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at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皓峰执导过三部电影:《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师父》,三部皆为武侠电影。与打打杀杀的普通武打片有别,徐皓峰的武侠电影,展示武功,地道专业,不夸张,不花哨,有板有眼。武功的背后,更展现武林的规矩。规矩,往深处讲,便是礼。孔子说“克己复礼”,礼,表面上是规矩,实际上则是“理”。克己复礼,有自我约束,自我修行之意。徐皓峰的电影,又不仅仅只是武侠电影,除了武林,还有文化。看了徐皓峰的书——《逝去的武林》才知道,原来导演也算是武林中人,怪不得他的武侠电影拍得那么专业。又看了书才知道,为什么武林中人的徐皓峰,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反而是一派文人气象,即如书中说的“武人文相”。
  《逝去的武林》记载了民国一代武林高手言行语录,师傅们讲拳法拳理,其中还掺杂着一些武林逸史。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甚至也可以仅仅是欣赏作者的文笔之美。文字的好,华丽有华丽的好,朴素有朴素的好,不见得那种风格更高超。此书的文字,因为是属于口述撰写成文,所以,大体上简洁朴素,真知灼见,一眼见底,但又回味无穷。
  功夫是真,武林也是真。那个逝去的武林,真让人怀念。
  书摘
  1. 唐师维禄喜欢穿白马褂。那天他拿了碗酱面,一边吃一边给我们讲拳。我们几个徒弟都很调皮,一拥而上撞他,想用他手里的酱面弄脏他的白马褂。他不用手也不用脚,走了一圈,把我们都撂倒了。
  他说这是形意拳的肩打、胯打、臀打。这种打法就是一蹭,而不是像出拳似的打出去,摆胯、凸肩、甩屁股是很难看的,这种近身打法是要蜻蜓点水一般,一闪一闪的。
  一天,唐师被辆大马车拦住。马车夫是练拳人,车栏上有一个铁环,马车夫用胳膊在铁环上撞了一下,铁环就歪了。他问:“唐师傅,您能再把铁环撞回去吗?”
  唐师说:“你的胳膊比铁环硬,我就不撞铁环撞你的胳膊吧!”一撞,车夫连连叫疼,瞅着唐师的胳膊发呆。唐维禄说:“你胳膊撞过来时,我的胳膊拧了一下,说是咱俩撞胳膊,其实是我打你的胳膊。”
  后来唐师又跟弟子们讲,这一拧不但要在胳膊上还要在全身,拧来拧去,就会发力了。形意拳发力不是直的。
  唐老师传我拳是按古法,规矩非常大,一定要在四面有墙的院子里,不准被第三双眼看到,而且要在夜里练,除了保密,也为养眼神。我想只有母亲家(王家)的祠堂合适,就约了唐师住在祠堂,有时唐师别的徒弟也来,祠堂里会很热闹。
  我也是在这儿结下了生死之交——师弟丁志涛。他食量过人,我叫他“饭桶”。我太不像练武的了,而他是太像了,高个怒眼气势憾人,一天到晚捺不住,有跟人比武的瘾。
  但他是个性情中人,待我很真诚。我就和他拜了把兄弟。我推掉了别人给我说合的一门亲,与丁师兄的妹妹结婚了。他性格偏激,后来发生变故而死。
  我父亲有名士派,爱组织一伙文人去游山玩水,在南京上海一呆就很久,很少在家。他有一次回家,见到祠堂里生人很多,就落下了脸色,唐师以后就不再来了。
  因为我习武,父子俩矛盾很大,有一阵甚至弄得很僵。文人的脾气就是这样,一发作起来非常绝情。我在宁河呆不下去,唐师认为祸从他起,就将我送到北京跟尚云祥学拳,也算有了落脚处。
  因为与尚师年岁相差过大,尚师开始是不收我的,说:“老师傅,小徒弟,以后给人当祖宗呀!”唐师一个劲儿地说:“读书人的孩子,不错。”然后把我的情况讲了一遍,尚云祥觉得我有点血性,就收下了我,很快地举行了拜师仪式,让我立下“学成后不收徒”的誓言。
  后来我有机会做官,唐师不准,说:“按照古代的规矩,练武之人要有了官府的身份,就不能再入武林了。”
  有一句“练功不练拳”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拳是打拳,“练功不练拳”就是只站桩不打拳——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冬天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
