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叫刘牧,刘邦的刘,牧马的牧。《大风歌》的副导演找到刘牧时,他已经接了另一部戏,合约也签了,定金也拿了,为了信守承诺,他忍痛割爱推掉了《大风歌》的邀请。第二天,黄叔亲自打电话给他,“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机会,你先看看剧本,再做出慎重的考虑。”刘牧在话筒这边“哦哦哦”地点头捣蒜,一边在内心挣扎着,一边思忖着如何以不伤和气的方式推掉黄叔的邀请。黄叔似乎看穿他那点小九九,于是换了一副语重心长的男中音,“我觉得你应该来,我希望你排除万难,早日来剧组报到”。
刘牧马上被招安了。“既然黄叔都这么说了,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挂断电话,心情那个澎湃啊。漏夜看完剧本,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我知道自己被汉文帝的魅力折服了。”彼时,黄健中导演还不知道他心水的演员刘牧正是汉室的后代,要是知道了恐怕更得对他“威逼利诱”!
“我心里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好像一次精神寻根,特别有意义。”就因为一个“特别”意义,他开始“特别”麻烦的毁约之路。先是诚心诚意地去找制片人,被制片人羞得抬不起头,又低眉臊脸地找导演,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为了这个“意义”,他搞得自己鸡犬不宁,里外不是人。多亏圈内好多朋友帮忙,自己又老实巴交地主动递交双倍罚金,这才息事宁人。
大家都知道,汉代是一个礼仪之邦。黄健中要求演员的动作必须尊重历史。于是,所有演员在开机之前都经过系统培训,站相、坐姿、行礼、喝酒……最痛苦的就是坐姿,汉代不能盘腿坐,也不能跪凳子,而是膝盖着地,脚掌向上,臀压掌上。入室须脱履,卑微者尚须脱袜、跣足,以示尊敬。刘牧在学了这些繁文缛节之后,愈发感到“席地而坐”远没有字面那么潇洒。拍《大风歌》,他最怕跪戏,一拍就是几个钟头,两条腿麻得自己都不认了,像在花椒水里浸过一样。
繁冗拗口的对白也是不小的一个关口。字多倒还在其次,关键好多都是文言文,读起来很夹生。顺畅地不打磕绊地背下来都成问题,更何况吃透嚼烂它的含义,还要声情并茂变成是他自己说的,别提有多难受了。每看一个字就像喝了一口中药。刘牧每天至少要花2个钟头用来温习对白。经常背到天昏地暗,脑袋一盆糨糊。黄健中对语言的要求极高,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台词一个字也不能改。有一场戏,刘牧一个人的对白就有6页多,A4那种 纸,小4号字体。一点不能马虎啊,因为是现场同期声,必须一条录下来,稍有差池,重头来过。现在想来,仍心有余悸。
天降大任,先苦你的心志,等你的心像鼓皮一样坚韧皮实,再劳你的筋骨,饿你的体肤,一点都不客气。拍《大风歌》,室内怕跪戏,室外怕天气。三伏还好,大不了养一身痱子,怕的是三九。一斤风等于七斤冷。当时剧组在河北蓟县的一个农场下榻,没有热水不能洗澡还是其次,关键住的地方像黑煤窑,被褥里外都不干净,横竖散发着不洁的异味,左右都不是人盖的。可不盖又不行,屋里比冰窖还冷,所有演员都是裹着羽绒服睡。雪中送花,锦上添碳的是 ——在刘牧的房间,木头房梁和红砖墙的90度折角有一只马蜂窝。由于不知死活,不敢贸然去捅。万一有苟活的幸存者,只肖两三只就能把“汉文帝”全面打败。半夜睡觉,模糊地感到有冰雹砸在脸上。醒来后,刘牧发现自己的脸上,枕上全是马蜂的尸体。一个个都圆头滚肚,又硬又冰,因为它们体内的水分都被冻结了。
写到这儿,这趟寻根之旅虽苦,可刘牧好歹还毫发未伤。不知道哪位小心眼的土地爷捻动一下胡须,眼睛一虚,“还差一难啊!少不了皮肉的煎熬”。拍摄马戏那天,其实刘牧完全可以找替身。连导演都发话了,你别亲自上马,反正是远景,观众根本辨认不出古道西风下的“人头马”是谁。可是因为“意义”,执拗的刘牧非要独当一面,亲力亲为。当时在一个山坡上,唯一的小道既窄又险,马又欺生,一看不是养它的人,它就变得特别狷介,净往密林子里冲刺,看的人是步步惊心。最窄的缝隙仅容一匹瘦马擦身,刘牧别在马肚子上的双腿夹得更紧了,恨不得嵌进去。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双腿,没留神上方有一截干硬的树枝拦截在他的眉心。砰的一下,刘牧从马上摔下来,头套也撞破了,额头流血不止。
“后悔吗?”我当然不是单纯指落马。
“不后悔!”他当然打落门牙和血吞。
但是,我忽然被他的诚笃所打动。演员是一个非常被动的角色,冥冥之中,只等那个命中注定、非你莫属的角色找上门来。《大风歌》会是扭转刘牧乾坤的那张牌吗?答案未知可否。但我却深信,刘牧身上的质朴与坚韧一定会为他迎来更广阔的星途。
刘牧马上被招安了。“既然黄叔都这么说了,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挂断电话,心情那个澎湃啊。漏夜看完剧本,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我知道自己被汉文帝的魅力折服了。”彼时,黄健中导演还不知道他心水的演员刘牧正是汉室的后代,要是知道了恐怕更得对他“威逼利诱”!
