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葵,字曼石,四川成都人。1966年生。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82年开始在母亲指导下学习书法篆刻。1987年,拜四川大学朱寄尧先生门下,由此奠定学问基础。1989年在香港《书谱》杂志发表论文《欧阳通早孤轶事考辨》,开启从事书法篆刻研究之始。1996年前后,撰成《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先刊载于网络,补充图例注释后,由山东画报社出版。另著有《陶弘景丛考》、《石头的心事:玉读碑》。整理赵熙、胡薇元唱和墨迹,编为《玉雪双清》。发表书法论文数篇,其中《屏风帖校理》获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我曾经有做“学问家”的梦想,却从来没敢奢望成为“书法家”,近几年写字居然为人称道,愧莫敢当。兹从日记中剪裁出有关书法艺术的胡言乱语,请大家批评指教。
书法自述
一封写给戴新伟兄的信,其中顺便提到书法:“写字的事,在弟完全是娱乐,尤其是最近一年写《近代书林品藻录》,至沉著数家时,稍稍体会到章草书或许更适合我等不解风情的写字者。在学会转指以后,字迹稍微灵动了些,居然有些表现欲—其实也可以理解,写了26年字,从来不敢张挂出来,有一次挨不过面子,被迫参加学校的书画展览,居然请乐林兄代笔—现在稍微能够见人,也就生出迫不及待的心情,为可笑耳。”
这是很真实的话,我自信对书法、篆刻有品鉴能力,所以敢于把关于这两方面的偏谬之见贡献出来,任由大家批评。而以这种赏鉴能力看待自己的写字与刻印,我毫不留情地对自己说:一边儿玩儿去,你没有天赋,缺乏灵感,永远也写不出来的。举个例吧,乾隆过眼的精品数千、万计,你看他笔下的字迹,毫无生气,反倒是他的祖父康熙,还有一些书法家的气息,但乾隆在鉴赏上的能力应该是超过康熙的。
另一封写给新伟兄的信
“写字的事,真是强求不得,弟的字写了20多年,用功也勤,可毫无是处,也一直庸俗不堪,甚至去年题写《点将录》来送人,那个字迹都不是很见得人。可是,渐渐的,先是蝇头小字变得好些了,这大约得力用毛笔批点《救荒本草》;然后小楷书偶然也能有几行稍微可观的;再以后便是今年(2009),章草忽然有了进步。但水平如何,弟自己还是有数,只是见得人而已,离写得好差十万八千里呢。”
我能够成为较合格的“书法爱好者”,心愿足矣。沪上长乐老因为我著《近代印坛点将录》,所以他标点的《赖古堂印人传》、《飞鸿堂印人传》要我题签,这也是破题第一遭,我发自内心地不敢当。我很清楚,我严重缺乏艺术之“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所以毫不奢望当什么“书法名家”。但作为“读书人”,我确实不希望辜负这三个字。
关于《近代印坛点将录》与《近代书林品藻录》
艺术审美确实人各不同,此两书至少是我写作当时的“公平之论”,完全没有受利益的引诱,基本没有受感情的影响,因此没有偏离自己对书刻之美的判断。我的美学思想,在读者眼中可以是肤浅的、偏谬的,但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思想,因此可以作为标的接受学术批判。
艺术美跨越国界,没有立场。可是创造艺术的人,有身份背景,有政治立场。同样,欣赏艺术的人,评论艺术的人,也有身份背景,也有政治立场。因此对美的审读,难免会因为两者(创作者与欣赏者)间的身份立场差异而迁移—尽管艺术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不受或少受立场的干扰,但很难完全做到。
有朋友问《品藻录》何以没有收录台静农先生,我回答说:“至于台静农先生则不同,那应该归于我恶劣的审美偏见。我对台的文字、台的篆刻都没有恶感,但无论是隶书还是行草,不知为何,都给我强烈的不愉快感觉(有些像在《点将录》中读陈左夫印章的感觉),所以,此老原本是有的,最终还是被我删掉。”
《二录》著完,我对书印的心思也暂告一段落,以后即使有所用功,也主要在传世书迹的考据上。回望二十世纪书坛,远远不及印学之欣欣向荣,二流三流乃至未入流充斥书法界,我甚至怀疑这一世纪中是否真正存在够得上一流的书法家,吴昌硕、沈尹默、沈寐叟、康有为、李叔同、于右任、谢无量、白蕉、林散之……曾经的大豪杰大英雄,他们的名字会如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一样,传诵千古吗?
