年来提倡的“项目式教学”都存在不足,无论侧重理论还是侧重实践,都无法兼顾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即便采取项目式教学,理论和实践也无法有效地结合为一体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这与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级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初衷不相符合。目前来看文科类学生改学理工科,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强化实践环节和课程理论紧密程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职业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降低专业课程学习的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岗位能力。本方法采取分层次、分过程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各个环节横向独立的内容又能纵向联系整体串联起来,使得学生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的整体概念,适应工作,适应职业岗位。
笔者总结的“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要求出发,突出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纵横向拓展、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融合、教与学的深度互动等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能够满足不同教学环境下一线教学的多种实际需求。
二、教学改革的方法
依据工厂供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课特点及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采取基础理论、理实一体化、专业设计软件的应用仿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整个专业课程划分为几个环节,再通过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分层次教学,从而做到有别于传统教法或者项目式教法的“半任务驱动型”教法。图1展示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阐述课程实施方案在电气类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基本理论、理实一体化项目和课程仿真设计环节及半任务启动形式安排的内容组成。
1.基础理论环节
针对理论性、概念性较强的知识,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念传授,但方式不拘泥于教室传统的课堂教学,如:电力系统的概念、主接线、负荷计算的教学。
2.理论实践一体化部分
对教学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的环节,采取在实训室或者见习场所教学的方式,采取边认识边授课边掌握的方法。这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其安排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为主线,主要对应于学生的工作岗位对接、职业对接、职业能力的培养。表1所示为本环节的课程内容设置与课堂教学目的。学生参与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以工作对象为背景开展学习,从而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3.工具设计软件仿真部分内容安排
设计仿真工具部分主要是讲述基于电气软件的设计软件的应用。安排这一环节内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基本理论中涉及到的推算、计算、选择、比较等部分任务,使得设计当中部分内容简单易懂。这样就降低专业知识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项目设计环节的正确性,加快了设计过程。此外电气设计软件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手段,在课程中应始终围绕案列中的项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实践来自主选择某方面的深入学习。
其内容安排如下: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无功补偿、电压损耗校验、导线截面积选取、照度计算,同时利用电气设计软件的绘图功能。总之,应用设计软件和仿真工具都始终围绕设计案列中间的实际构成环节来安排,通过实际设计方案的处理来加强学生对课程整体的认识和掌握。通过任务的驱动,将理论和知识构建成一个立体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学习。表2所示为本环节的课程内容设置与课堂教学目的。分配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实际动手两种教学方式的关系,学生可以主动进行单元任务的完善,为接下来的仿真设计做准备,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专业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
4.过程仿真校验环节
在每个子任务结束后,必须将子项目相关要求与案列结论进行对比,如果方案得到合理解决就进入总的设计任务环节进行设计。实施后期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体系进行立体整合,选择设计案列中的关键解决点进行处理,随着案例的逐步深入,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设计方法,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通过开展“半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建立文理兼收类课程教育改革方法,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及项目驱动式的特点在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和总结适合文科转理工科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体系,为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及能力素养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教学效果
1.课堂和实验课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和解决相关知识涉及的问题,对以后要从事的岗位及专业有浓厚兴趣,能够依据已学的内容对岗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应对;能够依据已学的内容对设计案列中的环节、过程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主动查阅相关课外资源进行方案完善。在最后设计任务环节上,多数同学能够自发独立主动地完成案列设计中方案的确定,部分优异同学则更为深入、广泛参考类似相关案列,与教师探讨提出思路,改进方法,优质完成设计任务。
2.教学效果
通过对同专业不同级两个文理兼收班级的期末课程考试成绩做比较分析(见图2),其中一班为11级电气自动化,实施了“半任务驱动式”的教学,二班为10级电气班级实施传统教学方法。两个班考试卷面成绩显示:开展“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的一班学生75分以上的比率明显较高,全班30人,75分以上12人,85~95分4人;而未开展“半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二班全班28人,75分以上8人,85分以上1人。
四、结论
本课程的“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适合文理兼收的教法,符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属于高职文理兼收教学课程的一次探索,是传统教学理念和新式教学理论的结合。虽然在课程项目化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问题,但只要坚持项目的实施过程且始终以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为目标,将项目贯穿整个课程,通过完成各类项目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就能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就能获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这种方法,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此类方法是文理兼收专业课程群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岗位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钰铧,张艳艳,曾金明.文理兼收专业《电路基础》的分层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报,2012,(1).
[2]吉敬华,赵文祥,刘贤兴,等.“电气工程工具软件”课程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1).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注:曾安平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