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的多维构建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多数中小学生不仅缺少作者意识,还缺少读者意识,使“我是谁”“为谁写”“写何为(写了做什么、写成什么样)”成为难题和痛點,导致很多学生不会写、不愿写、写不好的现象。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要通过自我确认、共情同在、边写边改、一举多得四项举措,在多个维度构建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促成“个体的人的自我实现”和“人与世界的友好交往”。
  关键词:作者意识 读者意识 写作 多维构建
  写作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内容领域,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重大的难点、痛点。
  语文课程教学系统在教材上的基本建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学生在写作上的日常实践,都反映了我们对写作的本质、目标、作用与价值的认知和理解。这种认知就是“要我们写”,这种理解就是“不知为谁写”,其结果就是“不懂写了干吗(除了考试得分)”。
  为什么要写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是因为学校有这门课,教师要求写,考分比重大,所以必须写。写作文大多是因为任务,指向分数。为谁写文章?很多学生表示是为老师,却很少是为了自我的表达。学生作文的读者对象基本是固定的,那就是教师——使他们敬畏甚至只有畏惧的唯一的特殊读者,而这位读者除了分数之外,不会反馈更多。作文有什么用呢?检查通过,考试拿分。
  种种情态与现象充分表明,作为作者,大多数中小学生不仅缺少作者意识,还缺少读者意识。两个意识的缺位,使“我是谁”“为谁写”“写何为(写了做什么、写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难以解决,从而导致出现了很多学生不会写、不愿写、写不好的现象。
  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指导、帮助中小学生建立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都至关重要,影响深远,引领中小学生构建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亟待进行。
  一、中小学生必须确立作者意识:积极表现“我是谁”
  作者意识,一般可分为读者的作者意识和作者的作者意识。
  读者的作者意识,就是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为了更为客观、深刻地理解作品主旨、情感,主动转换阅读视角,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揣测、想象、推敲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作者的作者意识,就是作者在写作全程中“思考并觉知自己的存在”,涵括自我表达意识、言语表现意识、自我检阅意识、作品评价意识、作品发表意识(自我实现意识)。
  这里探讨的是中小学生作为作者,所应具有的作者意识。
  一直以来,在写作中存在一个吊诡而普遍的现象:并非所有的作者都具有作者意识。在中小学生的写作中,这一现象相当明显,这一问题尤其严重。
  作者,是写出作品的人,而写作是“人类以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的一种精神创造活动”。因此,作者就是活在文字里的创造者,以自我为内容,以文字为形式。
  教育学者潘新和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会运用语言文字,有情感,有思想,有想象力和理性,有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写作“促成了个体的人的自我实现”,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本质需求”。
  实际上,中小学生首先要“区别”的是他人。如果文章泯然众人,没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思想、内容,连高分都拿不到,就更不要说达成“自我实现”,体现“本质需求”了。
  中国的中小学生在完全相同的环境里学习,在基本相同的环境里生活,朝着高度趋同的理想目标努力,“三点一线”甚至“两点一线”,并没有很多新鲜的事物、独特的元素,很多人因此认为学生难以写出独一无二、个性鲜明的文章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提示、文本示范、任务要求的同一,中小学生的文章甚至表现出一种雷同的、浅层的状态,差不多的观点、差不多的视角、差不多的次序、差不多的感受、差不多的语言……最终产生一篇篇个性缺失、面目模糊的文章。学生往往满心沮丧,沉湎于对庸常生活的倦怠与烦恼之中,却没有意识到“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存在,哪怕是基因极其相似的双胞胎,也会在秉性、爱好、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中小学生生命状态的同质化,其实只存在于“此在”“同在”的条件下,而且只呈现为浅表的被动状态。如果细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何方”“我想做什么”等要素,我们就可以发现,每一个“我”,都是迥异的,不要说与“他者”不一样,连与此前的“我”都不一样。
