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心理护理
1.1心理护理的定义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更是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1.2心理护理的原则
1.2.1交往的原则
1.2.2启迪的原则
1.2.3针对性的原则
1.2.4自我护理的原则
1.3心理护理的意义
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病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主要目的在于:
1.3.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正確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
1.3.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一个人生病后,其社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病人角色以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病人往往难以一下子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还能贯穿于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
2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2.1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广大患者及其家属提高生活质量,重新回归社会;为肿瘤患者家属提供个体化、规范化、安全化、专业化的护理专业服务;为病人在疾病治疗、康复过程后能及时回归社会角色。
据介绍,当前我国70%至80%的肿瘤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工具等心理障碍,这些严重的“恐癌”心理正在成为扼杀肿瘤病人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恐癌”心理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对癌症的不了解,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其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约有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命,并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正在不断突破和提高,所以癌症患者应当正确认识癌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为战胜癌症奠定基础。
为了帮助患者克服“恐癌”心理,无锡解放军101医院还开展了很多特色护理,如为肿瘤患者进行初诊时,为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于术后的一些患者,医院还设有专业按摩的护理,通过舒缓的音乐、按摩的手法,达到缓解病人压力,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在宣传周期间,天津肿瘤医院将面向公众举办有关“肿瘤患者饮食指导”、“肿瘤患者常见症状护理”、“身体健康从心态健康开始”等六门讲座,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癌症,科学护理,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2.2肿瘤患者早、中、晚期阶段的心理护理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恶性肿瘤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癌症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病人的恐惧、疑虑、忧抑、绝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应给予病人亲切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意志坚强和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战胜癌症的重要精神支柱。
2.2.1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不少恶性肿瘤病人有过长期不正常的情绪状态,尤其是过度紧张和过度忧郁的历史。近年来提出的“C型个性”,被认为是癌症易患性人格,其表现为合作的,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和内向、防御和退缩等。这些负性情绪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影响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致使瘤细胞活跃,肿瘤发生和发展。恶性肿瘤本身,又可作为一种恶性刺激,对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面对癌症的威胁,病人要经过一个对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疗的复杂心理适应过程。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关于恶性肿瘤和治疗信息,并且运用交流技巧,给病人以心理支持,可以促进病人对这一紧张状态的调整适应过程。
2.2.1.1疾病早期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恐惧是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根据文献报道,癌症常见的恐惧有:对病未积压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恐惧常唤起对过去和未来对比的联想和回忆,因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首先,要使病人摆脱对病未知的恐惧。长期以来对是否如实地告诉病人癌的诊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研究表明,80%以上的病人愿意知道自己的诊断。因此,癌症一经确诊,应由医生连同病情和治疗方案一并告诉病人。有人调查,癌症病人在疾病的各个阶段中,以门诊确诊时的焦虑最大,门诊护士应该主动发挥对病人的咨询和支持作用。
多数病人得知患癌时会有一个震惊时期,称为“诊断休克”。处于震惊状态的病人极力否认癌的诊断,如怀疑诊断报告有错误,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为使自己经受得住癌的打击。为此,不可过早地勉强病人放弃他的否定去面对现实。对于失去理智的病人,要多予理解和照顾,并注意保护病人。当病人渐渐意识到自己是患癌症时,便会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这时更需要护士的体贴和关怀。
