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目前贯通教育培养模式在我校试行的调研结果,分析总结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在试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旨在为改进现行贯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供参考。
【关键词】贯通教育 培养模式 土木工程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2019007):贯通教育与联合培养模式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协同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11-02
一、引言
在我国研究生扩招之后,从2006年到2019年我国迎来了研究生增长的高峰期。在校研究生数量的急剧膨胀使得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格把控尤为重要。
2000年1月13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应该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自此之后,我国高校开始不断探索更加灵活的,针对不同阶段的培养方式。例如200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接从报考的优秀高考生源中遴选一定比例的人员进行本硕博连读培养。一系列成功实施的案例表明,贯通教育不仅是实现精英培养的有效手段,而且对现代高校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我校贯通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
贯通教育培养模式是应时代需求而生,各个高校在教育模式的探讨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培养模式。三峡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且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理应担当起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目前在2016届中试行了本硕贯通教育模式,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来打造学院的专业品牌,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硕贯通教育模式的试行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本校学生保研名额有限,还达不到类似本硕连读班集中教学的规模;另一方面,硕士推免及招生报考政策的普及给了三峡大学优秀本科生重新选择学校的机会,这也是本校优秀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再者,三峡大学作为省属“双非”高校,在地方的扶持力度不甚理想的情况下难以吸引外校优秀学生报考。显然,从本校本科生中挖掘和培养优秀学生继续完成研究生学习对于保障我校研究生生源质量以及招生力度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课题组成员在大量面对面交流之后自助设计了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结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贯通式教育模式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制度不匹配
虽然培养体制已经变成本硕贯通式,但是缺乏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导致本硕贯通培养的研究生和本科结束之后再上研究生的学生相比在奖助评价体系上、自助管理系统上、重要时间节点安排上都没有区分开,导致不同步的两批人在同步管理。
(2)课程体系不连贯
本硕贯通培养制度下的研究生相当于大四提前进入研究生的生活,而大四阶段是大学生活的结束,相对来说课程少,此时切入研究生课程无疑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和平台资源限制,接受贯通教育的研究生没有提前开始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课程体系的不连贯导致贯通式培养的研究生不能提前介入硕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在时间上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
(3)考核与淘汰机制缺失
学生在本科阶段通过考核后转入本硕连读模式,但后期因为课程交叉、课题选择、导师项目等原因使得研究生阶段科研没有实质性进展,考核和淘汰机制的缺失也造成了毕业生科研能力薄弱及毕业论文质量差的后果。
三、总结
三峡大学作为宜昌唯一一所省部共建大学,也是湖北研究生培养的主力战场,只有在认识现有培养体系弊端的前提下,构建灵活多样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才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1号(二零零零年一月十三日)
[2]杨超.地方高校优势专业本硕贯通的必要性及培养模式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4
[3]潘金龙,赵兰,刘滢,付萍.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化工.2018(16)
[4]刘文洋,张兆强,郑鑫.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0)
[5]杜春海.土木工程专业施工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与探讨[J].现代交际.2018(16)
[6]王宏畅,魏洋,李国芬,黄新.“四维一体”式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革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
作者简介:
孙钱程,汉族,女,湖北宜昌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贯通教育 培养模式 土木工程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2019007):贯通教育与联合培养模式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协同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11-02
一、引言
在我国研究生扩招之后,从2006年到2019年我国迎来了研究生增长的高峰期。在校研究生数量的急剧膨胀使得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格把控尤为重要。
2000年1月13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应该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自此之后,我国高校开始不断探索更加灵活的,针对不同阶段的培养方式。例如200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接从报考的优秀高考生源中遴选一定比例的人员进行本硕博连读培养。一系列成功实施的案例表明,贯通教育不仅是实现精英培养的有效手段,而且对现代高校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我校贯通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
贯通教育培养模式是应时代需求而生,各个高校在教育模式的探讨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培养模式。三峡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且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理应担当起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目前在2016届中试行了本硕贯通教育模式,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来打造学院的专业品牌,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硕贯通教育模式的试行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本校学生保研名额有限,还达不到类似本硕连读班集中教学的规模;另一方面,硕士推免及招生报考政策的普及给了三峡大学优秀本科生重新选择学校的机会,这也是本校优秀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再者,三峡大学作为省属“双非”高校,在地方的扶持力度不甚理想的情况下难以吸引外校优秀学生报考。显然,从本校本科生中挖掘和培养优秀学生继续完成研究生学习对于保障我校研究生生源质量以及招生力度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课题组成员在大量面对面交流之后自助设计了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结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贯通式教育模式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制度不匹配
虽然培养体制已经变成本硕贯通式,但是缺乏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导致本硕贯通培养的研究生和本科结束之后再上研究生的学生相比在奖助评价体系上、自助管理系统上、重要时间节点安排上都没有区分开,导致不同步的两批人在同步管理。
(2)课程体系不连贯
本硕贯通培养制度下的研究生相当于大四提前进入研究生的生活,而大四阶段是大学生活的结束,相对来说课程少,此时切入研究生课程无疑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和平台资源限制,接受贯通教育的研究生没有提前开始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课程体系的不连贯导致贯通式培养的研究生不能提前介入硕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在时间上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
(3)考核与淘汰机制缺失
学生在本科阶段通过考核后转入本硕连读模式,但后期因为课程交叉、课题选择、导师项目等原因使得研究生阶段科研没有实质性进展,考核和淘汰机制的缺失也造成了毕业生科研能力薄弱及毕业论文质量差的后果。
三、总结
三峡大学作为宜昌唯一一所省部共建大学,也是湖北研究生培养的主力战场,只有在认识现有培养体系弊端的前提下,构建灵活多样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才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1号(二零零零年一月十三日)
[2]杨超.地方高校优势专业本硕贯通的必要性及培养模式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4
[3]潘金龙,赵兰,刘滢,付萍.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化工.2018(16)
[4]刘文洋,张兆强,郑鑫.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0)
[5]杜春海.土木工程专业施工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与探讨[J].现代交际.2018(16)
[6]王宏畅,魏洋,李国芬,黄新.“四维一体”式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革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
作者简介:
孙钱程,汉族,女,湖北宜昌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教育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