  写作,就是要“寻找和表达独一无二的禀赋、个性、观察、感受、思想、存在环境、生活方式和所有一切的总和”。我曾以半命题作文《一次……的运动会》为例,说明“我”与其他人的差异。同一个地区、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同一位老师、同一个运动场、同一种集体活动,每一个学生的现场作文也是有别于他人的。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角色:运动员、观众、其他相关人员。运动员可以细分为参加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他们的竞技水平、状态、成绩和现场互动存在着差异,同时他们还可以是本人参赛项目与其他项目的观众;观众可以细分为集体组织观赛和自由走动观赛的观众,他们与本班、外班的运动员、观众的关系各有不同,对运动会和各种项目也有着各自的认知;此外还有啦啦队,他(她)、他们与本班参赛选手、存在竞争的其他班级(选手)的关系微妙;宣传员,他们该以怎样的态度与视角报道本班、竞赛项目等的动态与结果。这中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同学(关系好的、一般的、不太好的)、竞争对手(老对手、新对手,强大的、接近的、较弱的)、队友(引领者、配合者、资源争夺者)……还要加上天气情况、比赛进程、得分变化、赛场意外,等等,所有这些,会产生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构成多少种独特的感受。当我们的作者置身其中,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我看到了什么、我遇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怎样去选择……将这一个个问题具体化,我们就会发现,哪怕是观看同一场比赛、同一个得分点,每一个观众的心都有着不一样的跳动。抓住这一刻的心动,这时,我们就已经把独一无二的人物、场景、情绪、精神……找出来了。   而这些,还只是开始。由此出发,对生命进程中的某一状态进行怎样的自我表达,用什么文体、基调、句式进行怎样的言语表现,其间怎样进行何种目的与要求的自我检阅,对写作中的文本有着怎样的自我认知(评价),预计文章可能获得怎样的评价,文章将以什么形式(纸质、电子)在什么媒体(场合)发表?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全部或部分展开主动、积极地思考,就可以说,作者具有了作者意识。
  “我”是写作的源泉,是一切可能的起点与落点。没有作者意识,缺少对“我”的表现的期待、规划与审视,“我”就难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前进,甚至无法通向理想的境界,只能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最终湮没在漫漫的烟尘里,成为没有面孔与个性的“路人甲”。
  作者意识来自于作者的身份确认,同时取决于作者的文化自信。没有身份确认,就无法定位“世界中的我”;没有文化自信,就无法构建“我的世界”。
  中小学生必须确立作者意识,作者只有积极表现“我是谁”,“我”才能获得“我”的资源与可能,在文章中成为“我希望成为的”那个“我”,文章才会展现出一个灵魂的魅力与力量。
  二、中小学生不可或缺读者意识:充分体现“为谁写”
  读者意识,一般可分为读者的读者意识和作者的读者意识。
  读者包括普通读者和特殊读者。特殊读者通常是指教者、试卷判别者、评论者、编辑者等具有明确“目的”或“需要”的读者。
  读者的读者意识,就是读者的需求与审美期待,是读者明确认识到自我作为读者的存在与意义。
  作者的读者意识,从写作角度看,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怀有交流、倾诉的对象,并始终自觉地让预设的阅读对象作用于写作过程与文章本身。
  这里探讨的是中小学生作为作者,所应具有的读者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有着明确的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写作目标与内容表述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作叫“写话”,说话是要有对象的,“写话”的指称就表明了对“不同的目的和对象”的隐含预设。
  但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考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缺少对读者对象的真正关切。教师无指导,学生缺意识,把写作当成考试的训练和基础,忽视甚至漠视写作本质,将作者、读者、文本的多维结构阉割成了作者、考分的奴化或役使结构,这种功利化的写作教学与实践始终处于取悦语文教师或中、高考语文试卷批改者的状态。
  在国外,语文教师和中、高考语文试卷批改者,被看作“不真实”的读者,或者说只是读者之一。但在国内,语文教师是身兼裁判、教练、领队多种身份的关键读者,中、高考语文试卷批改者是具有终极意义的读者,手握决定学生未来前途、学习生命的大权。事实上,在长期、艰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都无法长期保持紧绷的状态,这就让平常的写作实际上失去了读者对象,成为虚渺、虚无甚至虚妄的言说。
  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隐含的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
