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内膜的诊治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的粘膜和粘膜大组织受到刺激或损伤而感染发生的炎症称为子宫内膜炎。为母猪最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产后子宫内膜的发病率要占子母的20%以上,仅仅是轻重不一,抵抗力强弱而矣!强者数日自愈,弱者数月不愈,并失去繁殖能力或继发其它疾病而死亡等,故而早诊断早治疗也是治疗内膜炎的关键所在。
  一、病因
  一般分娩、難产、助产、配种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感染。而子宫内膜的损伤及母猪抵抗力降低是促成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外,可继发难产、子宫脱出、死胎、胎衣不下、助产消毒不严、子宫驰援、产道损伤以及患有布氏杆菌病及副伤寒病等。
  二、症状
  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左右,心跳加快,阴道检查子宫颈外流血被混有脓絮状的粘液附着,从子宫颈内流出恶臭灰白色或灰黄色分泌物,卧地时排出量增多,粪便干硬量少,呈球形,有部分供背努责,严重者则失去繁殖能力,奶波及到邻近器官继发其它疾病,体质急剧下降,抵抗力降低,泌乳量降低或停止,仔猪瘦弱无力,最后仔猪吃不到乳汁而死亡。病情较轻者,如果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母猪乳量减少,消瘦,直接影响小猪的正常发育,过后多次配种不孕等。
  三、预防
  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猪舍、产地等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要定期消毒。
  2.饲喂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富含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及青绿饲料。
  3.每天有适当的运动,增强母猪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4.将产子母猪,特别是体质较弱的母猪安置于清洁、卫生、干燥、温暖通风良好的厩舍内。
  5.接产、助产、分娩、人工授精必须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的手和器械应严格消毒。
  6.产仔后三天内内服一定量消炎药(如土梅素、阿莫西林等)。
  四、治疗
  采取中西医综合对症治疗。
  1.西医治疗,一般用于急性、体温较高,不食的子宫内膜炎的母猪。以抗菌消炎,补充能量,提高母猪的抵抗力为治疗原则。
  (1)抗菌消炎第一组,5g氨苄青梅素(人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混合静脉注射,每天一次。第二组:200mL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2)能量补充,第一组:5%葡萄糖500mL,Vc5g,肌肝1000mg,ATPL(三砱酸腺苷二钠)200mg,B6 100mg,混合静脉注射,每天一次。第二组:10%葡萄500mL,葡萄酸钙(人用)3-4g,混合缓慢静滴,每日一次。
  2.中药疗法。适用于慢性子宫内膜的治疗,以滋阴润下调理胃肠,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为主进行辩证施治,方剂可选大承气汤加减即芒硝40g,大黄20g,陈皮20g,积实20g,麦冬20g,鱼腥草30g,蒲公英30g,党参20g,黄芪20g,共为细末用温水冲调伴于饲料中喂服,连用5d。
  3.子宫、直肠冲洗、灌注。子宫冲洗用0.2%PP液反复冲洗子宫直至排出的液体透明为止,待子宫冲洗排净后用240万IU青霉素溶于50mL生理盐水灌注于子宫内,每天一次。直肠冲洗,笔者从多年的经验总结出许多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母猪,由于长期发热食量又少,胃肠蠕动不畅,粪便在体内滞留过长,大部份水分被吸收,形成粪便干涸无法排出,影响机体胃肠功能下降,母猪体质无法得到恢复。所以用0.1%PP溶液冲洗直肌,直致排出粪便为止,恢复胃肠功能,二天一次。
  五、小结
  子宫内膜的母猪绝大部份来源于母猪怀孕后,母猪的早产、死胎、助产时产道损伤或助产消毒不严等,所以应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避免出现早产、死胎等。其次是人为造成的,如人工授精、助产等不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带菌入宫而产生内膜炎。再其次是母猪在怀孕期发生的疾病要及时治疗处理,以造成子宫内膜炎。笔者据1984年从事兽医诊疗至今医治上千头无一病例死亡,仅有的是部份母猪康复后难受孕。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猪运输,如果养护不当,容易造成严重掉膘(失重)、病伤、甚至死亡。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对生猪运输可能发生的应激综合症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方法。  [关健词] 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分析;控制  生猪运输,特别生猪长途运输,由于受多种不良应激,而产生应激综合症,导致各种损害性病变,甚至死亡。所谓应激综合症,就是机体在各种应激原(运输、过劳、饥饿、创伤和环境改变等等)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系
期刊