2.2.1.2疾病治疗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在治疗阶段,遭受着癌的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精神压力。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广,常影响机体或肿瘤所在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失语、截肢、人工肛门,甚至损容等。应深切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术前协助医生耐心解释手术对挽救生命,防止肿瘤复发的必要性;术后帮助病人重建机体功能,如语言训练,造瘘咨询和身体缺失部分的代偿等。请已治愈的病人现身说法,常收到独特的效果。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常使病人的焦虑加重。有些病人对死亡很淡泊,却耐受不住治疗的副作用。有的病人对治疗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是增加焦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各项治疗前,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理解治疗的作用,简要步骤,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事项,是恶性肿瘤心理推理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治疗结束后,适时恢复部分工作,可使病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及在社会中的作用,从而重新振奋。 2.2.1.3疾病晚期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恐惧、可表现为衰弱、疼痛、厌食等,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随着机体功能逐渐衰退,病人可能放弃本来的活动,而形成恶性循环。如病情许可,应鼓励病人尽可能起床活动,不要过早地卧床不起。这样,既可延缓机体机能的衰退,并可使病人从自理中增强信心。
晚期癌症病人会产生一种脱离社会的孤寂感,表现为害怕被淡漠和被抛弃。这种孤独感在白天尚能忍受,到了夜间却寻求护士的注意。不应认为病人在找麻烦而表现出厌烦和冷淡,应多巡视,主动解决病人的需求,或允许家属陪住,使病人感到慰藉。终末期病人常出现倒退和依赖,即倒退到心理发展的早期,像孩子一样寻求保护,依赖更多的照顾。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应允许病人较平时有较多的依赖,给予更多的关怀。
尽管不应使终末期病人知道其确切的病情發展,但病人亦会感到生命快要终结,因此,更需要采取各种支持措施,解除病人的痛苦,以缓和对死亡的恐惧,并保持病人的尊严。对终末期病人,不应过多考虑价值观,重视病人的微小愿望,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这是对病人最好的心理支持。当病情迅速恶化,各种治疗失效时,病人会出现愤怒和绝望的情绪反应,甚至有轻生意图,应多予关心,并加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也有一些病人喜欢安静,愿意从医院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然后离开人世。
2.2.2恶性肿瘤对家庭的影响
癌症不仅是个人的病,也影响其家庭。作为病人最亲近的人如配偶,父母或子女,往往所遭受的痛苦比病人还重。他们和病人同样经过对癌症的情感反应过程。特别是承担照顾病人的家属,在极度焦虑中,尚需担负日夜繁重的护理任务,每当病人的痛苦无法解决时,病人和家属都需要护士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家属解除病人的痛苦,向家属解释病人的预后和病情变化,家属不在时主动照顾病人,为家属提供便利,并在条件许可下,适当安排家属休息,都是护士应尽的职责,也是对病人的莫大安慰。
2.2.3预防和早期发现病态心理
焦虑和抑郁应与正常恐惧和忧伤加以鉴别。情感上的痛苦从正常的心理反应,发展到异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时病人对癌的诊断的适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而转入抑郁和焦虑。应早期发现这种病态心理,予以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列举如下:
2.2.3.1抑郁
抑郁的表现为一种充满悲伤的感觉,是对周围环境的抗拒。严重的抑郁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并且无法从过去感兴趣的活动中得到愉快,他感到这些活动对将来临的痛苦和死亡已不重要。对癌症无望的情绪可渗透到他的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产生自杀意图。自杀常见于严重抑郁的病人,应警惕发生意外。在抑郁的病人看来,世界是凄凉的,自己软弱无力,责怪自己患病,或反复讲述自己过去的言行,产生有罪感或自责感。抑郁的心理变化又与疾病的症状互相交错,相互影响,致使病人的食欲明显减退,体重下降。医务人员应认识病人这种绝望的心理失调反应,需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精神上的支持。使病人在一种同情的气氛下说出自己的感觉,给予具体帮助,包括行为疗法,如放松训练,教会病人监测自己的负性情绪,树立一种斗争精神。必要时,需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
2.2.3.2焦虑
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为多数恶性肿瘤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体验。当恐惧发展成为持续的、无法克服的焦虑时,则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并进行治疗。焦虑的病人感到忧心重重和紧张,对癌的恐惧完全占据了他们思想,这种先占有的体验,如痛苦的治疗,复发和病情恶化,使病人失去应付的能力。和抑郁一样,焦虑与身体的症状相互交叉,病人可出现过度自律活动心悸、震颤、出汗、口干等。当病人不断陈述自己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时,在临床上则可诊断为典型的焦虑。
2.2.4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在医护人员中,应树立癌症可治的信心。临床上常见带癌生存的病例,同样可以过正常生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对病人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肿瘤的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以自己的饱满情绪来感染病人。坚强的意志可增强病人对各种不适的耐受,精心护理和精湛的技术,可消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做好肿瘤心理护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玲;晚期肿瘤病人临终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2] 来惠琴;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36期
[3] 闫淑英;张建宇;李凤玉;针对不同阶段心理特征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1期
[4] 高秀琴;王春秀;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J];工企医刊;2001年04期