  这样一来,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与“隐在读者”就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应:作者的外在是孤独的,但内心深处至少有一个“读者”始终相伴,并且不断提出阅读需求与审美期待,对作者的心灵进程与写作过程产生内在的、持续的影响。“隐在读者”甚至不止一个,而是一个“读者群”,群里的每一个个体都可能具有不同的身份、特质和要求。在笔者和许多作者的写作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确实存在过很多个先验的、随机的和变化着的“读者群”,并且“读者群”内部也在发生着各种对话、矛盾与冲突。
  文章为谁写,读者意识便为谁而生。这个“读者”,按国际写作组织的倡导,包括“为自己写作”的“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 “为自己写作”,可以做出既然的预设;“为不同的读者写作”,却必须进行应然、或然的假想,在虚拟却必须近似真实的情境中展開写作。
  文章为谁写,文本结构便为谁而建。面对不同的“读者”,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内容、文体。“为谁写”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前提。没有读者意识,文章就会无的放矢,无对象、无目的、无中心,为写而写,甚至会把真的写得不像真的。
  “我们的学校”“我的家庭”是常见的作文题,题目指向的写作内容是学生所在的、熟悉的环境,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找不到写作素材。但也正因如此,容易导致“自嗨”的状况。学生对“我们的学校”“我的家庭”这样的题目会感到亲切,也有把握,但读者对这些内容是否感到亲切、富有兴趣呢?读者希望和喜欢读到哪些内容?作者写作自己身边的、自己喜欢的、与自己有关的内容,所有出发点都是“为自己”。
  这当然没有问题,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为了表达”。但写作还有另一个目的:“与人交流”,或感动他人,或引领他人,或告知他人,这就需要我们关注读者对象,明白读者身份、阅读能力,考虑读者希望获得什么样的阅读体验,满足什么样的阅读需求。
  美日作文教学就特别强调作者的读者意识,其“一题多做”,要求学生就同一材料、同一写作对象,或从不同角度思考,或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或根据不同的场景写一组作文。如美国让中学生给三年级的小朋友写一封信,介绍刷牙的好处,要求“用三年级同学能接受的语言”,要有生机、活力,能够达到说服的效果;要求学生评述一场电影,要分别从主演、导演、剧场经理等不同人物的角度写作,培养学生全面思考并用不同身份的语气表达的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反响,是一切可能的方向。没有读者意识,缺少对读者的身份、爱好、立场、需求的了解、理解和把握,文章就难以实现写作目标,无法抵达预设的境界,只能雾中登山、盲人摸象,进行接受美学的盲目冒险。
  读者意识来自于作者的换位思考,同时取决于作者的文化自觉。没有换位思考,就无法明确“我与世界的关系”;没有文化自觉,就无法建构“我与世界的友好交往”。   中小学生不可或缺读者意识,作者只有充分体现“为谁写”,才能明确起点、走向、态度,在文章中表现出读者愿意、能够、可能接受的情态、姿态与状态,才会走进读者的心灵,得到从文到心的响应。
  三、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的多维构建:精彩呈现“写何为”
  要写好文章,提高写作能力,作者必须树立作者意识,不可或缺读者意识。但作者意识重在明确“我是谁”,读者意识强调清楚“为谁写”,二者应该做到统一、和谐。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的二元统一呢?
  我认为,要从“写何为”倒推,彻底弄清“我是谁”“为谁写”,搞准“写什么”“怎么写”。
  写作应有怎样的功能定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和一般的写作实践中,写往往是从读开始的,读而能写,以读促写,读写共进。有研究者指出,我国语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是“为了写作”,而美国教材中的读写结合包括两个取向:“为了写作”和“通过写作”。“通过写作”干什么呢?提高阅读、听说能力以及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教育学者叶丽新对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她发现,美国最新的“各州共同核心标准”中,写作标准从四个方面展开描述:一是“各类型文本的写作要点和写作目的”,接近于我们的各类型文体的写作要求;二是“研究以建构和呈现知识”,比如聚焦具体问题展开研究,最后能展现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能从各种纸质和电子资源中收集相关信息,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而整合资源,还能从文本中获取证据来支持分析、反思和研究。叶丽新认为,“在这里(美国),写作是学习、思考和研究的必要途径,目的是建构和呈现学习结果”
  在我看来,学习是人与世界的交往,是人对自我的重构,是人对世界的主动选择。而写作,是人与自我、与世界的重要交往方式,低耗、高效,利于共享。
