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作家刘家琨的文学情怀对于建筑师刘家琨的建筑作品的影响,尝试建立文学情怀让他的作品易读性有所缺失——即大众需要手持一本“设计说明书”才能了解其作品内涵——的结论。并尝试放眼当代中国,将这一现象与当下不同中国建筑师各异的建筑实践相联系,提出对于当代中国建筑易读性的反思。
关 键 词:刘家琨 建筑 文学 当代 大众 建筑易读性
引言
对我个人而言,(设计建筑和写小说)是同一件事情,就想表达这个或表达那个,它们是一个整体。
——刘家琨[1]
刘家琨的好友翟永明在其个人随笔中写道,“刘家琨是中国唯一游走于文学与建筑之间而能自由来去的人”。[2]
所以 ,在谈论刘家琨的时候,文学是一个无法抛弃的话题,抛开文学谈论他的建筑是不完整不合理的,更是不礼貌的,他建筑上绝大多数的空间细节都带有叙事性,用现实的立场娓娓道来地表达设计者的观点。在他的作品中,漫游建筑的过程与体验变得尤其重要,就像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信息需要由读者自己深入地琢磨消化。有些晦涩懵懂有些平铺直白,有些甚至需要借助注释和作者的说明,然后便有了醍醐灌顶的效果,有时甚至能有感而发,一篇读后感便一蹴而就了。
但是,似乎就是这样的文学性场景表述,在体现“微小叙事性”的同时,也让建筑镀上了一层刻意谋划过的痕迹。这种痕迹让思考产生了延后性和不确定性,建筑的易读性逐渐丧失。
说明书的产生:文学情怀与建筑易读性的丧失
1994年是一个转折点的,作为作家的刘家琨的消失和作为建筑师的刘家琨的复活。但文学似乎一直未有远离刘家琨,在他的任何作品中,建筑和文学似乎一直是并行的,文学上的好恶和修养都体现在了他其后多年的建筑审美和价值取向上。
在“高地”一文中,他写道:“人们在高地上的建造是湮灭还是长存,取决于人自己,取决于高地在千秋万代中形成的生性。建筑与土层岩脉的关系,犹如牙与牙床的关系。”[3]这应是他最早的关于其“此时此地,处理现实”[4]的观点的表述。“此时此地,处理现实”,从大处说是作家/建筑师对于作品的时代性和时代批判性的自我道德要求;从小处说,是文学作品/建筑作品把读者/使用者“强行”带入作品创造者精神世界的投射中的创造意图。而当刘家琨尝试成为“建筑师里最好的作家”时,在这大小两个方面,尤其是其中的小者,他的文字建筑便比其他建筑师的作品更加模糊、深邃而晦涩。笔者尝试通过他的作品来阐述这种文学取向和随之带来的易读性丧失。
以胡慧珊纪念馆为例,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建筑单体,和512纪念馆及刘家琨自己设计的官方地震馆形成强烈反差。作为一个普通参观者,在没有设计师的解说下,对于这个小纪念馆的感受,以及刘家琨本人的,带着写作者叙事腔调的说明,两者放在一起,可以对比的概括为:
当让我们回头看他第一个建筑作品,日本雕塑博物馆的设计竞赛方案时,这种“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难以解读设计师意图”的感受更加明显:
一个方形的博物馆体量坐落在岸边,涨潮的时候海水将其吞没,退潮时建筑浮出水面。任何人都可以理解建筑师将时间与空间联系在了一起,从过去、现在隐射到未来,契合博物馆的立场与主题。但是其中的“潮水是呼吸的”以及“水沿着海滩的确如呼吸般舒缓地漫过平台”[10]这样的带有明显个人想象的意境式画面,以及“不仅把过去(博物馆是承载历史的场所)拉向现在,同样也把现在沉没入未来,以瓦解‘现在’作为时间意义上的确定性。”[11]这样的相关联想,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第一眼就能感受体会到的。
撇开那些玩味的文字游戏——当然,这也是一个文学建筑师最敏锐的出发点和最大的擅长——我们仍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出普通参观者的感受和建筑师所想表达的之间的差距。即便两者最终的目的是一致或者大相径庭的,但参观者的路线必然是线性的,而刘家琨的必然是曲折迂回而充满停留的。如果不沿着他的路线,你将无法看到路途中蜿蜒处的美景和短暂逗留的玄妙美好。
所以,我们能不能这样说,阅读刘家琨的建筑,我们需要一本他开出的“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的内容:刘家琨式建筑指南
