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俄茶叶贸易路线变迁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是中俄贸易的重要商品,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商品.17-20世纪,随茶叶贸易兴起的中俄茶叶之路(万里茶道),在不同的地域拓展、更替、变动,多种联运方式和多支线的开辟,最终形成了主线、支线的网络茶叶运输结构.中俄茶叶贸易路线变动影响着沿线区域社会经济面貌:主要表现为茶叶生产区的转移、多个集散中心的形成、外销路线的拓展等.茶叶贸易逐渐替代丝棉贸易,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外交流的重要路线由丝绸之路转为茶叶之路.
其他文献
伟大抗疫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实践观、集体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伟大抗疫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新征程上应加强伟大抗疫精神的理论阐释、舆论宣传和实践养成,将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体制是围绕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形成的制度体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领导体制.通过对1949-2020年省级纪委书记群体的兼职、来源、任期和流动等人事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领导体制经历了一个地方各级纪委从只受同级党委领导的单一领导体制,逐渐演变为同时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且侧重于上级纪委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的过程;此外,纪委书记职位在党政维度和条块维度上均存在较为紧密的人事交流,且在专业性上更多具有通用性知识而非专用性知识.这些发现对于深入认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通过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生态扶贫等方式实现的精准脱贫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高度契合,并为“三农”创业奠定了良好的资源、载体与平台基础:而“三农”创业嵌入乡村振兴全要素、全过程、全环节以及脱贫地区的过渡期内,将成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两者有效衔接的粘结剂.“三农”创业通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打造农村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构建与执行工作,通常包括内部控制制度设立、信息系统构建、业务流程层面执行、内控评价以及内控审计等诸多环节,企业实施高效的内控制度可以通过降低资本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EVA(经济附加值)绩效.基于A股主板企业2011-2018年度内部控制及财务数据来检验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同常规绩效评价、资本成本、EVA绩效评价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施行内部控制制度,达到高水平内部控制对企业多维度绩效结果均表现出提升作用;企业高水平内部控制对资本成本具有降低作用,包括股权资本成本率和债务资本成
中国共产党自其成立就与城市不可分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党的城市观逐渐形成、拓展、提升、成熟.这一演变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型”城市观;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业化型”城市观;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型”城市观;第四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小康型”城市观.中国共产党城市观的理论价值蕴涵于其百年演变历程之中.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城市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理论成果,
如何区分强弱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研究大多从认识论—认知主义角度着手,从思维、感知和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对智能的研究.以柏格森等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家从生命在世存在的角度来分析智能,认为生命体的智能是服务于生命在世存在这一目的 的.一旦把智能看作一种服务于生命生存的手段,那么我们便可以从本体论—存在论层面来对人工智能进行分类:弱人工智能是人类在世存在的技术手段,强人工智能是自己能在世存在的一种新的生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嵌入全球价值链(GVCs)分工,伴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严峻挑战.以2004年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为准自然实验来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企业GVCs出口上游度的提升,提升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过这一作用不是通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企业资本劳动比的提高,进而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出口产品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来实现的.研究还发现,最低工
南朝贬官具有贵族之贬的总体特征,其中士族、皇族所占比例相当可观.就发展态势言,以齐梁之际特别是梁武帝朝为转折点,贬官数量明显下降.而各朝峰值,又主要在宋明帝、齐郁林王、梁武帝、陈废帝诸朝.究其原因,既与诸君狠戾反常之个性特征及由此导致的极端化政治作为有关,也与其时出现的群体性贬谪事件相关.从分布地域看,南朝贬官主要集中在江南、岭南、东南一带,其中尤以今江苏、广东、福建、江西、浙江诸地人数为多.相比之下,西南、西北地区贬官极少.这种情况,既缘于政治中心之南移和管辖境域之缩小,亦缘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与
清季“新政”之初枢府改书院为学堂的努力,在实际操作层面实为一套显隐交织的政令组合:一方面大张旗鼓地竭力推动各地立改书院为学堂,另一方面则低调默许各省办校士馆或保留个别书院,缓解书院停办对旧式读书人的巨大冲击,减轻其给地方政务运作带来的压力.各地主政者在具体办理时普遍注重安抚相当数量因书院改学堂而失去生计的“旧学寒儒”.但无论校士馆还是保留的书院,乃至停科举的善后举措,皆明显忽略在“培才”层面提升其因应时代需求的能力.全面落伍于时代的该社群持续掣肘新政学务的实际运作、困扰新旧教育转型进程.对上述面相的考察可
已故著名史学家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以下简称“田著”)以提出东晋为“门阀政治”时代而著称.然田著在理论阐释和史实分析两个方面都有值得商榷之处.田著对“门阀政治”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含混而模糊,在其多种说法中尤强调两个特征:一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二是门阀士族势力“平行于皇权或超越于皇权”.但这两点并不能证明东晋为“门阀政治”时代.君臣“共治”乃中国古代政治的常态而非“变态”,东晋百年亦然,士族与皇权“共治”并未改变东晋皇权政治的基本性质.田著强调东晋“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也与史实不符,东晋以皇帝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