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英德市作为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域,在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过程中的探索实践,梳理了实践活动的体会,总结了活动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成效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作为英德市文化惠民工程重要载体和重头戏的“送戏下乡”活动,成为了英德市乃至清远市的一个文化品牌。“送戏下乡”是英德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活动的民生实事之一,旨在通过文化传递,弘扬英德的传统文化,倡导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道德理念,丰富及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因而受到了全市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成效:努力达到“四个方面”的满意
作为英德市“送戏下乡”活动的组织者、演出者,克服了人手紧缺、经费不足、设备简陋、道具匮乏、用车紧张、交通不便等困难,高质高效完成了演出任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以2012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共组织公益性演出138 场次,其中镇街 43 场,市直系统57场,观演群众20多万人次。这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还把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文艺的形式,及时送到农村,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构建和谐英德贡献力量。同时,进一步活跃了山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营造了欢乐和谐的浓厚氛围,把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群众。
我们在演出剧目上精心策划安排,力求弘扬主旋律,突出特色化、地域性、乡土味;排练时高标准严要求,追求高质高效。每场精彩演出都吸引了数千名群众前来观看,特别是近几年来,创作编排了一个个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英德“风味”的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如:快板《社保制度惠农村》《遵规守禁纠四风》《英石美名扬》《安全生產天字号》《英德公安新风采》,《老板员工是精英》《交通治超保安全》采茶小戏《我家的村长哥》《生猪屠宰考村长》小品《纪严恩重》《就业来敲门》表演唱《逛家乡》配乐韵文表演《三资管理话村官》三句半《安全生产天字号》等节目,寓教育于喜笑逗乐之中,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教育,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笑声、掌声和喝彩声。台下的观众说,这样好看的演出,真想天天看、周周看,就能大饱眼福了。我们的一些经典节目,经常被观众所津津乐道,许多年轻人甚至还像城里人“追星”一样,围着演员请求签名留影留念。特别是去到学校演出,不少学生的眼神充满期待:“你们什么时候还再来?我们还想再看!”
我们的演员,虽兼职司机、道具、灯光、音响、装卸、舞台、主持、化妆等多个身份,演出也经常三更半夜,饮食、作息很无规律,但演员在演出中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肯定,成就感增强了演员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
可以说,英德市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体会:“送戏下乡”的四个必要性
英德市国土面积5671平方公里,人口130万,下辖24个镇街,299个村(居)社区,县级建制史逾两千年。地方大、人口多、群众文化需求强烈,这是英德文化强市建设中要重视的一个实际情况。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是一个实践与尝试,其意义十分显著。
通过“送戏下乡”, 进一步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些偏远山村,晚上离演出还有两三个小时,就有男女老少拿着凳子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场面十分感人,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说:“我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好的大戏”。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来到后台,跟演职人员说:“谢谢你们为我们送来的欢乐,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今天能近距离看演出,感到很真实很亲切。”
通过“送戏下乡”,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基层领导干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了大忙。一些镇街干部说,有些政策法规宣传,平时讲一百次,不如观看节目一次效果好。
通过“送戏下乡”, 把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群众,送到千家万户。现在一些农村,由于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文化娱乐条件有限、时政信息传递落后、监督管理不够到位等影响,不良文化现象时有抬头,还存在搞封建迷信、打麻将纸牌赌博、买地下六合彩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不利于和谐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改变庸俗的文化观念,不利于社会的整体性进步。而作为传播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载体,“送戏下乡”有利于先进思想的引导和传播,有利于和谐农村的建设。
通过“送戏下乡”,增强了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文艺的形式,让群众之间的话语增多,相互交换对节目的意见和情感,这对于在相对封闭的农村日常生活,多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演出单位也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中,真正接地气,知道群众需要怎样“口味”的文艺节目,从而有针对性的组织力量创作、编排、演出适宜民众的舞台艺术作品。
三、问题: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存在的三个不足
多年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得失寸心知”,让我们在看到成绩成效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送戏下乡” 搭建舞台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山区镇村文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缺乏适合演出的舞台就是其一。对于演出团队来说,男演员既是演员又是司机,还是搭建舞台的搬运工,是出发的先头部队,又是撤退时的殿后部队,不管是凛凛寒天还是炎炎夏日,不管是风和丽日还是风雨交加,我们负责舞台的演职人员,既要搭台,还要“拆台”。有几次小伙子们曾发生轻微中暑。上世纪70、80年代每个乡镇都还有小剧院还有小舞台,近年都是以广场文化搭建舞台演出,现很多乡镇(村)连一个像样的舞台都没有,有些偏远镇(村)运输舞台不方便,只能在晒谷场或镇政府门口演出,平地上演出效果不理想,更照颀不了后面观看演出的观众。用铁架搭建舞台最快速度也需要半天时间。反观很多兄弟省市县都有升级版的流动舞台车,效率大为提高。
