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帝王尊儒吗
儒家的祖师孔夫子,是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捧起来的。也因此,鲁迅称之为“权势者们的圣人”。史书上清楚写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果真尊奉儒家吗?其实,不过是把儒家那套说教拿来做统治术、驭民之术罢了。
启功说得好,“拿所谓孔子的书来教育人民”,“‘经’是拿来叫老百姓念的,他自己不信这套”。那皇帝信什么呢?信巫术,信木士,热衷于求仙、封禅,只想长生不死、万寿无疆,永远称孤道寡、作威作福。
各朝帝王,大抵如此。不过秦皇汉武,因其声名赫赫,广为人知。他们皆大搞巫术,求仙,拜神,吃药,炼丹,此类事史不绝书。儒家理论,在他们眼里,不过是鲁迅所说的“敲门砖”而已。
为什么君临天下的人主,要尊儒家学说为经,来教育人民呢?
盖因儒家倡导“三纲五常”、维护纲常名教也。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就是所谓“以忠孝治天下”。
《论语·学而篇第一》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有子目:“其为人也孝弗,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这个有子,不愧为孔子的弟子。他才算是真正理解领会、摸准了抓住了老师的思想精髓。孔子说“入则孝,出则弟”,“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算是对学生的话的一个诠释和补充。
孝悌不好吗?当然好极好极!在有子看来,好就好在,为人孝悌者,不会“犯上作乱”。一犯上作乱,社会便不和谐不稳定了呀。自然,君王公卿,以及词臣清客文士学人帮忙帮闲,对有子之说,也就大大地欢迎、推许,并极力鼓吹、提倡、力行、奉行、实行、推行之。
至于他们力行、奉行、实行得怎么样,且无须问,关键是要“教育人民”。子不是又曰过了,“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吗?
《大学》有云:“孝者,所以事君也。”所以汉武帝以降,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们,为了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和和谐谐,不但“以孝治天下”,而且“以忠治天下”,进而还“以贞节励天下”呢。
四书之由来
古代实行科举制度的时候,四书、五经,就是士人举子的“圣经”,那可了不得。那时候,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要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的。
然而,正如鲁迅所说,文官考试一及第,这些东西也就给忘掉了,就像敲门时所用的砖头一样,门一开,砖头也就被抛弃了。
五经之称,始于汉代,指《易》、《尚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曾设置“五经博士”。四书的说法,要晚些时候,到南宋才有。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此为四书之由来。
《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到了“隆宋”一代,怎么就搞到了一起呢?
据《宋史》载,“仁宗明道初年,程颢及弟颐寔生,及长,受业周氏,已乃扩大其所闻,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列传”一百八十六“道学一”)
事实究竟如何,似乎还看不出底细。北宋仁宗皇帝,政治上无所作为,国家搞得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对西夏和辽屈辱求和,却是一副很尊儒的样子。他曾经有过一个“圣举”:天圣五年(1027)和八年(1030),分别把《中庸》、《大学》赐给新科及第进士。南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十五“天圣赐进士中庸大学”条有记。
这么一来,可就非同小可,猗欤休哉!大儒程颢、程颐及其弟子,得了圣旨一般,紧跟着就把《中庸》和《大学》,高高地捧了起来,“入德之门,无如《大学》”呀,《中庸》乃“圣学之渊源,入德之大方”呀,如何如何;到了南宋,自以为是程颐的私淑弟子,一口一个“子程子”的朱熹,也像得到了法宝一般,将《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与《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依次合编为一书,纂成《四书章句集注》,当作学习儒家经典的必读书。
元代皇庆二年,规定考试课目,必须在“四书”内出题,发挥题意也须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一直到明清,相沿不变。四书五经于是成了钦定官方教科书,士人举子也便奉若宝贝了。
南宋大儒朱熹是以尊孔子、承继道统自居的,《宋史》本传说他“得程氏正传”,“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但他编四书,却偏偏把皇帝赐给进士的《大学》和《中庸》,放在《论语》之前;而且,注释《论语》又篡改孔夫子的话,如为政篇第二“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朱熹把句读改为:“《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儒士的最高理想是王道。鲁迅的看法是,中国实际上从来就不曾有过王道。尽管如此,宣传鼓吹王道、以实现王道为己任的儒士,在中国却代不乏人,多多而又多多。二程的“理”,已是高深莫测了;朱熹的“气”,则更其虚玄缥缈。