“我心里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好像一次精神寻根,特别有意义。”就因为一个“特别”意义,他开始“特别”麻烦的毁约之路。先是诚心诚意地去找制片人,被制片人羞得抬不起头,又低眉臊脸地找导演,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为了这个“意义”,他搞得自己鸡犬不宁,里外不是人。多亏圈内好多朋友帮忙,自己又老实巴交地主动递交双倍罚金,这才息事宁人。
大家都知道,汉代是一个礼仪之邦。黄健中要求演员的动作必须尊重历史。于是,所有演员在开机之前都经过系统培训,站相、坐姿、行礼、喝酒……最痛苦的就是坐姿,汉代不能盘腿坐,也不能跪凳子,而是膝盖着地,脚掌向上,臀压掌上。入室须脱履,卑微者尚须脱袜、跣足,以示尊敬。刘牧在学了这些繁文缛节之后,愈发感到“席地而坐”远没有字面那么潇洒。拍《大风歌》,他最怕跪戏,一拍就是几个钟头,两条腿麻得自己都不认了,像在花椒水里浸过一样。
繁冗拗口的对白也是不小的一个关口。字多倒还在其次,关键好多都是文言文,读起来很夹生。顺畅地不打磕绊地背下来都成问题,更何况吃透嚼烂它的含义,还要声情并茂变成是他自己说的,别提有多难受了。每看一个字就像喝了一口中药。刘牧每天至少要花2个钟头用来温习对白。经常背到天昏地暗,脑袋一盆糨糊。黄健中对语言的要求极高,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台词一个字也不能改。有一场戏,刘牧一个人的对白就有6页多,A4那种 纸,小4号字体。一点不能马虎啊,因为是现场同期声,必须一条录下来,稍有差池,重头来过。现在想来,仍心有余悸。
天降大任,先苦你的心志,等你的心像鼓皮一样坚韧皮实,再劳你的筋骨,饿你的体肤,一点都不客气。拍《大风歌》,室内怕跪戏,室外怕天气。三伏还好,大不了养一身痱子,怕的是三九。一斤风等于七斤冷。当时剧组在河北蓟县的一个农场下榻,没有热水不能洗澡还是其次,关键住的地方像黑煤窑,被褥里外都不干净,横竖散发着不洁的异味,左右都不是人盖的。可不盖又不行,屋里比冰窖还冷,所有演员都是裹着羽绒服睡。雪中送花,锦上添碳的是 ——在刘牧的房间,木头房梁和红砖墙的90度折角有一只马蜂窝。由于不知死活,不敢贸然去捅。万一有苟活的幸存者,只肖两三只就能把“汉文帝”全面打败。半夜睡觉,模糊地感到有冰雹砸在脸上。醒来后,刘牧发现自己的脸上,枕上全是马蜂的尸体。一个个都圆头滚肚,又硬又冰,因为它们体内的水分都被冻结了。
写到这儿,这趟寻根之旅虽苦,可刘牧好歹还毫发未伤。不知道哪位小心眼的土地爷捻动一下胡须,眼睛一虚,“还差一难啊!少不了皮肉的煎熬”。拍摄马戏那天,其实刘牧完全可以找替身。连导演都发话了,你别亲自上马,反正是远景,观众根本辨认不出古道西风下的“人头马”是谁。可是因为“意义”,执拗的刘牧非要独当一面,亲力亲为。当时在一个山坡上,唯一的小道既窄又险,马又欺生,一看不是养它的人,它就变得特别狷介,净往密林子里冲刺,看的人是步步惊心。最窄的缝隙仅容一匹瘦马擦身,刘牧别在马肚子上的双腿夹得更紧了,恨不得嵌进去。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双腿,没留神上方有一截干硬的树枝拦截在他的眉心。砰的一下,刘牧从马上摔下来,头套也撞破了,额头流血不止。
“后悔吗?”我当然不是单纯指落马。
“不后悔!”他当然打落门牙和血吞。
但是,我忽然被他的诚笃所打动。演员是一个非常被动的角色,冥冥之中,只等那个命中注定、非你莫属的角色找上门来。《大风歌》会是扭转刘牧乾坤的那张牌吗?答案未知可否。但我却深信,刘牧身上的质朴与坚韧一定会为他迎来更广阔的星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