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散墨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2009s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葵,字曼石,四川成都人。1966年生。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82年开始在母亲指导下学习书法篆刻。1987年,拜四川大学朱寄尧先生门下,由此奠定学问基础。1989年在香港《书谱》杂志发表论文《欧阳通早孤轶事考辨》,开启从事书法篆刻研究之始。1996年前后,撰成《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先刊载于网络,补充图例注释后,由山东画报社出版。另著有《陶弘景丛考》、《石头的心事:玉读碑》。整理赵熙、胡薇元唱和墨迹,编为《玉雪双清》。发表书法论文数篇,其中《屏风帖校理》获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我曾经有做“学问家”的梦想,却从来没敢奢望成为“书法家”,近几年写字居然为人称道,愧莫敢当。兹从日记中剪裁出有关书法艺术的胡言乱语,请大家批评指教。
  书法自述
  一封写给戴新伟兄的信,其中顺便提到书法:“写字的事,在弟完全是娱乐,尤其是最近一年写《近代书林品藻录》,至沉著数家时,稍稍体会到章草书或许更适合我等不解风情的写字者。在学会转指以后,字迹稍微灵动了些,居然有些表现欲—其实也可以理解,写了26年字,从来不敢张挂出来,有一次挨不过面子,被迫参加学校的书画展览,居然请乐林兄代笔—现在稍微能够见人,也就生出迫不及待的心情,为可笑耳。”
  这是很真实的话,我自信对书法、篆刻有品鉴能力,所以敢于把关于这两方面的偏谬之见贡献出来,任由大家批评。而以这种赏鉴能力看待自己的写字与刻印,我毫不留情地对自己说:一边儿玩儿去,你没有天赋,缺乏灵感,永远也写不出来的。举个例吧,乾隆过眼的精品数千、万计,你看他笔下的字迹,毫无生气,反倒是他的祖父康熙,还有一些书法家的气息,但乾隆在鉴赏上的能力应该是超过康熙的。
  另一封写给新伟兄的信
  “写字的事,真是强求不得,弟的字写了20多年,用功也勤,可毫无是处,也一直庸俗不堪,甚至去年题写《点将录》来送人,那个字迹都不是很见得人。可是,渐渐的,先是蝇头小字变得好些了,这大约得力用毛笔批点《救荒本草》;然后小楷书偶然也能有几行稍微可观的;再以后便是今年(2009),章草忽然有了进步。但水平如何,弟自己还是有数,只是见得人而已,离写得好差十万八千里呢。”
  我能够成为较合格的“书法爱好者”,心愿足矣。沪上长乐老因为我著《近代印坛点将录》,所以他标点的《赖古堂印人传》、《飞鸿堂印人传》要我题签,这也是破题第一遭,我发自内心地不敢当。我很清楚,我严重缺乏艺术之“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所以毫不奢望当什么“书法名家”。但作为“读书人”,我确实不希望辜负这三个字。
  关于《近代印坛点将录》与《近代书林品藻录》
  艺术审美确实人各不同,此两书至少是我写作当时的“公平之论”,完全没有受利益的引诱,基本没有受感情的影响,因此没有偏离自己对书刻之美的判断。我的美学思想,在读者眼中可以是肤浅的、偏谬的,但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思想,因此可以作为标的接受学术批判。
  艺术美跨越国界,没有立场。可是创造艺术的人,有身份背景,有政治立场。同样,欣赏艺术的人,评论艺术的人,也有身份背景,也有政治立场。因此对美的审读,难免会因为两者(创作者与欣赏者)间的身份立场差异而迁移—尽管艺术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不受或少受立场的干扰,但很难完全做到。
  有朋友问《品藻录》何以没有收录台静农先生,我回答说:“至于台静农先生则不同,那应该归于我恶劣的审美偏见。我对台的文字、台的篆刻都没有恶感,但无论是隶书还是行草,不知为何,都给我强烈的不愉快感觉(有些像在《点将录》中读陈左夫印章的感觉),所以,此老原本是有的,最终还是被我删掉。”
  《二录》著完,我对书印的心思也暂告一段落,以后即使有所用功,也主要在传世书迹的考据上。回望二十世纪书坛,远远不及印学之欣欣向荣,二流三流乃至未入流充斥书法界,我甚至怀疑这一世纪中是否真正存在够得上一流的书法家,吴昌硕、沈尹默、沈寐叟、康有为、李叔同、于右任、谢无量、白蕉、林散之……曾经的大豪杰大英雄,他们的名字会如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一样,传诵千古吗?
