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里的张顺,传闻在水底可以伏上七天七夜,穿梭水面快速无比,所以人称“浪里白条”。而今,在北京密云消防支队水域救援队伍里,下士吴昌付、郑海洋也是“敢下五洋捉鳖”的消防战士,是水下作战的最佳搭档。
对于水,吴昌付、郑海洋有着独特的情感,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还没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学会在村前屋后的小河小溪里狗刨式嬉水了。
新兵连刚下队,吴昌付、郑海洋通过支队层层选拔正式加入了水域救援队。
潜水对人的体能消耗非常大,潜水10分钟,运动量相当于跑1000米。蹼泳、潜泳、1000米混合泳……接踵而至的新科目,每一项都是挑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水下战士并不容易,身体素质是第一关。吴昌付、郑海洋暗自跟自己卯上了劲。平时的体能训练,能练的科目一个也不落下,几十斤的水带要甩上百遍,百余斤的假人天天都在扛,杠铃哑铃不断加码,单杠双杠交替上阵。
夏天高温穿着潜水服似蒸笼,冬天水里作业浑身透心凉。为练就一身潜水硬功,吴昌付、郑海洋始终相信:埋头苦练一定出成绩。一把铁锤被抛掷深水中,“气瓶压力,180;深度表,归零;方向,正东90……”下潜,搜索,几分钟后浮出水面,找到落水物。只要在训练场,像这样的训练,吴昌付、郑海洋每天都要反复许多次。
练深度,一米一米进行突破;练速度,卡着秒表反复进行;练难度,从室内游泳馆到地形复杂、流速湍急的开放水域。
水下世界险象环生。吴昌付想起入队之初的一次下潜训练时,没有掌握好下潜的时间,直到感觉呼吸困难才意识到氧气将要耗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瞬间让自己慌了神,好在同伴的帮助下浮出水面,连咳带喘的吸了好几口气才缓了过来。更有意思的是,在去年的一次开放水域潜水训练中,郑海洋下潜时,捉到了一只鳖,他手捧着鳖浮出水面合影留念,再把鳖放入水中。
吴昌付、郑海洋就像两颗新星,竿头直上,在去年支队举行的全员练兵大比武中,吴昌付一举拿下综合成绩冠军奖杯,郑海洋发挥长跑优势,以3000米跑9分50秒、5000米跑18分55秒的成绩独占鳌头。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很快成为了水域救援队里的生力军,水中作战配合默契的生死搭档。
“下水救援是什么感觉?”
“害怕!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潜水服防水但不保温,时间一长,双手就不听使唤,在七八米深的水下,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一慌张,脚蹼搅动水底的淤泥,眼前便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第一次接触尸体是什么感觉?”
“恐惧!水下不比岸上,仅看到尸体,整个人都打哆嗦,更别说第一次接触了。恐惧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硬它就软,只有自己给自己壮胆。”
在有人溺水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溺水者,早一秒就多一分生的希望,所以为了救人,下水从不含糊。最近的一起救援是在前几天,北京密云区滨河路废弃铁路桥下的河道中间一男子被发现落水,两人主动请战,穿着救生衣,携带救生圈,游到距离河岸约30米的河道中央。由于前一天夜里刚下过大雨,河道里的水寒气袭人,男子身体僵硬不听使唤,手脚哆嗦用不上力,吴昌付、郑海洋两名战士将绑好保护绳的救生圈套在男子身上,一前一后,通过与岸上消防官兵手语交流,利用保护绳拉拽牵引成功将落水男子救上岸。
好几天过去了,回想起救人时的场景,吴昌付、郑海洋心中充满自豪。“作为军人,救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群众遇到了危险,我们不能退缩,必须上。”
近日,接到报警称潮白河有一女子轻生跳河,也是吴昌付、郑海洋兩人将女子成功从水里救了上来。
“成为配合默契的水中搭档靠的是什么?”
