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但如今,我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教学受到了严重冲击,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更令人担忧:许多老师诗歌观念陈旧,对诗歌本身的认识肤浅滞后;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意识,过于偏重诗歌的思想意义;对诗歌文本普遍缺乏读解能力。我们的学生不愿读、也读不懂诗,作诗的岁月白白流逝,这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多么大的损失!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教诗歌?如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呢?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关键是我们引导学生从中“读出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感情体验、审美体验”。因此,教师首先要关注文本,引导学生辨别作者说的是什么,是怎么说的。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诗歌单元为例来谈谈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诵读体悟
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一个字——读,诗歌教学之魂也就是这个字。通过美读、吟咏、背诵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通过诵读使诗歌的精华积淀和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激情冲动,进入一种亢奋、旺健的前进式的精神状态中。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1.诵读乡愁体悟情感内涵
2.诵读乡愁体悟形式讲究
(1)“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2)“乡愁”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诵读乡愁体悟意象
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上的距离的意象赏析阅读。
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歌的妙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诗歌的思想内涵的熏陶与感染。
二、比较探究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作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看清诗歌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或相异点,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诗歌的特征。
进行比较探究,首先要选择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诗歌之间的比较角度很多,如:
比内容:纵向比较(段落之间):《星星变奏曲》自主阅读第二节诗,探究一下,第二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变化?横向比较:叶赛宁的《夜》与沈尹默的《月夜》、郭沫若的《静夜》比较,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异同?
比译文:对于济慈的《蝈蝈和蛐蛐》这首诗歌,有许多译文版本(出示三种译文:邹绛译;屠岸译;查良铮译),你认为哪一种译文最能体现作者歌颂大自然,歌颂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的感情?
比意象:阅读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煌的《虞美人》(春江花月何时了),三首词均为一个“愁”而作,试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并说明这些不同的愁思与所用意象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象表达了诗人心中各不相同的“愁”思,据此,再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的意象赏析阅读。
比语言:用诗歌语言叙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一般的语言叙述:春天快过去了,听说双溪一带景色不错,但由于心情不好, 无心前去划船。从而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以便加深对诗歌的认识,获得新见解。总之,比较阅读是好方法,在比较中,我们得到了审美享受,也把握了审美判断。
三、原点辐射
整堂课要围绕一个教学重点,这个重点应该是课文中最精彩最有特色的地方,其他内容的理解由此辐射开去,这就叫原点辐射。诗歌往往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教学易出现平面现象:教学结构凌乱、松散,教学内容大而空,甚还被学生牵引着,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运用原点辐射教学设计就恰好可以避免这种现象,能把内容引导得好,引导得深入。
如:教学《我爱这土地》
(一)选择辐射基点
围绕课题“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提问:从题目中,你会产生什么问题?
(二)提供辐射材料
介绍作者的创作情况以及创作背景。
(三)指引辐射路子
1.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2.“我”指的是什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爱这块土地?
3.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而不是一片云,一棵树?
(四)形成辐射网络
运用辐射教学法,通过对课题“我爱这土地”的阐释放射开来,形成发散性的思维走势,从而达到一举多得,抓纲显目的目的。辐射学习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把点点滴滴的知识学习梳理为系统知识,形成网状结构。这样的辐射网络可以是一篇课文、一堂课的知识、能力体现,也可以是对文本的不同解读的呈现。
四、寻找张力
诗歌的内在张力是由它的字面意义(外延)和隐喻意义(内涵)的同时存在而决定的。诗歌表层意义与深层隐喻的矛盾冲突,是造成诗歌内在张力的重要因素。优秀的诗,诗句与诗句之间,诗段与诗段之间会留有空隙,这就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从空隙间读出弦外之音。所以诗歌教学要善于发现诗歌的空间,教师还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记得在教《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时,我正神采飞扬地慷慨陈词来结束这堂课:这首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理想实现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正如文中所写“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一位学生轻轻脆脆地插了一句:“老师,山的那边看到的就一定会是海吗?”我一愣,“对啊,山的那边就一定会是海吗?”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学生一片哗然。我索性来了个顺水推舟:“同学们,请你们猜想一下,不是海,那有可能会是什么呢?”“大草原!”“森林!”“一片荒漠!”“悬崖峭壁!”我没想到学生的思维会这样的活跃,“假如你们看到的是大草原、森林,我想你们一样会感到欣喜,但如果看到的是大荒漠、戈壁滩甚至是陡峭的悬崖,那么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失望!”“悲伤!”“痛苦!”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对,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在历尽艰辛之后,面对的却是失败,肯定会痛苦不堪,但我们还得振作起来,坦然面对,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挫折和磨难都能使你走向成功,也许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却仍然一无所有,此时,你不仅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毅力,还要有坦然面对失败的胸襟和气度!”学生静静地听着,似乎悟到了我言语中的深意。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发现诗歌的内在张力,也使教学充满活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自主权,创设课内外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外延,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更自主更轻松更真实地学习语文,并在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学语文,又学做人。真正做到诗意地活着。
诗是童心的专利,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强烈的关怀,没有一片赤诚,就不会有真正的诗歌。所以,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对世对事对人的好奇心和真诚的关怀。愿我们共同努力。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关键是我们引导学生从中“读出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感情体验、审美体验”。因此,教师首先要关注文本,引导学生辨别作者说的是什么,是怎么说的。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诗歌单元为例来谈谈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诵读体悟
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一个字——读,诗歌教学之魂也就是这个字。通过美读、吟咏、背诵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通过诵读使诗歌的精华积淀和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激情冲动,进入一种亢奋、旺健的前进式的精神状态中。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1.诵读乡愁体悟情感内涵
2.诵读乡愁体悟形式讲究
(1)“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2)“乡愁”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诵读乡愁体悟意象
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上的距离的意象赏析阅读。
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歌的妙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诗歌的思想内涵的熏陶与感染。
二、比较探究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作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看清诗歌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或相异点,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诗歌的特征。
进行比较探究,首先要选择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诗歌之间的比较角度很多,如:
比内容:纵向比较(段落之间):《星星变奏曲》自主阅读第二节诗,探究一下,第二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变化?横向比较:叶赛宁的《夜》与沈尹默的《月夜》、郭沫若的《静夜》比较,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异同?
