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校住宿社区化、完全学分制的推行,传统的班级概念趋于淡化,团组织功能也出现退化趋势,面临新变化、新矛盾,高校共青团工作出现了空白区域和工作盲点。本文以嘉兴学院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改革为契机,在传统共青团工作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模式,形成“传统团组织”与“公寓特色团组织”相结合、“网络团组织”与“网下团组织”相结合的 “双网格化”团建新模式。
关键词 高校团建 双网格化 特色团组织 网络团组织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学生住宿社区化条件下构建 “双网格化”团建工作机制的必要性
目前,我校共青团组织主要还是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各类团学活动,通过不断完善班级团支工作机制、加大对院班团组织的管理力度来提升校共青团的凝聚力、号召力。组织架构为:校团委—院团总支(分团委)—班级团支部。活动模式以班级团支部、团员或其他组织形式开展。随着高校网络渐趋全方位覆盖、学生住宿逐步社区化的新形势下,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需求。
首先,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学生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少固定活动场所,彼此间沟通交流减少,高年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团组织凝聚力集聚下降。其次,随着学生住宿社区化的不断深入、社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社区逐步成为学生生活、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平均超过11小时,占到一天时间的45.8%。除社区文化节等传统文化活动还在传承,还产生了一系列以社区为依托的特色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这为共青团工作进入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我校于2010已全部实现了校区有线、无线网络的全方位双层覆盖。据统计,我校学生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拥有率达100%,网络已彻底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主要途径,这为我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化提供了巨大空间。
2 “双网格化”团建模式的实践探索
2.1 以传统班级团支部为基础,建立传统团组织与公寓特色团组织相结合的网格化模式
公寓特色组织指打破行政班级界限,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特色团总支、以楼栋为单位建立特色团支部,以楼层为单位成立特色团小组。特色团组织采取精英化管理模式,由优秀团员担任支部书记,通过吸收优秀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等先进团员组成的精英化团组织。它与班级团支部相辅相成,更是班级团支部的补充、提高,旨在通过建立精英式的公寓特色团组织参与公寓自治管理、开展特色公寓文化活动、带动文明寝室建设,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团组织的时代感和影响力。
在组织归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团员可以在多个基层团组织参加活动。在公寓区充分发挥“先进团员”的作用,实行“公寓特色团组织结队传统班级团组织”,开展家园“周末沙龙”、“师生茶叙会”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在团员“推优”和评优中,采取由传统班级团组织—公寓特色团组织—优秀团员的层层推优制。通过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公寓特色团组织的尖兵带头作用,使公寓特色团组织逐步成为学校基层团组织“红旗团支部”,最终使公寓建团工作实现“建团”到“团建”的转变,它延伸了团的手臂,扩大了团组织覆盖面,有效地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2 以微博等新媒体为载体,形成 “网络团组织”与“网下团组织”相结合的网上、网下团学工作模式
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 “在工作手段上,要特别注意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青年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团组织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思想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
“网络团组织”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运用集群网站技术,采取“网站集群+手机”捆绑、“网络信息+手机短信”互动的方式,打造了一个覆盖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员的数字团建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高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员积极参与,通过实名注册制建立与“网下团组织”相对应的“网络团组织”。通过实名“网络团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的支部、团员微博平台、短信平台、QQ群等,充分发挥网络覆盖面广、快速、高效等功能,积极开展“团员网络日志”、“团支部电子板报”、“网上选举”等无纸化办公。使“网上团组织”逐渐成为高校团建工作的新载体、团组织服务广大团员的新阵地、共青团员交流互动的新家园、团员干部服务学生的新平台”。
2.3 “双网格化”模式下的团员身份采取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
为避免团员身份混淆、管理上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传统班级团组织和公寓特色团组织由校团委、学院团总支(分团委)统一管理。并将负责注册管理、日常教育、团员素质拓展等工作的学院团组织与承担公寓自治管理、丰富课外文化生活等职能的公寓团组织适当分离、互为补充。团员的教育管理实行“一个身份,两个舞台”,按照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在组织归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团员可以在多个基层团组织参加活动。
3 结语
目前,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已在积极开展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初步建立以公寓6为核心的“机电家园”生活社区,实现了学工办、院团总支进社区,并积极开展学生党建、团建、社团进社区工作。希望通过不断探索、比较、修正来完善“双网格化”团建工作新模式,从本质上填充学生公寓团建存在的盲区,扩大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
探索“双网格化”团建工作新模式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填补现有团员教育管理存在的“盲区”,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困惑,需要在摸索中慢慢的推进,逐步开创一种高校团工作的新机制,促进高校团建工作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基金项目:201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专项研究课题,新形势下以学生社区为核心的学生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Y201122232)
参考文献
[1] 赵凯.关于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团建工作思考[J].商业文化,2012.3:296-297.
[2] 颜娟.高校团建进学生社区模式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2.28:222-223.