  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站桩有无穷益处,是练功。其实打拳也是练功,形意拳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气不是呼吸的气,比如男人的英姿潇洒、女人的妩媚亮丽,就是气的作用,所谓生机勃勃。至於呼吸的气,叫作“息”,劈拳就是炼息(不说打法,只谈练拳的练法)。
  开始练劈拳,要找个开阔地带,犹如人登上高山,视野一开,会禁不住地长呼一口气。在开阔地带,气息容易放开。
  劈拳的姿势是手的一探一回,犹如人的一呼一吸。一趟四五百米地打下去,气息越来越绵长,越来越深远,精力便充沛了。
  手部动作激发了全身,渐渐感到气息鼓荡,全身毛孔开合。薛颠说过:“练拳的人要学会体呼吸”,体呼吸的妙处在打劈拳时可以体会到。
  许多人身体都有隐疾,以劈拳炼息可以将其灭于无形。而且人一上了岁数,身体会亏空,就要通过炼息将气补足。
  2. 《路加福音》的“钱囊、口袋、刀”章节,被捕前夕,耶稣嘱咐门徒卖衣买刀。五世纪,中东地区的教父将此言解释成弃世求道,衣服是俗世,刀是修行,一个换一个。
  放弃生活的教父们都是生活的高手,情智高,妙语连珠,并有传播网,将自己的逸事流传大众。他们有邻居有客人,说:“待客人如待耶稣,会与邻人相处,便会与上帝相处。”
  卖衣买刀的实情,不是舍衣得刀,而是衣服里藏把刀。
  教父是呆在家里的人,凭个人魅力重建身边世俗。后来,教父的家被教堂取代,教父被神父牧师取代。教父型的人在东方更为悠长,在日本是茶道师,在我小时候,是胡同里的每一位老人。
  “人老了,俗气就少了。”是老人们聊天的话,沾沾自喜。那时的老头、老太太长得真好看。
  我姥爷李捷轩,旧式的书呆子,不问世事家事,不见得不明白。他有一个自己的尊严体系,每年有几个固定看他一次的人,无礼物,不说什么话,一小时便走,真是来“看”人。   他们是他帮过的人,不让带礼物,不让说感谢话,也不陪说话,因为帮忙时并不想做朋友。他们也适应,年年不落地来,表明不忘恩就好。
  姥爷的弟弟李仲轩,家人叫二姥爷,天生有人缘,配得上“和颜悦色”几字——这样的人好找。他有几次突然迁居,我凭个大概地址,附近一问“有没有一个特和气的李老头”便找到了他。
  我爷爷十三岁做店铺学徒,两月一次化妆成菜农,背筐上火车,筐里藏银元,走漏消息,随时死。少年历险的好处,是老了反应快,爷爷八十岁仍眼有锐光,洗脸吃饭的动作猫走路一样柔软。
  二姥爷的和颜悦色下,藏着历险者痕迹,我童年时便对此好奇。因为姥爷的家教,我四岁会讲半本《儿女英雄传》。小孩见了自己好奇的人,总是兴奋。一次他午睡,我闯进去,说不出自己好奇什么,就给他讲那半本书了。
  他靠上被子垛,看着我,时而搭上句话。我声音很大,时间很长,以致一位姨妈赶来把我抱走。此事在家里成了个多年谈资。我小时候很闹,家人说只有二姥爷能应付我。他没被吵,睁着眼睛、嘴里有话地睡觉。
  家人知他习性,下棋也能睡觉。他来姥爷家,累了,但不是睡觉时间不往床上躺,便跟姥爷下棋,姥爷见他肩窝一松,便是睡着了,但手上落子不停,正常输赢。
  不知道他是时睡时醒,还是分神了,一个自我维持常态运转,另一个自我想干嘛干嘛——长大后,知道这本领的宝贵,可惜学不会,但在囚犯和乐手身上见过,偶尔一现。险境里出来的本领,是体能不衰,窘境里出来的本领,是一心二用。
  他一生窘境。
  小学五年级,武打片风靡,问爷爷:“你会不会武功?”爷爷:“啊?死个人,不用会什么呀。”我如浇冷水。
  初中,二姥爷住姥爷家,我问了同样问题,他:“没练好,会是会。”就此缠上了他,学了一年,他没好好教。
  之后他迁居,十年未见。再见,他已现离世之相。命中注定,我给他整理起回忆录,知道了他为何不教。
  他属于武行里特殊的一类人,遵师父口唤不能收徒,学的要绝在身上。同意写文,他的心理是为师父扬名,作为一个不能收徒光大门庭的人,辞世前想报一报师恩。
  我错过了习武,听他讲武行经历,“望梅止渴”般过瘾,整理文字犹如神助,每每错觉,似不是出自我手。
  他那一代人思维,逢当幸运,爱说“祖师给的”。见文章越来越好,他觉得写文报师恩的做法,是对的。难得他欣慰,很长时间,他都有是否泄密的深深顾忌。
  他学的是形意拳,师承显赫,三位师父皆是民国超一流武人,唐维禄师父游走乡间,薛颠师父坐镇武馆,尚云祥师父是个呆在家里的人,一呆四十年,慕名来访者不断,从求比武到求赠言。
  本书文章在2001至2004年写成,《教父言行录》在2012年国内首次翻译出版。对照之下,民国武人似是五世纪教父集体复活,甚至用语一致,教父的求访者说:“请赠我一言。”武人的求访者说:“给句话。”