肉鸡表现为生产速度快,肉鸡生产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在夏季高温季节易引起猝死,冬季腹水病增多。肉鸡的新陈代谢快,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抗病能力相对弱,稍不注意,易感染疾病。因此,法氏囊、新城疫、禽流感及混合感染较为常见。  一、如何预防控制法氏囊?  法氏囊是雏仔鸡的一个中枢免疫器官,在其整个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器官一旦被其病毒感染发生炎症,囊壁组织细胞严重损伤,原有的免疫功能降
期刊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以骨骼肌发生强直性痉挛和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  一、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严格厌氧的细菌。菌体两端钝圆、细小、正直,在动物体内外均能形成芽胞。本菌在体内外可产生破伤风毒素、溶血毒素及非痉挛毒素。本菌芽胞通常存在于土壤、健康动物肠道及粪便中,对环境的抵抗力强大,而繁殖抵抗力不强。  二、症
期刊
我们对1999年12月——2000年12月鄂旗生猪定点屠宰厂检疫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生猪屠宰检疫共31252头,检出病死猪62头,检出率为2‰,检出寄生虫病143头,检出率为0.5%,割除病变有害组织102.5kg,检病死猪和有害组织均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作无害化处理。可见,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对保证肉食品卫生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检疫情况  1.生猪来源  屠宰生猪主要来源自陕西省榆
期刊
狐狸螨病为狐的一种寄生性侵袭性疾病。特征是侵害皮肤并伴发高度的痒觉、脱毛及皮肤上出现结痂。病原体为疥螨。它落到动物皮肤上即可感染。  一、常见发病原因  温暖潮湿季节,苍蝇大量繁殖,将外界的螨虫 带到毛皮动物的身上;粪便没有及时清扫,苍蝇将螨虫带到粪堆上;患有螨病的动物和健康动物混在一起运输、饲养或配种,相互接触感染;患螨病的动物所使用过的笼网、食盆、水盆、清扫用具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服等被污染  
期刊
一、夏季养鸡三要点  1.抓好“三降”——降温、降能、降密度  (1)降温:即降低鸡舍温度。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靠呼吸散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这种方法可使舍温降低4~5℃,保持降温时间6~8个小时,当舍温超过30℃时,可用高低雾量旋转嘴喷雾器,向房顶或鸡体直接喷凉水,每2~3h喷一次,可使鸡舍温度降低6~8℃。  (
期刊
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引起的鸡的原虫病。两病混合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常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介绍一例诊治经过,供参考。  一、发病情况  我镇晋余村十二组陈某,饲养海兰蛋鸡350羽,育雏结束后围养在房后的竹林里自由放养。竹林面积约300平米,平时也不太关心鸡的生长和健康情况。52日龄畜主在投料时发现有几只鸡神呆,抡食不凶,便进入竹林中查看,發现
期刊
目前,林下养鸡正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如何做好一些常见鸡病的防治,对于提高养鸡效益,将会提高事倍功半的效果。笔者结合临床,介绍鸡白痢病的防治措施,供养殖朋友参考。  一、流行病学  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春夏秋季,本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2周龄~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以白色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
期刊
随着养猪业从传统分散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化发展,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开创规模猪场兽医防疫工作的新局面,必须用现代的、科学的、新的兽医防疫技术取代固有的、传统的、旧的防治模式和经验。如何搞好猪场的疾病防制是当前兽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众所周知,传染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而疫苗的品种也不少。一头猪从小到大不时要打防疫针,一个规模猪场一年到头不断地进行免疫接种,不断地进行消毒,使人们纳闷的是规模猪场传染
期刊
春季放牧时草低矮,不易吃饱,要延长放牧时间,做到人在前,压住牛羊慢走路,顶风去、顺风归,少走路、饮足水。要忌用以下的放牧方式。  一、不过早春牧  早春季节,返青草发芽长大长高,靠的是老草自身储备的营养,可供返青草18d的营养需要,之后新草才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维持其自身的营养需要。如过早放牧,就会使草的生长发育受阻,降低其生长能力和产草量。  二、不“跑青”放牧  早春放牧牛羊,天气较冷,地温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