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类学学科元研究再思考--续王续琨教授文并大家商榷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3217896che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首届中医文化人类学学术论坛收到王续琨教授《中医文化人类学学科元研究四题》一文,以科学学科学的专业视角对中医人类学进行回顾性分析,是学界首次清晰地讨论学科元问题。文章受其启发,从学科内部出发,进一步探讨中医人类学学科元问题,如学科定位、学科概念和范畴、研究对象、与近缘学科的区分、学科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试图藉此对中医人类学"安身立命"的基本问题做初步界定和阐释。
其他文献
著名人类学家容观夏教授不仅关注瑶族研究,而且在瑶族史研究提出人类学取向,并身体力行,运用这种方法提出瑶族史的新见解:瑶族源于山越,瑶族在13世纪以前瑶族先民已经在大规模地迁徙居住在以会稽山为中心的闽浙江淮一带,瑶族在明代的迁徙是最为频繁,而且非单向流动,瑶族先祖所谓的“漂洋过海”并不只是湖南的洞庭湖,始发站和目的地也不限于湖南洞庭湖一方,到达的彼岸更多是广东南海和乐昌县境。
知识人类学与现代社会科学一样,产生于19世纪,主要致力于解释知识是如何被生产以及如何用于交流的。20世纪70年代,知识人类学将语言模式的文化价值认知纳入自身体系中。20世纪晚期以来.知识人类学主要关注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社会价值知识如何被生产出来等相关问题。当下,知识人类学与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探究大众化和制度化的文化表达,关注知识的社会再生产以及权力、价值、交流和控制等内容,日益成为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期刊
期刊
印度尼西亚铜鼓种类繁多,参考已有分类法,可把印度尼西亚铜鼓分为黑格尔型铜鼓、贝静型铜鼓、莫科鼓型铜鼓和新型铜鼓这四类,以及纳伽拉I-X型。起初,东山铜鼓通过贸易、交换或赠予进入印度尼西亚,所以印度尼西亚发现有不少黑格尔Ⅰ型(纳伽拉Ⅰ型和纳伽拉Ⅱ型)铜鼓;而后,掌握了铜鼓铸造技术的当地人在仿造这些“外国风格的铜鼓”的过程中,逐渐制造出本土化的铜鼓,形成了类型繁多的铜鼓,有的流传至今。
缅甸铜鼓主要保存在博物馆、寺庙、教堂以及克伦族和克耶族人家中。传世铜鼓大多属黑格尔Ⅰ型、黑格尔Ⅲ型铜鼓,少数是异形铜鼓。其中黑格尔Ⅰ型铜鼓随着"滇越"与缅甸族群的交往,从云南流传到缅甸。缅甸使用黑格尔Ⅲ型铜鼓始于骠人。骠人制作和使用铜鼓或是受到滇越人及其后裔持续的文化浸染和影响所致。佛教文化对缅甸文化影响强劲时,处于边缘地位的骠人铜鼓文化在缅族中得不到延续,但铜鼓文化却在克伦族等少数民族中得到了传承。如今缅甸克伦族和克耶族依然使用铜鼓。
泰国铜鼓主要分布于泰国的北部、东北部、中部和南部,有黑格尔Ⅰ型和黑格尔Ⅲ型两类。泰国黑格尔Ⅰ型铜鼓最初的主人很可能是泰族先民。当然,随着民族的交往交流和融合,其他一些民族可能也受到了铜鼓文化的影响。黑格尔Ⅲ型铜鼓在泰国的出现体现了铜鼓文化的延续和拓展。自中国唐宋时期以来,泰国铜鼓的铸造和使用除了泰族之外,至少还有克伦族等民族。现代泰国除了主体民族泰族使用铜鼓之外,克伦族和克木人两个少数民族也使用铜鼓。
通过呈现目前中国安宁疗护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新发传染病引发“突然离世”为例,剖析当下安宁疗护实践与“突然离世”临终关怀需求在社会机理.上的矛盾。它体现在不同的时间资源框架、个体与集体的张力,以及人类脆弱性的社会隐喻以生命终结的方式得以突显。提出安宁疗护理念不应被特定工作模式和离世类型所束缚,而应拓展其内涵与外延,应对各种形态的生命终结,以更灵活、更本土化、更可行的方式,支持逝者与家属构建生与死的辩证转换意义,提升社会和谐与凝聚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18)于2018年11月获得立项。该项目以广西民族大学秦红增教授为首席专家,集中了国内相关高校二十余名从事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的专家学者,横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围绕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开展合作研究,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方略体系。这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近年来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许小丽(Elisabeth Hsu)教授于1985年获得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和硕士双学位。1987年和1992年先后取得剑桥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和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并进入苏黎世大学人类学学院任教。2002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完成了汉学特许教授资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