(二)“送戏下乡”演出“供需”脱节。主要原因是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创作观念缺乏创新,表现在创作经验丰富、具备创作实力的老一批作者相继退休,新一批作者又不断流失,青年业余作者短期内又挑不起大梁。现在我们返聘回一位年逾七旬的原文化馆老馆长创作快板,而写采茶剧后继乏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世纪70年代我们有能写小戏、小品、作曲的作者,如今已年届花甲。青黄不接现象堪忧。“送戏下乡”演出“供需”脱节的深层次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
(三)“送戏下乡”演出单位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够。一是群众文化多元需求的现实,对演出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二是节目编排既要注重导向性、思想性、知识性,又要注重娱乐性;三是不少演出内容“涛声依旧”,缺少创新元素。
四、对策:解决“送戏下乡”存在问题的六个措施
“送戏下乡”是一项“三贴近”的文化惠民工程,对传承和弘扬英德历史文化、激励和引导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营造城乡浓厚文化氛围、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建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毋庸多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谐社会的主流必将更加的凸显,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作为建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角色之一,英德市“送戏下乡”这一鲜亮品牌的功能,不但要继续擦亮,而且要办得更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对如何进一步持续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提出以下六点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英德市“送戏下乡”已成为社会认可度很高的一个项目,基层群众享受看戏、接受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习惯,“送戏下乡” 要当作文化民生项目来做,长效运作下去,才能更好地根植基层,服务大众。
(二)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规范。一要建立相关台账,对下乡演出内容、演出场次、观看人数、服务质量、演出效果有一个基本数据;二是对每一场演出的社会效益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估,以便作为参考,为演出内容调整提供依据;三要及时准确反映工作动态,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三)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演出质量。要加强对“送戏下乡”的内容审查,突出主旋律,突出“三贴近”,突出特色化;要加大“送戏下乡”是文化惠民的宣传力度,可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网络资源,对“送戏下乡”工作的意义、进展、效果、事迹进行广泛深入的跟踪报道,使各个社会层面对此项工作了解得更全面、更及时、更深刻,为“送戏下乡”营造更好的氛围。
(四)整合优质资源,拓宽演出内容。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既可将优秀剧目传递下去,又可把流传民间的优秀节目增加进来,走有地方特色的“送戏”和“种戏”相结合的文艺演出新路子。英德市把本土特色品牌节目《鬧花灯》等列入演出内容,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古语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别人的只是暂时的,自己的才是永久的。只有让广大基层农村有了“戏种子”,戏才能在基层发芽、生根、开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在提倡送戏下乡的同时,多强调下乡“种戏”,并逐步总结探讨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下乡“种戏”的新路子,让社会主义新戏的“种子”撒遍广袤的农村大地。
(五)加强队伍建设,稳定演出主体。关键是解决艺术人才匮乏、不稳定、青黄不接等“人”的问题。一是“岗位留人”,对担纲专才的人员要努力培养,发挥其引领作用;对群众文艺创作人员、群众文化编导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待遇留人”,要想法设防确保创作和艺术人员的经济待遇、福利待遇,让其心有所依,有归属感;让其看得到出路,无后顾之忧。三是“感情留人”,在稳定原有队伍的基础上,在“送戏下乡”的同时,要注意挖掘和培养农村文艺人,对农村有一定文艺特长的人员进行摸底建档,符合条件的,可吸收加入演出队伍,让他们参与文化下乡活动,使农村文化传承于农村,活跃于农村,扎根于农村。
(六)挖掘地方文化,创作更多精品。英德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厚,保护传统文化艺术、既保护了自身的艺术优势。一是着力“提升实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演出团队人员的创新活力,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创作出一批在一定范围内打得响的能够孕育和产生时代感、震撼力的文艺剧目,让舞台作品和演出效果来“说话”,让人民群众和演出!市场去“评定”。 三是探索“走出去”看“他山之石”,借鉴兄弟县市馆团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四是专门“走下去”,组织专人深入各镇村,调研了解观众喜欢什么内容、什么表现形式节目。五是深入民间挖掘、整理、创作散落在全市的历史文化珍品,把有历史印记的英德特色地域文化利用起来,精心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文艺品牌,让英德的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英德地域文化的魅力,享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为英德市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15日);
[2]英德市委市政府.英德市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英发【2013】10号 。
作者简介:刘美燕(1960—),女,群众文化馆员(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1.2005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2010年被英德市委宣传部评为2010年度英德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工作者”;3.2011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出版局授予“广东省基层先进宣传文化工作者”称号,并选为代表上台发言;4.2013年被清远市群众艺术馆颁发“为清远市群众文化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荣誉证书。
