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三兄弟:潘梓年、潘有年、潘汉年 一生传奇史 留得存丹心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梓年、潘有年为同胞兄弟,其父为潘仲六,潘梓年为长子,潘有年为次子。潘汉年与他们是堂兄弟,他的父亲是潘莘臣。因出生书香门弟,兄弟三人从小便熟读诗文、造诣颇深,再加上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现实,三兄弟都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潘梓年:“中共第一报人”
  大哥潘梓年,1893年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血雨腥风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潘梓年在家乡发动过宜兴暴动,调回上海后,主要从事党的左翼文化工作,负责主编《北新》、《洪荒》等进步刊物和江苏省委的《真话报》。1933年,潘梓年不幸被捕,他无视酷刑,几次昏死仍如“入定老僧”般闭口不言。在狱中,他笔耕不辍,一方面创办了“黑屋诗社”,出《诗刊》,鼓励狱友;另一方面,呕心沥血,完成了长篇哲学专著《逻辑和逻辑学》,这本书反响巨大,毛泽东还亲自去信加以赞赏,可惜,此信竟在“文化大革命”抄家中被毁。
  潘梓年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凭此,他也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新华日报》创办之初困难重重、压力巨大。潘梓年四处奔走,找房子、搞设备、觅人员、忙交涉,历时一月,到1938年1月11日,在他45岁生日时,《新华日报》终于在武汉诞生。但随后的10月,武汉沦陷日军之手,报社不得不内迁重庆。转移过程中,船行至燕窝江畔惨遭日军轰炸,16位同志遇难,其中就包括时任报社编辑及文书的潘梓年胞弟潘美年。
  《新华日报》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国民党迂回斗争的历史进程相伴相生的,特别是到达重庆(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后,受到的阻挠、限制就愈发严重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潘梓年和报社同仁们坚持新闻言论自由,以争取民主和平为口号,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皖南事变发生的当晚,他一面派总编辑章汉夫巧妙应对国民党的检察官,将没有“违检”的样刊送呈检查,一面亲自向《新蜀报》《大公报》和《商务日报》等民主报馆的负责人说明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赢得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
  这么一位憨厚长者,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没能逃过劫难,1972年4月10日,潘梓年在秦城监狱内悄然离世。纵然周恩来曾下令要保他,仍无济于事。
  潘有年:民主斗士
  大哥潘梓年和三弟潘汉年的新思想启蒙,最早来源于老二潘有年(潘菽)。中学毕业后,潘菽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蔡元培校长领导的这所学校里,民主和科学不断浸润着渴求进步的青年学子潘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22岁的潘菽和同学们一起,高举着用鲜血手书的标语,在天安门前示威、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结果成为32名被捕学生之一。在蔡元培校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营救下,潘菽终于被放出来了。接下来的日子,潘菽更加义无反顾地参与到这场前所未有的学生运动中。他不断地向远在家乡的兄弟们报告着北京的一切和自己的感想。
  1920年,一心要走“教育救国”之路的潘菽考取了官费留学生,远赴美国开始了为期7年的求学生涯。1 927年,潘菽学成归国,担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系主任。此时,大哥潘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宜兴组织“宜兴暴动”,三弟潘汉年已是南昌《革命军日报》的总编辑。兄弟三人在不同的征途上,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着。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南京面临沦陷的危险。潘菽随中央大学内迁到重庆。经过战争烽火的洗礼,他更懂得没有政治上的民主,学术上就难以独立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重庆时期,潘菽通过大哥潘梓年的关系,结识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章汉夫、吴克坚、石西民、乔冠华等人,经常参加各种纪念会、座谈会或者联欢会。在1945年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时,他还作为8名进步教授之一受到过接见。
  潘菽人生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发起创立“九三学社”。当时在重庆,他与五四运动的带头人许德珩来往甚密,二人畅谈国事、议论时政,后来随着各自朋友的加入渐渐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二人决定以五四运动的精神为宗旨,将这种定期的座谈会取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正式签字,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同时更加广泛地团结科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反内战、反独裁、争取民主和科学的斗争中来,在一次会议上,潘菽提议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为“九三学社”。这样,潘菽就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并从1 958年起一直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直至去世。
  潘汉年:传奇人生
  在中国现代史上,特别是中共党史里,潘汉年绝对是一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在三兄弟当中,1906年出生的他是最早投身革命的。他是风流倜傥、出口成章的儒雅书生,他也是西装革履、挥金如土的上海“小开”,他还是令日伪闻风丧胆的中共情报战线领导人之一,他更是“共和国第一冤案”(即“潘杨案件”)的案主,一个受尽屈辱的悲剧人物。
  193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最高保卫机关——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从此文坛骁将潘汉年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进入了改组后的中央特科。潘汉年以自己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一个又一个重大使命,这其中也包括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潘汉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8月回国后,潘汉年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同南京国民党当局的代表谈判,希望双方“联合抗日”。在西安停留时,他与张学良常常彻夜长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2月,和谈未果之时,张学良、杨虎城出于民族大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宋美龄、陈立夫等人通过宋庆龄找到中共代表潘汉年表达和谈意愿,潘汉年按中央指示与南京国民党高层陈立夫、陈果夫等人直接接触,有力地配合了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的和平斡旋。谈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众人皆知周恩来、张学良的巨大贡献,但潘汉年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同样不应当为世人忘记!