比译文:对于济慈的《蝈蝈和蛐蛐》这首诗歌,有许多译文版本(出示三种译文:邹绛译;屠岸译;查良铮译),你认为哪一种译文最能体现作者歌颂大自然,歌颂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的感情?
比意象:阅读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煌的《虞美人》(春江花月何时了),三首词均为一个“愁”而作,试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并说明这些不同的愁思与所用意象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象表达了诗人心中各不相同的“愁”思,据此,再引导学生对《乡愁》中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象征不同意义的意象赏析阅读。
比语言:用诗歌语言叙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一般的语言叙述:春天快过去了,听说双溪一带景色不错,但由于心情不好, 无心前去划船。从而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以便加深对诗歌的认识,获得新见解。总之,比较阅读是好方法,在比较中,我们得到了审美享受,也把握了审美判断。
三、原点辐射
整堂课要围绕一个教学重点,这个重点应该是课文中最精彩最有特色的地方,其他内容的理解由此辐射开去,这就叫原点辐射。诗歌往往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教学易出现平面现象:教学结构凌乱、松散,教学内容大而空,甚还被学生牵引着,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运用原点辐射教学设计就恰好可以避免这种现象,能把内容引导得好,引导得深入。
如:教学《我爱这土地》
(一)选择辐射基点
围绕课题“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提问:从题目中,你会产生什么问题?
(二)提供辐射材料
介绍作者的创作情况以及创作背景。
(三)指引辐射路子
1.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2.“我”指的是什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爱这块土地?
3.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而不是一片云,一棵树?
(四)形成辐射网络
运用辐射教学法,通过对课题“我爱这土地”的阐释放射开来,形成发散性的思维走势,从而达到一举多得,抓纲显目的目的。辐射学习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把点点滴滴的知识学习梳理为系统知识,形成网状结构。这样的辐射网络可以是一篇课文、一堂课的知识、能力体现,也可以是对文本的不同解读的呈现。
四、寻找张力
诗歌的内在张力是由它的字面意义(外延)和隐喻意义(内涵)的同时存在而决定的。诗歌表层意义与深层隐喻的矛盾冲突,是造成诗歌内在张力的重要因素。优秀的诗,诗句与诗句之间,诗段与诗段之间会留有空隙,这就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从空隙间读出弦外之音。所以诗歌教学要善于发现诗歌的空间,教师还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记得在教《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时,我正神采飞扬地慷慨陈词来结束这堂课:这首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理想实现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正如文中所写“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一位学生轻轻脆脆地插了一句:“老师,山的那边看到的就一定会是海吗?”我一愣,“对啊,山的那边就一定会是海吗?”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学生一片哗然。我索性来了个顺水推舟:“同学们,请你们猜想一下,不是海,那有可能会是什么呢?”“大草原!”“森林!”“一片荒漠!”“悬崖峭壁!”我没想到学生的思维会这样的活跃,“假如你们看到的是大草原、森林,我想你们一样会感到欣喜,但如果看到的是大荒漠、戈壁滩甚至是陡峭的悬崖,那么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失望!”“悲伤!”“痛苦!”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对,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在历尽艰辛之后,面对的却是失败,肯定会痛苦不堪,但我们还得振作起来,坦然面对,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挫折和磨难都能使你走向成功,也许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却仍然一无所有,此时,你不仅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毅力,还要有坦然面对失败的胸襟和气度!”学生静静地听着,似乎悟到了我言语中的深意。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发现诗歌的内在张力,也使教学充满活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自主权,创设课内外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外延,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更自主更轻松更真实地学习语文,并在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学语文,又学做人。真正做到诗意地活着。
诗是童心的专利,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强烈的关怀,没有一片赤诚,就不会有真正的诗歌。所以,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对世对事对人的好奇心和真诚的关怀。愿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