  我国的中小学教学中,学生为了任务和考分而写,前者是显性的现实需要,后者是潜在的职业需要。写作由此成为中小学生的生存性选择。然而,写作没有成为“人”的存在性选择,也没有促成“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我们有必要以此为原点,进行倒推,多维构建学生在写作中的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
  一是自我确认。在文章写作之前,要明确为谁写作,又为什么而写。写作,是“对存在的言说,是生命的情性与理性、感性与智性的独特表达,是对人自我存在价值的确证”。②
  写作教学到底是指向所有学生,还是指向学生个人?到底是指向所有学生都要具有的“通用能力”,还是指向学生个人可能具有的“特殊才能”?潘新和指出,培养写作“共能”,主要目的在于“应人(人类)”“应世”,满足学生的基于社会性的共性化需求,也是满足大部分学生未来的学习性、职业性需求;培养写作“异能”,主要目的在于“应己”,满足不同学生基于个人自然性倾向的个性化需求,也会涉及某些职业性需求。
  在此环节,教师需要厘清评价观,写作评价应该是发展性的评价,而且要成为积极的、激励性的,更要指向全体、全程、全面。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以“我”为本,从“这里”出发,朝着“自己”想要抵达的境界前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明白,在从“我”通往“理想的自我”的道路上,具体到某类、某篇文章,除了“应己”,还要“应世”,为了“什么目的(事情)”,应“什么人”。
  二是共情同在。在写作的过程中,明白是谁为谁写,读者会怎么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汉斯P·古施在《语言和意识》一文中提到作文的评价标准:“好的文章应当是有效的。它要显示出作者思想上意识到读者,他尊重读者看文章的标准、期待和需要。”
  一份相关调查的结果表明,作者应该并且正在关切这些问题:“读者对文章的期待,读者已知哪些信息,文章应重点介绍、描述哪些内容,评论哪些问题?设想文章的哪些内容或段落可能激起读者的共鸣,怎样才能强化读者的共鸣?考虑我是以什么身份与读者进行对话,在以后的作文中如何适当考虑读者的需要?”这是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过程,在系统思考“你与读者的社会关系、读者对题目的熟悉和了解程度、读者对题目以及你所要阐述论点的态度和立场”的基础上,作者可以更好地预设与读者共情,倾力与读者同在。
  三是边写边改。在文本的修改中,明了该怎么写作,怎样写才最好。美、日采用的训练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设计读者、设计场景、设计语言。同题异构、多元情境、综合任务,带来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与可能,有利于作者从作者角度构想、从读者角度反馈、从作者读者交流层面进行调整,用“个人独有的、迷人的和动人的方式直接向读者说话”,“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读者的理解,增进信息交流,让人赏心悦目”。
  在此环节,因人制宜,如琢如磨,从而情理交融,水到渠成。
  四是一举多得。在文章写完之后,明晰文章的用途,寻找最美可能。教师要想方设法搭建平台,为学生的文章提供好的“去处”,让中小学生的所有写作都通向获得感、成就感,形成激情、赋能的良性循环。在班级内部,可以通过黑板报、班刊、微信群和佳作共享会发表,并建立写作协作群,实现同写、互评、共享的机制化运作;走出班级,可以通过校级以上报刊、网络、微信平台等发表,实现与更多读者的溝通,并为自己现在与未来的“应世”带来更好的环境与机会。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整合资源,进行整体性预构,在学生写作之前就谋划好文章的“去处”,进而开展模拟性、针对性的写作,形成事实上的“订单写作”,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惊喜,充分享受写作意识、写作能力提升的“果实”与“红利”,切身体验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和谐统一的价值和意义。
  这四个环节,起于对自我的确认、承继对世界的探索、转向与他人的交往、融合与同伴的共生,互为因果,彼此要求、渗透、支持、协同,形成了自我、世界、文本之间的文化自洽。
  “写何为”?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我们既要引领学生清楚谁写、为谁写、为什么而写,还要先于学生明白写作往何处去,能够帮助学生通向哪里,抵达怎样的境界。与学生共同推进拥有存在感、现场感、获得感、成就感的写作过程,让学生多维构建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这样,学生就会在写作中螺旋上升,不断重构“实现价值”的自我,形成一个“我在,我写,我热爱”的世界,呈现出人文共进、物我相融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体验是人文教育的有效方法,“大学语文”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从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诸学科的体验理论人手,以“大学语文”体验式教学实践为例,探索人文教育实施路径,对促进人文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引导人文教育走出误区、提高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教育 体验 大学语文  何为人文教育?从根本上说,人文教育就是人性教育,也即教育人“自觉而充分地活出自我属人性”。具体说,人文教育就是唤起人