  《雪泥鸿爪》是周永健老师的文言随笔,记弘一书法有云:“弘一书,俗居之时,多恃碑法,其以力证实,以形求质者,村气稍在而造作留痕。既入净门,空其实相,则书溢清凉,岂禅为药石,拔人以能,贻人以慧也耶。”其与《品藻录》有关弘一在俗出家前后书法的议论正合。
  艺术的平民化
  艺术的平民化,并不是“非艺术”,而是“艺术家”以其独有的艺术感知,去发现平凡世界中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可以原封不动地搬运到展览场地,陈列在一起,举办一场创意属于艺术家,而作品属于平民的“日常书法荟萃展”;也可以抽象其中的美学元素,重新组装成文化产权完全属于艺术家的“日常书风艺术展”。我以为,二者并行不悖。不但如此,两种情况下,起关键作用的依然是艺术家,而非原生状态的书写者—不管他们的作品是被直接陈列,还是被新的创作者取材借鉴。
  艺术家之“世故”
  能在史上留下姓字的人,其实都“世故”,本质上讲,所谓“清高狷介”,多数也是一种“世故”。只要我们不做“道德考量”,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接受者—其实,人,本来就没有资格对另一个人做出“道德考量”。
  有朋友做张大千研究,资料搜集越多,张的“世故”越明显,而张生前其实刻意掩盖这种世故,因为旧的道德标准不太谅解世故的姿态,所以聪明的作手们“世故”地向人展现自己不世故的一面。
  齐白石面对的是另一类人群,所以白石老人无需掩饰自己的世故,他甚至以“世故”的方式向人展示他“世故”的一面—因为吹捧他的新文人主张的是人性,世故本是人性之一端,老人也就乐于暴露出来,给大家增添乐趣。世故地说,也为自己的画谋个好价钱。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rn1.随文认读识记“萝、卜”等5个生字,理解“发愁、晾”等词语的意思.rn2.读懂故事内容,能一边读一边根据生活经验、前文故事情节、题目、插图等线索进行有依据地
期刊
外包的概念来源于工商管理领域。外包模式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75年来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概念和经营手法,足见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而逐渐将外包看作一种重要的发展战略。
经过数年的策划、设计,又经过两年左右的建设,我们学院的艺术系新楼霍尔维兹楼今年落成使用。九月份该系教授邀请艺术史系老师们参观,一是同行交流;二来多少有点"炫耀"。不看则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那句脍炙人口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一种时间的循环。缓缓飘落,经由季节的酝酿将衰败化归动能再回归枝头,这种目测与想象相
[教学目标]rn1.学会讲名字里的故事,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rn2.认真倾听别人讲名字里的故事,并能做到有礼貌地回应.rn3.感受名字里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进一步探寻名字里
期刊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10多年以来,不仅为城镇贫困人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福利依赖
很多对当代艺术并不熟悉的普通观众对蒋志的认识,多是源于那件名为《0.7%的盐》的作品。以曾经处在舆论风暴中心的娱乐明星——阿娇(钟欣桐)——作为核心形象,一个在外延意义上
随着轨道交通运营行业成本日益攀升,有必要加强和深化对运营成本管理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应以设计为源头,以绩效考评为手段,以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管理
一、前言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以字行。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逝世于1964年,享寿八十六岁。右老幼家贫为牧羊儿,刻苦工读,七岁入私塾;十七岁以案首入学,有西北奇才之誉,光绪二十七年中举,后赴开封府应礼部试。由于出版《半哭半笑楼诗草》,一经印出,到处流传,慈禧震怒,下令查办。经李雨田急救脱险,亡命上海,得恩师马良(相伯)之助,手创复旦公学、中国公学、上海大学,而后继创办者不下十余所
清代近三百年书法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蜕变,主题是碑帖之争。自“仪征太傅首发名论,而知斥王著之误,犹薄羲献之书”[1],到推崇王澍“江南足拓不如河北断碑”[2]主张的包世臣《艺舟双楫》的问世,“形成了咸丰、同治以后碑派书法压倒帖派的一统天下之势”,[3]“尊碑绌帖”成为主流。  陶濬宣(1846-1912),原名祖望,亦署浚宣,字文冲,号心云、心耘,晚号东湖居士、稷山、稷叟,室名稷山馆、通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