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东西就叫“剧透”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和朋友聊天,有人突然聊起一部你最近正看的上瘾的电视剧。当预感到他可能会透露一些剧情发展时,那一刻的你会有什么举动?是立刻捂上耳朵,大喊“Stop!”,还是会继续侧耳恭听呢?
  
  网络中,“剧透慎入!”、“剧透有风险,开口须谨慎”、“剧透一时爽,全家火葬场”等口号频繁出现在大量论坛和贴吧中。看来,剧透无所不在,而反剧透的群体也相当庞大。那剧透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剧透”是“剧情透露”的简称,是指把涉及剧情的作品(譬如电视剧、电影、漫画、游戏和小说等)的内容泄漏出去的行为。
  在很多观众、读者和玩家眼里,“剧透”,似乎是个可怕的词语,从那些反剧透的口号中就能看出人们对剧透的痛恨之情。既然会被这么多人恨,为什么人们宁愿冒着被人反感的风险也要“大义凛然”地剧透?为什么被剧透的人群中,有的喜欢甚至依赖剧透,而有的就很反感剧透呢?这里面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成因?
  先来看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主动剧透。首先,从心理根源上来说,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关注,因为受人关注就意味着不孤独,不孤独就意味着安全,而安全感恰恰是人类的本能需要。剧透者们正是利用了他人对剧情的好奇和期盼,来获得被关注的需要,以满足内心深处无时不刻对安全感的需求。其次,当发现别人对自己已了然于胸的某事物一无所知时,内心很容易升腾起一种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却必须通过表达出来的方式才能让别人同样感觉得到,所以必然会驱使着人们想要主动剧透。第三,剧透之后,看着对方或者兴趣大发,或者哑口无言等反应时,心里会荡漾起成就感。因为对方的反应是剧透者预料到的,还是在自己的操控下实现的,自然会让人颇有成就感。
  这样看来,这些心理需要都是很正常也是很普遍的。说不定反对剧透的你在某一时刻也会因为自己的某种需求而主动剧透他人。每个人心里都埋着成为剧透者的种子。
  
  关于被剧透,你的态度是什么?
  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被剧透。不仅被动地被人剧透不会反感,反而还会让自己主动被剧透。就像很多人会追问“谁能告诉我结局到底是悲还是喜?”、“那个××和××后来怎么样了?”等等。从心理层面上来说,被剧透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安全感。没错,又是安全感。一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时,尤其是以情感为主线的作品,读者或观众较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卷入故事情节中。随着情节的接宕起伏,受众的情绪也会跟着波动。这种波动必然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但若能被剧透,就可以让自己在陷入剧情之前提前知晓结局,然后根据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起情节带给自己的情绪波动来选择是否继续。这就是一种保护,安全感也就增加了很多。另外,剧透也是一种与人交流和沟通的一种媒介,通过迎合剧透者来获得亲密感,同时也在强化自己的社会安全感。通常在女性群体中更容易出现因为对安全感的渴望而选择被剧透的情况。
  第二,高效率。很多人会先看影评和推荐等内容再决定是否观看。那些剧透内容能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得知哪些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哪些不是。如果发现了自己喜欢的,除了会有发现宝贝一样的愉悦感之外,还会有更高的热情。如果发现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就及时终止,免得浪费时间。在游戏玩家中,这样的心理需要也很普遍,以攻略形式呈现的剧透可以让玩家更有效率地完成游戏任务,体验游戏乐趣。
  第三,激发兴趣。引用一项美国加州大学关于“剧透”的心理研究。他们选择当代名家的12部涉及侦探、奇幻、讽刺文学等多种题材的短篇小说作为阅读范本,通过被剧透读者和无剧透读者的阅读效果,表明剧透有利于提升观者的阅读和观影快感,能提升愉悦度。也就是说,当人们发现自己被剧透之后对作品萌发了更大的兴趣时,就喜欢上被剧透的感觉。
  
  有人喜欢剧透,也同样有人对剧透非常反感。剧透到底招谁惹谁了呢?
  第一,优越感被夺走。前面提到,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成为剧透者的需要和可能,那么一旦被剧透,剧透的权利就无端被人抢了先,从而也就失去了剧透带来的乐趣,难免会心生懊恼。
  第二,享受过程被阻断。很多观众最关注的是剧情如何发展,非常享受猜测和推断未知的过程。而被剧透恰恰就阻断了这一过程,让其兴致全无。所以,对于喜欢探索未知揣摩剧情的人们来说,必然会竖起反剧透的大旗。
  第三,完满感被破坏。心理学的完形流派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完满”的心理感觉。“完满”是一种心理概念,可以让人获得愉悦感。如果观众观看一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受到剧透者情感和评价的干扰,看到结局时就会收获一种完满感。这种愉悦感,就以高愉悦度来体现。但如果曾被剧透过,那么这种完满感就遭到了破坏。这种缺失感,就以愉悦度的降低来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被剧透之后,会觉得乏味无趣的根本原因。
  剧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时间,对于剧透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用对了对象,就会给人们增加乐趣;用错了对象,不仅会扫兴,还会招来骂声。
  所以,那些喜欢剧透的人们,继续大胆地喜欢吧!只不过在了解了他人的心情后,一定就会试着更好地尊重和保护不想要被剧透的这一点需要,还他人一个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那些不喜欢剧透的人们,继续自由地不喜欢吧!只不过在明白了剧透心情后,一定就会试着暗暗收回“剧透一时爽,全家火葬场”这样的小诅咒,试着尊重他人想要剧透的那一点需要,再尽力给自己营造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就好。就算真的不小心遭遇剧透,也大可不必太过懊恼。因为,我们的人生需要不同的体验,我们的成长也需要不同的心情。只要接纳自己正在经历着的,感受自己正在感受着的,就是一种成长,就是一种收获。人生旅途中,如若带着这样的一份心情上路,至于剧透,还是不剧透,都将会是一片美好的风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一年内我院日本汤山牌自动摆药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300例典型问题,采用小组之
刘某系某校初中学生,在学校上心理课时,按照老师的要求,蒙上眼睛进行盲人体验,由同班同学臧某带领刘某,上楼梯、经走廊回教室。老师规定,同学们必须到教室后,才能摘下眼罩,带领的同学不能说话。  刘某与臧某一直领先,快走到教室门口时,老师对同学们说,先到教室的同学发给奖品。为了争先,臧某便拉着刘某奔跑起来。在路过走廊的拐角时,臧某绕过了墙角,但被蒙着眼睛的刘某却撞到墙上,伤及门牙。  经口腔医院多次诊治
近年来,尉氏县审计局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节俭高效,以经典诵读、
期刊
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使得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渐开展,手术室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中药热奄包在治疗慢性胃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自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8例:仅口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
2004年4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并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对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重要补充,标志着以《企业会计制
目的:研究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68例有自杀危险倾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
英国心理学家佛曼斯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专门研究“单相思”问题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认为——“单相思”比“两相思”实际上更常见,可以说是几乎所有成年人都饱尝过“单相思
期刊
投资是市场环境下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投资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投资管理不善,企业非但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甚至还有可能陷入危机之中.为保证投资成
去年9.11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事件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世界格局是不是发生了重大变化?是什么因素所致?今后世界发展趋向如何?我们应做什么准备?凡此种种问题,国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