现任英德市文化馆副科级兼英德市歌舞团团长。
[关键词]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成效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作为英德市文化惠民工程重要载体和重头戏的“送戏下乡”活动,成为了英德市乃至清远市的一个文化品牌。“送戏下乡”是英德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活动的民生实事之一,旨在通过文化传递,弘扬英德的传统文化,倡导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道德理念,丰富及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因而受到了全市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成效:努力达到“四个方面”的满意
作为英德市“送戏下乡”活动的组织者、演出者,克服了人手紧缺、经费不足、设备简陋、道具匮乏、用车紧张、交通不便等困难,高质高效完成了演出任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以2012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共组织公益性演出138 场次,其中镇街 43 场,市直系统57场,观演群众20多万人次。这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还把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文艺的形式,及时送到农村,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构建和谐英德贡献力量。同时,进一步活跃了山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营造了欢乐和谐的浓厚氛围,把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群众。
我们在演出剧目上精心策划安排,力求弘扬主旋律,突出特色化、地域性、乡土味;排练时高标准严要求,追求高质高效。每场精彩演出都吸引了数千名群众前来观看,特别是近几年来,创作编排了一个个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英德“风味”的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如:快板《社保制度惠农村》《遵规守禁纠四风》《英石美名扬》《安全生產天字号》《英德公安新风采》,《老板员工是精英》《交通治超保安全》采茶小戏《我家的村长哥》《生猪屠宰考村长》小品《纪严恩重》《就业来敲门》表演唱《逛家乡》配乐韵文表演《三资管理话村官》三句半《安全生产天字号》等节目,寓教育于喜笑逗乐之中,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教育,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笑声、掌声和喝彩声。台下的观众说,这样好看的演出,真想天天看、周周看,就能大饱眼福了。我们的一些经典节目,经常被观众所津津乐道,许多年轻人甚至还像城里人“追星”一样,围着演员请求签名留影留念。特别是去到学校演出,不少学生的眼神充满期待:“你们什么时候还再来?我们还想再看!”
我们的演员,虽兼职司机、道具、灯光、音响、装卸、舞台、主持、化妆等多个身份,演出也经常三更半夜,饮食、作息很无规律,但演员在演出中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肯定,成就感增强了演员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
可以说,英德市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体会:“送戏下乡”的四个必要性
英德市国土面积5671平方公里,人口130万,下辖24个镇街,299个村(居)社区,县级建制史逾两千年。地方大、人口多、群众文化需求强烈,这是英德文化强市建设中要重视的一个实际情况。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是一个实践与尝试,其意义十分显著。
通过“送戏下乡”, 进一步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些偏远山村,晚上离演出还有两三个小时,就有男女老少拿着凳子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场面十分感人,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说:“我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好的大戏”。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来到后台,跟演职人员说:“谢谢你们为我们送来的欢乐,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今天能近距离看演出,感到很真实很亲切。”
通过“送戏下乡”,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基层领导干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了大忙。一些镇街干部说,有些政策法规宣传,平时讲一百次,不如观看节目一次效果好。
通过“送戏下乡”, 把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群众,送到千家万户。现在一些农村,由于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文化娱乐条件有限、时政信息传递落后、监督管理不够到位等影响,不良文化现象时有抬头,还存在搞封建迷信、打麻将纸牌赌博、买地下六合彩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不利于和谐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改变庸俗的文化观念,不利于社会的整体性进步。而作为传播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载体,“送戏下乡”有利于先进思想的引导和传播,有利于和谐农村的建设。
通过“送戏下乡”,增强了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文艺的形式,让群众之间的话语增多,相互交换对节目的意见和情感,这对于在相对封闭的农村日常生活,多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演出单位也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中,真正接地气,知道群众需要怎样“口味”的文艺节目,从而有针对性的组织力量创作、编排、演出适宜民众的舞台艺术作品。
三、问题: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存在的三个不足
多年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得失寸心知”,让我们在看到成绩成效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送戏下乡” 搭建舞台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山区镇村文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缺乏适合演出的舞台就是其一。对于演出团队来说,男演员既是演员又是司机,还是搭建舞台的搬运工,是出发的先头部队,又是撤退时的殿后部队,不管是凛凛寒天还是炎炎夏日,不管是风和丽日还是风雨交加,我们负责舞台的演职人员,既要搭台,还要“拆台”。有几次小伙子们曾发生轻微中暑。上世纪70、80年代每个乡镇都还有小剧院还有小舞台,近年都是以广场文化搭建舞台演出,现很多乡镇(村)连一个像样的舞台都没有,有些偏远镇(村)运输舞台不方便,只能在晒谷场或镇政府门口演出,平地上演出效果不理想,更照颀不了后面观看演出的观众。用铁架搭建舞台最快速度也需要半天时间。反观很多兄弟省市县都有升级版的流动舞台车,效率大为提高。