到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宋儒这里,儒家学说也就更教条僵硬,更苛酷伪善,也更加违反常识、扼杀人性了。
先进做饭法
西哲说,读史使人明智。然而,读史也会使人困惑、苦痛。
当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忽然刮起了“共产风”,搞大跃进,成立人民公社,要超英、赶美、追苏联老大哥。
举国上下,形势一片大好!最高领袖毛泽东,1958年8月4日,风尘仆仆,亲临进行“共产主义试点”的河北徐水县视察。县委书记张国忠告诉毛主席,今年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要拿下12亿斤粮食,平均亩产两千斤。毛主席问:“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康濯《毛主席到了徐水》,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于是乎,一哄而起,各地大办食堂,就餐不花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为此还专门提出了口号,一日“吃饭不要钱”,二日“放开肚皮吃饭”。
公共食堂建立之初,常年啃干馍喝稀饭的农民,能放开肚子吃饱饭了,其欣喜何如!“粮食供给食堂化,肚子再大也不怕。”时任河南遂平县文化局文化股长的梁永祥,多年之后回忆说:“刚开始吃食堂,饭的花样真多,光红薯就能做出十几样的饭,有油炸,火炒,清蒸……成天价想着摆弄吃了。”一大队刘庄和平队食堂一个月改善二十次伙食,炸油条、糖糕、丸子、鱼、肉等。社员没有不高兴的。(康健《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警示录》,P93,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结果呢?浪费惊人,而干部又多吃多占,加上粮食产量“放卫星”,下边浮夸虚报,上边高征购,不久便断粮、断炊、停伙,撑不下去了。公共食堂难以为继,纷纷关门完事。
然而,肚子的事完不了。谁不知道,没 有东西吃,人是要饿肚子的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席卷了神州大地。
毛泽东立即做出了批示:“多种瓜菜,注意有吃而又省吃,闲时少吃,忙时多吃。”(《毛泽东传》P93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又以党内通信形式,致函“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发出指示,具体到怎么吃饭,干稀如何搭配:“按人按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毛泽东《党内通信(1959年4月29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P235,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唉唉,变化何以如此之速也?
解决缺粮、挨饿的问题,便成了当务之急。河北保定市委搞出了“发动群众开好吃饭大会”的经验报告。但仅靠“开会”,大约是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即使“开大会”,恐怕也无济于事。更可笑的是,河北省委还号召人们:“吃四两,晒太阳。”吃不饱饭,一味晒太阳,又有何用?人又不是植物,如何进行化合反应呢?
而不久前还在奉命研究“粮食多了怎么办”的科学家,此刻也饿得两眼发黑。于是又紧急动员起来,有二十多个与生物有关的研究所的数百名科研人员,转而遵命进行“代食品”研究,而且很快就出了研究成果。(薛攀皋《自然科学研究盲目听命政治的教训——荒唐的科研课题“粮食多了怎么办”》,《炎黄春秋》1997年第8期)中国科学院党组,在1960年11月9日给党中央、毛主席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大办粮食代食品的建议”。这些“粮食代食品”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安徽蚌埠市委节约粮食领导小组,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先进做饭方法”,1960年1月26日发文件郑重向全市推广。其“先进做饭方法”有“净米饭先进制作法”,包括所谓“高温双蒸法”、“一炒三蒸法”、“浸泡双蒸法”、“泡米复蒸法”、“干湿双蒸法”等;又有“山芋丁饭先进制作方法”,包括“双泡双蒸法”、“浸软复蒸法”等;还有“山芋面饭先进制作方法”,包括“炒烫法”、“小苏打拌制法”等等……
如此种种,文件上说得头头是道,但显而易见的是,以上诸种“先进”制作法,并不能真正增加食物数量和食品的营养,只不过吸水多一些,膨胀得厉害些,比没有用此“先进”法制作的食物,看上去体积较大而已。其实,反复蒸煮,反倒会破坏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还是农民看得透底,说这些招术,不过是“欺骗肚皮”的。
鲁迅早就以为,“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奇想的人民”,狂赌救国,纵欲成仙,袖手杀敌,造谣买田,便是大大小小的几种“奇想”。(《准风月谈·中国的奇想》)上世纪30年代还有人写文章说,中国人遇“月蚀放鞭炮决非出于迷信”,乃是“出于欺骗;一方面骗自己,但更主要的是骗月亮”。不论是“出于迷信”,还是“出于欺骗”,反正“自欺欺人”、“瞒和骗”,确是一种久治不愈的中国老病。看看几十年前这“骗肚皮”的创意,即可领略几分了。
月亮自然欺骗不了,肚皮更是糊弄不得。“骗肚皮”终归拯救不了人的生命,人们还是饿、饿、饿……终于,这场大饥荒夺去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
痛哉!
