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不太喜欢二月里的香港,又或许是每一个月的香港都如此,负了百年以来颇具传奇与浪漫的盛名。
空气总是湿漉漉的,山间与海面萦绕的雾气总增添几分茫然,让人突然觉得迷惑,难以捉摸。
现下总不喜欢见不着太阳的地方,就没有希望与温软。
晚间的游轮,摇曳在香港小小的一湾怀抱里,途经繁华,歌舞升平,金色的灯光透过岸边酒吧的玻璃散射,让人不得不感叹。谁又能想象这一片盛世烟火的脚下,只是沾满腥气的泥土——平缓的辽阔的泥土,堆积的起伏的泥土——却住着截然不同的身份的人。人类总不同于那地下的无生命的岩浆磐石。它们所秉持的绝对的公正与平等,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公正与平等。
二
行走在港大微澜的夜色里,天空轻轻飘着雨,那种只属于海洋文明的毛毛细雨。
香港,你让我迷惑了。
不明白为何一个原本烟雨迷蒙的港湾千百年来总要用纸醉金迷作一种遮掩,隐约感觉像某种不愿被揭露的温柔。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最和谐的奏唱大约如此。港大的墙上不乏各类古训,有的用极其流畅的篆书写成,墨色新鲜;四处能见的各色面孔,深邃灵性的中亚瞳孔,薄如蝉翼的白色皮肤,其韵味可见一斑。
德国的Till导师神色飞扬,教我们3C法则,讲述他挣脱束缚的人生,像极了一位年轻的大厨,殷切的奉上自己穷极一身本领的大菜。
第一天的领导力培训很累。不知为何,我自觉得没有十分的投入学员的角色里。虽然那些简易的英文都能听懂,我却没有平日在学校听课的那般虔诚——我时刻怀疑着,思考着,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那对我来说太陌生了。那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不属于世界上现存的或已逝去的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它属于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充满了奇迹,一个满目疮痍后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掩住了疤痕的时代——21世纪。
三
“Stay!Do not move!Or I’ll shot you!(站住!别动!否则我一枪毙了你)”第二日上午某个很突然的时刻,我们被用枪指着头脑,被大声训斥,被警告服从命令。别担心,在香港这个小小教室里发生的一切,不过只是场设计好的游戏而已。枪是模型枪,执掌一切的老板只是我们亲爱的导师Till和他的伙伴。
这场游戏中,我们是北非村庄里遭遇独裁政治的村民,十人组成一个家庭,有一位掌管家庭的父亲,一位负责汲水养育孩子的母亲,剩下的孩子每日只能留在家里,完成老板指派的工作——剥咖啡豆,以挣取微薄的薪水。
我们非常努力地剥咖啡豆,抓紧每分每秒工作,可是随意浮动的物价、老板阴晴不定的心情仍旧让我们的家庭不得不处于贫困与饥饿之中,两个女儿不幸患病,另一个女儿的际遇,却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
老板的妻子去世了,小小村庄里家庭沸腾了,悄声而暗自兴奋地嘀咕着,仿佛望见了贫苦命运的转机。
“How much money do you want?(你想要多少钱?)”“6 dollars!”“5!”“3!”“……”老板笑着看面前的争相竞价的女孩儿们,说,你们都很漂亮,所以我会选择最便宜的那一位。于是,分别以1美元和2美元中标的另一个女孩儿和我,脱颖而出成为了那个离独裁者最近的人。
他注视着我们的眼睛,“You marry me because of my money,don’t you?(你嫁给我是因为钱,对吗?)”“No!Of course,I love you so much rather than your money.(不!我爱你比爱钱更多一些)”我们回答。
于是,“婚姻”从双方妥协的交易中滋生。
作为“妻子”我们要负责帮助老板统治村庄,可能够得到的好处却也屈指可数,并且依旧只能依靠着“丈夫”的心情度日,喜新厌旧在所难免,所谓命运的转机,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寄生。最终,我们的“丈夫”在迎娶新的妻子前,不幸由于不正规的输血连同村庄的许多人一起罹患爱滋病,去世了,除了疾病、饥饿与死亡,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游戏结束了。气氛重新回归轻松,扮演老板的Till教授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这一课,是想教会我们empathy(同理心)。
对于我,一名生活在中国大陆的21世纪幸福的小孩儿,短暂的体验不幸成为我的幸运。