1)[成分产地]中部哲学
“玉米的生存策略和稻谷不同:玉米在中部结穗。这样它就既便于承接上部的阳光又便于汲取下面的营养。从而结出一个比挤在顶部结穗的稻谷更大的果实。呆在一个中等地区,挨近自然与传统,同时也看得见国际潮流。也许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最广大地区的普遍现实。而不那么容易迷失在超大都市流行主题的幻觉里。”[12]
刘家琨的设计大多在四川。而他的个人生活也多在中国西部和南部。一方面,地域的自然环境对于建筑师的成长无疑是有巨大影响的。另一方面,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是,地域作为建筑师成长和实践的土壤,它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具有着巨大的反馈作用。从经济发展程度中等的,人文生活闲适的西南地区成长起来的刘家琨,自然是不追求巨构、仪式、宏大、复杂、夸张等等当下中国甚至世界所追求的建筑特质的。他也许确实还念那种看似中庸平淡但却于细处小处流转变化的生活审美。这一审美演变成了他文字的韵律,也演化成了他建筑的主题。
2)[图示导览]游走路径与微小叙事
“小说和建筑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设计,都是一种谋划。”[13]
刘家琨将对文学创作的文字组织和操控完整地运用到了建筑设计中,这种感性的结构糅合对应了建筑内预设的“游走路径”。
“游走路径”就是“人为地预先设置了一条内部空间的行走路线”[14],他存在在建筑师的脑海中,建筑师通过作品上的每处细节努力把这种预设表达给观众。刘家琨用这一路线来组织各种空间和由此产生的体验,即建筑中的“叙事性”。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大部分建筑的“宏大叙事”效果,刘家琨的个人爱好让他的作品叙事性都体现在了不断堆砌的细节上,即一种“微小叙事”。只有通过这种“微小叙事性”的"游走路径",观者才能在刘家琨的建筑中体验到建筑师的主体意志和他对空间效果和体验的预设,一如小说中的叙事结构。换言之,如果建筑的细节没有处处暗示出设计者预设的“游走路径”,或者“路径”晦涩而多样,那么设计者想表达出的清晰逻辑将不复存在。
关 键 词:刘家琨 建筑 文学 当代 大众 建筑易读性
引言
对我个人而言,(设计建筑和写小说)是同一件事情,就想表达这个或表达那个,它们是一个整体。
——刘家琨[1]
刘家琨的好友翟永明在其个人随笔中写道,“刘家琨是中国唯一游走于文学与建筑之间而能自由来去的人”。[2]
所以 ,在谈论刘家琨的时候,文学是一个无法抛弃的话题,抛开文学谈论他的建筑是不完整不合理的,更是不礼貌的,他建筑上绝大多数的空间细节都带有叙事性,用现实的立场娓娓道来地表达设计者的观点。在他的作品中,漫游建筑的过程与体验变得尤其重要,就像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信息需要由读者自己深入地琢磨消化。有些晦涩懵懂有些平铺直白,有些甚至需要借助注释和作者的说明,然后便有了醍醐灌顶的效果,有时甚至能有感而发,一篇读后感便一蹴而就了。
但是,似乎就是这样的文学性场景表述,在体现“微小叙事性”的同时,也让建筑镀上了一层刻意谋划过的痕迹。这种痕迹让思考产生了延后性和不确定性,建筑的易读性逐渐丧失。
说明书的产生:文学情怀与建筑易读性的丧失
1994年是一个转折点的,作为作家的刘家琨的消失和作为建筑师的刘家琨的复活。但文学似乎一直未有远离刘家琨,在他的任何作品中,建筑和文学似乎一直是并行的,文学上的好恶和修养都体现在了他其后多年的建筑审美和价值取向上。
在“高地”一文中,他写道:“人们在高地上的建造是湮灭还是长存,取决于人自己,取决于高地在千秋万代中形成的生性。建筑与土层岩脉的关系,犹如牙与牙床的关系。”[3]这应是他最早的关于其“此时此地,处理现实”[4]的观点的表述。“此时此地,处理现实”,从大处说是作家/建筑师对于作品的时代性和时代批判性的自我道德要求;从小处说,是文学作品/建筑作品把读者/使用者“强行”带入作品创造者精神世界的投射中的创造意图。而当刘家琨尝试成为“建筑师里最好的作家”时,在这大小两个方面,尤其是其中的小者,他的文字建筑便比其他建筑师的作品更加模糊、深邃而晦涩。笔者尝试通过他的作品来阐述这种文学取向和随之带来的易读性丧失。
