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馒头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xiaoliyan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的秋天,18岁的父亲收到了省城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上规定的报到时间一天天临近,可奶奶却拿不出去省城所需的五元钱路费。
  离去学校报到只有五天时间了,奶奶还是没能借到路费。按学校规定,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去报到,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父亲不想放弃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毅然决定步行去省城的学校报到。从家乡的小村子到省城的学校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步行最快也得五天时间。奶奶向两家邻居借了两斤白面,给父亲蒸了几个大馒头带着路上吃。
  父亲风餐露宿,渴了喝口河水,饿了啃口凉馒头,困了就睡在路边的柴草垛里。一天清晨,父亲醒来发现干粮袋子被野狗咬烂了,袋子里剩的五个馒头也被野狗叼跑了。父亲大哭了一场,不得不饿着肚子往省城赶。
  第三天中午,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父亲,摇摇晃晃走进路边的一个水利工地,看到一个中年女人正揭开蒸笼往筐里捡着馒头。闻到馒头香味的父亲情不自禁地奔了过去,伸手便从冒着热气的蒸笼上抓了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刚出屉的馒头太热,父亲又吃得急迫,嘴唇被烫了个大泡。
  蒸馒头的中年女人叫李翠华,她严厉地呵斥着父亲。父亲跪在地上恳求:“婶子,救救我吧,我饿,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父亲掏出大学录取通知书给李翠华看,李翠华看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很是同情,解下围巾包了五个馒头给了父亲。
  怀里装着五个馒头和李翠华的无私爱心,父亲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一路紧跑慢赶,终于在规定时间赶到了省城,到学校报了到。
  一晃,四年时间过去了。父亲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城电机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工作稳定以后,父亲开始想念恩人李翠华,“要不是李婶子给的五个馒头,我不是饿死在荒郊野外,也肯定赶不上报到时间,错过这次命运转折的机会……”于是,父亲萌生了去寻找恩人李翠华的心思。
  翌年秋天,父亲踏上了寻找救命恩人李翠华的路途。父亲从省城出发,一路向北开始了艰难的寻找。父亲来到当年的水利工地,工程早已完工,工人早已散去。但父亲没有气馁,一路打听着继续寻找。父亲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村又一村,兜兜转转找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假期即将结束时,找到了恩人李翠华的家。
  门开了,父亲一眼就认出当年给他五个馒头的李翠华,父亲抓着李翠华的手激动地说:“婶子,我就是当年你给我五个馒头的那个步行上大学的娃呀。”说着把当年包馒头的围巾递给李翠华看。李翠华认出了她的围巾,也认出了父亲,她惊喜交加地道:“孩子,你咋找来了?”
  父亲一五一十地向李翠华讲述了他们在水利工地分别后以及这些年的过往经历。在得知李翠华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时,父亲立刻跪地磕头认李翠华为“干娘”,并提出接李翠华去省城给她养老送终,但李翠华婉言谢绝了父亲的好意。
  临别前,父亲掏出积攒了大半年的工资塞给李翠华说:“当年您那五个馒头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这些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的。”从此,父亲把没儿没女的李翠华当成了自己的亲娘。回省城后,父亲每月从工资中抽出一半寄给了李翠华,逢年过节还给李翠华寄去食品和衣物等。
  李翠华70岁时,脊椎处生了一个铜钱大的脓疮。父亲把李翠华接到省城,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同事给父亲出了一个偏方:将癞蛤蟆、毒蛇等活剐捣碎敷在伤口上可治愈,但在敷药前必须用嘴把脓血腐肉吸干净。父亲毫不犹豫地说:“别说是吸脓血腐肉,就是割我身上的肉,我也在所不惜。”父亲照着药方配好药后,俯头吸疮口的脓血腐肉,吸了吐,吐了吸。整整吸了半个小时,才把脓血腐肉吸干净,敷上了药。
  李翠华脊椎疮疾痊愈的第三年,病魔再一次袭击了这位善良的老人——她不幸又患上了肝癌(晚期)。父亲带着李翠华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但医生都摇着头表示回天乏力。
  父亲不甘心、不放弃,打听到宁夏有位老中医擅治此病,便只身前往宁夏寻医问药。因没有老中医的详细地址,父亲在宁夏转了半个多月也没能找到。情急之下,父亲想起固原的一个大学同学,如果能请大学同学帮忙寻找,也许希望会更大一些。
  父亲到了固原,刚刚走出火车站便被一辆卡车撞了。父亲被卡车司机送到医院,右眼睑裂伤、头皮裂伤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缝了二十几針。父亲仅住了一天院,便找到医生要求出院,医生不让,他便把寻药救母的事说了,医生很感动,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但父亲用生命寻回来的药并没能挽留住李翠华老人的生命。父亲在李翠华老人遗像前长跪不起,想起四十年前的那五个馒头,眼泪如决堤的水涌出眼眶。◎
