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与贸易强国之路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逐渐稳固,我们的目标转变成如何尽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重点讨论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于贸易强国发展目标的实现所发挥的作用,并对于因时制宜的决策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贸易强国 劳动密集型商品 竞争优势 出口商品结构 科技创新
  
  一、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促进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
  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我国肩负着养活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压力。然而客观来看,正是我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创造的“人口红利”为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原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于我国的劳动力生产要素相对丰裕,导致我国生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相对较低,具有相对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我们通常把出口产品分为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大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1998-2008年不同类型商品每年出口金额统计数据,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在1998-2008 11年间对于我国出口总额的贡献作用远远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出口主导的战略,因此为出口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亦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但最近几年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其对于我国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逐步减小,主导地位也将会逐渐被取代。
  二、我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
  贸易大国仅仅强调对外贸易数量、规模的大小;贸易强国则不仅要求一个国家首先要是一个贸易大国,更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中起主导作用,具有话语权和能体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具有较高的经济福利水准:能够耗费较少的资源却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
  由于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差异性小,造成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经济福利水准低,我国虽然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品牌创造、服务领域、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走向贸易强国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必然性
  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对于我国贸易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小,其主导地位正在逐步被取代,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供给方面看,由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现有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和我国相似的比较优势,产品结构也非常相似,导致这样的初级产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越来越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上对于无个性、无特色、无差异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的需求却会逐渐减少。竞争的激烈与市场的减小势必导致价格的降低,使本来就以“薄利多销”为宗旨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更加雪上加霜。因此,继续依赖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拉动对外贸易,只能造成我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亦成为我国贸易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
  (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
  (1)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自然资源带来的比较优势属于低层次的竞争力;而知识、管理、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决定的竞争优势,属于较高层次的竞争力。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竞争优势则通常可以加强、扩大比较优势。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知识、管理、人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在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低层次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化为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增加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促进产品差异化,摆脱无差异产品造成的贸易条件恶化的局面,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价格接受者转变成为价格制定者,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话语权。
  (2)建立有效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我国现在阶段缺少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原因是缺乏一种有效的、产业化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目前我国的政府、企业、学校在科研创新领域尚未充分合作,导致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充足的科研创新经费,没有能力建造自己的研发部门,另一方面政府资助的高校研究项目又常常面临着无法及时应用于实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通过建设一种有效的、产业化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使企业、政府、高校充分结合起来,由企业提供主要经费、政府适当补充予以支持,资助高校研究一些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有选择的引进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在我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应相机抉择,采取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资本要素极其匮乏,于是不得已大规模引进外资,主要是加工制造业,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然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发展的目标转变为早日成为贸易强国。因此,我国引进外资的方针策略也应有所调整,不能再不加选择的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而应侧重于引进研发和科技实力较强的跨国公司,利用政策激励的方式加强内资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生产关联性,扩大技术外溢效应,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的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
  
  参考文献
  [1]祝春山,陈志强.金融危机下中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策略. 现代商业.2009年27期:177.
  [2]裴长洪.做贸易强国第一条是还要扩大规模.时代经贸.2010:10.
  [3]张晓龙.浅析我国成为贸易强国面临的机遇.中国商贸. 2011:199.
  [4]杨圣明.十二五规划与贸易强国战略.时代经贸.2011:28-30.
  [5]窦建华.发展中国家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途径——创新与技术.科学管理研究.2008:14-16.
  
  作者简介:刘艳光(1990-) 女, 汉族,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方向:经济学。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造访东西胡林村,内心是充满渴望的。想起悠悠清水河以一个美妙的“S”弯从两村之间欢歌而过,心里便油然生出无限的美妙。有人对我说,你不要只想到河水走向的曼妙,这“S”弯还恰如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目前的生存状态,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个瓶颈。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各类相应的机构,实现服务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要建立较为完善科学合理的小企业信贷业务定价与风险控制管理模式。加强多方合作,完善监管机制,将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贷款集中度,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  【关键词】中小企业
拙文在今年杂志第2期发表后,我收到近百封读者来信,其中大部分是赞同的.赞同者大部分是一线班主任,但也有不少校长和政教主任,这让我十分感动.当然也有一些朋友在来信中有不
【摘要】金融机构在商业化运作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内部审计应发挥其职能作用,提出各种应对建议,协助管理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资金安全运转。  【关键词】金融 风险 内审 安全    金融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安全、稳健运行的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些经济大国,一旦本国的金融体系运转出现问题,就会立即波及到本
期刊
珠宝是传统优势产业,更是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相比于钟表等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进程与国际接轨的行业,珠宝行业标准化基础明显薄弱。近年来,行业标准化在政府相关政策的促
【摘要】目前我国银行存在诸多金融风险的同时自身的审计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认为从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角度防范银行的金融风险应该主要从提高银行内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制衡力度;树立风险导向型的审计理念;内部审计与银行过程控制的有效结合;明确内审问责制,以问责的形式激励内审员工的审计工作等4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银行 金融风险 内部审计 思考 策略    一、导言  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市
【摘要】最后贷款人理论产生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由于当时各国金融危机频发,Baring爵士提出应该由英格兰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向危机中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援助。布雷顿森林体系早期,世界金融局势比较稳定,最后贷款人理论没有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期以及该体系瓦解之后,世界范围内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该理论再次被重视。相对于存款保险体系的微观保护作用而言,最后贷款人对市场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金融领域将如何面对来自于企业、个人信用危机的压力,不仅关系到社会道德方面的缺失与否,更重要的是信用危机很容易导致管理和效益方面的崩溃。有关部门为改善社会信用危机状况不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有关行业专家也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并且也提出过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操作办法。笔者就此问题对如何有效解决信用危机问题从源头和规制等方面做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金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