以胡慧珊纪念馆为例,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建筑单体,和512纪念馆及刘家琨自己设计的官方地震馆形成强烈反差。作为一个普通参观者,在没有设计师的解说下,对于这个小纪念馆的感受,以及刘家琨本人的,带着写作者叙事腔调的说明,两者放在一起,可以对比的概括为:
当让我们回头看他第一个建筑作品,日本雕塑博物馆的设计竞赛方案时,这种“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难以解读设计师意图”的感受更加明显:
一个方形的博物馆体量坐落在岸边,涨潮的时候海水将其吞没,退潮时建筑浮出水面。任何人都可以理解建筑师将时间与空间联系在了一起,从过去、现在隐射到未来,契合博物馆的立场与主题。但是其中的“潮水是呼吸的”以及“水沿着海滩的确如呼吸般舒缓地漫过平台”[10]这样的带有明显个人想象的意境式画面,以及“不仅把过去(博物馆是承载历史的场所)拉向现在,同样也把现在沉没入未来,以瓦解‘现在’作为时间意义上的确定性。”[11]这样的相关联想,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第一眼就能感受体会到的。
撇开那些玩味的文字游戏——当然,这也是一个文学建筑师最敏锐的出发点和最大的擅长——我们仍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出普通参观者的感受和建筑师所想表达的之间的差距。即便两者最终的目的是一致或者大相径庭的,但参观者的路线必然是线性的,而刘家琨的必然是曲折迂回而充满停留的。如果不沿着他的路线,你将无法看到路途中蜿蜒处的美景和短暂逗留的玄妙美好。
所以,我们能不能这样说,阅读刘家琨的建筑,我们需要一本他开出的“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的内容:刘家琨式建筑指南
1)[成分产地]中部哲学
“玉米的生存策略和稻谷不同:玉米在中部结穗。这样它就既便于承接上部的阳光又便于汲取下面的营养。从而结出一个比挤在顶部结穗的稻谷更大的果实。呆在一个中等地区,挨近自然与传统,同时也看得见国际潮流。也许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最广大地区的普遍现实。而不那么容易迷失在超大都市流行主题的幻觉里。”[12]
刘家琨的设计大多在四川。而他的个人生活也多在中国西部和南部。一方面,地域的自然环境对于建筑师的成长无疑是有巨大影响的。另一方面,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是,地域作为建筑师成长和实践的土壤,它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具有着巨大的反馈作用。从经济发展程度中等的,人文生活闲适的西南地区成长起来的刘家琨,自然是不追求巨构、仪式、宏大、复杂、夸张等等当下中国甚至世界所追求的建筑特质的。他也许确实还念那种看似中庸平淡但却于细处小处流转变化的生活审美。这一审美演变成了他文字的韵律,也演化成了他建筑的主题。
2)[图示导览]游走路径与微小叙事
“小说和建筑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设计,都是一种谋划。”[13]
刘家琨将对文学创作的文字组织和操控完整地运用到了建筑设计中,这种感性的结构糅合对应了建筑内预设的“游走路径”。
“游走路径”就是“人为地预先设置了一条内部空间的行走路线”[14],他存在在建筑师的脑海中,建筑师通过作品上的每处细节努力把这种预设表达给观众。刘家琨用这一路线来组织各种空间和由此产生的体验,即建筑中的“叙事性”。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大部分建筑的“宏大叙事”效果,刘家琨的个人爱好让他的作品叙事性都体现在了不断堆砌的细节上,即一种“微小叙事”。只有通过这种“微小叙事性”的"游走路径",观者才能在刘家琨的建筑中体验到建筑师的主体意志和他对空间效果和体验的预设,一如小说中的叙事结构。换言之,如果建筑的细节没有处处暗示出设计者预设的“游走路径”,或者“路径”晦涩而多样,那么设计者想表达出的清晰逻辑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