虽然我知道我们的体验仅仅是那些真正的北非村民们的万分之一都不如,我们并没有遭遇真正的饥饿与暴力,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模仿,但有那么一刻我真的想哭出来。
你知道卖掉自己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吗?你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你的家庭为了这起婚姻所带来的区区几美元欢欣鼓舞,你以为自己成为了这个村庄的皇后,可是事实上这是一桩极其悲哀残酷的交易,你还不得不为其感激、欣喜,为你成功地卖掉了自己。
简单的事情变得困难,例如吃饭,例如治病,例如上学念书;而许多困难的事情变得毫无难度、如此自然而然,例如卖掉自己的儿女,例如等待病痛之后的死亡。而这样的颠倒却是为了什么呢?如此卑微而艰难地生存着。
女孩儿们为老板的手下提供按摩(当然现实活动里只是象征一下而已)赚取的美元沾沾自喜,而“事实上她们也明知那不只是按摩”;仿佛能够驱走家庭贫穷的婚姻,事实上与奴隶的买卖没有太大区别,少得可怜的报酬建立在屈辱、暴力、卑微之上;慈善、捐赠,在这片土地上是最无用与懦弱的字眼。
而这些全都真实存在着,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在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上。从小便充斥着泾渭分明的教育,使我从未真正相信过有什么黑白颠倒。但是这里可以。这里离我们不很远,可以说是在香港,或者在北非。
无数饥饿、疾病、死亡真实地发生着,而我从未如此生动而真切的感受过这一切。
“The world is complicated. Charity doesn’t always work. You sold your daughters, you served your massage to the soldiers while you know it’s actually more than that.(世界是復杂的。慈善并非都有用。你卖掉自己的女儿,给士兵按摩,然而你知道远不止这些。)”Till教授从未这样严肃过:“人们的痛苦究竟来源于何处呢?每个人仅仅只是想要生存,但同时自私与贪婪又确实存在于我们的本性之中。村民的痛苦仅仅是因为独裁者吗?是谁做错了什么?或者谁都没有做错,而这一切仅仅是就这样发生了。”
“这世界是如此复杂,人性亦然,你们还未踏入社会,但你们必须清楚这一点。有时候人们发动战争,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仅仅因为有两群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同时坚信自己的是对的一方。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世界不美好,她虽复杂却也值得为之奋斗。我们所要做的,或许是我们正在做的就是理解这个世界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还记得那个上午结束的时候,整个空间是从未有过的肃穆。这是我真真切切的第一次,如此深刻的走进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触摸她,感受她柔软的同时也触碰到她锋利的真实。也是从此刻,我渐渐打消疑虑,开始虔诚地审视我眼前的这一切,审视我为期三天的项目,我在憧憬,这全新的文化,能以它身下庞大而坚实的价值体系与我建立某种长远的心灵上的联系。
四
三天很快,很短暂,但用人生宝藏来形容我觉得尚不为过。我们接触了成千上万的新信息,甚至不能将它们一一记住,可隐藏在它们身后的价值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大脑里。
这之后,我猛然发觉,我从未像现下此刻这般热爱我的生活,热爱我所生活的时代,热爱这个世界。我了解了更多她的不美好,可我却比以往更加坚信这个世界值得去尝试我爱上了Till教给我们的自信(confidence)而好奇(curious)的人生态度,我打算听从Martin说的,当你在机会面前,却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时,尽力去尝试。
我想,大约比忙着想改变这个世界更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心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简介
卢瞳(2001.01—),女,汉,成都七中高二四班在读学生,发表散文5篇:《成长的疼痛》2017年2月发表于《成都晚报》;《秃鹤——成长的我们》2017年2月发表于《读书文摘》;《邂逅春天的万山静籁》2018年2月发表《青年文学家》;《潇湘》2018年3月发表于《青年文学家》;《野望》2018年5月发表于主《读者周报》。
