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梓年、潘有年为同胞兄弟,其父为潘仲六,潘梓年为长子,潘有年为次子。潘汉年与他们是堂兄弟,他的父亲是潘莘臣。因出生书香门弟,兄弟三人从小便熟读诗文、造诣颇深,再加上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现实,三兄弟都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潘梓年:“中共第一报人”
大哥潘梓年,1893年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血雨腥风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潘梓年在家乡发动过宜兴暴动,调回上海后,主要从事党的左翼文化工作,负责主编《北新》、《洪荒》等进步刊物和江苏省委的《真话报》。1933年,潘梓年不幸被捕,他无视酷刑,几次昏死仍如“入定老僧”般闭口不言。在狱中,他笔耕不辍,一方面创办了“黑屋诗社”,出《诗刊》,鼓励狱友;另一方面,呕心沥血,完成了长篇哲学专著《逻辑和逻辑学》,这本书反响巨大,毛泽东还亲自去信加以赞赏,可惜,此信竟在“文化大革命”抄家中被毁。
潘梓年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凭此,他也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新华日报》创办之初困难重重、压力巨大。潘梓年四处奔走,找房子、搞设备、觅人员、忙交涉,历时一月,到1938年1月11日,在他45岁生日时,《新华日报》终于在武汉诞生。但随后的10月,武汉沦陷日军之手,报社不得不内迁重庆。转移过程中,船行至燕窝江畔惨遭日军轰炸,16位同志遇难,其中就包括时任报社编辑及文书的潘梓年胞弟潘美年。
《新华日报》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国民党迂回斗争的历史进程相伴相生的,特别是到达重庆(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后,受到的阻挠、限制就愈发严重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潘梓年和报社同仁们坚持新闻言论自由,以争取民主和平为口号,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皖南事变发生的当晚,他一面派总编辑章汉夫巧妙应对国民党的检察官,将没有“违检”的样刊送呈检查,一面亲自向《新蜀报》《大公报》和《商务日报》等民主报馆的负责人说明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赢得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
这么一位憨厚长者,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没能逃过劫难,1972年4月10日,潘梓年在秦城监狱内悄然离世。纵然周恩来曾下令要保他,仍无济于事。
潘有年:民主斗士
大哥潘梓年和三弟潘汉年的新思想启蒙,最早来源于老二潘有年(潘菽)。中学毕业后,潘菽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蔡元培校长领导的这所学校里,民主和科学不断浸润着渴求进步的青年学子潘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22岁的潘菽和同学们一起,高举着用鲜血手书的标语,在天安门前示威、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结果成为32名被捕学生之一。在蔡元培校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营救下,潘菽终于被放出来了。接下来的日子,潘菽更加义无反顾地参与到这场前所未有的学生运动中。他不断地向远在家乡的兄弟们报告着北京的一切和自己的感想。
1920年,一心要走“教育救国”之路的潘菽考取了官费留学生,远赴美国开始了为期7年的求学生涯。1 927年,潘菽学成归国,担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系主任。此时,大哥潘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宜兴组织“宜兴暴动”,三弟潘汉年已是南昌《革命军日报》的总编辑。兄弟三人在不同的征途上,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着。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南京面临沦陷的危险。潘菽随中央大学内迁到重庆。经过战争烽火的洗礼,他更懂得没有政治上的民主,学术上就难以独立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重庆时期,潘菽通过大哥潘梓年的关系,结识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章汉夫、吴克坚、石西民、乔冠华等人,经常参加各种纪念会、座谈会或者联欢会。在1945年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时,他还作为8名进步教授之一受到过接见。
潘菽人生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发起创立“九三学社”。当时在重庆,他与五四运动的带头人许德珩来往甚密,二人畅谈国事、议论时政,后来随着各自朋友的加入渐渐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二人决定以五四运动的精神为宗旨,将这种定期的座谈会取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正式签字,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同时更加广泛地团结科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反内战、反独裁、争取民主和科学的斗争中来,在一次会议上,潘菽提议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为“九三学社”。这样,潘菽就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并从1 958年起一直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直至去世。
潘汉年:传奇人生
