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孩子,他们渴望深层次的理解与关爱,耐心聆听学生的真情倾诉,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自控自强,让他们时时处处感觉到:艰难的日子里,老师在与我同行……爱,只有缘自内心、毫无矫饰的爱,才会使你走进一个个特殊的心灵,解读一个个特殊的故事;责任,处于对家庭和社会的一份特殊的责任,有义务引领那些受伤的孩子走出心灵的阴霾,让他们心灵的荒漠重现绿洲,为家庭和社会消除那些隐在的无形的压力。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心理沟通 思想教育工作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一、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问,在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如何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做准备。记得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当时就住在学校,那时班上也有很多住校生,在生活中我难免会有很多的机会接触他们,于是我就利用这些时机去充分了解他们,想方设法走入他们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一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有些孩子学习挺好,但就是缺乏一些关爱,一些人生坐标,一些对生活、对学习本质的真正认识。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或放学时间与他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交流一些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交流的范围也可涉及时事新闻、体育、大学等。通过交流,我潜移默化地把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传输给他们,对学生以诚相待,使其情感和我融于一体,使他们感到我是真正理解他们的欢乐与痛苦的,是他们可以信赖的真心朋友,因此,愿意向我倾吐内心的烦恼与秘密,这就使我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解除烦恼,保证他们专心学习。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二、“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只有用爱心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爱学优生并不难,难得的是爱后进生,尤其是爱“双差生”。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后进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有一次我在电视上听到别人这样诠释后进生:他们是后来进步的学生。在我的班上也不乏这样的学生。对于他们,当初我是先放下了他们的学业,先让他们学会理解、尊重、积极、乐观。当然,在这过程里你不仅要付出很多私人的时间,还要学会扮演很多角色。通过阶级性的反复之后,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有所显现。于是你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利用课余时间陪着他们慢慢学习,直至最终他们成长、成熟。这样漫长的过程当然是少不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三、注意心理换位,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
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很少主动地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歧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己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赔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自身的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在一节英语课上,一位老教师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对我说,你们班的某某同学,今天在课上竟然打牌,提醒他后还公然顶撞,这课没法上了,一定要把他家长叫来。于是我找了那个学生,问他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询问了其他同学,证实了事情的真相。当即决定通知其家长来校,那学生听到消息后很紧张地找到了我,并苦苦肯求我不要叫他家长来,因为他家庭特殊,如果父母知道这事,回去后一定会往死里揍他。当时我的心里很矛盾,一边是老教师的严词,一副不討个说法不罢休的架势;一边是学生的保证与哀求,真的是左右为难。最后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也为了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今后不会出现更大的恶化,所以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先走进孩子的心灵,让他懂得什么是尊重,什么理解,什么是宽容。然后通过让孩子的实际的行动去获得他人的谅解,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
只有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班主任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孩子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也引起了人生追求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变迁,使得我们越来越难走入孩子的那片“迷失的森林”。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重新思考。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心理沟通 思想教育工作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
一、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问,在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如何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做准备。记得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当时就住在学校,那时班上也有很多住校生,在生活中我难免会有很多的机会接触他们,于是我就利用这些时机去充分了解他们,想方设法走入他们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一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有些孩子学习挺好,但就是缺乏一些关爱,一些人生坐标,一些对生活、对学习本质的真正认识。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或放学时间与他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交流一些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交流的范围也可涉及时事新闻、体育、大学等。通过交流,我潜移默化地把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传输给他们,对学生以诚相待,使其情感和我融于一体,使他们感到我是真正理解他们的欢乐与痛苦的,是他们可以信赖的真心朋友,因此,愿意向我倾吐内心的烦恼与秘密,这就使我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解除烦恼,保证他们专心学习。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二、“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只有用爱心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爱学优生并不难,难得的是爱后进生,尤其是爱“双差生”。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后进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有一次我在电视上听到别人这样诠释后进生:他们是后来进步的学生。在我的班上也不乏这样的学生。对于他们,当初我是先放下了他们的学业,先让他们学会理解、尊重、积极、乐观。当然,在这过程里你不仅要付出很多私人的时间,还要学会扮演很多角色。通过阶级性的反复之后,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有所显现。于是你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利用课余时间陪着他们慢慢学习,直至最终他们成长、成熟。这样漫长的过程当然是少不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三、注意心理换位,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
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很少主动地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歧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己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赔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自身的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在一节英语课上,一位老教师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对我说,你们班的某某同学,今天在课上竟然打牌,提醒他后还公然顶撞,这课没法上了,一定要把他家长叫来。于是我找了那个学生,问他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询问了其他同学,证实了事情的真相。当即决定通知其家长来校,那学生听到消息后很紧张地找到了我,并苦苦肯求我不要叫他家长来,因为他家庭特殊,如果父母知道这事,回去后一定会往死里揍他。当时我的心里很矛盾,一边是老教师的严词,一副不討个说法不罢休的架势;一边是学生的保证与哀求,真的是左右为难。最后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也为了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今后不会出现更大的恶化,所以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先走进孩子的心灵,让他懂得什么是尊重,什么理解,什么是宽容。然后通过让孩子的实际的行动去获得他人的谅解,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
只有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班主任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孩子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也引起了人生追求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变迁,使得我们越来越难走入孩子的那片“迷失的森林”。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