《雪泥鸿爪》是周永健老师的文言随笔,记弘一书法有云:“弘一书,俗居之时,多恃碑法,其以力证实,以形求质者,村气稍在而造作留痕。既入净门,空其实相,则书溢清凉,岂禅为药石,拔人以能,贻人以慧也耶。”其与《品藻录》有关弘一在俗出家前后书法的议论正合。
艺术的平民化
艺术的平民化,并不是“非艺术”,而是“艺术家”以其独有的艺术感知,去发现平凡世界中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可以原封不动地搬运到展览场地,陈列在一起,举办一场创意属于艺术家,而作品属于平民的“日常书法荟萃展”;也可以抽象其中的美学元素,重新组装成文化产权完全属于艺术家的“日常书风艺术展”。我以为,二者并行不悖。不但如此,两种情况下,起关键作用的依然是艺术家,而非原生状态的书写者—不管他们的作品是被直接陈列,还是被新的创作者取材借鉴。
艺术家之“世故”
能在史上留下姓字的人,其实都“世故”,本质上讲,所谓“清高狷介”,多数也是一种“世故”。只要我们不做“道德考量”,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接受者—其实,人,本来就没有资格对另一个人做出“道德考量”。
有朋友做张大千研究,资料搜集越多,张的“世故”越明显,而张生前其实刻意掩盖这种世故,因为旧的道德标准不太谅解世故的姿态,所以聪明的作手们“世故”地向人展现自己不世故的一面。
齐白石面对的是另一类人群,所以白石老人无需掩饰自己的世故,他甚至以“世故”的方式向人展示他“世故”的一面—因为吹捧他的新文人主张的是人性,世故本是人性之一端,老人也就乐于暴露出来,给大家增添乐趣。世故地说,也为自己的画谋个好价钱。
我曾经有做“学问家”的梦想,却从来没敢奢望成为“书法家”,近几年写字居然为人称道,愧莫敢当。兹从日记中剪裁出有关书法艺术的胡言乱语,请大家批评指教。
书法自述
一封写给戴新伟兄的信,其中顺便提到书法:“写字的事,在弟完全是娱乐,尤其是最近一年写《近代书林品藻录》,至沉著数家时,稍稍体会到章草书或许更适合我等不解风情的写字者。在学会转指以后,字迹稍微灵动了些,居然有些表现欲—其实也可以理解,写了26年字,从来不敢张挂出来,有一次挨不过面子,被迫参加学校的书画展览,居然请乐林兄代笔—现在稍微能够见人,也就生出迫不及待的心情,为可笑耳。”
这是很真实的话,我自信对书法、篆刻有品鉴能力,所以敢于把关于这两方面的偏谬之见贡献出来,任由大家批评。而以这种赏鉴能力看待自己的写字与刻印,我毫不留情地对自己说:一边儿玩儿去,你没有天赋,缺乏灵感,永远也写不出来的。举个例吧,乾隆过眼的精品数千、万计,你看他笔下的字迹,毫无生气,反倒是他的祖父康熙,还有一些书法家的气息,但乾隆在鉴赏上的能力应该是超过康熙的。
另一封写给新伟兄的信
“写字的事,真是强求不得,弟的字写了20多年,用功也勤,可毫无是处,也一直庸俗不堪,甚至去年题写《点将录》来送人,那个字迹都不是很见得人。可是,渐渐的,先是蝇头小字变得好些了,这大约得力用毛笔批点《救荒本草》;然后小楷书偶然也能有几行稍微可观的;再以后便是今年(2009),章草忽然有了进步。但水平如何,弟自己还是有数,只是见得人而已,离写得好差十万八千里呢。”
我能够成为较合格的“书法爱好者”,心愿足矣。沪上长乐老因为我著《近代印坛点将录》,所以他标点的《赖古堂印人传》、《飞鸿堂印人传》要我题签,这也是破题第一遭,我发自内心地不敢当。我很清楚,我严重缺乏艺术之“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所以毫不奢望当什么“书法名家”。但作为“读书人”,我确实不希望辜负这三个字。