儒家的祖师孔夫子,是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捧起来的。也因此,鲁迅称之为“权势者们的圣人”。史书上清楚写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果真尊奉儒家吗?其实,不过是把儒家那套说教拿来做统治术、驭民之术罢了。
启功说得好,“拿所谓孔子的书来教育人民”,“‘经’是拿来叫老百姓念的,他自己不信这套”。那皇帝信什么呢?信巫术,信木士,热衷于求仙、封禅,只想长生不死、万寿无疆,永远称孤道寡、作威作福。
各朝帝王,大抵如此。不过秦皇汉武,因其声名赫赫,广为人知。他们皆大搞巫术,求仙,拜神,吃药,炼丹,此类事史不绝书。儒家理论,在他们眼里,不过是鲁迅所说的“敲门砖”而已。
为什么君临天下的人主,要尊儒家学说为经,来教育人民呢?
盖因儒家倡导“三纲五常”、维护纲常名教也。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就是所谓“以忠孝治天下”。
《论语·学而篇第一》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有子目:“其为人也孝弗,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这个有子,不愧为孔子的弟子。他才算是真正理解领会、摸准了抓住了老师的思想精髓。孔子说“入则孝,出则弟”,“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算是对学生的话的一个诠释和补充。
孝悌不好吗?当然好极好极!在有子看来,好就好在,为人孝悌者,不会“犯上作乱”。一犯上作乱,社会便不和谐不稳定了呀。自然,君王公卿,以及词臣清客文士学人帮忙帮闲,对有子之说,也就大大地欢迎、推许,并极力鼓吹、提倡、力行、奉行、实行、推行之。
至于他们力行、奉行、实行得怎么样,且无须问,关键是要“教育人民”。子不是又曰过了,“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吗?
《大学》有云:“孝者,所以事君也。”所以汉武帝以降,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们,为了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和和谐谐,不但“以孝治天下”,而且“以忠治天下”,进而还“以贞节励天下”呢。
四书之由来
古代实行科举制度的时候,四书、五经,就是士人举子的“圣经”,那可了不得。那时候,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要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的。
然而,正如鲁迅所说,文官考试一及第,这些东西也就给忘掉了,就像敲门时所用的砖头一样,门一开,砖头也就被抛弃了。
五经之称,始于汉代,指《易》、《尚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曾设置“五经博士”。四书的说法,要晚些时候,到南宋才有。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此为四书之由来。
《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到了“隆宋”一代,怎么就搞到了一起呢?
据《宋史》载,“仁宗明道初年,程颢及弟颐寔生,及长,受业周氏,已乃扩大其所闻,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列传”一百八十六“道学一”)
事实究竟如何,似乎还看不出底细。北宋仁宗皇帝,政治上无所作为,国家搞得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对西夏和辽屈辱求和,却是一副很尊儒的样子。他曾经有过一个“圣举”:天圣五年(1027)和八年(1030),分别把《中庸》、《大学》赐给新科及第进士。南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十五“天圣赐进士中庸大学”条有记。
这么一来,可就非同小可,猗欤休哉!大儒程颢、程颐及其弟子,得了圣旨一般,紧跟着就把《中庸》和《大学》,高高地捧了起来,“入德之门,无如《大学》”呀,《中庸》乃“圣学之渊源,入德之大方”呀,如何如何;到了南宋,自以为是程颐的私淑弟子,一口一个“子程子”的朱熹,也像得到了法宝一般,将《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与《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依次合编为一书,纂成《四书章句集注》,当作学习儒家经典的必读书。
元代皇庆二年,规定考试课目,必须在“四书”内出题,发挥题意也须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一直到明清,相沿不变。四书五经于是成了钦定官方教科书,士人举子也便奉若宝贝了。
南宋大儒朱熹是以尊孔子、承继道统自居的,《宋史》本传说他“得程氏正传”,“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但他编四书,却偏偏把皇帝赐给进士的《大学》和《中庸》,放在《论语》之前;而且,注释《论语》又篡改孔夫子的话,如为政篇第二“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朱熹把句读改为:“《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儒士的最高理想是王道。鲁迅的看法是,中国实际上从来就不曾有过王道。尽管如此,宣传鼓吹王道、以实现王道为己任的儒士,在中国却代不乏人,多多而又多多。二程的“理”,已是高深莫测了;朱熹的“气”,则更其虚玄缥缈。
