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大学生来自家庭的消费支持日益增强,旅游逐渐成为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方式之一。本文以沈阳和本溪地区大学生为例,分析了大学生旅游消费需求基本状况及特征,为开发大学生旅游产品,寻找发展大学生旅游的有效途径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需求;沈本地区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设计
通过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沈本地区大学生旅游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内容涵盖沈阳和本溪地区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旅游经历、消费群体特征(包括性别、学历层次、所在地区、出游时间和出游方式等)、消费能力、旅游消费心理、对旅游促销的态度、旅游交通工具选择、旅游信息获取途径和旅游法律认知等。本次调查共发出了36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的问卷为329份,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组、分层统计分析,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研究结果及建议
1、沈本地区大学生对于在大学期间旅游普遍持支持态度,持赞同态度的比例达到72.9%;有旅游经历的占73.9%,未参加过旅游的人中,今后有出游打算的占67.4%,不同地区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男女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有明显差异,男性持不赞成态度的比例(7.9%)是女性的二倍,而女性持赞成态度的比例(44.7%)也远高于男性,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专科生大二学生持赞同的比例最高达75%,本科生除大二偏低(63.2%)外,其他年级都高于75%,大四达到82.6%。
2、沈本地区大学生参加过旅游的人数占73.9%,未参加人数占26.1%,在未参加旅游的人中,44.2%的人选择资金不足,34.9%选择闲暇时间不足,15.1%的人选择没兴趣,5.8%的人原因不明。不同性别人的旅游经历差异性不大,总体上无论男女有旅游经历的人占大多数。两地有旅游经历的比例相当,本溪占39.2%,沈阳占34.7%,说明两地旅游比较接近,大学生旅游市场融合度较好。各年级中专科二年级,本科三年级和研究生出游的比例最大,有旅游经历的人最多。
3、沈本地区大学生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其次是十一和五一假期,在分布上层次比较明显,各年级暑假出游率最高,尽管每年旅游消费大多在3000元以下,但出游比例较高。寒暑假应是大学生旅游的黄金时期,旅游企业应重点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和有针对性的促销。
4、每年用于旅游的支出上,35.6%的人低于1000元,在分布上虽然总体上依然遵循生活费多的人旅游花费高这一原则,但并不绝对,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的学生,在旅游花费高的各档的比例都不太低。男大学生的购物花费明显高于女生,74%的女生在购物上的花费占旅游支出的比重都在50%以下,而男生这一数字是64%。旅游花费在大学生旅游总的支出中所占比率并不高,69.6%的人都选择了50%以下,但没有购物的人只占4%,说明购物花费在大学生旅游中是普遍存在的。
5、沈本地区大学生对旅行社较排斥,大多不愿意通过旅行社旅游,排斥购物环节,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旅游经历及旅游消费能力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态度基本一致。对住宿价格敏感,大学生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56.2%的人选择100-200元之间,100元以下的占29.5%;大学生对旅游中的饮食最关注的是当地特色占56.5%,其次是自己的口味占19.1%,第三才是价格占10.6%;交通43%的学生首选火车,飞机和汽车的比例分别为22%和28%,除火车外,男生更愿意乘坐汽车,女生更愿意乘坐飞机;景点方面,36.8%的人第一选择文物古迹,总体景点选择较分散,个性化强。因此,大学生旅游产品开发应注重文化底蕴厚度、减少旅游包价内容、给学生旅游者较大的选择余地和活动空间。
6、大学生在选择旅行社时比较理性,对价格、口碑、服务态度、景点选择、行程安排及售后服务构成的整体旅游产品比较关注,而不注重行业地位。对于参团旅游非常担心价格不透明、购物太多,在这一点上男女差异不大,但是男生对价格更敏感,女生两者比例都差不多。因此建议旅行社应该在价格、口碑、服务态度、景点选择、行程安排及售后服务方面下功夫,避免安排或尽量少安排购物,以树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7、大学生旅游信息的主要获取来源是朋友或同学介绍及网络搜索,分别占31%和28.9%,而且大学生对旅游广告大多数持否定态度,越是有旅游经历的人对旅游广告越不信任,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8、大学生对于旅游法规中消费者保护条款听说过的比例较高占44.4%,有一定了解的占28%,非常熟悉的只占9.7%。学生对于旅游法规旅游者保护条款了解不够,可能与学生不愿通过旅行社旅游有关。
结束语: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但是旅游企业对于大学生旅游市场重视不够,大学生普遍对旅行社不够信任一方面固然与现在社会普遍看法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旅行社找不到其所需要的产品,这才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将自己和旅游者处于对立面,其收入的来源往往变成旅游者的损失,这和旅行社服务企业的特征相悖,导致近年来旅行社信誉迅速下降。从大学生的需求特征来看,与一般消费者差别并不太明显,之所以没有适合的旅行社产品,根本原因在于旅游社不是以服务获得收益而是以产品差价为收益来源。