期刊
摘要:民间玩具是民俗活动、民间游戏的载体,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引入学前专业学生的教玩具设计教学。调查幼儿园自制教玩具和学前专业教玩具设计教学的现状,了解幼儿园自制教玩具的特点和需求,及学前专业课程缺乏自制民间玩具的结果。分析民间玩具对学前专业课程的价值、整合适宜的民间玩具资源、探讨学前生教玩具设计教学改革,建构适合学前生民间玩具资源的教玩具设计课程,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间玩具 学
期刊
一回首,从第一次近距离地和师父徐斌交流,至今已近11个年头,而我也从一位刚从农村小学竞聘到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成长为福建省第二批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并应邀到江苏、浙江、湖南等地进行多场次的讲学。在我心中,徐斌师父的无痕教育不仅仅只在课堂上服务于学生,对于我们这些弟子的专业成长亦如是,更形成了其独特的个人魅力。  下面,撷取记忆中的若干片段,与诸君共分享。  “无痕”之缘  2007年7月
期刊
摘要:选择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各两种教材,聚焦古诗文,旁及其他维度,分析与语文课程改革相关的文化源流、政治体制、课程标准等制约要素。就目前看,教材选文及任务设计,尊重课程规律,这是教材编著者共同恪守的底线。  关键词:教材比较 高中语文 古诗文  课改,是世界潮流,关涉国民教育目标。语文作为核心课程,教材编制尤为各国所重视。本文分别选择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各两种高中语文教材,以古诗文为聚焦
期刊
摘要:如果把《作者之死》和《从作品到文本》看作巴尔特Ⅱ期的话,在那之前的“叙事结构分析”则是巴尔特工期,在那之后的《罗兰·巴尔特自述》《恋爱絮语》和《明室》等则可视为巴尔特Ⅲ期。巴尔特工期和Ⅱ期之间有个世界观认识上的断层。主客二元论在巴尔特Ⅱ期遭到否定,巴尔特Ⅲ期则明确了巴尔特Ⅱ期在否定主客二元论之后具体开拓出什么样的世界观。巴尔特最终所到达的世界观和目前日本国内引领文学研究和语文教育的第三项理论
期刊
摘 要:保持自发自为的阅读兴趣,可以让一个人在求知之路上走得更远。情感的濡染,负责任的态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无差别的博大之爱,以人类文明的最优秀成果引导学生,是苏祖祥对教育的理解和践行。“写作不是写作文”,真正的写作不是炮制八股腔、程式化的应试作文,也不是心灵鸡汤的煽情蛊惑。“语文不是语文书”,意在指出语文的真功夫在语文课本之外。纵观苏祖祥的教育实践、教育阅读与写作,可以看出他逐渐走出眼高手低的
期刊
摘 要:中国孩子学业负担普遍越来越重,主要有法治、文化、国情、机制和时代的原因,各个原因之间存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情况,其中法治原因是根本。对比中美课堂讲落实的差异,可见教育观念、教育策略的不同,而法治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更加注重法治建设,逐步提高法治水平,同时加快文化转型、机制完善等。另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坚持永远第一任、主导性适应、非智力培养、学习的革命、有机性补充和向未来发展。  关
期刊
摘 要: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汉字文化课程,是以文化视野为切入点,以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根基,它绝不是仅仅局限于让儿童掌握汉字的读、写,而是和儿童的文化启蒙、心理发展、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结合在一起的。汉字文化课程的研究应当是扎根课堂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汉字文化 课程 开发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
期刊
摘 要:如何改进教學方法,达到优良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以一节《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公开课为例,抓住平时课堂教学点滴,深入进行教学反思,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点及面,深化延伸,重塑教学过程,深入浅出,演绎精彩。  关键词:抛物线 教学重塑 教学反思
期刊
摘 要:“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依托“互联网+”资源平台,利用课前教学准备、学生在线预习、课堂互动探究、课后在线交流提升、在线检测评价等实施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教学效果更加切实高效。  关键词:互联网+ 物理习题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互联网+物理习题”可定义为:在大数据、云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