在中国现代史上,特别是中共党史里,潘汉年绝对是一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在三兄弟当中,1906年出生的他是最早投身革命的。他是风流倜傥、出口成章的儒雅书生,他也是西装革履、挥金如土的上海“小开”,他还是令日伪闻风丧胆的中共情报战线领导人之一,他更是“共和国第一冤案”(即“潘杨案件”)的案主,一个受尽屈辱的悲剧人物。
193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最高保卫机关——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从此文坛骁将潘汉年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进入了改组后的中央特科。潘汉年以自己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一个又一个重大使命,这其中也包括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潘汉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8月回国后,潘汉年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同南京国民党当局的代表谈判,希望双方“联合抗日”。在西安停留时,他与张学良常常彻夜长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2月,和谈未果之时,张学良、杨虎城出于民族大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宋美龄、陈立夫等人通过宋庆龄找到中共代表潘汉年表达和谈意愿,潘汉年按中央指示与南京国民党高层陈立夫、陈果夫等人直接接触,有力地配合了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的和平斡旋。谈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众人皆知周恩来、张学良的巨大贡献,但潘汉年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同样不应当为世人忘记!
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人民呼唤民主和平的期望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在1948年4月30日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时由于战乱原因,大部分民主党派的领导人都暂避香港。国民党特务云集香港,港英当局警戒森严,极力阻挠。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潘汉年负责安排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等大批民主人士秘密离开香港,转到东北、华北解放区,先后共组织20多批,350余人,没有一次失误。二哥潘菽作为“九三学社”的重要领导人,自然也是由三弟潘汉年亲自护送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恢复上海的经济秩序,作为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协助市长陈毅在工商界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现实多少是有些残酷的,由于1943年那次“汪伪会面”的事件,潘汉年没能得到党组织的谅解,最终被打成了“汉奸”“特务”“反革命分子”。1955年4月3日潘汉年被秘密逮捕。直到1977年默默离世,潘汉年也没能等到给自己平反的那一天,而他的墓碑上只能刻下“萧淑安”这一代名。
(据《党史纵览》)
潘梓年:“中共第一报人”
大哥潘梓年,1893年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血雨腥风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潘梓年在家乡发动过宜兴暴动,调回上海后,主要从事党的左翼文化工作,负责主编《北新》、《洪荒》等进步刊物和江苏省委的《真话报》。1933年,潘梓年不幸被捕,他无视酷刑,几次昏死仍如“入定老僧”般闭口不言。在狱中,他笔耕不辍,一方面创办了“黑屋诗社”,出《诗刊》,鼓励狱友;另一方面,呕心沥血,完成了长篇哲学专著《逻辑和逻辑学》,这本书反响巨大,毛泽东还亲自去信加以赞赏,可惜,此信竟在“文化大革命”抄家中被毁。
潘梓年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凭此,他也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新华日报》创办之初困难重重、压力巨大。潘梓年四处奔走,找房子、搞设备、觅人员、忙交涉,历时一月,到1938年1月11日,在他45岁生日时,《新华日报》终于在武汉诞生。但随后的10月,武汉沦陷日军之手,报社不得不内迁重庆。转移过程中,船行至燕窝江畔惨遭日军轰炸,16位同志遇难,其中就包括时任报社编辑及文书的潘梓年胞弟潘美年。
《新华日报》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国民党迂回斗争的历史进程相伴相生的,特别是到达重庆(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后,受到的阻挠、限制就愈发严重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潘梓年和报社同仁们坚持新闻言论自由,以争取民主和平为口号,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皖南事变发生的当晚,他一面派总编辑章汉夫巧妙应对国民党的检察官,将没有“违检”的样刊送呈检查,一面亲自向《新蜀报》《大公报》和《商务日报》等民主报馆的负责人说明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赢得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
这么一位憨厚长者,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没能逃过劫难,1972年4月10日,潘梓年在秦城监狱内悄然离世。纵然周恩来曾下令要保他,仍无济于事。
潘有年:民主斗士
大哥潘梓年和三弟潘汉年的新思想启蒙,最早来源于老二潘有年(潘菽)。中学毕业后,潘菽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蔡元培校长领导的这所学校里,民主和科学不断浸润着渴求进步的青年学子潘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22岁的潘菽和同学们一起,高举着用鲜血手书的标语,在天安门前示威、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结果成为32名被捕学生之一。在蔡元培校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营救下,潘菽终于被放出来了。接下来的日子,潘菽更加义无反顾地参与到这场前所未有的学生运动中。他不断地向远在家乡的兄弟们报告着北京的一切和自己的感想。