(二)“送戏下乡”演出“供需”脱节。主要原因是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创作观念缺乏创新,表现在创作经验丰富、具备创作实力的老一批作者相继退休,新一批作者又不断流失,青年业余作者短期内又挑不起大梁。现在我们返聘回一位年逾七旬的原文化馆老馆长创作快板,而写采茶剧后继乏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世纪70年代我们有能写小戏、小品、作曲的作者,如今已年届花甲。青黄不接现象堪忧。“送戏下乡”演出“供需”脱节的深层次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
(三)“送戏下乡”演出单位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够。一是群众文化多元需求的现实,对演出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二是节目编排既要注重导向性、思想性、知识性,又要注重娱乐性;三是不少演出内容“涛声依旧”,缺少创新元素。
四、对策:解决“送戏下乡”存在问题的六个措施
“送戏下乡”是一项“三贴近”的文化惠民工程,对传承和弘扬英德历史文化、激励和引导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营造城乡浓厚文化氛围、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建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毋庸多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谐社会的主流必将更加的凸显,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作为建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角色之一,英德市“送戏下乡”这一鲜亮品牌的功能,不但要继续擦亮,而且要办得更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对如何进一步持续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提出以下六点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英德市“送戏下乡”已成为社会认可度很高的一个项目,基层群众享受看戏、接受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习惯,“送戏下乡” 要当作文化民生项目来做,长效运作下去,才能更好地根植基层,服务大众。
(二)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规范。一要建立相关台账,对下乡演出内容、演出场次、观看人数、服务质量、演出效果有一个基本数据;二是对每一场演出的社会效益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估,以便作为参考,为演出内容调整提供依据;三要及时准确反映工作动态,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三)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演出质量。要加强对“送戏下乡”的内容审查,突出主旋律,突出“三贴近”,突出特色化;要加大“送戏下乡”是文化惠民的宣传力度,可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网络资源,对“送戏下乡”工作的意义、进展、效果、事迹进行广泛深入的跟踪报道,使各个社会层面对此项工作了解得更全面、更及时、更深刻,为“送戏下乡”营造更好的氛围。
(四)整合优质资源,拓宽演出内容。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既可将优秀剧目传递下去,又可把流传民间的优秀节目增加进来,走有地方特色的“送戏”和“种戏”相结合的文艺演出新路子。英德市把本土特色品牌节目《鬧花灯》等列入演出内容,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古语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别人的只是暂时的,自己的才是永久的。只有让广大基层农村有了“戏种子”,戏才能在基层发芽、生根、开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在提倡送戏下乡的同时,多强调下乡“种戏”,并逐步总结探讨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下乡“种戏”的新路子,让社会主义新戏的“种子”撒遍广袤的农村大地。
(五)加强队伍建设,稳定演出主体。关键是解决艺术人才匮乏、不稳定、青黄不接等“人”的问题。一是“岗位留人”,对担纲专才的人员要努力培养,发挥其引领作用;对群众文艺创作人员、群众文化编导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待遇留人”,要想法设防确保创作和艺术人员的经济待遇、福利待遇,让其心有所依,有归属感;让其看得到出路,无后顾之忧。三是“感情留人”,在稳定原有队伍的基础上,在“送戏下乡”的同时,要注意挖掘和培养农村文艺人,对农村有一定文艺特长的人员进行摸底建档,符合条件的,可吸收加入演出队伍,让他们参与文化下乡活动,使农村文化传承于农村,活跃于农村,扎根于农村。
(六)挖掘地方文化,创作更多精品。英德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厚,保护传统文化艺术、既保护了自身的艺术优势。一是着力“提升实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演出团队人员的创新活力,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创作出一批在一定范围内打得响的能够孕育和产生时代感、震撼力的文艺剧目,让舞台作品和演出效果来“说话”,让人民群众和演出!市场去“评定”。 三是探索“走出去”看“他山之石”,借鉴兄弟县市馆团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四是专门“走下去”,组织专人深入各镇村,调研了解观众喜欢什么内容、什么表现形式节目。五是深入民间挖掘、整理、创作散落在全市的历史文化珍品,把有历史印记的英德特色地域文化利用起来,精心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文艺品牌,让英德的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英德地域文化的魅力,享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为英德市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15日);
[2]英德市委市政府.英德市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英发【2013】10号 。
作者简介:刘美燕(1960—),女,群众文化馆员(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1.2005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2010年被英德市委宣传部评为2010年度英德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工作者”;3.2011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出版局授予“广东省基层先进宣传文化工作者”称号,并选为代表上台发言;4.2013年被清远市群众艺术馆颁发“为清远市群众文化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荣誉证书。
现任英德市文化馆副科级兼英德市歌舞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