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的秋天,18岁的父亲收到了省城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上规定的报到时间一天天临近,可奶奶却拿不出去省城所需的五元钱路费。
离去学校报到只有五天时间了,奶奶还是没能借到路费。按学校规定,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去报到,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父亲不想放弃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毅然决定步行去省城的学校报到。从家乡的小村子到省城的学校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步行最快也得五天时间。奶奶向两家邻居借了两斤白面,给父亲蒸了几个大馒头带着路上吃。
父亲风餐露宿,渴了喝口河水,饿了啃口凉馒头,困了就睡在路边的柴草垛里。一天清晨,父亲醒来发现干粮袋子被野狗咬烂了,袋子里剩的五个馒头也被野狗叼跑了。父亲大哭了一场,不得不饿着肚子往省城赶。
第三天中午,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父亲,摇摇晃晃走进路边的一个水利工地,看到一个中年女人正揭开蒸笼往筐里捡着馒头。闻到馒头香味的父亲情不自禁地奔了过去,伸手便从冒着热气的蒸笼上抓了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刚出屉的馒头太热,父亲又吃得急迫,嘴唇被烫了个大泡。
蒸馒头的中年女人叫李翠华,她严厉地呵斥着父亲。父亲跪在地上恳求:“婶子,救救我吧,我饿,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父亲掏出大学录取通知书给李翠华看,李翠华看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很是同情,解下围巾包了五个馒头给了父亲。
怀里装着五个馒头和李翠华的无私爱心,父亲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一路紧跑慢赶,终于在规定时间赶到了省城,到学校报了到。
一晃,四年时间过去了。父亲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城电机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工作稳定以后,父亲开始想念恩人李翠华,“要不是李婶子给的五个馒头,我不是饿死在荒郊野外,也肯定赶不上报到时间,错过这次命运转折的机会……”于是,父亲萌生了去寻找恩人李翠华的心思。
翌年秋天,父亲踏上了寻找救命恩人李翠华的路途。父亲从省城出发,一路向北开始了艰难的寻找。父亲来到当年的水利工地,工程早已完工,工人早已散去。但父亲没有气馁,一路打听着继续寻找。父亲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村又一村,兜兜转转找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假期即将结束时,找到了恩人李翠华的家。
门开了,父亲一眼就认出当年给他五个馒头的李翠华,父亲抓着李翠华的手激动地说:“婶子,我就是当年你给我五个馒头的那个步行上大学的娃呀。”说着把当年包馒头的围巾递给李翠华看。李翠华认出了她的围巾,也认出了父亲,她惊喜交加地道:“孩子,你咋找来了?”
父亲一五一十地向李翠华讲述了他们在水利工地分别后以及这些年的过往经历。在得知李翠华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时,父亲立刻跪地磕头认李翠华为“干娘”,并提出接李翠华去省城给她养老送终,但李翠华婉言谢绝了父亲的好意。
临别前,父亲掏出积攒了大半年的工资塞给李翠华说:“当年您那五个馒头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这些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的。”从此,父亲把没儿没女的李翠华当成了自己的亲娘。回省城后,父亲每月从工资中抽出一半寄给了李翠华,逢年过节还给李翠华寄去食品和衣物等。
李翠华70岁时,脊椎处生了一个铜钱大的脓疮。父亲把李翠华接到省城,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同事给父亲出了一个偏方:将癞蛤蟆、毒蛇等活剐捣碎敷在伤口上可治愈,但在敷药前必须用嘴把脓血腐肉吸干净。父亲毫不犹豫地说:“别说是吸脓血腐肉,就是割我身上的肉,我也在所不惜。”父亲照着药方配好药后,俯头吸疮口的脓血腐肉,吸了吐,吐了吸。整整吸了半个小时,才把脓血腐肉吸干净,敷上了药。
李翠华脊椎疮疾痊愈的第三年,病魔再一次袭击了这位善良的老人——她不幸又患上了肝癌(晚期)。父亲带着李翠华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但医生都摇着头表示回天乏力。
父亲不甘心、不放弃,打听到宁夏有位老中医擅治此病,便只身前往宁夏寻医问药。因没有老中医的详细地址,父亲在宁夏转了半个多月也没能找到。情急之下,父亲想起固原的一个大学同学,如果能请大学同学帮忙寻找,也许希望会更大一些。
父亲到了固原,刚刚走出火车站便被一辆卡车撞了。父亲被卡车司机送到医院,右眼睑裂伤、头皮裂伤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缝了二十几針。父亲仅住了一天院,便找到医生要求出院,医生不让,他便把寻药救母的事说了,医生很感动,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但父亲用生命寻回来的药并没能挽留住李翠华老人的生命。父亲在李翠华老人遗像前长跪不起,想起四十年前的那五个馒头,眼泪如决堤的水涌出眼眶。◎