其他文献
恩师姓沈,父亲是下中农成分。1964年,他初中毕业后就当上乡邮员。同龄人都羡慕他捧上铁饭碗,是共和国的幸运儿。  他每天背着沉甸甸的大邮包,往返步行在家乡60多公里崎岖邮路上,服务14个自然村落、14个中小学教学点和128个投递点。日复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雨兼程,为万家千户带去希望,传递着党和政府的音讯。这是他当乡邮员的工作写照。  遇见恩师的第一天是在南莫乡水荡子码头。在那个“特殊年
公平贸易基金会成立于1992年,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组织,根据国际公认的公平贸易标准,在英国的产品上许可使用FAIRTRADE商标。该基金会是国际公平贸易组织(Fairtrade International)的英国成员,该组织在欧洲,日本,北美,墨西哥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的生产者组织网络中联合了20多个标签倡议。  一、公平贸易基金会的定位  公平贸易是一个以公平贸易
多年前,我访问驻地在奥地利的SOS儿童村总部,那也是我去奥地利的主要目的。SOS儿童村是一个国际民间慈善组织,在中国援建了两座儿童村,其中一座在天津。该组织的宗旨是发扬人道主义,为孤儿提供家庭式的抚养环境,家庭与家庭之间形成村落邻里关系,每个家庭由一位养母和六七个兄弟姐妹组成,使孩子们在模拟天伦之乐的环境里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这项富于人情味儿的事业,非常适合我的写作风格,我正在写作以此为素材的长篇
我和雨晓荷(本名李兵)因“慈善”而相识、结缘,虽然他在慈善工作岗位上的时间不长,但为慈善留下了不少鲜活、深刻、令我关注、令我感动、让我思考并记住了的文字。我知道,他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不得不到一个收入更高更有保障的单位;我知道,他虽然走出四川安岳一个村落的家乡到中山、东莞、深圳、成都等地打拼多年,但生活依旧拮据尚没有富裕富有起来。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雨晓荷即将出版的散文集《歌唱的蟋蟀》,忽然觉得他其
百变天公握冷暖,  一场花雨撩秋帘。  寒露风卷霜叶疏,  北雁南飛又一年!  写于10月9日雨中
秦川八百里,上下五千年。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是中华文明和华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赋予了这片土地深邃的内涵;历时1100多年的建都史,在这里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化长卷。慈善也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经过20年的发展,慈善之树枝繁叶茂,陕西慈善事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慈善宣传工作也成为陕西慈善事业中的重中之重,全
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美好崇高的事业。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慈善事业蓬勃发展,蔚然成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给慈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给随之而来的慈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慈善档案管理工作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慈善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做好慈善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一、慈善
自2012年慈善文化进校园以来,我们的慈善文化也伴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走过了整整六年时间。这六年,是探索与实践交织,更是规范与常态并存的六年。这是我,一个一线班主任的真切感受。  一、探索阶段  起初,大家对慈善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帮助救济、捐钱捐物上,觉得慈善的受众应该是那些在某个方面需要帮助的弱者。一次,学校安排我上一节慈善课,当时自己真的很迷茫,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学校开展的多次捐赠帮扶活动组织了第
6月17日,《人民政协报》《民意周刊》刊登了《养老好政策 落实是关键》——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伊丽苏娅为养老事业持续呼吁的文章。文章刊出后,伊丽苏娅委员的朋友圈里有了这样一条留言:希望您能来北京市万寿阳光老年公寓坐坐,听听老人以及子女和倾心侍老的我们的心声吧。  6月29日,记者和伊丽苏娅委员来到了位于北京西长安街边的万寿阳光老年公寓,听这里的“当家人”闫庆华讲述他从事养老行业过程中的酸甜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时至晚年大抵都会有一种人生路上之慨,此为常情。忠信同志自传体的《行程》一书扑面而来,给我确有一种新颖之感。行程者比之在路上,则更有一种行动感和指向性,行者之程重在于行,不在风景,注重的是内在的信念和执着的奋行,因而更有一种力量和情怀在其中,尤显笃定。  忠信的书,人如其名,书如其名,忠实可信。从“故乡情愫”之发萌,到戎边军营之岁月,再到信访工作、慈善事业心系大众,一脉相连数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