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威猛(Vm-26)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观察威猛(Vm-26)的疗效,报告了19例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和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患者,治疗方案为Vm-26 A(威猛、阿糖胞苷)和Vm-26 Am(威猛、胺吖啶)。结果10例(50%)患者获完全缓解,6例(30%)部分缓解。Vm-26 A和Vm-26 Am方案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80%和45%、78%。表明Vm-26与阿糖胞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此两种方案毒性反应较轻,患者均能耐受。Vm-26和Vm-26 Am是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案。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转染的高分泌IL-6的FBL-3红白血病细胞(FBL-3-IL-6+)株体内外的生物学特性,动态观察在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后其IL-6的分泌水平,同时动态观察经腹腔、局部皮下注射途径将其移植入C57BL/6小鼠体内后,血清和局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L-6含量。结果表明,FBL-3-IL-6+细胞以8Gy照射剂量为制备瘤苗的最佳照射剂量,照射后2周内一直保持较
为比较高三尖杉酯碱和马法兰的耐药机制,对天然来源抗肿瘤药物高三尖杉酯碱耐药株K562/H20与烷化剂马法兰耐药株K562/Mel耐药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前者对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阿霉素具有广泛交叉耐药,对马法兰耐药水平较低;后者对氮芥、噻替派有明显交叉耐药。在耐药机制上,前者主要由于多药耐药基因过度表达所致,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α基因也参与部分耐药机制;后者主要由于GSTα基因及GST
期刊
期刊
为研究叶酸结合蛋白特性,用放射受体结合技术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同位素扫描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巨幼细胞贫血(M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叶酸受体(sFR)及骨髓单核细胞膜叶酸受体(FR)的分子量。发现白血病细胞膜上有两种叶酸结合蛋白:分子量为3.5万的FR以及分子量为4.5万的还原叶酸载体(RFC)。MDS组中5例RAEB、RAEB-t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膜上亦出
期刊
为确定如何通过基因特征来判断恶性肿瘤的克隆性,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谱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检测、异源双链形成实验和序列测定等方法分析了有T细胞受体(TCR)γ I组基因重排的73例淋巴瘤和白血病等疾病的等位基因特征。用PCR获得TCR γ重排的V-J区基因片段后,首先用限制性酶谱分析,发现至少有34%的患者存在TCR γ双等位基因重排,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双等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