1.1心理护理的定义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更是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1.2心理护理的原则
1.2.1交往的原则
1.2.2启迪的原则
1.2.3针对性的原则
1.2.4自我护理的原则
1.3心理护理的意义
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病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主要目的在于:
1.3.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正確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
1.3.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一个人生病后,其社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病人角色以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病人往往难以一下子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还能贯穿于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
2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2.1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广大患者及其家属提高生活质量,重新回归社会;为肿瘤患者家属提供个体化、规范化、安全化、专业化的护理专业服务;为病人在疾病治疗、康复过程后能及时回归社会角色。
据介绍,当前我国70%至80%的肿瘤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工具等心理障碍,这些严重的“恐癌”心理正在成为扼杀肿瘤病人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恐癌”心理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对癌症的不了解,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其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约有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命,并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正在不断突破和提高,所以癌症患者应当正确认识癌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为战胜癌症奠定基础。
为了帮助患者克服“恐癌”心理,无锡解放军101医院还开展了很多特色护理,如为肿瘤患者进行初诊时,为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于术后的一些患者,医院还设有专业按摩的护理,通过舒缓的音乐、按摩的手法,达到缓解病人压力,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在宣传周期间,天津肿瘤医院将面向公众举办有关“肿瘤患者饮食指导”、“肿瘤患者常见症状护理”、“身体健康从心态健康开始”等六门讲座,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癌症,科学护理,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2.2肿瘤患者早、中、晚期阶段的心理护理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恶性肿瘤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癌症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病人的恐惧、疑虑、忧抑、绝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应给予病人亲切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意志坚强和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战胜癌症的重要精神支柱。
2.2.1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不少恶性肿瘤病人有过长期不正常的情绪状态,尤其是过度紧张和过度忧郁的历史。近年来提出的“C型个性”,被认为是癌症易患性人格,其表现为合作的,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和内向、防御和退缩等。这些负性情绪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影响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致使瘤细胞活跃,肿瘤发生和发展。恶性肿瘤本身,又可作为一种恶性刺激,对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面对癌症的威胁,病人要经过一个对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疗的复杂心理适应过程。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关于恶性肿瘤和治疗信息,并且运用交流技巧,给病人以心理支持,可以促进病人对这一紧张状态的调整适应过程。
2.2.1.1疾病早期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恐惧是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根据文献报道,癌症常见的恐惧有:对病未积压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恐惧常唤起对过去和未来对比的联想和回忆,因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首先,要使病人摆脱对病未知的恐惧。长期以来对是否如实地告诉病人癌的诊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研究表明,80%以上的病人愿意知道自己的诊断。因此,癌症一经确诊,应由医生连同病情和治疗方案一并告诉病人。有人调查,癌症病人在疾病的各个阶段中,以门诊确诊时的焦虑最大,门诊护士应该主动发挥对病人的咨询和支持作用。
多数病人得知患癌时会有一个震惊时期,称为“诊断休克”。处于震惊状态的病人极力否认癌的诊断,如怀疑诊断报告有错误,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为使自己经受得住癌的打击。为此,不可过早地勉强病人放弃他的否定去面对现实。对于失去理智的病人,要多予理解和照顾,并注意保护病人。当病人渐渐意识到自己是患癌症时,便会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这时更需要护士的体贴和关怀。
