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量化德州市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及其变化,得出德州市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量为 0.643 t CO2/人;间接碳排放量与其相当,为0.558 t CO2/人,呈增加的趋势,其中食品、居住、交通是其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节能减排;碳排放;农村;德州市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207-02
基金项目德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YD17)。
作者简介李栋(1992- ),男,山东济阳人,本科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Email:973166763@qq.com。
收稿日期20131209近年来,由居民消费导致的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的增长成为国家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新的主要增长点,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1-4]。目前,国内主要从区域或国家层面上对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研究[5-6],区域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研究较少。笔者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对区域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能耗及碳排放进行调查研究,从居民生活消费方面来探讨低碳农村策略问题,以期为区域农村低碳研究提供决策。
1研究区概况
德州市(36°24′~38°0′ N,115°45′~117°24′ E),地处鲁西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2011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 23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占22.74%,农民人均纯收入9 602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51.43%,德州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为98.8 kW·h/人,农村生活用电量为222.9 kW·h/人,远低于全国与山东省平均水平。
2资料与方法
2.1数据来源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将农村居民消费按生活能源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设计调查问卷,对2011年德州市11县市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情况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结合《德州市统计年鉴-2012》及相关文献,统计整理农村家庭消费情况,作为研究区农村居民碳排放研究的基本数据。
2.2研究方法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情况,建立德州市农村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表1),运用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计算方法,计算德州市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并分析影响德州市农村居民碳排放的因素。
2.2.1直接生活碳排放量的计算。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排放系数(表2),计算直接生活碳排放量:
2.2.2间接生活碳排放量的计算。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非能源消费活动分为 8 类(表3),并采用这8类消费项产生的能耗与碳排放量来代表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间接能耗与碳排放[6],计算公式为:
3结果与分析
3.1居民直接碳排放分析由表4、3可知,2011年德州市农村家庭人均生活直接碳排放量为643.22 kgCO2/人,低于同期我国人均碳排放量(4 650 kg CO2/人)[8],反映区域农村经济能源消费较低。家庭生活直接碳排放以煤炭消费排放最高,占59.45%;其次为电力消费碳排放,占29.45%,柴油消费碳排放占7.06%(表3),说明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以
3.2居民间接碳排放分析2011年德州市农村居民的人均家庭间接碳排放量为558.88 kg CO2/人(表4),低于同时期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人均间接碳排放量(0.753 t CO2/人),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山东省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各县市中,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最高的是齐河县(5 280.00元/人),人均家庭生活碳排放最高,为0.731 t CO2/人(表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庆云县最低(2 381.00元/人),人均家庭生活碳排放为0.302 t CO2/人,家庭消费碳排放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随着德州市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支出增加,近10年农村居民人均间接碳排放量也有所增加。2002年德州市居民消费支出1 256元/人,2011年增至4 142元/人,增长了229.8%;人均间接碳排放量从2002年164.5 kg CO2/人,增至2011年558.9 kg CO2/人,增长了240%(图1)。表42011年德州各县市农村居民间接碳排放量kg CO2/人
4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区位于黄河下游,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且具有不稳定性。冬季气温一般在0 ℃以下,采暖期一般为2~3个月,取暖期产生的碳排放是家庭直接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春天天气干燥,“春旱”缺水,用小型水泵等设备进行农田灌溉时消耗柴油和电力,碳排放量较大。
关键词节能减排;碳排放;农村;德州市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207-02
基金项目德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YD17)。
作者简介李栋(1992- ),男,山东济阳人,本科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Email:973166763@qq.com。
收稿日期20131209近年来,由居民消费导致的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的增长成为国家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新的主要增长点,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1-4]。目前,国内主要从区域或国家层面上对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研究[5-6],区域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研究较少。笔者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对区域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能耗及碳排放进行调查研究,从居民生活消费方面来探讨低碳农村策略问题,以期为区域农村低碳研究提供决策。
1研究区概况
德州市(36°24′~38°0′ N,115°45′~117°24′ E),地处鲁西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2011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 23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占22.74%,农民人均纯收入9 602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51.43%,德州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为98.8 kW·h/人,农村生活用电量为222.9 kW·h/人,远低于全国与山东省平均水平。
2资料与方法
2.1数据来源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将农村居民消费按生活能源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设计调查问卷,对2011年德州市11县市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情况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结合《德州市统计年鉴-2012》及相关文献,统计整理农村家庭消费情况,作为研究区农村居民碳排放研究的基本数据。
2.2研究方法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情况,建立德州市农村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表1),运用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计算方法,计算德州市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并分析影响德州市农村居民碳排放的因素。
2.2.1直接生活碳排放量的计算。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排放系数(表2),计算直接生活碳排放量:
2.2.2间接生活碳排放量的计算。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非能源消费活动分为 8 类(表3),并采用这8类消费项产生的能耗与碳排放量来代表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间接能耗与碳排放[6],计算公式为:
3结果与分析
3.1居民直接碳排放分析由表4、3可知,2011年德州市农村家庭人均生活直接碳排放量为643.22 kgCO2/人,低于同期我国人均碳排放量(4 650 kg CO2/人)[8],反映区域农村经济能源消费较低。家庭生活直接碳排放以煤炭消费排放最高,占59.45%;其次为电力消费碳排放,占29.45%,柴油消费碳排放占7.06%(表3),说明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以
3.2居民间接碳排放分析2011年德州市农村居民的人均家庭间接碳排放量为558.88 kg CO2/人(表4),低于同时期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人均间接碳排放量(0.753 t CO2/人),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山东省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各县市中,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最高的是齐河县(5 280.00元/人),人均家庭生活碳排放最高,为0.731 t CO2/人(表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庆云县最低(2 381.00元/人),人均家庭生活碳排放为0.302 t CO2/人,家庭消费碳排放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随着德州市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支出增加,近10年农村居民人均间接碳排放量也有所增加。2002年德州市居民消费支出1 256元/人,2011年增至4 142元/人,增长了229.8%;人均间接碳排放量从2002年164.5 kg CO2/人,增至2011年558.9 kg CO2/人,增长了240%(图1)。表42011年德州各县市农村居民间接碳排放量kg CO2/人
4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区位于黄河下游,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且具有不稳定性。冬季气温一般在0 ℃以下,采暖期一般为2~3个月,取暖期产生的碳排放是家庭直接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春天天气干燥,“春旱”缺水,用小型水泵等设备进行农田灌溉时消耗柴油和电力,碳排放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