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原地区是殷商文化的重地。殷商美术中的“合成式”鸟兽图案展现出古人超凡的想象力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敬。针对该地域性核心题材进行研究,试图找寻一种艺术实践方式,用以深入挖掘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并把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当代艺术语言的转换,一并纳入到日常的艺术实践中去。
关键词:殷商文化;金文书法;空间
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在母亲河黄河的哺育下生生不息,创造了璀璨的中原文明,殷商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自2015年,笔者的工作和生活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展开,随着不断地深入接触和实地考察这里的人文和历史,笔者对河南本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
殷商美术中的“合成式”鸟兽图案展现出古人超凡的想象力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敬。在河南殷墟出土的虎头觥、鸮尊、跽坐玉人、虎头人身怪的造型中,“拼凑合成”的艺术造型法则,皆不是为了还原真实的动物、人物,而是为了创造符号式的艺术形象以供祭祀。通过塑造这类神秘形象,商朝艺术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气质,也直接促成了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国艺术造型的“东部传统”。东部的造型传统有别于西北,不以原始的自然审美为艺术准则,而是追求艺术的礼仪精神力量。
自商朝末年开始,礼仪精神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合成式”鸟兽雕塑的创造,在规制多样的青铜器中,铭文开始用“书写”直接阐释艺术品的精神价值,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金文书体。金文不仅是用于记录祭祀、战争、封赏等重要的历史人文信息,还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载体,它所传递出的审美价值被历代艺术家视为创作的源泉。青铜器皿表面熔铸出的金文“类物象形”,是抽象化、系统化的美学符号,在汉字标准化书写之前,金文结体间所蕴含的空间性、线条力度和组织结构,在展现了礼仪精神种种诉求的同时,更充满了无限的艺术表现力。
由于古人使书法的艺术性达到了极致,因此当面对传统时我们会感到,先辈做得那样完美,我们已无事可干。这时,一种新的空间观念为笔者认识和评价书法的创造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这个参照系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路并没有走完。
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导师李秀勤教授鼓励笔者进行“书法—雕塑”课题的研究,这是从二维书写向三维雕塑的一种空间的转换。“空间书写”以及随后跨越时空的“社会书写”等系列理念的提出是具有突破性的,它打破了某些边界,开启了传统与当下相結合的通道,也使笔者的艺术生命得到延伸和拓展。
传统书法理论典籍《历代书法论文选》是一本较为全面的书论集,它包含从汉代至清代的历代著名书法论文69家共计95篇,其中包括卫夫人、王羲之、颜真卿、康有为在内的大书论家和书家的书法论文。但这些书论家和书家大都只谈书法的结体和章法,极少见“空间”字样。即便是现代书法论著偶尔会谈到空间,例如邱振中的《书法形态与阐释》中,对空间观念有突破性进步的明代书家王铎书作的论述:“他的作品每一行侧廓的强烈变化、单字的多种承应方式对字间空间的影响,使外部空间节奏和内部空间节奏、线条运动节奏都达到较好的统一……”或者是日本现代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井上有一,他以一颗赤子之心从素材到技法上都勇于返璞归真,并妥善处理书法内部空间的包容与收敛、内外空间的相互流动等问题……但他们提到的“空间”都仅限于书写二维空间的线性分割。
为了从空间关系上超越古典作品的势力范围,上升到更高的形式层次,我们通过金文书写刻意地去训练对所有空间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并开发大量的课程以寻求实践的方法:比如书法与篆刻的结合、书法与中国古代建筑的转化、东西方抽象雕塑对比研究等。结合这一系列具体课程,同时通过对中国书法的摹写研习,笔者开始意识到金文结体中蕴含的三维空间结构。这有别于西方雕塑几何化的抽象创造法则,而拥有着不规则的形态、丰富的空间、极强的造型感和本土生命力。在书写过程中,意念中的三维空间可以投射到二维的平面上。基于以上的感悟,笔者创作了《空间延伸》系列综合材料金属焊接作品,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表现金文书法在三维空间中的笔意、空间结构、绞转、点与线、势与力等的特征。
随后笔者将金文书法与中原地区殷商美术中的“合成式”鸟兽纹样融合,进一步思考金文书法与雕塑相结合这一课题。商代器物中的雕塑形象与金文书法共同具备同一种精神气质:它们都源于具象(这通过寻根溯源可以考证),并经由先辈们不断地简化、变形、拆解、组合、重构而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观念。这种互通点使得商代器物中的雕塑形象与金文书法能够通过雕塑造型的实践方式予以衔接。此基于,笔者进一步创作了《玄鸟生商》《嵩山如卧》《豫剧脸谱系列》等一系列抽象雕塑作品,试图结合河南的本土地域文化和金文书法结构,寻求新的雕塑语言,开启新的雕塑表现空间。
