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内容都是对语文人文精神的集中而深刻的阐述,强调了学生人文品格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切实做到育人先育德,把以人为本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抓好、抓细、抓活。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的渗透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把师爱带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感怀人文关怀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师爱的教师,如何能上好一堂课,如何去对学生进行感情、价值的熏陶?师爱是极为寻常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是极为寻常的一声言语、一个抚摸,是极为寻常的一次赞赏、一次批评。在听一个教师上《春》这篇课文时,他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像什么。一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举手了,老师面带微笑地叫他回答,糟糕的是这位学生站起来之后支支唔唔的,好半天讲不出一个字来,全班的同学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他的脸胀得通红。老师于是走到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蹲下身微笑着,并轻声地说:"我相信你能行。"关切地期待着......小男孩终于说出来了。老师一手环拥着小男孩,一手伸出大拇指夸他说:"说得真好,棒极了!"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老师关爱的言辞、微笑的鼓励,这个小男孩在同学议论声中是绝对难开口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使陷于尴尬、冷场的课堂异常地活跃起来了。一堂好课洗尽铅华难道不是教师的爱心在支撑吗?
二、注重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育即生长,这是有目的的,是向完美人性的生长。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身体力行的推动者和塑造者。中学生的人生态度、人生观既具可塑性,又日趋定型。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利用名人的事迹来教育学生,这样不仅可潜移默化,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我在讲述史铁生《我的梦想》课文时,重点讲述他双腿残疾后与"心魔"作抗争时复杂、痛苦、矛盾的心理历程,并向学生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如何保家卫国,不幸致残眼盲,可他身残志不残,克服困难,著书立说,在编辑部遗失他的首稿后并不气馁,像蜗牛一样又第二次写成此书。同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思考:当自己遇到困难、挫折时又将如何去应对和解决呢?课后,学生纷纷找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阅读,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许多学生对自己过去逃避困难和挫折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反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深入作品品味、受到感染时,人文性的素材便款款步入我们的课堂,真情实感便洋溢进了他们的作文之中,作品人物的崇高人格魅力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他们。
三、用丰富的情感构筑课堂,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
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师与生,他们的交流、对话都不乏“情感”的流露。作为语文课堂活动的凭借,教材更是“情感”和“人文”的丰富载体:一篇篇课文无不依附着情,浓缩着、洋溢着情。一堂语文课的最佳状态,应是在教学双向互动中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以及学生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充分挖掘课文中所蕴涵的趋势感情,并将三者有机融合起来。我们在挖掘文中情感时,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是教师的,因为我们情感倾泄的主体是学生。否则学生是无法感受到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我教过几遍,学生反映不错。但一次我上《荷塘月色》时,自己站在讲台上,被朱自清那绝妙的景色描写所感染,不觉大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台下鸦雀无声。得意之余,我瞥见学生无动于衷。原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欣赏水平与教师还有很大的距离,你感染了,调子唱高了,学生不以为然。我及时调整,让学生来读,讲出自己最欣赏的地方。七嘴八舌后,终于把学生从家里的山塘夜景中带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来,师生的感觉都不错。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艺术地运用语文文本这一人文性载体,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感、道德品质。这不仅对学生,甚至对整个社会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文性教育应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它将成为我们永恒的研究课题。
一、把师爱带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感怀人文关怀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师爱的教师,如何能上好一堂课,如何去对学生进行感情、价值的熏陶?师爱是极为寻常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是极为寻常的一声言语、一个抚摸,是极为寻常的一次赞赏、一次批评。在听一个教师上《春》这篇课文时,他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像什么。一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举手了,老师面带微笑地叫他回答,糟糕的是这位学生站起来之后支支唔唔的,好半天讲不出一个字来,全班的同学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他的脸胀得通红。老师于是走到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蹲下身微笑着,并轻声地说:"我相信你能行。"关切地期待着......小男孩终于说出来了。老师一手环拥着小男孩,一手伸出大拇指夸他说:"说得真好,棒极了!"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老师关爱的言辞、微笑的鼓励,这个小男孩在同学议论声中是绝对难开口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使陷于尴尬、冷场的课堂异常地活跃起来了。一堂好课洗尽铅华难道不是教师的爱心在支撑吗?
二、注重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育即生长,这是有目的的,是向完美人性的生长。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身体力行的推动者和塑造者。中学生的人生态度、人生观既具可塑性,又日趋定型。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利用名人的事迹来教育学生,这样不仅可潜移默化,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我在讲述史铁生《我的梦想》课文时,重点讲述他双腿残疾后与"心魔"作抗争时复杂、痛苦、矛盾的心理历程,并向学生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如何保家卫国,不幸致残眼盲,可他身残志不残,克服困难,著书立说,在编辑部遗失他的首稿后并不气馁,像蜗牛一样又第二次写成此书。同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思考:当自己遇到困难、挫折时又将如何去应对和解决呢?课后,学生纷纷找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阅读,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许多学生对自己过去逃避困难和挫折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反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深入作品品味、受到感染时,人文性的素材便款款步入我们的课堂,真情实感便洋溢进了他们的作文之中,作品人物的崇高人格魅力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他们。
三、用丰富的情感构筑课堂,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
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师与生,他们的交流、对话都不乏“情感”的流露。作为语文课堂活动的凭借,教材更是“情感”和“人文”的丰富载体:一篇篇课文无不依附着情,浓缩着、洋溢着情。一堂语文课的最佳状态,应是在教学双向互动中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以及学生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充分挖掘课文中所蕴涵的趋势感情,并将三者有机融合起来。我们在挖掘文中情感时,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是教师的,因为我们情感倾泄的主体是学生。否则学生是无法感受到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我教过几遍,学生反映不错。但一次我上《荷塘月色》时,自己站在讲台上,被朱自清那绝妙的景色描写所感染,不觉大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台下鸦雀无声。得意之余,我瞥见学生无动于衷。原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欣赏水平与教师还有很大的距离,你感染了,调子唱高了,学生不以为然。我及时调整,让学生来读,讲出自己最欣赏的地方。七嘴八舌后,终于把学生从家里的山塘夜景中带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来,师生的感觉都不错。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艺术地运用语文文本这一人文性载体,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感、道德品质。这不仅对学生,甚至对整个社会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文性教育应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它将成为我们永恒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