1920年,一心要走“教育救国”之路的潘菽考取了官费留学生,远赴美国开始了为期7年的求学生涯。1 927年,潘菽学成归国,担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系主任。此时,大哥潘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宜兴组织“宜兴暴动”,三弟潘汉年已是南昌《革命军日报》的总编辑。兄弟三人在不同的征途上,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着。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南京面临沦陷的危险。潘菽随中央大学内迁到重庆。经过战争烽火的洗礼,他更懂得没有政治上的民主,学术上就难以独立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重庆时期,潘菽通过大哥潘梓年的关系,结识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章汉夫、吴克坚、石西民、乔冠华等人,经常参加各种纪念会、座谈会或者联欢会。在1945年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时,他还作为8名进步教授之一受到过接见。
潘菽人生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发起创立“九三学社”。当时在重庆,他与五四运动的带头人许德珩来往甚密,二人畅谈国事、议论时政,后来随着各自朋友的加入渐渐形成了一种气候。于是二人决定以五四运动的精神为宗旨,将这种定期的座谈会取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正式签字,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同时更加广泛地团结科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反内战、反独裁、争取民主和科学的斗争中来,在一次会议上,潘菽提议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为“九三学社”。这样,潘菽就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并从1 958年起一直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直至去世。
潘汉年:传奇人生
在中国现代史上,特别是中共党史里,潘汉年绝对是一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在三兄弟当中,1906年出生的他是最早投身革命的。他是风流倜傥、出口成章的儒雅书生,他也是西装革履、挥金如土的上海“小开”,他还是令日伪闻风丧胆的中共情报战线领导人之一,他更是“共和国第一冤案”(即“潘杨案件”)的案主,一个受尽屈辱的悲剧人物。
193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最高保卫机关——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从此文坛骁将潘汉年放弃了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进入了改组后的中央特科。潘汉年以自己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一个又一个重大使命,这其中也包括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潘汉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8月回国后,潘汉年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同南京国民党当局的代表谈判,希望双方“联合抗日”。在西安停留时,他与张学良常常彻夜长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2月,和谈未果之时,张学良、杨虎城出于民族大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宋美龄、陈立夫等人通过宋庆龄找到中共代表潘汉年表达和谈意愿,潘汉年按中央指示与南京国民党高层陈立夫、陈果夫等人直接接触,有力地配合了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的和平斡旋。谈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众人皆知周恩来、张学良的巨大贡献,但潘汉年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同样不应当为世人忘记!
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人民呼唤民主和平的期望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在1948年4月30日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时由于战乱原因,大部分民主党派的领导人都暂避香港。国民党特务云集香港,港英当局警戒森严,极力阻挠。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潘汉年负责安排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等大批民主人士秘密离开香港,转到东北、华北解放区,先后共组织20多批,350余人,没有一次失误。二哥潘菽作为“九三学社”的重要领导人,自然也是由三弟潘汉年亲自护送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恢复上海的经济秩序,作为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协助市长陈毅在工商界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现实多少是有些残酷的,由于1943年那次“汪伪会面”的事件,潘汉年没能得到党组织的谅解,最终被打成了“汉奸”“特务”“反革命分子”。1955年4月3日潘汉年被秘密逮捕。直到1977年默默离世,潘汉年也没能等到给自己平反的那一天,而他的墓碑上只能刻下“萧淑安”这一代名。
(据《党史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