在当代艺术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分清楚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现阶段致使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实践中举步维艰的主要矛盾就是:知与行如何统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获取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即便暂时不知晓也能通过网络搜索迅速补充上欠缺的知识。但由于获取的知识过于表象、片面或者不系统、不深入,这让认知只能达到感性阶段(这也是大部分艺术工作者所处的阶段)。如果用这种感性的认识去指导艺术实践,会导致艺术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浅尝辄止,艺术作品无法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直至实践难以延续最终放弃。只有当感性阶段碎片化的认知和感觉经过思考和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这样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阶段是艺术工作者自我充实和能量蓄积的过程,也是艺术脉络在思维上的成型,为后续的艺术实践夯实了基础。然而,认识发展到理性阶段,在唯物论的认识运动中也只完成了一半,倘若正确的理论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这种理论再好也没有意义。这也是现当代艺术家的一个普遍状态:说得多做得少,或是用话说作品而不是用作品说话。我们只有将系统的理论运用于艺术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要比之前进到更高一级的程度,这样才算达到知与行的统一,艺术生命才有可能延续下去。 理论上是如此,那么真正的艺术实践如何能避免空谈,落于实处?对于创作脉络不清晰的艺术工作者是否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延续自身的艺术之路?这个关于殷商美术与金文书法结构相结合的雕塑形态研究的课题,就是为实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既定目标提出的方法论。在此,笔者是这样思考该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一)开发一种艺术语言,用以塑造殷商的精神气质。在商代,青铜器中的形象与铭文的线条美感,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精神气质。商朝的工匠把饕餮纹、蟠螭纹、鸟兽纹、云雷纹等塑造于“礼器”之上,驱赶螭魅魍魉,“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与此同时,归纳万物形态的文字熔铸在相关器物其内,用以进一步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和力量。这二者共同承载的装饰观念与审美意识,长久地流动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对后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当下并寻求一种艺术语言,用以统一、再现这两种同时期出现的艺术形式。
(二)打破单一雕塑的团块结构和构成语言,追求线条的表现力。在雕塑专业的传统教学中,苏派、法派的教学模式对该学科的教学实践影响深远,“塑造”所形成的西式创作模式,构成此学科的精神内核。而中国传统艺术中,“线条”是独特的造型媒介,它不仅仅用于勾勒形体、塑造轮廓,其本身停顿、转折、延伸也充满着无限的艺术表现力。在殷商美术与金文书法结构相结合的雕塑实践中,笔者不仅致力于勾勒“神秘”图示的影像,同时兼顾线条的张力与书法笔意,并试图使二者融汇于殷商题材的雕塑创作中。
(三)“书法—雕塑”课题中艺术语言的拓展。当代雕塑的艺术实践已经存在不少针对书法形态的三维艺术尝试,这些作品观念侧重点不同,艺术语言各有优势。作为后学,在思考书法文字直观的形态向雕塑形态的转换中,同样侧重于书法核心精神性的表现。与此同时,笔者试图把书法抽象的形态和造型规律,应用于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如殷商传说中的鸟、兽、人、物等。通过再现这些饶有趣味的形象,激发创作的想象力,并利用书法线条的抽象表现力,使其“神似”。
(四)对历史性、地域性雕塑题材实践方式的再思考。在中原地区,艺术题材问题一直是本土雕塑家在创作实践中探讨的重点。一方面,中部艺术题材涵盖量巨大,单就郑州一地,“黄河文化”3600年的历史痕迹彼此覆盖,要找出核心的内容予以表现,难免心志缥缈。另一方面,在层出不穷的当代艺术的表现题材、新兴艺术语言、另类表现方式的冲击下,传统题材的当代实验极难纳入雕塑艺术的视野,往往备受冷落。而以上两点,共同表现为艺术创作在郑州地区的现状——针对地域性核心题材创作,固守具象,拒绝拓展;在当代雕塑语言的探索上一味追逐新颖,甘做“无源之水”。因此笔者认为,现在迫切需要找寻一种艺术实践方式,用以深入挖掘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并把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当代艺术语言的转换,一并纳入到日常的艺术实践中去。
迄今,我的殷商鸟兽造型与金文书法相结合的雕塑形态研究,这项艺术实践工作一直在沿着殷商鸟兽造型和中国金文书法造型相结合的这条主脉络发展。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进而产生新的尝试,致使这条主脉又不断生发出新的旁枝,这也让这个雕塑形态研究的体系更加充盈和丰满。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459.
[2]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1-23.