到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宋儒这里,儒家学说也就更教条僵硬,更苛酷伪善,也更加违反常识、扼杀人性了。
先进做饭法
西哲说,读史使人明智。然而,读史也会使人困惑、苦痛。
当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忽然刮起了“共产风”,搞大跃进,成立人民公社,要超英、赶美、追苏联老大哥。
举国上下,形势一片大好!最高领袖毛泽东,1958年8月4日,风尘仆仆,亲临进行“共产主义试点”的河北徐水县视察。县委书记张国忠告诉毛主席,今年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要拿下12亿斤粮食,平均亩产两千斤。毛主席问:“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康濯《毛主席到了徐水》,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于是乎,一哄而起,各地大办食堂,就餐不花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为此还专门提出了口号,一日“吃饭不要钱”,二日“放开肚皮吃饭”。
公共食堂建立之初,常年啃干馍喝稀饭的农民,能放开肚子吃饱饭了,其欣喜何如!“粮食供给食堂化,肚子再大也不怕。”时任河南遂平县文化局文化股长的梁永祥,多年之后回忆说:“刚开始吃食堂,饭的花样真多,光红薯就能做出十几样的饭,有油炸,火炒,清蒸……成天价想着摆弄吃了。”一大队刘庄和平队食堂一个月改善二十次伙食,炸油条、糖糕、丸子、鱼、肉等。社员没有不高兴的。(康健《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警示录》,P93,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结果呢?浪费惊人,而干部又多吃多占,加上粮食产量“放卫星”,下边浮夸虚报,上边高征购,不久便断粮、断炊、停伙,撑不下去了。公共食堂难以为继,纷纷关门完事。
然而,肚子的事完不了。谁不知道,没 有东西吃,人是要饿肚子的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席卷了神州大地。
毛泽东立即做出了批示:“多种瓜菜,注意有吃而又省吃,闲时少吃,忙时多吃。”(《毛泽东传》P93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又以党内通信形式,致函“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发出指示,具体到怎么吃饭,干稀如何搭配:“按人按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毛泽东《党内通信(1959年4月29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P235,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唉唉,变化何以如此之速也?
解决缺粮、挨饿的问题,便成了当务之急。河北保定市委搞出了“发动群众开好吃饭大会”的经验报告。但仅靠“开会”,大约是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即使“开大会”,恐怕也无济于事。更可笑的是,河北省委还号召人们:“吃四两,晒太阳。”吃不饱饭,一味晒太阳,又有何用?人又不是植物,如何进行化合反应呢?
而不久前还在奉命研究“粮食多了怎么办”的科学家,此刻也饿得两眼发黑。于是又紧急动员起来,有二十多个与生物有关的研究所的数百名科研人员,转而遵命进行“代食品”研究,而且很快就出了研究成果。(薛攀皋《自然科学研究盲目听命政治的教训——荒唐的科研课题“粮食多了怎么办”》,《炎黄春秋》1997年第8期)中国科学院党组,在1960年11月9日给党中央、毛主席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大办粮食代食品的建议”。这些“粮食代食品”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安徽蚌埠市委节约粮食领导小组,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先进做饭方法”,1960年1月26日发文件郑重向全市推广。其“先进做饭方法”有“净米饭先进制作法”,包括所谓“高温双蒸法”、“一炒三蒸法”、“浸泡双蒸法”、“泡米复蒸法”、“干湿双蒸法”等;又有“山芋丁饭先进制作方法”,包括“双泡双蒸法”、“浸软复蒸法”等;还有“山芋面饭先进制作方法”,包括“炒烫法”、“小苏打拌制法”等等……
如此种种,文件上说得头头是道,但显而易见的是,以上诸种“先进”制作法,并不能真正增加食物数量和食品的营养,只不过吸水多一些,膨胀得厉害些,比没有用此“先进”法制作的食物,看上去体积较大而已。其实,反复蒸煮,反倒会破坏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还是农民看得透底,说这些招术,不过是“欺骗肚皮”的。
鲁迅早就以为,“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奇想的人民”,狂赌救国,纵欲成仙,袖手杀敌,造谣买田,便是大大小小的几种“奇想”。(《准风月谈·中国的奇想》)上世纪30年代还有人写文章说,中国人遇“月蚀放鞭炮决非出于迷信”,乃是“出于欺骗;一方面骗自己,但更主要的是骗月亮”。不论是“出于迷信”,还是“出于欺骗”,反正“自欺欺人”、“瞒和骗”,确是一种久治不愈的中国老病。看看几十年前这“骗肚皮”的创意,即可领略几分了。
月亮自然欺骗不了,肚皮更是糊弄不得。“骗肚皮”终归拯救不了人的生命,人们还是饿、饿、饿……终于,这场大饥荒夺去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
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