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实践环节脱离实际和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不足等方面问题。本文从教材选择、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引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性质
目前,社会快速向高度信息化阶段转变。信息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物质资源 ,成为社会生产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以下简称MIS)课程应运而生,并且作为一个学科已有35年的历史。MIS涉及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也正因为如此,不同专业的背景和专业的目标使得讲授的内容和方法有很大差异,造成不管哪个专业的学生只看到冰上一角,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对MIS的讨论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往往被归类为一门技术性学科,但事实上,MIS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信息的研究,也就是包括着许多非技术性的内容。本文尝试对经管类专业MIS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二、现状与困惑
在经管类专业中进行MIS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理解如何从复杂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常用的系统数据建模工具,能从系统的角度理解如何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然而由于教学内容系统性、抽象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普遍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毕业生的相关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等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实践和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等方面。
1.教学内容没有本土化,不符合中国的当前国情。由于MIS这门学科是新兴的学科,很多教材都是从国外著作和教材移植进来的,我们自己的东西不多,翻译的内容甚至词不达意。另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MIS的研究方法以面向对象方法和原型法为主流,而国内的大多数教材还停留在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阶段。教材上的参差不齐,误导性也很大,加大了本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
2.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当前,国内各高校都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技术性的研究生、经管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工商管理硕士开设了MIS课程。对这四类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教学,国内大多高校都采用类似的方法,没有针对专业特点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正是这种模糊的定位,导致了经管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课程讲解、实践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走入了误区:要么像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技术性的研究生成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专家,要么像培养工商管理硕士人才那样成为企业战略管理者。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学生自然也不能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显然也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3.不注重实践环节。MIS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MIS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地理解和领会,也只有实践才能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的分析能力。目前,经管类专业的MIS课程虽有实验课时,但基本都是数据库的操作和应用,学生不能体验MIS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作用和地位,会觉得MIS教学内容太空洞、太抽象。
4.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不够。对经管类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对涉及系统涉及与开发的课程都不会感兴趣,甚至认为这是系统开发的技术类知识,与本专业没有很大的关联。如果没有对课程进行很好的概述,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不会对MIS有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也就不能认识到在企业内部,信息流已经成为与物流和资金流并列的三大核心因素之一。
三、对MIS教学改革的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经管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现状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MIS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1.重视对教材的选择。目前国内MIS的教材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偏向信息技术应用的,另一种是偏向管理。我们认为,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应当凸显经管类学生所需的MIS只是体系,不是片面追求知识量大,技术新,而是恰当的知识覆盖面。教材的内容不需要过多关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知识 ,而应该把目光更多地集聚在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管理基础知识,例如流程管理和企业流程再造等知识点,这些内容是企业建设MIS的前提,左右着企业信息化的成败,但这些内容却是目前MIS教材所缺乏的。
2.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新审视。在经管类专业开设MIS课程,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信息系统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MIS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对管理信息的研究,是一门管理类的课程。从MIS的字面意义来看,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信息系统的管理和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 ,两个层面的含义都确定了MIS课程应该侧重于管理,而不是技术。由此,我们可以对经管类专业MIS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从管理的角度,以业务流程为出发点,了解计算机和通信的相关技术,掌握如何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如何利用MIS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掌握MIS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获取及利用信息的能力。
既然明确了MIS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应该以管理为导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对MIS进行全面的概述,包括它的相关管理理论和MIS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理解MIS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其次,着重讲解MIS的开发与管理。在目前的教材中,均能重视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介绍各种流行系统开发方法与策略,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从目前国内外企业MIS建设的经验来看,MIS的实施往往需要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再造。这一需求来源于 MIS软件的设计背景与功能实现的要求,同时也是MIS应用目的的要求。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它的业务流程总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说不能和信息系统契合之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首先进行BPM。因此,对于经管类专业的MIS课程教学,对BPM相关内容的介绍是必要的。
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以管理为导向,并不能完全牺牲技术作为代价,毕竟,在现代信息化企业中,信息技术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了解MIS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能让管理者具有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优势。因此在经管类专业的MIS教学过程中,是肯定不能回避技术不谈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深浅程度。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目前,经管类专业的MIS教学均设有实践环节,但一般都是对数据库的操作,很少涉及一个企业MIS的实施过程。MIS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课程,如果缺少了实际MIS的接触,学生也只能学习理论的内容,离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还相距甚远。对经管类MIS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就是到单位进行参观和交流,实地了解企业MIS的实施过程;请进来,就是邀请企业的CIO到教室中谈企业MIS的实施经验。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MIS的作用、建设的风险及其管理、实施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书本介绍的知识,例如目前流行的系统开发方法等进行更详细的思考。
4.引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MIS课程的特性,决定了如果采取普通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根据MIS的教学内容,我们认为可以引入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角色换位等教学方式。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在教学内容方面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目,例如:“ERP的实施与BPM的关系”、“ERP实施的风险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等,激活学生课后搜集材料和课堂讨论的热情。在角色扮演方面,可以引入哈佛大学的经典管理沙盘——啤酒游戏。通过自由扮演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四个不同的角色,由一次消费者(教师扮演)的需求变化引发整个供应链急剧的恶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供应链管理的意义,以及信息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麦克劳德(美),谢尔(美),张成洪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方兴林.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08):110-112.
[3]徐生菊,徐升华.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01):7-10.
[4]陈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04):210-211.