  教父对《圣经》避而不谈,不用知识和推理,针对来访者状态,一语中的。比如,教父说:“我教不了你什么,我只是看了新约,再看旧约。”求赠言者震撼,觉得得到了最好的教诲。
  整理成文字,读者不是当事者,没有设身处地的震撼,但读来回味无穷,误读了也有益,所以言行录能广为流传。
  武人授徒言辞也如此,心领神会才是传艺,并在武技之外,还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余音。老辈人说话,是将什么都说到了一起。李仲轩年轻时拒绝做高官保镖,而退出武行,隔绝五十年,不知当世文法,只会讲个人亲历。
  人的特立独行,往往是他只会这个。
  3. 尚云祥就很喜欢看徒弟练拳,练好练坏无所谓,他也不指点,看一会儿就觉得很高兴。他自己从不在人前练拳,却像京戏票友般,特别爱看人打太极拳、八卦掌。对于八卦掌,他年轻时得过八卦名家程廷华的亲传,可是即便是个刚练八卦的人,他也能一看就看上半天。尚云祥在一次看李仲轩练拳时,兴致很好,忽然说:“其实俗话里就有练武的真诀。”他说武林里有句取笑形意、太极、八卦姿势的话,叫“太极如摸鱼,八卦如推磨,形意如捉虾”——说到这,尚云祥就笑起来了,说我有别的解释:“‘太极如摸鱼’,要如手探到水里般,慢慢而移,太极推手正如摸鱼般要用手‘听’,练拳时也要有水中摸鱼的劲,有这么一点意念,就能练出功夫来了;‘八卦如推磨’,除了向前推,还要推出向下的碾劲,八卦掌一迈步要有两股劲,随时转化,明白了这两股劲的道理,就能理解八卦掌的招数为何千变万化。”该说形意拳了,尚云祥却不说了。
  隔了几天又看李仲轩打拳,李仲轩当时对古拳谱“消息全凭后脚蹬”有了领会,正在揣摩全身整体发力的技巧,打拳频频发力,很是刚猛。尚云祥打断他,说:“动手可以这样,练拳不是这样。”他说练形意拳时,要如捉虾般,出手的时候很轻快,收手的时候,手上要带着“东西”回来,这“轻出重收”四字便是练拳的口诀,千金不易。
  有一次尚云祥看人练拳看得高兴,两手抱在额前,浑身左摇右晃,节奏上好像在跟着练拳的人一块比划。李仲轩就问他:“老师您在干嘛?”尚云祥答道:“练练熊形!”形意拳有十二形,从动物动作中象形取意而出的拳法,极为简练,一式也就一两个动作。在十二形外,还有一式为“熊鹰合形”。形意拳的所有招式都起源于它,但传授时往往最后才教,也往往只说将“老鹰俯冲,狗熊人立”一俯一仰两种动态连贯,个别拳师还有独立的“熊形”“鹰形”,其架式与合演中的熊鹰略有不同。李仲轩问:“您这也是熊形?”尚云祥笑了,说:“我这个熊形与众不同,好像狗熊靠在树上蹭痒痒。”见李仲轩一脸诧异,又说:“你不是喜欢发力吗?功夫上了后背才能真发力,有人来袭,狗熊蹭痒痒般浑身一颤,对手就出去了(震倒了)。”
  与唐维禄一样,尚云祥也是一散步就是一天,喜欢到繁华的地方去。李仲轩说:“唐老师喜欢到有树有草的地方去。”尚云祥说:“我有我的道理呀。”马路上人很多,人人走的方向都不同,正好练‘眼观六路’,而且视线打开了,心态也会随之开阔,尚云祥逛一圈繁华闹市,心情反而会很轻松。”
  本栏插图 鲁 璐
  责任编辑 张家瑜
其他文献
时间:2016年12月27日~2017年3月28日地点: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东路2号)妇好是商代第22位王——武丁的配偶。武丁在位59年,国力鼎盛,史称“武丁中兴”,而妇好则是武丁时代早期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作为王后,武丁在生活中对她极为关爱,在她死后让她享尽哀荣;作为将軍,她披甲执兵征战四方,为商王朝巩固了统治基础。 尽管妇好的身影已隐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而那些与她有关的物件却仍
台湾演员张震,拍《赤壁》熟读三国,拍《深海寻人》考了潜水执照,拍完《一代宗师》,拿了全国武术八极拳的一等奖。我相信他做这些,不仅仅是为了演好角色,而是他对于自己的规划,就是不断开拓知识边界,增长见识。一个认真的人,他所理解的品质生活,也一定不是呆在家里喝速溶咖啡,而是即使呆在家里喝咖啡,也要了解咖啡豆的产地,不同品种咖啡的口感区别,不同水温、萃取方式对于咖啡的影响。我有个朋友,逃离“北上广”,去云