“信任。”为了确保安全,在救援中每次都需要两名潜水员拉着手,同时下水,在能见度好的时候,他们通过手语互相沟通,“抹脖子”的动作就是我遇到了危险,“手向前指”的动作就是继续向前走,同伴之间必须互相信任、互相保护。在潜入水底后,还要利用绳语跟岸上人员随时保持联系,通过传递“绳语”进行互动。
成为最佳搭档也是源于平时的相互打磨和水下的默契配合。20余次下水搜救、打捞被困人员的经历,虽然每次都步步惊心,但吴昌付、郑海洋都出色的完成了每一次战斗。
“什么时候需要我们上阵,我们还是冲在最前面”,说这句话时,哥俩儿下巴轻扬,坚毅的眼睛里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自豪。
对于水,吴昌付、郑海洋有着独特的情感,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还没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学会在村前屋后的小河小溪里狗刨式嬉水了。
新兵连刚下队,吴昌付、郑海洋通过支队层层选拔正式加入了水域救援队。
潜水对人的体能消耗非常大,潜水10分钟,运动量相当于跑1000米。蹼泳、潜泳、1000米混合泳……接踵而至的新科目,每一项都是挑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水下战士并不容易,身体素质是第一关。吴昌付、郑海洋暗自跟自己卯上了劲。平时的体能训练,能练的科目一个也不落下,几十斤的水带要甩上百遍,百余斤的假人天天都在扛,杠铃哑铃不断加码,单杠双杠交替上阵。
夏天高温穿着潜水服似蒸笼,冬天水里作业浑身透心凉。为练就一身潜水硬功,吴昌付、郑海洋始终相信:埋头苦练一定出成绩。一把铁锤被抛掷深水中,“气瓶压力,180;深度表,归零;方向,正东90……”下潜,搜索,几分钟后浮出水面,找到落水物。只要在训练场,像这样的训练,吴昌付、郑海洋每天都要反复许多次。
练深度,一米一米进行突破;练速度,卡着秒表反复进行;练难度,从室内游泳馆到地形复杂、流速湍急的开放水域。
水下世界险象环生。吴昌付想起入队之初的一次下潜训练时,没有掌握好下潜的时间,直到感觉呼吸困难才意识到氧气将要耗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瞬间让自己慌了神,好在同伴的帮助下浮出水面,连咳带喘的吸了好几口气才缓了过来。更有意思的是,在去年的一次开放水域潜水训练中,郑海洋下潜时,捉到了一只鳖,他手捧着鳖浮出水面合影留念,再把鳖放入水中。
吴昌付、郑海洋就像两颗新星,竿头直上,在去年支队举行的全员练兵大比武中,吴昌付一举拿下综合成绩冠军奖杯,郑海洋发挥长跑优势,以3000米跑9分50秒、5000米跑18分55秒的成绩独占鳌头。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很快成为了水域救援队里的生力军,水中作战配合默契的生死搭档。
“下水救援是什么感觉?”
“害怕!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潜水服防水但不保温,时间一长,双手就不听使唤,在七八米深的水下,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一慌张,脚蹼搅动水底的淤泥,眼前便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第一次接触尸体是什么感觉?”
“恐惧!水下不比岸上,仅看到尸体,整个人都打哆嗦,更别说第一次接触了。恐惧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硬它就软,只有自己给自己壮胆。”
在有人溺水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溺水者,早一秒就多一分生的希望,所以为了救人,下水从不含糊。最近的一起救援是在前几天,北京密云区滨河路废弃铁路桥下的河道中间一男子被发现落水,两人主动请战,穿着救生衣,携带救生圈,游到距离河岸约30米的河道中央。由于前一天夜里刚下过大雨,河道里的水寒气袭人,男子身体僵硬不听使唤,手脚哆嗦用不上力,吴昌付、郑海洋两名战士将绑好保护绳的救生圈套在男子身上,一前一后,通过与岸上消防官兵手语交流,利用保护绳拉拽牵引成功将落水男子救上岸。
好几天过去了,回想起救人时的场景,吴昌付、郑海洋心中充满自豪。“作为军人,救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群众遇到了危险,我们不能退缩,必须上。”
近日,接到报警称潮白河有一女子轻生跳河,也是吴昌付、郑海洋兩人将女子成功从水里救了上来。
“成为配合默契的水中搭档靠的是什么?”
“信任。”为了确保安全,在救援中每次都需要两名潜水员拉着手,同时下水,在能见度好的时候,他们通过手语互相沟通,“抹脖子”的动作就是我遇到了危险,“手向前指”的动作就是继续向前走,同伴之间必须互相信任、互相保护。在潜入水底后,还要利用绳语跟岸上人员随时保持联系,通过传递“绳语”进行互动。
成为最佳搭档也是源于平时的相互打磨和水下的默契配合。20余次下水搜救、打捞被困人员的经历,虽然每次都步步惊心,但吴昌付、郑海洋都出色的完成了每一次战斗。
“什么时候需要我们上阵,我们还是冲在最前面”,说这句话时,哥俩儿下巴轻扬,坚毅的眼睛里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