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在重要历史转折和发展时期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的新生物,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建校时间短,缺乏老牌本科院校的文化底蕴、办学实力和民办高校的办学活力,面对既要改善办学条件和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面对现代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生活巨大变化、高校之间竞争加剧和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强烈需求的形势,我们必须积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举措开创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一、转变思想,实施质量和教改工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变到重视质量提高上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要求,积极实施质量工程、教改工程和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加大教学投人,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从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学科专业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回避周边”、“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等原则,制订并实施科学的学科专业规划,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变革手段,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从校系领导到每位教学管理人员,从教授到一般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方针,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评估制度,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变革管理手段,加强评估工作,注重建立包括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和信息反馈、督导等全方位、全环节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教师、系部、学校三级质量保障、评价及改进机制,逐步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评价、课堂教学评估、实践教学评估、领导和教师听课、同行评议、学生定期反馈及教学督导制度,让质量监控体系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通过评教体系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建立稳定的与毕业生的就业协作关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监督和反馈机制,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更新理念,开放办学,培养国际性、开放型高素质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院校,往往是所处地区的文明辐射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深受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当今社会是全球性、开放性的社会,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新理念,实施开放办学,整合地方社会各种优秀的办学资源,培养国际性、开放型的高素质人才,是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举措和内在需要。
近几年来,广西的7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在借助西部大开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平台,积极探索和实践开放办学。作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之一的广西财经学院,通过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不断深入,将继续依托四大“开放格局”——面向世界开放办学、面向国内社会开放办学、面向国内高校开放办学、面向校内开放办学,进一步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开放性人才观念,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和项目,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学生双向流动的联合战略、专业课程设置国际化战略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开放意识、国际素质,提高学生的国际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四、瞄准“东盟”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凝练办学特色
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生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省属学校,具有办学历史不长、学校规模不大、学科门类不全、办学实力不强、知名度不高等特点。可以说,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对办学特色的培育应考虑区域性、民族性和学科前沿交叉。所谓区域性即依托广西作为东盟国家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地位。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一轴两翼”战略构想的多区域交汇点等区位优势来考虑特色问题;所谓民族性即主动适应广西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培养服务广西发展的特色化人才;所谓学科前沿交叉即积极主动地到学科交叉前沿寻找和培育特色增长点。因此,我们要对照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人才资源状况,在实践中把特色培育和凝练与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专业整合、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相结合,在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作为广西唯一的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理应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在坚持“立足广西、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秉承“经世济民”的办学宗旨,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下,凭借所处的区域优势,紧密结合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实际需求,加快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办学特色凝练,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责编 韦 微
一、转变思想,实施质量和教改工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变到重视质量提高上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要求,积极实施质量工程、教改工程和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加大教学投人,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从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学科专业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回避周边”、“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等原则,制订并实施科学的学科专业规划,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变革手段,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从校系领导到每位教学管理人员,从教授到一般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方针,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评估制度,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变革管理手段,加强评估工作,注重建立包括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和信息反馈、督导等全方位、全环节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教师、系部、学校三级质量保障、评价及改进机制,逐步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评价、课堂教学评估、实践教学评估、领导和教师听课、同行评议、学生定期反馈及教学督导制度,让质量监控体系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通过评教体系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建立稳定的与毕业生的就业协作关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监督和反馈机制,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更新理念,开放办学,培养国际性、开放型高素质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院校,往往是所处地区的文明辐射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深受地方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当今社会是全球性、开放性的社会,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新理念,实施开放办学,整合地方社会各种优秀的办学资源,培养国际性、开放型的高素质人才,是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举措和内在需要。
近几年来,广西的7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在借助西部大开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平台,积极探索和实践开放办学。作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之一的广西财经学院,通过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不断深入,将继续依托四大“开放格局”——面向世界开放办学、面向国内社会开放办学、面向国内高校开放办学、面向校内开放办学,进一步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开放性人才观念,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和项目,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学生双向流动的联合战略、专业课程设置国际化战略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开放意识、国际素质,提高学生的国际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四、瞄准“东盟”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凝练办学特色
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生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省属学校,具有办学历史不长、学校规模不大、学科门类不全、办学实力不强、知名度不高等特点。可以说,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对办学特色的培育应考虑区域性、民族性和学科前沿交叉。所谓区域性即依托广西作为东盟国家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地位。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一轴两翼”战略构想的多区域交汇点等区位优势来考虑特色问题;所谓民族性即主动适应广西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培养服务广西发展的特色化人才;所谓学科前沿交叉即积极主动地到学科交叉前沿寻找和培育特色增长点。因此,我们要对照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人才资源状况,在实践中把特色培育和凝练与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专业整合、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相结合,在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作为广西唯一的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理应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在坚持“立足广西、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秉承“经世济民”的办学宗旨,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下,凭借所处的区域优势,紧密结合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实际需求,加快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办学特色凝练,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责编 韦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