本文受2013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430015)——旅行社模拟创业训练资助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需求;沈本地区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设计
通过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沈本地区大学生旅游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内容涵盖沈阳和本溪地区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旅游经历、消费群体特征(包括性别、学历层次、所在地区、出游时间和出游方式等)、消费能力、旅游消费心理、对旅游促销的态度、旅游交通工具选择、旅游信息获取途径和旅游法律认知等。本次调查共发出了36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的问卷为329份,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组、分层统计分析,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研究结果及建议
1、沈本地区大学生对于在大学期间旅游普遍持支持态度,持赞同态度的比例达到72.9%;有旅游经历的占73.9%,未参加过旅游的人中,今后有出游打算的占67.4%,不同地区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男女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有明显差异,男性持不赞成态度的比例(7.9%)是女性的二倍,而女性持赞成态度的比例(44.7%)也远高于男性,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专科生大二学生持赞同的比例最高达75%,本科生除大二偏低(63.2%)外,其他年级都高于75%,大四达到82.6%。
2、沈本地区大学生参加过旅游的人数占73.9%,未参加人数占26.1%,在未参加旅游的人中,44.2%的人选择资金不足,34.9%选择闲暇时间不足,15.1%的人选择没兴趣,5.8%的人原因不明。不同性别人的旅游经历差异性不大,总体上无论男女有旅游经历的人占大多数。两地有旅游经历的比例相当,本溪占39.2%,沈阳占34.7%,说明两地旅游比较接近,大学生旅游市场融合度较好。各年级中专科二年级,本科三年级和研究生出游的比例最大,有旅游经历的人最多。
3、沈本地区大学生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其次是十一和五一假期,在分布上层次比较明显,各年级暑假出游率最高,尽管每年旅游消费大多在3000元以下,但出游比例较高。寒暑假应是大学生旅游的黄金时期,旅游企业应重点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和有针对性的促销。
4、每年用于旅游的支出上,35.6%的人低于1000元,在分布上虽然总体上依然遵循生活费多的人旅游花费高这一原则,但并不绝对,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的学生,在旅游花费高的各档的比例都不太低。男大学生的购物花费明显高于女生,74%的女生在购物上的花费占旅游支出的比重都在50%以下,而男生这一数字是64%。旅游花费在大学生旅游总的支出中所占比率并不高,69.6%的人都选择了50%以下,但没有购物的人只占4%,说明购物花费在大学生旅游中是普遍存在的。
5、沈本地区大学生对旅行社较排斥,大多不愿意通过旅行社旅游,排斥购物环节,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旅游经历及旅游消费能力的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态度基本一致。对住宿价格敏感,大学生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56.2%的人选择100-200元之间,100元以下的占29.5%;大学生对旅游中的饮食最关注的是当地特色占56.5%,其次是自己的口味占19.1%,第三才是价格占10.6%;交通43%的学生首选火车,飞机和汽车的比例分别为22%和28%,除火车外,男生更愿意乘坐汽车,女生更愿意乘坐飞机;景点方面,36.8%的人第一选择文物古迹,总体景点选择较分散,个性化强。因此,大学生旅游产品开发应注重文化底蕴厚度、减少旅游包价内容、给学生旅游者较大的选择余地和活动空间。
6、大学生在选择旅行社时比较理性,对价格、口碑、服务态度、景点选择、行程安排及售后服务构成的整体旅游产品比较关注,而不注重行业地位。对于参团旅游非常担心价格不透明、购物太多,在这一点上男女差异不大,但是男生对价格更敏感,女生两者比例都差不多。因此建议旅行社应该在价格、口碑、服务态度、景点选择、行程安排及售后服务方面下功夫,避免安排或尽量少安排购物,以树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7、大学生旅游信息的主要获取来源是朋友或同学介绍及网络搜索,分别占31%和28.9%,而且大学生对旅游广告大多数持否定态度,越是有旅游经历的人对旅游广告越不信任,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8、大学生对于旅游法规中消费者保护条款听说过的比例较高占44.4%,有一定了解的占28%,非常熟悉的只占9.7%。学生对于旅游法规旅游者保护条款了解不够,可能与学生不愿通过旅行社旅游有关。
结束语: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但是旅游企业对于大学生旅游市场重视不够,大学生普遍对旅行社不够信任一方面固然与现在社会普遍看法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旅行社找不到其所需要的产品,这才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将自己和旅游者处于对立面,其收入的来源往往变成旅游者的损失,这和旅行社服务企业的特征相悖,导致近年来旅行社信誉迅速下降。从大学生的需求特征来看,与一般消费者差别并不太明显,之所以没有适合的旅行社产品,根本原因在于旅游社不是以服务获得收益而是以产品差价为收益来源。
本文受2013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430015)——旅行社模拟创业训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