  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人民呼唤民主和平的期望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在1948年4月30日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时由于战乱原因,大部分民主党派的领导人都暂避香港。国民党特务云集香港,港英当局警戒森严,极力阻挠。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潘汉年负责安排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等大批民主人士秘密离开香港,转到东北、华北解放区,先后共组织20多批,350余人,没有一次失误。二哥潘菽作为“九三学社”的重要领导人,自然也是由三弟潘汉年亲自护送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恢复上海的经济秩序,作为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协助市长陈毅在工商界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现实多少是有些残酷的,由于1943年那次“汪伪会面”的事件,潘汉年没能得到党组织的谅解,最终被打成了“汉奸”“特务”“反革命分子”。1955年4月3日潘汉年被秘密逮捕。直到1977年默默离世,潘汉年也没能等到给自己平反的那一天,而他的墓碑上只能刻下“萧淑安”这一代名。
  (据《党史纵览》)
其他文献
政商的权钱交易  2015年3月3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千万不能跟党装两面人,耍两面派》,披露王敏案案情。  这篇报道中,一名姓赵的地产商频频现身。“近10年来,在王敏的力挺下,赵某的生意顺风顺水,财源广进……赵某则对王敏‘知恩图报’,先后向其行贿现金、房产、名人字画等钱物累计达人民币1800余万元。”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赵某,就是山东诚基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赵晋,其父为已落马的江苏省委
期刊
首提“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2012年3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访问大陆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这是二人之间的第5次会晤。此次“胡吴会”上,吴伯雄首提“一国两区”的概念,明确“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并大声说出“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吴伯雄的此番言论,在两岸间激起无限波澜。  吴伯雄所说的“一国两区”,即指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他还强调了“一国两
期刊
杨尚昆曾说:“我们家在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时就有6个共产党员,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杨尚昆一家,父子兄弟姐妹13人均参加革命,曾被称为“当代杨家将”。而杨尚昆与杨白冰两兄弟,更是开创了“兄弟”掌军的先例……  杨闇公:“为国为民、壮怀激烈”  杨闇公,名尚述、尚达、字闇公,1898年出生,四川潼南县人(今属重庆市),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者和四川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期刊
陈毅是享誉中外的新中国开国元帅,他有两位哥哥却鲜为人知,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人各有志,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但兄弟情谊甚笃。  同赴法国勤工俭学  陈毅有堂兄弟三人:陈修和、陈世泽、陈世亨。亲兄弟三人,陈毅是老二,兄陈世禄,字孟熙;弟陈世勋,字季让。还有四个亲妹妹。  由于年纪相近,陈毅与陈修和、陈孟熙接触较多,感情也深,其次就是陈季让了。  1918年3月,陈毅和陈孟熙双双考进中国留学勤工俭学会
期刊
毛家三兄弟在中国历史上是难得一见的,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为了中国革命,他们做了许多的伟大的事情,在革命道路上,他们既是手足兄弟,也是亲密的战友……天这个位置,有家庭的影响吗?”他回答:“肯定有,这个是客观事实,这不能回避。”  毛泽民挣钱供毛泽东读书  毛家三兄弟都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其中毛泽民1896年出生,比毛泽东小3岁,最小的弟弟毛泽覃比毛泽东小12岁。他们家境并不富裕
期刊
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廖家湾,廖氏堂兄弟中出了三个国民党将级军官,他们是廖运泽、廖运周、廖运升。廖运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曾为国民党军中将。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廖运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1949年5月4日在浙江义乌起义……  淮海前线,廖运周高举义旗  国民党第85军110师,前身是冯玉祥西北军的第二师。中共在第二师中设有地下党组织,该组织受山西省汾阳地委的领导。担
期刊
我老家在农村。在儿时的记忆里,红薯就是我家冬季的半边粮。家里就那么几亩薄地,为保证一家老少六七口人能够糊口,父亲总会腾出几垄地种上红薯。红薯好活,种薯冒出的秧藤插进地里就能成活,平常也不需要怎么去打理。迁迁藤蔓,除除杂草,上上农肥,到立冬收获时,地里就会埋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红薯“宝宝”。  那时我们姐弟三人都还小。秋已深,叶儿黄,阵阵寒风从山坡上的小树林里掠过,顿觉浑身发凉。我们扛着小靶子,提着竹
期刊
2014年热播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将人们带回北平和平解放那段历史。其实,当时作为“投诚者”,傅作义步步为营,在每一步中都充满着矛盾和复杂的谋划。虽然傅作义在与中共和谈过程中数次拒绝了国民政府的撤退要求,但这并不表示傅作义就完全断绝了与国民政府的来往。他在和谈前后曾3次打算出逃,都被劝阻或者因时机不对而未成行。  打算去南京向蒋请罪却被秘书否定  1949年1月6日,傅作义曾对其参谋长李世杰说:“
期刊
河北河间在民国时期出了“袁氏三雄”——袁庆曾,袁庆荣,袁庆和,这三人都是傅作义手下的战将,有摧城拔寨之功。袁庆曾,袁庆荣都做到中将,袁庆和做到少将。三兄弟能各有建树,并不是靠关系,而是真正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袁庆曾(1895-1977),河北河间人。是保定军校毕业生,傅作义的同学,在傅作义系统中资格很老,守涿州时候就跟着傅作义做到上校了,是傅作义进攻涿州的先遣团团长,被包围后又担任防守司令。傅
期刊
上世纪初,四川忠县石宝乡坪山坝上有一户马姓人家,父亲马和琼,字玉之,其子女按照叔伯兄弟的排行,老三马士弘,老五马识途,八弟马子超。一个世纪过去,马士弘已103岁、马识途也满了100岁,八弟马子超今年93岁,这三兄弟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历史……  马士弘:积极抗日,解救521名被俘妇女  马士弘本不叫马士弘。1911年出生的他,那一年正好是晚清民国交替的时期,发生了辛亥革命。父亲给他起的名为马干毅。马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