作者简介:黄明睿(1979-),男,广东韶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会计学院讲师,从事企业管理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28)。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性质
目前,社会快速向高度信息化阶段转变。信息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物质资源 ,成为社会生产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以下简称MIS)课程应运而生,并且作为一个学科已有35年的历史。MIS涉及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也正因为如此,不同专业的背景和专业的目标使得讲授的内容和方法有很大差异,造成不管哪个专业的学生只看到冰上一角,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对MIS的讨论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往往被归类为一门技术性学科,但事实上,MIS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信息的研究,也就是包括着许多非技术性的内容。本文尝试对经管类专业MIS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二、现状与困惑
在经管类专业中进行MIS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理解如何从复杂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常用的系统数据建模工具,能从系统的角度理解如何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然而由于教学内容系统性、抽象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普遍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毕业生的相关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等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实践和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等方面。
1.教学内容没有本土化,不符合中国的当前国情。由于MIS这门学科是新兴的学科,很多教材都是从国外著作和教材移植进来的,我们自己的东西不多,翻译的内容甚至词不达意。另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MIS的研究方法以面向对象方法和原型法为主流,而国内的大多数教材还停留在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阶段。教材上的参差不齐,误导性也很大,加大了本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
2.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当前,国内各高校都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技术性的研究生、经管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工商管理硕士开设了MIS课程。对这四类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教学,国内大多高校都采用类似的方法,没有针对专业特点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正是这种模糊的定位,导致了经管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课程讲解、实践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走入了误区:要么像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技术性的研究生成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专家,要么像培养工商管理硕士人才那样成为企业战略管理者。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学生自然也不能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显然也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3.不注重实践环节。MIS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MIS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地理解和领会,也只有实践才能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的分析能力。目前,经管类专业的MIS课程虽有实验课时,但基本都是数据库的操作和应用,学生不能体验MIS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作用和地位,会觉得MIS教学内容太空洞、太抽象。
4.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不够。对经管类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对涉及系统涉及与开发的课程都不会感兴趣,甚至认为这是系统开发的技术类知识,与本专业没有很大的关联。如果没有对课程进行很好的概述,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不会对MIS有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也就不能认识到在企业内部,信息流已经成为与物流和资金流并列的三大核心因素之一。
三、对MIS教学改革的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经管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现状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MIS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1.重视对教材的选择。目前国内MIS的教材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偏向信息技术应用的,另一种是偏向管理。我们认为,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应当凸显经管类学生所需的MIS只是体系,不是片面追求知识量大,技术新,而是恰当的知识覆盖面。教材的内容不需要过多关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知识 ,而应该把目光更多地集聚在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管理基础知识,例如流程管理和企业流程再造等知识点,这些内容是企业建设MIS的前提,左右着企业信息化的成败,但这些内容却是目前MIS教材所缺乏的。
2.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新审视。在经管类专业开设MIS课程,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信息系统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MIS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对管理信息的研究,是一门管理类的课程。从MIS的字面意义来看,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信息系统的管理和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 ,两个层面的含义都确定了MIS课程应该侧重于管理,而不是技术。由此,我们可以对经管类专业MIS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从管理的角度,以业务流程为出发点,了解计算机和通信的相关技术,掌握如何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如何利用MIS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掌握MIS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获取及利用信息的能力。
既然明确了MIS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应该以管理为导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对MIS进行全面的概述,包括它的相关管理理论和MIS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理解MIS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其次,着重讲解MIS的开发与管理。在目前的教材中,均能重视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介绍各种流行系统开发方法与策略,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从目前国内外企业MIS建设的经验来看,MIS的实施往往需要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再造。这一需求来源于 MIS软件的设计背景与功能实现的要求,同时也是MIS应用目的的要求。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它的业务流程总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说不能和信息系统契合之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首先进行BPM。因此,对于经管类专业的MIS课程教学,对BPM相关内容的介绍是必要的。
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以管理为导向,并不能完全牺牲技术作为代价,毕竟,在现代信息化企业中,信息技术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了解MIS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能让管理者具有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优势。因此在经管类专业的MIS教学过程中,是肯定不能回避技术不谈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深浅程度。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目前,经管类专业的MIS教学均设有实践环节,但一般都是对数据库的操作,很少涉及一个企业MIS的实施过程。MIS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课程,如果缺少了实际MIS的接触,学生也只能学习理论的内容,离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还相距甚远。对经管类MIS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就是到单位进行参观和交流,实地了解企业MIS的实施过程;请进来,就是邀请企业的CIO到教室中谈企业MIS的实施经验。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MIS的作用、建设的风险及其管理、实施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书本介绍的知识,例如目前流行的系统开发方法等进行更详细的思考。
4.引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MIS课程的特性,决定了如果采取普通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根据MIS的教学内容,我们认为可以引入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角色换位等教学方式。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在教学内容方面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目,例如:“ERP的实施与BPM的关系”、“ERP实施的风险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等,激活学生课后搜集材料和课堂讨论的热情。在角色扮演方面,可以引入哈佛大学的经典管理沙盘——啤酒游戏。通过自由扮演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四个不同的角色,由一次消费者(教师扮演)的需求变化引发整个供应链急剧的恶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供应链管理的意义,以及信息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麦克劳德(美),谢尔(美),张成洪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方兴林.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08):110-112.
[3]徐生菊,徐升华.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01):7-10.
[4]陈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04):210-211.
作者简介:黄明睿(1979-),男,广东韶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会计学院讲师,从事企业管理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