不太喜欢二月里的香港,又或许是每一个月的香港都如此,负了百年以来颇具传奇与浪漫的盛名。
空气总是湿漉漉的,山间与海面萦绕的雾气总增添几分茫然,让人突然觉得迷惑,难以捉摸。
现下总不喜欢见不着太阳的地方,就没有希望与温软。
晚间的游轮,摇曳在香港小小的一湾怀抱里,途经繁华,歌舞升平,金色的灯光透过岸边酒吧的玻璃散射,让人不得不感叹。谁又能想象这一片盛世烟火的脚下,只是沾满腥气的泥土——平缓的辽阔的泥土,堆积的起伏的泥土——却住着截然不同的身份的人。人类总不同于那地下的无生命的岩浆磐石。它们所秉持的绝对的公正与平等,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公正与平等。
二
行走在港大微澜的夜色里,天空轻轻飘着雨,那种只属于海洋文明的毛毛细雨。
香港,你让我迷惑了。
不明白为何一个原本烟雨迷蒙的港湾千百年来总要用纸醉金迷作一种遮掩,隐约感觉像某种不愿被揭露的温柔。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最和谐的奏唱大约如此。港大的墙上不乏各类古训,有的用极其流畅的篆书写成,墨色新鲜;四处能见的各色面孔,深邃灵性的中亚瞳孔,薄如蝉翼的白色皮肤,其韵味可见一斑。
德国的Till导师神色飞扬,教我们3C法则,讲述他挣脱束缚的人生,像极了一位年轻的大厨,殷切的奉上自己穷极一身本领的大菜。
第一天的领导力培训很累。不知为何,我自觉得没有十分的投入学员的角色里。虽然那些简易的英文都能听懂,我却没有平日在学校听课的那般虔诚——我时刻怀疑着,思考着,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那对我来说太陌生了。那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不属于世界上现存的或已逝去的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它属于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充满了奇迹,一个满目疮痍后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掩住了疤痕的时代——21世纪。
三
“Stay!Do not move!Or I’ll shot you!(站住!别动!否则我一枪毙了你)”第二日上午某个很突然的时刻,我们被用枪指着头脑,被大声训斥,被警告服从命令。别担心,在香港这个小小教室里发生的一切,不过只是场设计好的游戏而已。枪是模型枪,执掌一切的老板只是我们亲爱的导师Till和他的伙伴。
这场游戏中,我们是北非村庄里遭遇独裁政治的村民,十人组成一个家庭,有一位掌管家庭的父亲,一位负责汲水养育孩子的母亲,剩下的孩子每日只能留在家里,完成老板指派的工作——剥咖啡豆,以挣取微薄的薪水。
我们非常努力地剥咖啡豆,抓紧每分每秒工作,可是随意浮动的物价、老板阴晴不定的心情仍旧让我们的家庭不得不处于贫困与饥饿之中,两个女儿不幸患病,另一个女儿的际遇,却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
老板的妻子去世了,小小村庄里家庭沸腾了,悄声而暗自兴奋地嘀咕着,仿佛望见了贫苦命运的转机。
“How much money do you want?(你想要多少钱?)”“6 dollars!”“5!”“3!”“……”老板笑着看面前的争相竞价的女孩儿们,说,你们都很漂亮,所以我会选择最便宜的那一位。于是,分别以1美元和2美元中标的另一个女孩儿和我,脱颖而出成为了那个离独裁者最近的人。
他注视着我们的眼睛,“You marry me because of my money,don’t you?(你嫁给我是因为钱,对吗?)”“No!Of course,I love you so much rather than your money.(不!我爱你比爱钱更多一些)”我们回答。
于是,“婚姻”从双方妥协的交易中滋生。
作为“妻子”我们要负责帮助老板统治村庄,可能够得到的好处却也屈指可数,并且依旧只能依靠着“丈夫”的心情度日,喜新厌旧在所难免,所谓命运的转机,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寄生。最终,我们的“丈夫”在迎娶新的妻子前,不幸由于不正规的输血连同村庄的许多人一起罹患爱滋病,去世了,除了疾病、饥饿与死亡,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游戏结束了。气氛重新回归轻松,扮演老板的Till教授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这一课,是想教会我们empathy(同理心)。
对于我,一名生活在中国大陆的21世纪幸福的小孩儿,短暂的体验不幸成为我的幸运。
虽然我知道我们的体验仅仅是那些真正的北非村民们的万分之一都不如,我们并没有遭遇真正的饥饿与暴力,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模仿,但有那么一刻我真的想哭出来。
