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俄罗斯生态鉴定制度是俄罗斯环境管理的一项最重要措施。文章对俄罗斯生态鉴定的内涵、类型、原则等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环境保护优先性原则”是俄罗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借鉴俄罗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扩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更多地赋予公众参加评议环境影响评价的权利,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与监督力度等几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关键词:生态鉴定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独立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俄罗斯生态鉴定制度是俄罗斯环境管理的一项最重要措施。文章对俄罗斯生态鉴定的内涵、类型、原则等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环境保护优先性原则”是俄罗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借鉴俄罗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扩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更多地赋予公众参加评议环境影响评价的权利,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与监督力度等几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关键词:生态鉴定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独立鉴定原则;公民参与原则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性从根本上说是人自身的现代性,它是人在自我敞开中呈现的现代性理念、制度和态度所形成的多维互动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使现代性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现代性在中国生成的主要问题不只在于人们所强调的现代性理念的不普及、宏观现代性制度的不健全,而且在于微观现代性的理性机制还没有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文化机理,在于作为人自身现代性最活跃维度的现代性态度远没有发育,以至于人自身的现代性无法真正生成。 关键词
摘 要:宪法不是公法,而是高于私法也高于公法的根本法。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产生了公私法的划分,也就是市民法和公民法。现代社会,公私法的融合造成全新的社会法。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自觉地把社会法视为政治国家回归市民社会的一条通途。 关键词:市民社会;政治国家;法律体系
摘 要:20世纪20年代的东北现代散文从整体倾向上建立了从独立的个性出发关注社会民生,实现对文学审美追求的路向。但由于发生期固有的稚嫩与生涩,新与旧之间种种的含混、交叉、往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呈现出复合存在的形态。此期散文注重关于“我”的抒写,建立起“我”与社会的相关性向,体现出五四以来的对宗法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疏离和现代性建设中的中国社会对自我、个性的发现、凸显与尊重。另一方面,又由“我”向社会
摘要:阿多诺写作风格上的矛盾实质上是哲学思想本身的矛盾。阿多诺哲学的核心是对概念的同一性的内在否定,这只有在近代以来的理性批判传统中才能被适当理解。阿多诺对概念的意义史的解构,展示出作为概念之他者的非同一物,并借助同一性与非同一物的差异性,表达一种新型的同一性:星丛。否定辩证法的这一运作是直接来自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批判,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辩证法。 关键词:非同一物; 否定; 自身 作者简
摘 要:从发生学角度考察,赋的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都起源于远古祭神仪式上巫祝铺陈祭品的言语活动。西周及春秋时代,随着巫祝官守演为世卿大夫政治,“登高能赋”、“赋诗专对”、“不歌而诵”也成为卿大夫的文化人格和行为艺术。战国之“士”,以道自任,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故士以口诵述其道,以铺张扬厉论其术,最终形成文体的赋。 关键词:赋;文体;“铺陈物类”;“不歌而诵”;仪式
摘要:在“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兴华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上诉案”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之间的以物抵债协议构成新债清偿,并以新债清偿的理论作为支持一方当事人请求的裁判依据。这一裁判思路在法源上是值得商榷的,通过合同解释和类推适用的方式也可以得出同样的裁判结果。代物清偿与代物清偿契约从概念上应予以严格区分,代物清偿契约的履行方构成代物清偿。新债清偿与债之更改从不同的角度确立
摘要:斯特劳斯派所代表的古典政治哲学在中外学术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对现代性以及现代性学术范式的批评也受到了不同的回应和评价。斯特劳斯的主要弟子布鲁姆对当代政治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尔斯的批评集中体现了两大学术范式的冲突的焦点。作者用虚拟的“《罗尔斯篇》”展开双方的冲突,并且运用了一个“强者政治学和弱者政治学”的政治哲学模式对它们各自的得失进行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斯特劳斯派;现代性;罗尔
摘 要:过程哲学和文化哲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来自不同的学术传统,但二者在很多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尤其是在生态伦理问题上,过程哲学从机体主义出发,文化哲学从人类中心论出发,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时,过程哲学与文化哲学也存在一些理论分歧,尤其是在自然是否具有主体性这一问题上。过程哲学认为自然是具有主体性的,这种主体性是生态伦理的必要前提;文化哲学则认为人类是唯一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存在,人类中心论
影像文化是“技术性观视”(本雅明语)的文化形态,它置换眼睛与真实景观发生的直接联系,使人类看到的东西总是透过某种技术手段呈现的“影像”——包括所有静止的画幅与流动的影像。影像文化一方面使人类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电脑、影视图像大大开阔了视野,一方面却使人类越来越深地陷人“影像的牢笼”,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漂浮失落感……那么,影像何以滋生此等特殊的现代人病症?影像的普泛化究竟为人类带来了哪些值得警觉的后果
摘 要:20世纪40年代,《思想与时代》月刊社关于建都问题的讨论,主要在历史学家钱穆、贺昌群和人文地理学家张其昀、沙学浚等人之间展开,他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而谋全国均衡发展则是学人的共识。这场论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学理性质的讨论,但由于《思想与时代》及其同人的特殊地位以及战后的政治环境,又赋予论争以学术之外的含义。其间亦彰显学术与政治之间一定程度的互渗与互动。 关键词:建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