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想吃肉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有段时间不吃肉,会特别想吃肉?近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能是大脑中一类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
  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类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根据这些神经元在果蝇大脑中的投射区域,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DA-WED。当这些神经元失活时,即使果蝇被喂食缺乏蛋白的食物,它们对酵母的偏爱和摄取也会大大降低,但对水和盐分等的摄取欲望则不受影响。相反,人为激活DA-WED神经元,即便果蝇已经摄取了足够蛋白质,还是会对蛋白质如饥似渴,从而摄入过量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对DA-WED的监测发现。当果蝇处于蛋白质饥饿状态时,这些神经元会变得更加活跃。有趣的是,活跃的DA-WED神经元不仅诱发果蝇对蛋白质的渴求,还会造成果蝇对另一类它们平时十分偏爱的营养物质——糖类的排斥,从而使得果蝇专心摄取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便迅速恢复体内的蛋白质平衡。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这种双重功效是由DA-WED神经元的两个不同分支通過两种不同的多巴胺受体,分别作用在两类不同的下游神经元中实现的。
  (据“新浪”)
其他文献
杨湾是个不知名的小村落,离著名的莫干山风景区(浙江德清县境内)只有17千米路。举目四望,周围都是连绵的小山。这里风景秀丽,云雾氤氲,恍若仙境。漫山遍野的翠竹染绿了山坡,连绵起伏的山峰演绎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我想,如果把群山比作手掌,那么杨湾就是掌上的明珠。  杨湾村还有一条与之同名的溪流。它从莫干山顶出发,把那些散落在石缝里、竹叶下甚至树根下纯净的水珠凝聚起来,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逶迤而来,流经
期刊
汉女穿上满人旗袍,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事。那时的旗袍,全然不是今人所熟悉的模样。袍子绝非紧身裁剪,虽然袖口和衣裾镶边装饰,但它是宽肥的,是不开衩的,袖口是平大的,衣长可盖住脚踝。  1926年創刊的《良友》画报,每期封面均是名利场中时髦人。封面女郎的衣着和精神气质传递着美丽、摩登、魅力的信息,无疑成为时尚的模本。  1929年伊始,令人惊诧的一幕出现了。女人们“呼”地一下,把旗袍从小腿提升到了膝
期刊
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集政治家、美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唯独何香凝(1878-1972)。何香凝,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芳村区)人,出生在香港一个富商家庭,从小性格刚毅有主见,特别爱听太平天国女兵的故事。何香凝反对父母要她缠足,并买书本自学,遇到不懂的字就请教哥哥,她的学问就是从自学开始的。  廖仲恺的父亲侨居旧金山多年,曾留下遗嘱: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妇女作媳妇。但在19世纪末,中国见不到多少大脚妇女
期刊
对于人的死亡感受、死亡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些早早经历过生死的人,对死亡的感受和认识,是超过一般人的;而对一般人来讲,往往是经历了亲人病故死亡之后,才有了对死亡的心理感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有这种感受是进入中老年之后,而且,随着岁月的更迭,这种心理和情感越发强烈。作家贾平凹说,依他的经验,三十岁以前,从来是不思考到死的,人到了中年,下一辈的人拔节似的往上長,老一茬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死的概
期刊
北京天安门广场西边的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召开最重要会议的场所。但是,它是由谁起名而叫“人民大会堂”的呢?  一个流传甚广的错误  流传甚广的,说起名者是时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的茅以升,有文章这样描写:  1959年9月24日当“万人礼堂”落成、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后,周恩来总理特地邀请国内一批专家进行参观视察,深情地提议大家给其起个名字。周总理发给大家每人一张白纸、一支毛笔。只见茅以升斟酌
期刊
八十年前,鲁迅先生过世。  “先生逝于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写信的人叫许广平,收信的人叫朱安。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鲁迅当时的“现任”与“前任”。  世人多谈论鲁迅先生与许广平的忘年之恋,她是他的“小刺猬”,他把写给她的情书刊登见报,公之于众。  世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女人,拔掉全身的刺,挥霍所有的时间与希望,却连鲁迅先生一句“再见”都没等到。她就是鲁迅的第一任妻子——朱安。  她嫁错了门,爱
期刊
善终是个什么状态呢?无疾而终,寿终正寝。民国时有个叫汪逢春的名医,提前一年告诉家人,这是跟你们过的最后一个年了;提前一个月处理家产;提前一周把一些老朋友聚在一块儿,告诉他们,一周之后,你们就见不着我了。在说到的那个时间,他沐浴更衣,躺在床上走了。这叫善终,能够给生命当家做主。  寿终正寝是指无疾而终,而且去世在自己家里。医院不是家,就不叫正寝。现在的人大多是在医院抢救过程中去世的,那个过程可以说就
期刊
人们普遍认为,肉类食物常常会对取食者产生特殊的吸引力,并促使他们产生倾向性选择行为。这不仅涉及个人偏好,而且涉及多种生物化学基础和演化意义。  人们经常食用的禽畜肉品的营养成分,除水分外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肪。此外,肉类在储存和加热烹调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生成风味物质的生物化学反应。  味觉方面,整个口腔里至少分布着五种不同的感受器,其中一种感受器对谷氨酸
期刊
自从人类打猎食肉开始,就开始想方设法能够让肉储存的时间长一些。后来,人类发现盐的渗透吸水作用可以杀死肉类中的细菌,于是发明了咸肉腌制法。用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肉保存时间更长久,而且肉的味道也鲜美。细菌与肉类接触会产生一种表面电荷,并形成一定的电场。如果在肉里加上盐,食盐就会干扰和削弱肉类和细菌间的电场引力,从而防止细菌黏附到肉上。另外,当细菌接触到肉或其他食物时,会很快地繁殖,并连接在一起以防脱落。
期刊
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近日,美国《读者文摘》引用一项科学家针对研究范围内600名8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长寿的原因,除了人们熟知的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外,所有的人都选择了一个词———心态。  不少长寿老人表示:“生活要随遇而安,多关注得到的而不是失去的,并且学会感恩知足。”针对他们的秘诀,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博士后黄峥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王大华给予了详细解读。  1.
期刊