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本文针对医专学生,分析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功能,治疗了心理疾病,增強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了勇敢和自信等意志品质。
[关键词] 医专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运动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活动来促使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精力充沛地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身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
一、医专体育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启发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同时,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二、医专体育教学能净化学生的情感,治疗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身体运动改善了自我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效益可能来自持续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条件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够银好地胜任体育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体育活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据国外报道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其强度,激烈的情绪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会平静一下来。
三、医专体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医专体育教学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独立性就是个性,是把依赖性的态度和行为转换为自主的态度和行为,它是以遗传倾向很强的气质为中心,并在社会条件与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个性就是人体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具体表现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方面。各种体育活动同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作用。实践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豁达大方。社会性指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社会适应性,是把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和行为转化为社会的态度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也趋向冷漠。体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调查表明,通过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带来心理上的益处。同时,通过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
四、医专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体育活动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能磨练人的意志,付出极大的努力。在从事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失败、困难、挫折、疲劳、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长期的医专体育活动中,由于受到上述各种不同的考验,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拨、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以达到挑战自我,磨练意志的目的。
五、医专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医专体育以其丰富多彩内容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学生前来参与,在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包括在一般的体育游戏中,也充满着你追我赶、争强斗胜的竞争。学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因此,医专体育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一般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由于抗争激烈,集体配合性强,在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的能力,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通过这类的体育活动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竞争中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的群体和团体精神。
总之,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推广和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加强医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赵连山.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2,(6).
[2]王保成.更新观念面向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2001,(9).
[3]季克异.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中国学校体育,2002,(4).
[关键词] 医专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运动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活动来促使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精力充沛地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身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中必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
一、医专体育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启发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同时,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二、医专体育教学能净化学生的情感,治疗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身体运动改善了自我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效益可能来自持续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条件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够银好地胜任体育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体育活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据国外报道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其强度,激烈的情绪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会平静一下来。
三、医专体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医专体育教学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独立性就是个性,是把依赖性的态度和行为转换为自主的态度和行为,它是以遗传倾向很强的气质为中心,并在社会条件与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个性就是人体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具体表现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方面。各种体育活动同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作用。实践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豁达大方。社会性指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社会适应性,是把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和行为转化为社会的态度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也趋向冷漠。体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调查表明,通过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带来心理上的益处。同时,通过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
四、医专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体育活动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能磨练人的意志,付出极大的努力。在从事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失败、困难、挫折、疲劳、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长期的医专体育活动中,由于受到上述各种不同的考验,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拨、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以达到挑战自我,磨练意志的目的。
五、医专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医专体育以其丰富多彩内容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学生前来参与,在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包括在一般的体育游戏中,也充满着你追我赶、争强斗胜的竞争。学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因此,医专体育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一般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由于抗争激烈,集体配合性强,在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的能力,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通过这类的体育活动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竞争中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的群体和团体精神。
总之,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推广和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加强医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赵连山.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2,(6).
[2]王保成.更新观念面向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2001,(9).
[3]季克异.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中国学校体育,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