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峪口矿破碎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山东煤炭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lpf7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破碎顶板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难题,以煤峪口矿5605巷揭露破碎软顶岩层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以破碎顶板岩层注浆强化、高预应力锚网索主动控制以及围岩支护结构统一承载为原则的破碎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思路,开发了破碎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技术应用后,实现了破碎顶板条件下巷道围岩稳定控制。
其他文献
针对多煤层开采上覆煤层后采空区及遗留煤柱引起底板应力变化,对寺河二号井94313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位置进行相似模拟研究,分析上覆岩层变形破坏对下部煤层应力的影响,为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残留煤柱下9号煤层垂直应力呈单峰值分布,距离煤柱边缘30 m以外垂直应力趋于稳定。
为解决10202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对相邻工作面巷道影响,通过工作面围岩赋存特征分析和FLAC模拟计算不同煤柱宽度、切顶角度、切顶高度下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确定10202工作面切顶深度24 m、角度0°比较经济合理。
基于无煤柱工作面回采期间沿空巷顶板破碎严重、采空区垮落后对沿空巷顶板影响大以及挡矸效果差等技术难题,通过技术研究,对204无煤柱工作面沿空巷(2042巷)采取双向聚能预裂爆破及超前恒阻大变形锚索补强支护,支设挡矸U型棚。在后期回采中沿空巷顶板未出现大变形、破碎现象,且挡矸效果显著,取得了实际应用效果。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耦合,使得终端电气化率持续上升,以电为核心的IES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载体。为分析冷、热、电、气多种能流的相互耦合对IES的影响与应用,通过能源枢纽模型对IES展开建模分析,对IES的优化、规划及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介绍IES中常见的商业服务模式及典型应用场景,展示山东电网在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方面的建设内容。通过总结目前IES的研究情况,对IES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低压配电网是提升客户供电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但低压台区数据采集环节的薄弱造成了低压配电网数据层面的"黑盒"状态,严重制约了低压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以山东低压配电物联网建设应用情况为例,首先介绍了山东低压配电台区融合终端数据采集现状、营销侧电能表数据采集现状,分析了当前台区数据采集及传输存在的问题,计及现阶段技术应用及建设成本,提出了下一步低压台区数据采集优化方案。进而基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为防止综采工作面过大型陷落柱区域时发生严重片帮冒顶等事故,以3213工作面过陷落柱区域为工程背景,通过设计注浆钻孔布置和注浆加固系统,配合新型注浆加固材料展开深孔注浆加固技术应用,通过钻孔窥视和工作面片帮数量统计分析注浆加固的效果。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围岩完整性提高,工作面片帮明显减少。
在穿层软岩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性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有效控制巷道变形,提出了“注浆锚索+注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组合支护技术,并在金能煤业东翼集中回风上山巷道进行工程应用。针对不同岩层段围岩性质表现出的差异性,分别对细粒砂岩段以及砂质泥岩段巷道进行支护设计。通过现场监测反馈,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提升。
为减少事故率,确保5307综采工作面快速搬家回撤,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增子坊煤矿通过技术研究,针对该工作面在搬家回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
为解决东西回风大巷在原有支护方案下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围岩变形机理及内外耦合支护技术原理,确定巷道优化后的支护方案为锚网索+注浆加固,并对各项支护参数进行具体设计。通过支护方案优化前后围岩变形量对比分析,验证支护优化效果。结果表明:支护方案优化后,有效解决了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
磨煤机启停容易导致锅炉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大幅波动,影响脱硝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为例,研究启停磨时氮氧化物波动与容量风、煤位、停磨吹扫时间、二次风量等参数变化的对应关系,确认停磨吹扫时间短、磨内有存煤且入炉煤量与二次风量不匹配,是造成停磨时氮氧化物浓度大幅波动的主因;磨内存煤未吹净、下次启磨时较多煤粉进入炉膛燃烧是造成启磨期间氮氧化物浓度大幅波动的主因。设计磨煤机停磨期间吹扫控制逻辑,确保存煤吹净;修改启停磨期间容量风量折算为燃料量的控制算法,将容量风量按磨煤机内存煤吹扫情况进行修正后折算为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