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暗斋对朱子学的“日本化”吸收与改造

来源 :东北亚外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崎暗斋是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朱子学信奉者,一生致力于实现朱子学的纯粹化.他继承朱子“述而不作”的方式,摘录拔萃朱子学系诸书,极力想要确立其朱子学道统之继承者的身份.然而有意思的是,他却在祖述的过程中,对朱子学说作出了“江户日本”这一不同时空下的解读与阐释.他通过强调理气的妙合,确立了他关于世界、人性的“妙合”原理,并通过强调“敬”,发展了人需时刻保持“敬畏”之心的工夫修养论,在朱子学内部对朱子学进行了吸收与改造.
其他文献
家庭传播上世纪后半叶在美国出现,本文通过回顾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近五年的文章,梳理海外家庭传播的前沿议题、理论与方法,以启发国内家庭传播研究的开展.
本文以农村舆论动员为研究对象,借助《晋察冀日报》副刊《老百姓》进行研究,发现《老百姓》副刊借由农耕的战争表达、塑造农耕抗日英雄以及建构农耕的战争意义搭建起了农耕与抗战的关联,由此推进对于晋察冀边区农民的舆论动员.并且,以此作为研究基点可以发现,党报的农村舆论动员是通过搭建共识与建构身份认同完成的.
本文厘清了“舆论监督”的词源出处.经考证,“舆论监督”系由“代表舆论监督”演化而来,《创设上海报广告》作为“舆论监督”词源出处的地位应该得到认可.《创设上海报广告》刊载于1907年5月2日的《申报》(上海版).
国际报刊联盟(FIPP)近期发布的《2021全球数字订阅报告》显示,全球的期刊、媒体内容产业的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逐渐扩大,新闻数字媒体内容的订阅者总数快速增长.对比2020年同期,2021年全球数字订阅用户数量超过3580万,涨幅为14.6%.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德高望重的赵德馨老师,多年来沉浸在学术领域,与世无争,最近居然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让许多人感到震惊.rn从赵老师与知网的这起案件来看,其中涉及的问题非常简单.被告(知网)把网络传播的权利和其他著作权混为一谈,因此,在诉讼中必然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作者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学术刊物为了扩大影响力,往往授权出版电子刊物.
期刊
今年11月,安阳“狗咬人”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有记者调侃:“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说法被打破了,因为要看狗主人是谁.虽是玩笑话,但这一传播现象确实值得探讨.严格来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说法并没有被打破,“狗咬人”“人咬狗”都只是一个符号,代表着“普遍性”和“新奇性”.安阳事件之所以在舆论圈“爆燃”,还是因为它的“新奇性”——像这种狗咬了人还振振有词、拒不道歉的,确实不多见.
期刊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安特生1921年夏在奉天锦西县沙锅屯石穴遗址的发掘活动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安特生的“考察报告”的分析,指出安特生将近代田野考古技术引入中国,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沙锅屯石穴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和制陶表明,当时的辽东地区已经从之前的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了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从而彻底改变了之前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中国没有新石器时代的历史.
本文梳理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中国学之历史渊源与研究特色.密大的中国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留学生教育.1930年开设“东方语言和文学系”,1959年建立“亚洲图书馆”,20世纪60年代初设立“亚洲语言与文学系”,1961年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密大在汉语教学、图书馆学、哲学、政治、外交、经济、文学与艺术等专业领域的“中国研究”或“中国学”引领美国高校,尤其是人文、艺术与政治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引人瞩目,涌现了费维恺、孟旦、李侃如、包华石、博达伟等一批著名的汉学家.本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密歇根大学的中国学研究成果,进一
最近,被两件事情刺激到了.rn一件事情是《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出了一本书,名叫《圆明园防渗之争》,说的16年前的2005年,《人民日报》在环保专业人士支持下,对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一事,牵头发起的一场公众讨论,得到政府的积极响应和诚恳善后,成功推动了公共治理的改良.《人民日报》原资深记者祝华新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说,此事堪称社会主义“全过程民主”的一个经典案例.
期刊
现代俄语标准语语法体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但并非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系统.本文以俄语动词“взять”为例,依据《大俄汉词典》对该词的释义及俄语国家语料库(Национальныйкорпус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中有关该动词的具体用例,分析动词“взять”的相关义项、语法化过程及语法化构式类型,探寻该词语法化构式的语用意义.研究表明,动词“взять”的语法化过程尚未完成,其词汇本义与语法功能仍处于共通共存过程中.通过对俄语动词“взять”语法化进程的探索,希望能为发现和研究其他词汇的语法化现象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