[3] 缪志波.浅谈高校网络团建工作的现状及其改进[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108-110.
[4] 刘盼.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创新工作的思考[J].科技向导,2011.36:108-110.
关键词 高校团建 双网格化 特色团组织 网络团组织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学生住宿社区化条件下构建 “双网格化”团建工作机制的必要性
目前,我校共青团组织主要还是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各类团学活动,通过不断完善班级团支工作机制、加大对院班团组织的管理力度来提升校共青团的凝聚力、号召力。组织架构为:校团委—院团总支(分团委)—班级团支部。活动模式以班级团支部、团员或其他组织形式开展。随着高校网络渐趋全方位覆盖、学生住宿逐步社区化的新形势下,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需求。
首先,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学生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少固定活动场所,彼此间沟通交流减少,高年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团组织凝聚力集聚下降。其次,随着学生住宿社区化的不断深入、社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社区逐步成为学生生活、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平均超过11小时,占到一天时间的45.8%。除社区文化节等传统文化活动还在传承,还产生了一系列以社区为依托的特色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这为共青团工作进入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我校于2010已全部实现了校区有线、无线网络的全方位双层覆盖。据统计,我校学生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拥有率达100%,网络已彻底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主要途径,这为我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化提供了巨大空间。
2 “双网格化”团建模式的实践探索
2.1 以传统班级团支部为基础,建立传统团组织与公寓特色团组织相结合的网格化模式
公寓特色组织指打破行政班级界限,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特色团总支、以楼栋为单位建立特色团支部,以楼层为单位成立特色团小组。特色团组织采取精英化管理模式,由优秀团员担任支部书记,通过吸收优秀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等先进团员组成的精英化团组织。它与班级团支部相辅相成,更是班级团支部的补充、提高,旨在通过建立精英式的公寓特色团组织参与公寓自治管理、开展特色公寓文化活动、带动文明寝室建设,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团组织的时代感和影响力。
在组织归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团员可以在多个基层团组织参加活动。在公寓区充分发挥“先进团员”的作用,实行“公寓特色团组织结队传统班级团组织”,开展家园“周末沙龙”、“师生茶叙会”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在团员“推优”和评优中,采取由传统班级团组织—公寓特色团组织—优秀团员的层层推优制。通过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公寓特色团组织的尖兵带头作用,使公寓特色团组织逐步成为学校基层团组织“红旗团支部”,最终使公寓建团工作实现“建团”到“团建”的转变,它延伸了团的手臂,扩大了团组织覆盖面,有效地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2 以微博等新媒体为载体,形成 “网络团组织”与“网下团组织”相结合的网上、网下团学工作模式
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 “在工作手段上,要特别注意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青年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团组织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思想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
“网络团组织”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运用集群网站技术,采取“网站集群+手机”捆绑、“网络信息+手机短信”互动的方式,打造了一个覆盖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员的数字团建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高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员积极参与,通过实名注册制建立与“网下团组织”相对应的“网络团组织”。通过实名“网络团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的支部、团员微博平台、短信平台、QQ群等,充分发挥网络覆盖面广、快速、高效等功能,积极开展“团员网络日志”、“团支部电子板报”、“网上选举”等无纸化办公。使“网上团组织”逐渐成为高校团建工作的新载体、团组织服务广大团员的新阵地、共青团员交流互动的新家园、团员干部服务学生的新平台”。
2.3 “双网格化”模式下的团员身份采取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
为避免团员身份混淆、管理上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传统班级团组织和公寓特色团组织由校团委、学院团总支(分团委)统一管理。并将负责注册管理、日常教育、团员素质拓展等工作的学院团组织与承担公寓自治管理、丰富课外文化生活等职能的公寓团组织适当分离、互为补充。团员的教育管理实行“一个身份,两个舞台”,按照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在组织归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团员可以在多个基层团组织参加活动。
3 结语
目前,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已在积极开展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初步建立以公寓6为核心的“机电家园”生活社区,实现了学工办、院团总支进社区,并积极开展学生党建、团建、社团进社区工作。希望通过不断探索、比较、修正来完善“双网格化”团建工作新模式,从本质上填充学生公寓团建存在的盲区,扩大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
探索“双网格化”团建工作新模式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填补现有团员教育管理存在的“盲区”,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困惑,需要在摸索中慢慢的推进,逐步开创一种高校团工作的新机制,促进高校团建工作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基金项目:201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专项研究课题,新形势下以学生社区为核心的学生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Y201122232)
参考文献
[1] 赵凯.关于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团建工作思考[J].商业文化,2012.3:296-297.
[2] 颜娟.高校团建进学生社区模式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2.28:222-223.
[3] 缪志波.浅谈高校网络团建工作的现状及其改进[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108-110.
[4] 刘盼.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创新工作的思考[J].科技向导,2011.36: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