[3]朱志荣.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187.
[4]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131-148.
[5]毛澤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297.
作者简介:肖彩,郑州市环境雕塑建设研究所专业技术员。
关键词:殷商文化;金文书法;空间
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在母亲河黄河的哺育下生生不息,创造了璀璨的中原文明,殷商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自2015年,笔者的工作和生活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展开,随着不断地深入接触和实地考察这里的人文和历史,笔者对河南本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
殷商美术中的“合成式”鸟兽图案展现出古人超凡的想象力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敬。在河南殷墟出土的虎头觥、鸮尊、跽坐玉人、虎头人身怪的造型中,“拼凑合成”的艺术造型法则,皆不是为了还原真实的动物、人物,而是为了创造符号式的艺术形象以供祭祀。通过塑造这类神秘形象,商朝艺术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气质,也直接促成了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国艺术造型的“东部传统”。东部的造型传统有别于西北,不以原始的自然审美为艺术准则,而是追求艺术的礼仪精神力量。
自商朝末年开始,礼仪精神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合成式”鸟兽雕塑的创造,在规制多样的青铜器中,铭文开始用“书写”直接阐释艺术品的精神价值,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金文书体。金文不仅是用于记录祭祀、战争、封赏等重要的历史人文信息,还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载体,它所传递出的审美价值被历代艺术家视为创作的源泉。青铜器皿表面熔铸出的金文“类物象形”,是抽象化、系统化的美学符号,在汉字标准化书写之前,金文结体间所蕴含的空间性、线条力度和组织结构,在展现了礼仪精神种种诉求的同时,更充满了无限的艺术表现力。
由于古人使书法的艺术性达到了极致,因此当面对传统时我们会感到,先辈做得那样完美,我们已无事可干。这时,一种新的空间观念为笔者认识和评价书法的创造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这个参照系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路并没有走完。
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导师李秀勤教授鼓励笔者进行“书法—雕塑”课题的研究,这是从二维书写向三维雕塑的一种空间的转换。“空间书写”以及随后跨越时空的“社会书写”等系列理念的提出是具有突破性的,它打破了某些边界,开启了传统与当下相結合的通道,也使笔者的艺术生命得到延伸和拓展。
传统书法理论典籍《历代书法论文选》是一本较为全面的书论集,它包含从汉代至清代的历代著名书法论文69家共计95篇,其中包括卫夫人、王羲之、颜真卿、康有为在内的大书论家和书家的书法论文。但这些书论家和书家大都只谈书法的结体和章法,极少见“空间”字样。即便是现代书法论著偶尔会谈到空间,例如邱振中的《书法形态与阐释》中,对空间观念有突破性进步的明代书家王铎书作的论述:“他的作品每一行侧廓的强烈变化、单字的多种承应方式对字间空间的影响,使外部空间节奏和内部空间节奏、线条运动节奏都达到较好的统一……”或者是日本现代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井上有一,他以一颗赤子之心从素材到技法上都勇于返璞归真,并妥善处理书法内部空间的包容与收敛、内外空间的相互流动等问题……但他们提到的“空间”都仅限于书写二维空间的线性分割。
为了从空间关系上超越古典作品的势力范围,上升到更高的形式层次,我们通过金文书写刻意地去训练对所有空间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并开发大量的课程以寻求实践的方法:比如书法与篆刻的结合、书法与中国古代建筑的转化、东西方抽象雕塑对比研究等。结合这一系列具体课程,同时通过对中国书法的摹写研习,笔者开始意识到金文结体中蕴含的三维空间结构。这有别于西方雕塑几何化的抽象创造法则,而拥有着不规则的形态、丰富的空间、极强的造型感和本土生命力。在书写过程中,意念中的三维空间可以投射到二维的平面上。基于以上的感悟,笔者创作了《空间延伸》系列综合材料金属焊接作品,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表现金文书法在三维空间中的笔意、空间结构、绞转、点与线、势与力等的特征。
随后笔者将金文书法与中原地区殷商美术中的“合成式”鸟兽纹样融合,进一步思考金文书法与雕塑相结合这一课题。商代器物中的雕塑形象与金文书法共同具备同一种精神气质:它们都源于具象(这通过寻根溯源可以考证),并经由先辈们不断地简化、变形、拆解、组合、重构而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观念。这种互通点使得商代器物中的雕塑形象与金文书法能够通过雕塑造型的实践方式予以衔接。此基于,笔者进一步创作了《玄鸟生商》《嵩山如卧》《豫剧脸谱系列》等一系列抽象雕塑作品,试图结合河南的本土地域文化和金文书法结构,寻求新的雕塑语言,开启新的雕塑表现空间。