你知道卖掉自己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吗?你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你的家庭为了这起婚姻所带来的区区几美元欢欣鼓舞,你以为自己成为了这个村庄的皇后,可是事实上这是一桩极其悲哀残酷的交易,你还不得不为其感激、欣喜,为你成功地卖掉了自己。
简单的事情变得困难,例如吃饭,例如治病,例如上学念书;而许多困难的事情变得毫无难度、如此自然而然,例如卖掉自己的儿女,例如等待病痛之后的死亡。而这样的颠倒却是为了什么呢?如此卑微而艰难地生存着。
女孩儿们为老板的手下提供按摩(当然现实活动里只是象征一下而已)赚取的美元沾沾自喜,而“事实上她们也明知那不只是按摩”;仿佛能够驱走家庭贫穷的婚姻,事实上与奴隶的买卖没有太大区别,少得可怜的报酬建立在屈辱、暴力、卑微之上;慈善、捐赠,在这片土地上是最无用与懦弱的字眼。
而这些全都真实存在着,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在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上。从小便充斥着泾渭分明的教育,使我从未真正相信过有什么黑白颠倒。但是这里可以。这里离我们不很远,可以说是在香港,或者在北非。
无数饥饿、疾病、死亡真实地发生着,而我从未如此生动而真切的感受过这一切。
“The world is complicated. Charity doesn’t always work. You sold your daughters, you served your massage to the soldiers while you know it’s actually more than that.(世界是復杂的。慈善并非都有用。你卖掉自己的女儿,给士兵按摩,然而你知道远不止这些。)”Till教授从未这样严肃过:“人们的痛苦究竟来源于何处呢?每个人仅仅只是想要生存,但同时自私与贪婪又确实存在于我们的本性之中。村民的痛苦仅仅是因为独裁者吗?是谁做错了什么?或者谁都没有做错,而这一切仅仅是就这样发生了。”
“这世界是如此复杂,人性亦然,你们还未踏入社会,但你们必须清楚这一点。有时候人们发动战争,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仅仅因为有两群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同时坚信自己的是对的一方。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世界不美好,她虽复杂却也值得为之奋斗。我们所要做的,或许是我们正在做的就是理解这个世界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还记得那个上午结束的时候,整个空间是从未有过的肃穆。这是我真真切切的第一次,如此深刻的走进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触摸她,感受她柔软的同时也触碰到她锋利的真实。也是从此刻,我渐渐打消疑虑,开始虔诚地审视我眼前的这一切,审视我为期三天的项目,我在憧憬,这全新的文化,能以它身下庞大而坚实的价值体系与我建立某种长远的心灵上的联系。
四
三天很快,很短暂,但用人生宝藏来形容我觉得尚不为过。我们接触了成千上万的新信息,甚至不能将它们一一记住,可隐藏在它们身后的价值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大脑里。
这之后,我猛然发觉,我从未像现下此刻这般热爱我的生活,热爱我所生活的时代,热爱这个世界。我了解了更多她的不美好,可我却比以往更加坚信这个世界值得去尝试我爱上了Till教给我们的自信(confidence)而好奇(curious)的人生态度,我打算听从Martin说的,当你在机会面前,却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时,尽力去尝试。
我想,大约比忙着想改变这个世界更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心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简介
卢瞳(2001.01—),女,汉,成都七中高二四班在读学生,发表散文5篇:《成长的疼痛》2017年2月发表于《成都晚报》;《秃鹤——成长的我们》2017年2月发表于《读书文摘》;《邂逅春天的万山静籁》2018年2月发表《青年文学家》;《潇湘》2018年3月发表于《青年文学家》;《野望》2018年5月发表于主《读者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