关于《近代印坛点将录》与《近代书林品藻录》
艺术审美确实人各不同,此两书至少是我写作当时的“公平之论”,完全没有受利益的引诱,基本没有受感情的影响,因此没有偏离自己对书刻之美的判断。我的美学思想,在读者眼中可以是肤浅的、偏谬的,但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思想,因此可以作为标的接受学术批判。
艺术美跨越国界,没有立场。可是创造艺术的人,有身份背景,有政治立场。同样,欣赏艺术的人,评论艺术的人,也有身份背景,也有政治立场。因此对美的审读,难免会因为两者(创作者与欣赏者)间的身份立场差异而迁移—尽管艺术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不受或少受立场的干扰,但很难完全做到。
有朋友问《品藻录》何以没有收录台静农先生,我回答说:“至于台静农先生则不同,那应该归于我恶劣的审美偏见。我对台的文字、台的篆刻都没有恶感,但无论是隶书还是行草,不知为何,都给我强烈的不愉快感觉(有些像在《点将录》中读陈左夫印章的感觉),所以,此老原本是有的,最终还是被我删掉。”
《二录》著完,我对书印的心思也暂告一段落,以后即使有所用功,也主要在传世书迹的考据上。回望二十世纪书坛,远远不及印学之欣欣向荣,二流三流乃至未入流充斥书法界,我甚至怀疑这一世纪中是否真正存在够得上一流的书法家,吴昌硕、沈尹默、沈寐叟、康有为、李叔同、于右任、谢无量、白蕉、林散之……曾经的大豪杰大英雄,他们的名字会如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一样,传诵千古吗?
《雪泥鸿爪》是周永健老师的文言随笔,记弘一书法有云:“弘一书,俗居之时,多恃碑法,其以力证实,以形求质者,村气稍在而造作留痕。既入净门,空其实相,则书溢清凉,岂禅为药石,拔人以能,贻人以慧也耶。”其与《品藻录》有关弘一在俗出家前后书法的议论正合。
艺术的平民化
艺术的平民化,并不是“非艺术”,而是“艺术家”以其独有的艺术感知,去发现平凡世界中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可以原封不动地搬运到展览场地,陈列在一起,举办一场创意属于艺术家,而作品属于平民的“日常书法荟萃展”;也可以抽象其中的美学元素,重新组装成文化产权完全属于艺术家的“日常书风艺术展”。我以为,二者并行不悖。不但如此,两种情况下,起关键作用的依然是艺术家,而非原生状态的书写者—不管他们的作品是被直接陈列,还是被新的创作者取材借鉴。
艺术家之“世故”
能在史上留下姓字的人,其实都“世故”,本质上讲,所谓“清高狷介”,多数也是一种“世故”。只要我们不做“道德考量”,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接受者—其实,人,本来就没有资格对另一个人做出“道德考量”。
有朋友做张大千研究,资料搜集越多,张的“世故”越明显,而张生前其实刻意掩盖这种世故,因为旧的道德标准不太谅解世故的姿态,所以聪明的作手们“世故”地向人展现自己不世故的一面。
齐白石面对的是另一类人群,所以白石老人无需掩饰自己的世故,他甚至以“世故”的方式向人展示他“世故”的一面—因为吹捧他的新文人主张的是人性,世故本是人性之一端,老人也就乐于暴露出来,给大家增添乐趣。世故地说,也为自己的画谋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