2.2.1.2疾病治疗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在治疗阶段,遭受着癌的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精神压力。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广,常影响机体或肿瘤所在器官的正常功能,如失语、截肢、人工肛门,甚至损容等。应深切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术前协助医生耐心解释手术对挽救生命,防止肿瘤复发的必要性;术后帮助病人重建机体功能,如语言训练,造瘘咨询和身体缺失部分的代偿等。请已治愈的病人现身说法,常收到独特的效果。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常使病人的焦虑加重。有些病人对死亡很淡泊,却耐受不住治疗的副作用。有的病人对治疗存在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是增加焦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各项治疗前,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理解治疗的作用,简要步骤,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事项,是恶性肿瘤心理推理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治疗结束后,适时恢复部分工作,可使病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及在社会中的作用,从而重新振奋。 2.2.1.3疾病晚期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恐惧、可表现为衰弱、疼痛、厌食等,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随着机体功能逐渐衰退,病人可能放弃本来的活动,而形成恶性循环。如病情许可,应鼓励病人尽可能起床活动,不要过早地卧床不起。这样,既可延缓机体机能的衰退,并可使病人从自理中增强信心。
晚期癌症病人会产生一种脱离社会的孤寂感,表现为害怕被淡漠和被抛弃。这种孤独感在白天尚能忍受,到了夜间却寻求护士的注意。不应认为病人在找麻烦而表现出厌烦和冷淡,应多巡视,主动解决病人的需求,或允许家属陪住,使病人感到慰藉。终末期病人常出现倒退和依赖,即倒退到心理发展的早期,像孩子一样寻求保护,依赖更多的照顾。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应允许病人较平时有较多的依赖,给予更多的关怀。
尽管不应使终末期病人知道其确切的病情發展,但病人亦会感到生命快要终结,因此,更需要采取各种支持措施,解除病人的痛苦,以缓和对死亡的恐惧,并保持病人的尊严。对终末期病人,不应过多考虑价值观,重视病人的微小愿望,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这是对病人最好的心理支持。当病情迅速恶化,各种治疗失效时,病人会出现愤怒和绝望的情绪反应,甚至有轻生意图,应多予关心,并加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也有一些病人喜欢安静,愿意从医院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然后离开人世。
2.2.2恶性肿瘤对家庭的影响
癌症不仅是个人的病,也影响其家庭。作为病人最亲近的人如配偶,父母或子女,往往所遭受的痛苦比病人还重。他们和病人同样经过对癌症的情感反应过程。特别是承担照顾病人的家属,在极度焦虑中,尚需担负日夜繁重的护理任务,每当病人的痛苦无法解决时,病人和家属都需要护士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家属解除病人的痛苦,向家属解释病人的预后和病情变化,家属不在时主动照顾病人,为家属提供便利,并在条件许可下,适当安排家属休息,都是护士应尽的职责,也是对病人的莫大安慰。
2.2.3预防和早期发现病态心理
焦虑和抑郁应与正常恐惧和忧伤加以鉴别。情感上的痛苦从正常的心理反应,发展到异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时病人对癌的诊断的适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而转入抑郁和焦虑。应早期发现这种病态心理,予以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列举如下:
2.2.3.1抑郁
抑郁的表现为一种充满悲伤的感觉,是对周围环境的抗拒。严重的抑郁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并且无法从过去感兴趣的活动中得到愉快,他感到这些活动对将来临的痛苦和死亡已不重要。对癌症无望的情绪可渗透到他的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产生自杀意图。自杀常见于严重抑郁的病人,应警惕发生意外。在抑郁的病人看来,世界是凄凉的,自己软弱无力,责怪自己患病,或反复讲述自己过去的言行,产生有罪感或自责感。抑郁的心理变化又与疾病的症状互相交错,相互影响,致使病人的食欲明显减退,体重下降。医务人员应认识病人这种绝望的心理失调反应,需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精神上的支持。使病人在一种同情的气氛下说出自己的感觉,给予具体帮助,包括行为疗法,如放松训练,教会病人监测自己的负性情绪,树立一种斗争精神。必要时,需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
2.2.3.2焦虑
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为多数恶性肿瘤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体验。当恐惧发展成为持续的、无法克服的焦虑时,则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并进行治疗。焦虑的病人感到忧心重重和紧张,对癌的恐惧完全占据了他们思想,这种先占有的体验,如痛苦的治疗,复发和病情恶化,使病人失去应付的能力。和抑郁一样,焦虑与身体的症状相互交叉,病人可出现过度自律活动心悸、震颤、出汗、口干等。当病人不断陈述自己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时,在临床上则可诊断为典型的焦虑。
2.2.4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在医护人员中,应树立癌症可治的信心。临床上常见带癌生存的病例,同样可以过正常生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对病人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肿瘤的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以自己的饱满情绪来感染病人。坚强的意志可增强病人对各种不适的耐受,精心护理和精湛的技术,可消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做好肿瘤心理护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玲;晚期肿瘤病人临终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2] 来惠琴;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36期
[3] 闫淑英;张建宇;李凤玉;针对不同阶段心理特征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1期
[4] 高秀琴;王春秀;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J];工企医刊;200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