在当代艺术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分清楚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现阶段致使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实践中举步维艰的主要矛盾就是:知与行如何统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获取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即便暂时不知晓也能通过网络搜索迅速补充上欠缺的知识。但由于获取的知识过于表象、片面或者不系统、不深入,这让认知只能达到感性阶段(这也是大部分艺术工作者所处的阶段)。如果用这种感性的认识去指导艺术实践,会导致艺术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浅尝辄止,艺术作品无法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直至实践难以延续最终放弃。只有当感性阶段碎片化的认知和感觉经过思考和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这样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阶段是艺术工作者自我充实和能量蓄积的过程,也是艺术脉络在思维上的成型,为后续的艺术实践夯实了基础。然而,认识发展到理性阶段,在唯物论的认识运动中也只完成了一半,倘若正确的理论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这种理论再好也没有意义。这也是现当代艺术家的一个普遍状态:说得多做得少,或是用话说作品而不是用作品说话。我们只有将系统的理论运用于艺术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要比之前进到更高一级的程度,这样才算达到知与行的统一,艺术生命才有可能延续下去。 理论上是如此,那么真正的艺术实践如何能避免空谈,落于实处?对于创作脉络不清晰的艺术工作者是否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延续自身的艺术之路?这个关于殷商美术与金文书法结构相结合的雕塑形态研究的课题,就是为实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既定目标提出的方法论。在此,笔者是这样思考该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一)开发一种艺术语言,用以塑造殷商的精神气质。在商代,青铜器中的形象与铭文的线条美感,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精神气质。商朝的工匠把饕餮纹、蟠螭纹、鸟兽纹、云雷纹等塑造于“礼器”之上,驱赶螭魅魍魉,“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与此同时,归纳万物形态的文字熔铸在相关器物其内,用以进一步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和力量。这二者共同承载的装饰观念与审美意识,长久地流动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对后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当下并寻求一种艺术语言,用以统一、再现这两种同时期出现的艺术形式。
(二)打破单一雕塑的团块结构和构成语言,追求线条的表现力。在雕塑专业的传统教学中,苏派、法派的教学模式对该学科的教学实践影响深远,“塑造”所形成的西式创作模式,构成此学科的精神内核。而中国传统艺术中,“线条”是独特的造型媒介,它不仅仅用于勾勒形体、塑造轮廓,其本身停顿、转折、延伸也充满着无限的艺术表现力。在殷商美术与金文书法结构相结合的雕塑实践中,笔者不仅致力于勾勒“神秘”图示的影像,同时兼顾线条的张力与书法笔意,并试图使二者融汇于殷商题材的雕塑创作中。
(三)“书法—雕塑”课题中艺术语言的拓展。当代雕塑的艺术实践已经存在不少针对书法形态的三维艺术尝试,这些作品观念侧重点不同,艺术语言各有优势。作为后学,在思考书法文字直观的形态向雕塑形态的转换中,同样侧重于书法核心精神性的表现。与此同时,笔者试图把书法抽象的形态和造型规律,应用于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如殷商传说中的鸟、兽、人、物等。通过再现这些饶有趣味的形象,激发创作的想象力,并利用书法线条的抽象表现力,使其“神似”。
(四)对历史性、地域性雕塑题材实践方式的再思考。在中原地区,艺术题材问题一直是本土雕塑家在创作实践中探讨的重点。一方面,中部艺术题材涵盖量巨大,单就郑州一地,“黄河文化”3600年的历史痕迹彼此覆盖,要找出核心的内容予以表现,难免心志缥缈。另一方面,在层出不穷的当代艺术的表现题材、新兴艺术语言、另类表现方式的冲击下,传统题材的当代实验极难纳入雕塑艺术的视野,往往备受冷落。而以上两点,共同表现为艺术创作在郑州地区的现状——针对地域性核心题材创作,固守具象,拒绝拓展;在当代雕塑语言的探索上一味追逐新颖,甘做“无源之水”。因此笔者认为,现在迫切需要找寻一种艺术实践方式,用以深入挖掘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并把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当代艺术语言的转换,一并纳入到日常的艺术实践中去。
迄今,我的殷商鸟兽造型与金文书法相结合的雕塑形态研究,这项艺术实践工作一直在沿着殷商鸟兽造型和中国金文书法造型相结合的这条主脉络发展。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进而产生新的尝试,致使这条主脉又不断生发出新的旁枝,这也让这个雕塑形态研究的体系更加充盈和丰满。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459.
[2]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1-23.
[3]朱志荣.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187.
[4]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131-148.
[5]毛澤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297.
作者简介:肖彩,郑州市环境雕塑建设研究所专业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