家里的晚秋蚕养完了,父亲计划着进城来玩玩。“给你妈买双皮鞋,我自己也买件衣服。”父亲说。卖了蚕茧,父亲的语气里透着奢侈的喜悦。  父亲进城,肩上扛的是米袋子,手里拎的是方便袋,里面塞着青青的黄豆荚,嫩绿的韭菜,还有六只又大又红的柿子。  父亲电话里问:“柿子熟了,想不想吃?”我说想。也只是随便说说。街上的水果一荏接一荏,桃子走了有鸭梨,现在苹果、橘子已大量上市了。还有北方的大枣,被山东汉子用小推车
http://www.duanwenba.com/lizhiduanwen/2009/0911/6878.html    他只身从农村来到城市,初中毕业,身体又非常单薄,只能找点比较轻的体力活干。他到了一家保洁公司,主要工作就是擦玻璃,公司管食宿,每月工资300元。  他干活十分卖力。有人问他:“你这么小,为什么不在家上学,出来受罪赚这点钱?”他说:“我家里穷,没钱供我上学,能有这份工作已很满足了
童年是世上最美好的“场所”。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在那里度过人生最美妙的时光,勾勒蓝图,奔向未来。而且,如果他们愿意,他们随时都会回去,重温欢乐,或重头再来。  如果你不想你的童年有遗憾,也请你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耕作好你的童年“场所”,方便你随时回去看看,做些修正。  七岁,独自赶路  孙见喜  一年级时,有个星期六下午,娘领他到三十里外的县城去看姨,并说好星期天下午回来,不误他星期一上学。可是
我的目光被那张微微泛黄的明信片摄住了。刹那间,封存十八年的记忆倾泻而出。  那是进入高三的前一天,决定选班的重要日子。曾经的我立志要当一名律师,心想着要进政治班,曾经的你理想是当外交官,心想着要进历史班。高二暑假补习的一个月里,我在政治班是多么的辉煌,在每一次的小测中,政治选择题都是全对的,是班上的传奇;而你在历史班,也是灵气四溢,是老师眼中的宠儿。谁也不会料到我们后来竟然调了个转儿——考虑到以后
我是中国第十批宇航员,经过祖辈多年努力,中国航天事业迈入新纪元,我为此感到骄傲。我将代表祖国参加航天精英交流会,一起到宇宙探索未知的奥秘,同时也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地球资源衰竭,我们急需寻找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12月23日,我们决定提前启程,因为在此之前,地震、山洪、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无数灾难陆续袭击了我们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已经走到了毁灭的边缘。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各国领袖
黄节先生字晦闻,广东顺德人。在他19岁那年,奉母亲之命离开广东,去参加顺天乡试。这时候的他,尚未成为后世人所熟知的岭南诗宗,他的七律,还没有独步一代,至于德行才学,亦未被士林所宗仰。这位年轻人起初仍犹豫不决,不太愿意走这一趟。母亲催促他说,“这次可以去啦。孩儿你不出去看看名山大海,你的气象终究不能宏大。趁我现在还没老,不妨去试试。至于结果怎么样,不必计较太多。”黄节犹担心自小无多交游,此去万里,没
靠窗的位置是真的妙。窗沿的小世界,不时会看见几只掉队的蚁,有时还会有几缕阳光透过缝隙照在桌子上,让人在秋凉中感受到几分暖意。耳畔不时会传来几声鸟啼,望向窗外,够巧的话,还会看见几只嬉戏的鸟儿在叶间跳跃,惹得透过树叶的细碎的阳光也跟着跳跃,看着看着,连带着我的心也跟着跳跃起来。  指导老师 熊 幸  猪豆豆点评:目光投向窗外,心情跟著跳跃起来,把烦恼统统带走。
广州有个十三行,台湾新北市也有个十三行。跟广州十三行不同,台湾十三行是一处古代文化遗址。在远离大陆的岛屿上,十三行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从台湾桃园机场往台北的途中,热情的东道主邀请我们这拨来自广东的交流团参观十三行博物馆——北台湾唯一以考古为主题的博物馆。根据考古学习惯,古代遗址的命名多采用发现地的最小地名。十三行遗址的得名,因其所在地别名为“十三行庄”。沿着斜伸的坡道缓缓步入博物馆,仿佛进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