离去学校报到只有五天时间了,奶奶还是没能借到路费。按学校规定,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去报到,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父亲不想放弃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毅然决定步行去省城的学校报到。从家乡的小村子到省城的学校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步行最快也得五天时间。奶奶向两家邻居借了两斤白面,给父亲蒸了几个大馒头带着路上吃。
父亲风餐露宿,渴了喝口河水,饿了啃口凉馒头,困了就睡在路边的柴草垛里。一天清晨,父亲醒来发现干粮袋子被野狗咬烂了,袋子里剩的五个馒头也被野狗叼跑了。父亲大哭了一场,不得不饿着肚子往省城赶。
第三天中午,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父亲,摇摇晃晃走进路边的一个水利工地,看到一个中年女人正揭开蒸笼往筐里捡着馒头。闻到馒头香味的父亲情不自禁地奔了过去,伸手便从冒着热气的蒸笼上抓了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刚出屉的馒头太热,父亲又吃得急迫,嘴唇被烫了个大泡。
蒸馒头的中年女人叫李翠华,她严厉地呵斥着父亲。父亲跪在地上恳求:“婶子,救救我吧,我饿,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父亲掏出大学录取通知书给李翠华看,李翠华看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很是同情,解下围巾包了五个馒头给了父亲。
怀里装着五个馒头和李翠华的无私爱心,父亲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一路紧跑慢赶,终于在规定时间赶到了省城,到学校报了到。
一晃,四年时间过去了。父亲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城电机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工作稳定以后,父亲开始想念恩人李翠华,“要不是李婶子给的五个馒头,我不是饿死在荒郊野外,也肯定赶不上报到时间,错过这次命运转折的机会……”于是,父亲萌生了去寻找恩人李翠华的心思。
翌年秋天,父亲踏上了寻找救命恩人李翠华的路途。父亲从省城出发,一路向北开始了艰难的寻找。父亲来到当年的水利工地,工程早已完工,工人早已散去。但父亲没有气馁,一路打听着继续寻找。父亲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村又一村,兜兜转转找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假期即将结束时,找到了恩人李翠华的家。
门开了,父亲一眼就认出当年给他五个馒头的李翠华,父亲抓着李翠华的手激动地说:“婶子,我就是当年你给我五个馒头的那个步行上大学的娃呀。”说着把当年包馒头的围巾递给李翠华看。李翠华认出了她的围巾,也认出了父亲,她惊喜交加地道:“孩子,你咋找来了?”
父亲一五一十地向李翠华讲述了他们在水利工地分别后以及这些年的过往经历。在得知李翠华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时,父亲立刻跪地磕头认李翠华为“干娘”,并提出接李翠华去省城给她养老送终,但李翠华婉言谢绝了父亲的好意。
临别前,父亲掏出积攒了大半年的工资塞给李翠华说:“当年您那五个馒头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这些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的。”从此,父亲把没儿没女的李翠华当成了自己的亲娘。回省城后,父亲每月从工资中抽出一半寄给了李翠华,逢年过节还给李翠华寄去食品和衣物等。
李翠华70岁时,脊椎处生了一个铜钱大的脓疮。父亲把李翠华接到省城,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同事给父亲出了一个偏方:将癞蛤蟆、毒蛇等活剐捣碎敷在伤口上可治愈,但在敷药前必须用嘴把脓血腐肉吸干净。父亲毫不犹豫地说:“别说是吸脓血腐肉,就是割我身上的肉,我也在所不惜。”父亲照着药方配好药后,俯头吸疮口的脓血腐肉,吸了吐,吐了吸。整整吸了半个小时,才把脓血腐肉吸干净,敷上了药。
李翠华脊椎疮疾痊愈的第三年,病魔再一次袭击了这位善良的老人——她不幸又患上了肝癌(晚期)。父亲带着李翠华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但医生都摇着头表示回天乏力。
父亲不甘心、不放弃,打听到宁夏有位老中医擅治此病,便只身前往宁夏寻医问药。因没有老中医的详细地址,父亲在宁夏转了半个多月也没能找到。情急之下,父亲想起固原的一个大学同学,如果能请大学同学帮忙寻找,也许希望会更大一些。
父亲到了固原,刚刚走出火车站便被一辆卡车撞了。父亲被卡车司机送到医院,右眼睑裂伤、头皮裂伤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缝了二十几針。父亲仅住了一天院,便找到医生要求出院,医生不让,他便把寻药救母的事说了,医生很感动,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但父亲用生命寻回来的药并没能挽留住李翠华老人的生命。父亲在李翠华老人遗像前长跪不起,想起四十年前的那五个馒头,眼泪如决堤的水涌出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